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路向西有一縣城,留存了好幾個土司城,還有一個中國式斜塔

2020-12-22 人生是一場旅遊

馬爾康位於四川省阿壩州,它的名字來源於藏語,意思是火焰強烈的地方,阿壩州首府不是阿壩縣,而是馬爾康,也正是因為地理位置、交通條件、經濟條件、文化等諸多因素,人們最終決定了馬爾康的地位,今天說的是四川一路向西有一縣城,留存了好幾個土司城,還有一個中國式斜塔。

馬爾康是青藏高原上最古老的地方,有一個古老的民族,嘉絨藏族,「嘉絨」在藏語中是「農業」的意思,「嘉絨」是指生活在溫暖的山谷中進行農業生產,事實上,他們主要以農業為主,講嘉絨語,據說他們的祖先來自西藏,所以他們被稱為嘉絨藏族,嘉絨藏民居住的房子有一個獨特的特徵,他們的屋頂將裝飾有角作為識別的標誌。

藏族著名作家阿來所著的《塵埃落定》一書源於馬爾康,充分詮釋了土司文化,吐司是什麼?吐司是中國偏遠地區的官職,最早建立於元朝,大部分是寫給少數民族領導人的,在馬爾康,梭磨、松崗、卓克基、黨壩裡四大土司屋中,卓克基土司官寨是《塵埃落地》故事背景的原型,也是電視劇《長徵》的拍攝地之一,在嘉絨藏語中,卓克基的意思是「非凡的勝利之地」,卓克基土司在元代被封,現存土司官寨建於1918年,這個官寨在1936年毀於一場大火,1938年由第16代土司重建,也許《塵埃落定》結尾的熊熊大火就是源於此。

卓克基官寨對面是西索村,正是在西鎖村村民的帶領下,我們有幸看到了關寨的真面目,院子外面有鮮豔的花朵,但是院子裡面,不就是當年嚴厲的敬酒嗎?卓克基官寨朝南,類似四合院,建築材料只使用簡單的碎石和黃泥,建造官村時甚至沒有使用釘子,1984年,當《紐約時報》主編看到官方村莊時,他稱讚這座宮殿式建築是「東方建築史上的一顆明珠」。

一樓擺放著原土司使用的轎子,還有一間房子眾多的廚房,這個地方是土司和他的家人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接待中原官員的地方,吐司收藏裡也有珍品,有一個監獄令人毛骨悚然,在《雪山土司王朝》一書中,我寫了卓克基官寨的史實,其中說到十六代吐司的盛衰,就說到吐司之間的勾心鬥角和陰謀,在「改土歸流」的方針下,十六代土司同意中央領導,結局不錯。

