著名科學家害人害己害家人害族裔,仍獲得諾貝爾獎,但教訓深刻

2020-12-19 騰訊網

黃昏,戰壕,拒馬,鐵絲網,寧靜的戰場,你趴在戰壕裡,警惕地望著薄暮冥冥的敵方,烏鴉在空中逡巡,等待著打掃戰場。

就在這時,一堵淡黃色的牆出現在敵方陣地,高數米,寬度達數百米,向著你和戰友們緩緩推進。所有人都驚慌失措,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這是一堵雲牆,不斷向你們逼近。

烏鴉飛向高空,驚叫著從你和戰友們的頭頂掠過,昆蟲向你們飛來,匆匆逃走了。戰壕裡的小動物爬出了洞,順著戰壕向後方跑去。

雲牆越來越近,你已經可以聞到刺鼻的氣味,昆蟲從空中掉下,在戰壕前面的地上掙扎,小動物開始尖叫,痙攣,在地上亂竄。

你爬上戰壕,試圖逃跑,噠噠噠的槍聲響起,子彈落在你周圍,你只好又退回戰壕。

雲牆越來越近,50米,30米,20米,10米,你和戰友們被困在壕溝裡,淡黃色的雲遮蓋了戰場,你們開始掙扎,像小動物一樣,眼睛刺痛,喉嚨發乾,呼吸緊促,皮膚瘙癢糜爛。

數日後,你和身邊的戰友,在痛苦的掙扎中死去。

這不是虛擬的場景,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近百萬人的命運,其中近十萬人死去。

這堵雲牆就是毒氣,來自於猶太裔德國化學家弗裡茨·哈伯(Fritz Haber)的發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積極參與開發部署氯氣及其它化學武器,被稱為「化學武器之父」。哈柏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因發明了從氮氣和氫氣合成氨的工業哈柏法,獲得了19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哈柏擔任了德國化學兵工廠的廠長,按他自己的說法,他為了「儘早結束戰爭」,積極研製、生產並在戰壕戰中使用毒氣,導致了近百萬人的傷亡。哈柏還說,和平時期,一個科學家是屬於全世界的,但在戰爭期間,他屬於他的國家。

但他的妻子克拉拉·伊梅瓦爾不這樣認為,她也是化學博士,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她和哈柏就毒氣運用在軍事中的不道德行為進行了激烈的爭吵,但哈柏無動於衷,開發毒氣讓他感到興奮,並為他帶來了聲望和官職。

當哈柏從比利時回家不久,一天晚上兩人再次就此爭吵,哈柏睡著後,伊梅瓦爾用他的手槍舉槍自盡,死在了兒子懷裡,這時還是一戰正酣的1915年。第二天哈柏就前往前線,發動了又一次毒氣襲擊。

哈柏繼續屬於他的國家,繼續研製生產毒氣,繼續傷害戰場上的士兵。一戰過後,哈柏不再有什麼建樹,納粹這時開始崛起。1934年,他被派去一個化學研究所任職,當德國政府要他開除其他猶太裔科學家時,他選擇了逃亡瑞士,並很快去世。哈柏發明的氰基殺蟲劑齊克隆B,此後被用作納粹毒氣室的首選氣體,殺死了數百萬猶太人。

哈柏和伊梅瓦爾的兒子赫爾曼·哈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移居美國,由於對父親的化學武器工作感到羞愧,在1946年自殺辭世。

這是一個極度黑暗,令人窒息的故事。一個科學家,任何時候都應該屬於全世界全人類,但不是任何時候,都應該屬於他的國家,尤其是國家被邪惡把控的時候。諾貝爾獎獲得者弗裡茨·哈伯,就是最深刻的教訓。

