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促進了DNA發現和計算機形成?它有多大影響?
說到《易經》,我們大多數人是不陌生的,因為它是中華文化的根源。
她大約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早期,是我國進入文明社會的標誌。
《易經》對我們的文學、儒學、道教、中醫、術數、哲學、民俗文化等都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包括現代科學也能找到《易經》的影子:
第一,《易經》和DNA的驚人吻合
我國學者秦新華早在1984年就提出遺傳密碼和64卦的吻合關係 。
1988年,學者楊雨善進一步證明了基因64個密碼與伏羲先天64卦有一一對應關係。
第二,《易經》和計算機的形成有關係
著名數學家萊布尼茲發現,八卦與數學中的八階矩陣有關,64卦正是從0到63這64個自然數的完整的二進位數形。
他進一步提出二進位運算法則,促進了計算機的產生。
第三,其他受到《易經》哲理啟發的科學家
在近現代諾貝爾獎獲得者之中,有不少就受到《易經》的影響。
比如同樣是哲學大國的德國的漢森堡,論文《測不準原理》、丹麥玻爾教授《相生相剋原理》,玻爾在被授予爵士徽章時選擇了《易經》太極圖。
還有楊振寧、李政道《不對等定律》等,都親口承認受到過《易經》的啟發!
豐田、三星創始人也是如此。
《易經》在各個學科的貢獻,已經受到國內外各界的肯定。
其實,雖然不少人沒有看過《易經》,但是它對我們潛移默化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
《易經》的哲理不是雞湯,而是對現實經驗和規律的總結。
比如我們有的學校,會有這樣的標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句話就是出自《易經》的第一卦乾卦的,它是說天道運行不止,四季交替,晝夜更迭,所以我們也無法停止下來,更需要自強不息的,不然「天」是不會等我們「君子」的。
它也和哲學的「變是世間唯一不變」,物理學上的「運動是絕對的」,都驚人吻合,如出一轍。
金庸武俠的「降龍十八掌」就是直接運用了《易經》第一卦乾卦的內容:
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九五,飛龍在天;上九,亢龍有悔。
所以說,我們是時時刻刻在接受《易經》帶給我們的好東西,它就像太陽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乾卦在圖像是六個陽爻,就是六條不間斷的橫線,從最底層的潛龍勿用,到第六層的亢龍有悔,都是在說明事物和人從發展到成熟的各個階段,應該注意什麼。
比如說「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就是第六陽爻最高階段,《易經》告訴我們最高階段是不長久的,因為物極必反,陽極必陰,陰極必陽,所以你爬得很高的時候一定要警惕!注意急流勇退全身而退!
再比如乾卦的第三條橫線,也就是第三陽爻,它處於中間階段,《易經》就說「九三……終日乾乾,反覆道也」。
放到事物和人的身上,就是你處於上升、成熟期間,就是人到中年,這個時候你上有老下有小,要受到他們的制約,第三陽爻剛好也是上面有三條陽爻壓著,下面又有兩條陽爻嗷嗷待哺!所以你的任務只有「終日乾乾」,一天到晚地努力工作、學習,僅此而已!
它教給我們的有這麼多!
除了乾卦,有些學校也會有坤卦的標語: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坤卦是六個陰爻,就是六條中間斷開的線,意思是大地寬廣厚重,才能夠厚德載物。
放到人身上,便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是對個人修養的要求,要不然你的德行虧了,地位不高影響不大,但是地位高了,影響就大了,天和地是那樣的規律,而人也是會有那樣的規律。
很神奇,但是也很正確。
因為宇宙、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本身就是有聯繫的,互相影響。
此外,《易經》其他卦還有哪些哲理?如何看懂《易經》?從而來正確地指導我們的生活工作?
這個時候,就有必要看看《圖解易經》了,這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門書籍,不會讓你頭大和覺得晦澀難懂,圖文並茂,栩栩如生,在裡面你會發現中醫和《易經》脫離不開關係,因為醫易同源,武術和《易經》也脫離不開關係。
我們現在很多廣播體操的動作,都是根據傳統武術改進而來的,比如雙手摸腳尖的動作,就是《八段錦》的「雙手攀足固腎腰」,還有太極等等,都和《易經》有關。
沒有中醫,我們的先輩就無法生存和繁衍,而中醫本質是根據《易經》的辯證、虛實、表裡、陰陽、五行生剋、君臣相佐等理論出現和實施的,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沒有《易經》,就沒有我們中華民族!
我們的本土道家文化的源頭和鼻祖《道德經》,不少內容也是從《易經》裡面抽出來的!
古人們考試的教材四書五經,五經裡面的第一個就是《易經》,所以《易經》是大道之源、群經之首!
就連偉人也通曉《易經》,並且根據它準確預言了自己的大限「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
通曉《易經》的人,都能夠找到自己的成功之道,比如袁天罡、李淳風、劉伯溫、歐陽修、周敦頤、諸葛亮等等,都是留名青史!
如果你也想找到自己的成功之道,或者藉此勉勵自己,或者學習文化、哲理、加強邏輯和思辨能力,或者學到一鱗半爪去謀生,或者繼往開來,在此基礎上創立學說,像那些科學家一樣,那麼,都可以看看《易經》,這本《圖解易經》是最佳入門,不怕你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