馬爾康四大土司之一的松崗土司,也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建築——松崗知伯八角古碉堡,建於清朝乾隆年間,這座防禦建築分為南北兩塔,藏語意思是「峽谷口的官寨」,該建築是一座圓錐形的木石結構,其中南塔傾斜2.5度,也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馬爾康是一個充滿魅力和歷史記憶的地方,對於四川一路向西有一縣城,留存了好幾個土司城,還有一個中國式斜塔,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四川一路向西有個縣城,保留了好幾座土司城,還有一個中國式斜塔
    馬爾康東連理縣,西接壤塘,北通紅原、阿壩,向南可往金川、小金。正位於阿壩州的中心位置,不愧為州府之所在。馬爾康是青藏高原最古老之地。這裡居住著一個古老的民族,嘉絨藏族。「嘉絨」的「絨」在藏語裡意為「農業」,「嘉絨」意思就是居住在溫暖河谷裡進行農業生產的意思。
  • 清江岸邊有一處神秘土司城,民歌龍船調的故鄉,被稱作華中第一城
    恩施是湖北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土家族是恩施的主要少數民族之一,因此土家文化在恩施佔有很大比重,前往恩施旅遊如果想更多地了解土家族文化,遊覽恩施的「土司城」是不錯的選擇,恩施「土司城」就在市區西北部的清江岸邊,它可是全國唯一的、最大的土司文化標誌性建築群,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座神秘的土司文化城。
  • 【方志四川 記憶】黃偉‖王夭夭:雅安歷史上唯一女土司
    她就是王夭夭,雅安歷史上唯一一名女土司。 在她執政期間,穆坪土司的勢力範圍最大,是四川西部少數民族中最強大的土司。至今,她的事跡還在寶興民間廣為流傳。 頭人之女 才貌雙全 寶興縣城,一幢古色古香的土司衙門向過往遊客證明著曾有的輝煌。 在「熊貓古城」的一座小山崗下,指示牌上寫著「穆坪土司遺址」字樣。上了年紀的當地人叫這裡「土司衙門」。土司,名為「董卜韓胡宣慰使司」,又稱穆坪土司。
  • 2020朵朵家一路向西之西行記
    帶著一顆說走就走的心,帶上一個會拍照的愛人,帶上我最愛的他們,踏上一路向西的旅程。。。我們出發啦!路線安排:內江——古爾溝——紅原——郎木寺——夏河——尕海—阿萬倉——久治——阿壩縣——馬爾康——成都準備工作:1、50倍以上的防曬霜、披肩、圍巾、帽子一個都不能少。以及各人的常備藥自己要帶好。
  • 【方志四川•記憶】黃偉 ‖ 王夭夭:雅安歷史上唯一女土司
    她就是王夭夭,雅安歷史上唯一一名女土司。 在她執政期間,穆坪土司的勢力範圍最大,是四川西部少數民族中最強大的土司。至今,她的事跡還在寶興民間廣為流傳。頭人之女 才貌雙全寶興縣城,一幢古色古香的土司衙門向過往遊客證明著曾有的輝煌。
  • 建於1718年的清代特色建築 四川阿壩州馬爾康卓克基土司官寨
    總有一塊神奇的土地,它會孕育萬川河流,也會孕育這裡生生不息的人們。踏上不同的土地,去尋味這裡悠遠的故事!四川卓克基土司官寨,位於距離馬爾康縣城7公裡的卓克基鎮西索村。寨子建於1718年清乾隆年間,為四層碉房。土司官寨的建築很有特色,全木質的結構。空間大,依山而建。
  • 大美白玉縣:這裡不僅有美輪美奐的白玉寺,還有令人陶醉的風景
    在我國西部的優美風景裡,不止有風景如畫的九寨溝,繁華大都市重慶,天府之國四川,還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那就是美不勝收的白玉縣。白玉段的金沙江上遊大峽谷是金沙江流域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在青藏高原上由西向東橫流的通天河自青海、玉樹和巴塘河口以下便急轉南下,完全進入了峰巒迭起的橫斷山脈地區。因此其名字也換成了舉世聞名的金沙江。在四川西藏雲南之間形成了三江併流而不交匯的自然奇觀,在金沙江上遊大峽谷、自川藏交界的崗託大橋以下完全是一派自然原始的高山深峽景觀。
  • 一路向西
    湄潭這個名字確實有著瓊瑤式的浪漫底子,但我相信,當瓊瑤決定把她的言情故事放到湄潭這個地方,一定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這個原因或許和當年浙大西遷有關。我猜想在瓊瑤的親朋好友中或許有人曾是當年西遷師生中的一員。當年,異族入侵,戰亂不止,浙大的學子和教授們,只好在時代的巨浪中顛簸。他們幾經輾轉,行程萬裡,四易其址,最終選定了湄潭這個地方,一待就是七年,直到抗戰勝利。
  • 路過中國土家女兒城,走進恩施土司城,感受不一樣的土家文化
    世間男子不二心,天下女兒第一城!說的就是中國恩施土家女兒城,今天小旅帶大家走進比土家女兒城更有土家文化氣息的地方-恩施土司城,它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也是全國土家族吊腳樓中規模最大、風格最典型的仿古建築群。吊腳樓大多依山傍水而建,也非常具有觀賞性。
  • 湖北行,全國規模最大的土司城,秘藏著歷史悠久的土家族文化風俗
    在這種體制中,土司對朝廷每年都要納貢稱臣,歸屬王朝,而朝廷則對土司進行冊封,並準予權力自治。也就是說,土司王實際上就是一個地方上的土皇帝。土司制度開始於元代,具有蒙古族人的管理特色,結束於清代。清雍正年間,為了鞏固邊境和防止部分土司「無事近患腹心,有事遠通外國」的活動,而進行了「改土歸流」,使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 向西,向西,一路向西