徐德文科學頻道公眾號:xudewen028,傳播最新、最前沿、最有趣的科學,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寥寥無幾
    為什麼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寥寥無幾,這種情況或許在下一個十年之後就會有所改變。諾貝爾獎以「諾貝爾獎基金會」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經濟學這六個領域對人類做出最重大貢獻的人。
  • 七言| 沒有百分百的把握,就別去害人害己
    七言 | 沒有百分百的把握,就別去害人害己 2020-12-12 1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說說那些獲得「諾貝爾獎」科學偉人的故事
    (三) 她是她家族裡唯一沒有得諾獎的人最有名的科學家家族,當然是大名鼎鼎的居裡夫人的家族。1903年皮埃爾·居裡和瑪麗·居裡夫婦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居裡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35年他們的大女兒伊雷娜·約裡奧-居裡與丈夫弗雷德裡克·約裡奧一起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亮劍2020】酒後滋事端 害人終害己
    【亮劍2020】酒後滋事端 害人終害己 2020-12-15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蠟筆小新:諷刺教育亂象的一集,美冴的假話害人又害己!
    雖然小新天天被媽媽教訓修理,但是這無不體現著美冴對小新的關愛和用心良苦。然而,美冴也曾經用過其他的教育方式對待小新,然而美冴的假話不僅沒有起到激勵小新的作用,反而害人又害己。【故事梗概】(1)小新天天被媽媽教訓修理,但卻沒有任何改進。例如,小新在更換睡衣時的懶惰拖沓,還有趕娃娃車時的不緊不慢等。美冴身為一名母親,對於教育孩子卻越來越沒有信心。(2)電視上正在播放著教育訪談,一位「教育專家」認為:每一個孩子一定都有他們值得稱讚的地方,作為父母應當給予適當的鼓勵來激勵他們。美冴靈機一動,決定以後不管小新做了什麼事情,都會誇獎他。
  • 港媒評論斥「攬炒派」:以謊言詆毀普檢 害人害己
    中新社香港8月31日電 香港普及社區檢測計劃開展在即,有反對派人士藉機抹黑計劃,呼籲市民「杯葛」計劃,繼行政長官30日晚間發文批評有關做法令人憤怒後,多間港媒31日發表社評關注事件,批評「攬炒派」政治上腦,以謊言、謠言來製造恐慌,只會害人害己。
  • 失信「受限」害人害己,一人失信全家遭殃
    失信「受限」害人害己,一人失信全家遭殃 2020-11-16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有幾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
    (李遠哲·化學獎; 1936年生於臺灣,美籍華人(因後來在臺灣從政而放棄美國國籍)1986年,李遠哲和哈佛大學的達德利·赫希巴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約翰-波拉尼三人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應用交叉分子束實驗方法在反應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
  • 楊玉環害人害己為何還能躋身四大美女之列,原來是因為他
    西施昭君貂蟬各有貢獻,楊玉環害人害己為何還能躋身四大美女之列?楊玉環害人害己為何還能躋身四大美女之列,原來是因為他要論證這個問題就要找到這四位美女的異同。首先看西施。西施本名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戰國時的人們習慣將美女稱為西施。
  • 上等慧根之人達人成己,中等慧根損人利己,下等慧根之人害人害己
    上等慧根之人達人成己,中等慧根之人損人利己,下等慧根之人害人害己上等慧根的人懂得任何行業、事業都是一個生態圈,所以他們會支持弘揚陽性能量,也就是正能量,育養生態圈,通過幫助別人成就自己。。。。中等慧根的人,也許會損人,但他可能是為了利己,比如搞競爭對手,來獲取利益下等慧根的人,害人害己。這些人往往不管對錯,不管對正能量還是負能量,往往為了所謂的虛無的面子或者其他無釐頭的感覺,特別是「欺行霸市」「老大」的感覺去打壓乃至瘋狂打壓對方。
  • 國際時評 丨 逆時而動的「脫鉤論」害人害己
    國際時評 丨 逆時而動的「脫鉤論」害人害己 2020-08-20 21:07:28   來源:新華網
  • 全球top10醫學院《nature》重磅論文被撤稿,涉及多名華人科學家
    該篇論文也是作為非編碼RNA領域的重要論文,隨著這篇重磅論文的被撤稿,讓非編碼RNA研究蒙上了陰影,而這篇重磅論文的作者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西南醫學中心不僅是美國最頂尖的醫學院和生物醫學研究中心之一,培養了6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且也是世界top10級別的醫學院,西南醫學中心在2016年的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世界大學排名)中被排在全球醫學院第