    原標題:向西,向西,一路向西  又到盛夏,連接歐亞大陸的鋼鐵大道繁忙依舊。在運輸繁忙的亞歐大陸橋,乘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東風,由新疆各地始發前往中亞、西亞、歐洲的西行國際貨運班列異軍突起,成為鋼鐵新絲路上的靚麗風景。   「西行國際貨運班列的開行,給我們公司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 唐崖土司城遺址同另外「兩個兄弟」一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城址佔地總面積74萬平方米,格局清晰,功能完備,保存完好,為西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土司城址之一主要遺存有張王廟、「荊南雄鎮」牌坊、衙署、大寺堂、土司墓、採石場、營房、橋上橋、院落、道路等,對研究中國土司制度和土家族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7月,跟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和貴州播州海龍屯土司遺址一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廣東有座鮮為人知的東方斜塔,歷經千年地震與戰火洗禮依然屹立
    就風景而言,連州擁有清遠唯一的國家AAAAA A A級旅遊區——連珠地下河,如果不到連珠,可以說從未遊覽過清遠或不完整的清遠,連珠還有一個說不出的旅遊區。就是南北朝松泰市四年(公元468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慧光塔位於廣東省演奏家市惠光路南端慧光公園。
  • 神奇的張家界之土司城2012
    在張家界市有一個少數民族景點---土司城。相傳古時候湘西的少數民族中以土家族人居多,其首領便被稱為土司王,而土司城自然便是當年土司王的宮殿了。這座宮殿有著濃鬱的地方民俗特色,讓跟團遊玩張家界的我們很是好奇地想去瞻仰一番。我們的旅遊大巴從鳳凰古城出發,下午近四點鐘,車子到達張家界市郊的「土司城」。這是一座4A級景區,光看這座城堡的城門,就建得很有特色。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趙孝雲 ‖ 土司制度中的衛所設置
    土司制度中的衛所設置趙孝雲朱元璋在推翻元朝奪取全國政權之後,軍事上在全國實行衛所制度。衛所設置的原則是「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大率5600人為衛,1200人為千戶所,120人為一個百戶所」。明王朝在西南民族地區建立和完善土司制度的同時,為加強對西南的鎮戍,在邊緣地帶、險要地區設置衛所,駐守重兵,一般每衛設置左、右、前、後、中5個千戶所。
  • 我國最大的土司王城,比張家界土司城更美,票價卻只要一半
    如今,也只有在這些地方,能看到關於土家族的一個歷史人文,曾經的土司政治文化也在這些地方形成了旅遊景點。比如說張家界的土司城,也就是土司風情園,但是相比張家界土司城,恩施的土司王城更值得遊玩。和張家界土司城一樣,恩施的土司王城也是一個仿古土司王城,是我國唯一一座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景觀最靚麗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坐落在恩施市小土司路上,位於市中心,是一個交通十分方便的旅遊景點。
  • 【方志四川 歷史文化】趙孝雲‖土司制度中的衛所設置
    衛所設置的原則是「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大率5600人為衛,1200人為千戶所,120人為一個百戶所」。明王朝在西南民族地區建立和完善土司制度的同時,為加強對西南的鎮戍,在邊緣地帶、險要地區設置衛所,駐守重兵,一般每衛設置左、右、前、後、中5個千戶所。
  • 恩施土司城,造城二十年
    預計全年土司城實現旅遊收入約1145萬元,接待遊客人數約55萬人,在全州A級旅遊景區中保持領先發展水平。聽,它的前世今生土家族地區的土司制度,起於元代,止於清朝雍正13年(1736年)的「改土歸流」,歷經元明清三朝,前後達450餘年。恩施土家族地區的土司建制,歷朝都有變化,元代設立29個土司,明代設立31個土司,清代設立20個土司。
  • 貴州四大土司中面積最小的土司——水東土司
    知道貴州歷史上的四大土司嗎?何為土司?土司是指:元、明、清時期朝廷在少數民族地區授予少數民族地區首領世襲的官職。遵義的播州土司和黔西的水西土司你應該有聽說過,但水東土司和思州土司你應該很陌生,今天我要介紹的是面積最小的水東土司,它與貴州名字的由來息息相關。
  • 流傳400多年的土司文化,湖北恩施建有一座土司城
    到我國西南地區許多地方旅遊,經常會聽到「土司」這個詞,這是我國古代對於少數民族地區的一種管理制度。雲南麗江曾有土司,湖南湘西曾有土司,而就在湖北的恩施,也曾經有過土司。現在湖北恩施還建有一座土司城,遊客可以來此了解土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