  • 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聰明,為什麼很少拿諾貝爾獎?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就是猶太裔,據統計,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到2019年,共誕生了881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猶太裔196人,佔比22%,而華裔只有8人。(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除了諾貝爾獎之外,其他的重要獎項如圖靈獎(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京都獎(日本諾貝爾獎)、美國國家科學獎,普立茲獎,等等,猶太裔也是獲獎最多的民族。除了科學研究、學問做得好之外,猶太裔還很擅長做經營。
  • 教室中的整蠱遊戲,如果學生們把握不好分寸,終必害人害己!
    教室中的整蠱遊戲,如果學生們把握不好分寸,終必害人害己!衰衰想要整蠱的對象是他的同桌,工具也只用到了一卷膠帶而已,衰衰的想法非常獨特,用膠帶粘在門框上,再嘲諷同桌跑過來粘在門框上,只不過結果卻出乎衰衰的意料,臉臉的頭髮被膠帶「連根拔起」,女生的頭髮是非常寶貴的,所以儘管最後衰衰用膠帶把自己完全纏住,也無法彌補對臉臉造成的傷害,這也讓我們看出不管是開玩笑還是整蠱,都是一種錯誤的做法,不要僅僅只為了自己一時的快樂而去傷害同學,不然就會像衰衰一樣終必害人害己
  • 1913年,印度拿到第一個諾貝爾獎,百年過去,如今數量是多少?
    作為自然科學和社會學領域的最高榮譽,諾貝爾獎自誕生開始,就備受世人矚目。正因為諾貝爾獎的重要性,其獲獎標準也極為嚴苛,所以在百年諾獎史上,大多數諾獎獲得者都來自歐美發達國家,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很少能夠得到青睞,我國更是在新世紀才有所收穫。
  • 美國或升級對華為的限制措施 華為:潘多拉盒子一旦打開害人終害己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據路透社報導,近日,美國政府多部門擬對華為採取新限制措施,使用美國晶片製造設備的外國公司必須先獲得美國許可才能向華為供應某些晶片。 這項新規則將針對那些以美國技術為基礎、在海外生產、運往華為的低技術產品。
  • 神漢以「大佛」自居為人看病終釀苦果害人害己
    這個精神病患者家人多方醫治,並沒有什麼效果。多年過去,還是老樣子。本村有個神婆(村子裡以給人看香、算卦、治病為職業或者兼業的人),給精神病人也看過病,但是療效同樣不佳。因為同村,串門閒聊是常有的事。一天,經紀人李某正在神婆家裡聊天,忽然,那個精神病患者闖了進去,一邊跑,一遍大罵神婆,神婆感覺心裡發怵,怕精神病人傷害到自己。
  • 吳健雄、貝爾真的是因為性別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嗎?
    諾貝爾獎是當今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獎,尤其是其中的科學獎項,能夠獲得諾貝爾獎是很多科學家一生至高無上的榮耀。也許正是因為諾貝爾獎的光芒太過耀眼,一些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科學家讓人倍感遺憾;還有一些人會因某某某沒有獲得諾貝爾獎而對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有所抱怨,認為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搞歧視。諾貝爾獎能夠成為影響力最大的獎主要就是因為評選過程公平、公正。雖然有個別獎項的評選結果並不能讓一些人滿意,但整體上是還是堅持公正的原則,至少在科學獎項上不存在所謂的歧視。
  • 日本28人獲得諾貝爾獎韓國一個都沒獲得成反面教材,值得中國警惕
    與日本28人獲得過諾貝爾獎相比,韓國迄今為止一個諾貝爾獎都沒獲得過,已成反面教材,值得中國警惕。2、所以,韓國人對諾貝爾獎的愛與恨比中國人還複雜,那麼,為何韓國能出現三星、LG、現代、SK等全球知名高科技大企業,韓國的平板電視,存儲半導體,手機OLED屏等高科技產品的產量都是全球第一,卻出不了一個諾貝爾獎呢?首先,韓國獲得諾貝爾獎的水平比中國還差一大截。
  • 【中美科技】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1901~2019)
    1921年第二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美籍德裔科學家愛因斯坦闡明光電效應原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英國科學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學、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質獲諾貝爾化學獎。法國作家法郎士因小說《現代史話》獲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