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促進了DNA發現和計算機形成?它有多大影響?

2020-12-10 楊培川

《易經》促進了DNA發現和計算機形成?它有多大影響?

說到《易經》,我們大多數人是不陌生的,因為它是中華文化的根源。

她大約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早期,是我國進入文明社會的標誌。

《易經》對我們的文學、儒學、道教、中醫、術數、哲學、民俗文化等都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包括現代科學也能找到《易經》的影子:

第一,《易經》和DNA的驚人吻合

我國學者秦新華早在1984年就提出遺傳密碼和64卦的吻合關係 。

1988年,學者楊雨善進一步證明了基因64個密碼與伏羲先天64卦有一一對應關係。

第二,《易經》和計算機的形成有關係

著名數學家萊布尼茲發現,八卦與數學中的八階矩陣有關,64卦正是從0到63這64個自然數的完整的二進位數形。

他進一步提出二進位運算法則,促進了計算機的產生。

第三,其他受到《易經》哲理啟發的科學家

在近現代諾貝爾獎獲得者之中,有不少就受到《易經》的影響。

比如同樣是哲學大國的德國的漢森堡,論文《測不準原理》、丹麥玻爾教授《相生相剋原理》,玻爾在被授予爵士徽章時選擇了《易經》太極圖。

還有楊振寧、李政道《不對等定律》等,都親口承認受到過《易經》的啟發!

豐田、三星創始人也是如此。

《易經》在各個學科的貢獻,已經受到國內外各界的肯定。

其實,雖然不少人沒有看過《易經》,但是它對我們潛移默化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

《易經》的哲理不是雞湯,而是對現實經驗和規律的總結。

比如我們有的學校,會有這樣的標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句話就是出自《易經》的第一卦乾卦的,它是說天道運行不止,四季交替,晝夜更迭,所以我們也無法停止下來,更需要自強不息的,不然「天」是不會等我們「君子」的。

它也和哲學的「變是世間唯一不變」,物理學上的「運動是絕對的」,都驚人吻合,如出一轍。

金庸武俠的「降龍十八掌」就是直接運用了《易經》第一卦乾卦的內容:

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九五,飛龍在天;上九,亢龍有悔。

所以說,我們是時時刻刻在接受《易經》帶給我們的好東西,它就像太陽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乾卦在圖像是六個陽爻,就是六條不間斷的橫線,從最底層的潛龍勿用,到第六層的亢龍有悔,都是在說明事物和人從發展到成熟的各個階段,應該注意什麼。

比如說「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就是第六陽爻最高階段,《易經》告訴我們最高階段是不長久的,因為物極必反,陽極必陰,陰極必陽,所以你爬得很高的時候一定要警惕!注意急流勇退全身而退!

再比如乾卦的第三條橫線,也就是第三陽爻,它處於中間階段,《易經》就說「九三……終日乾乾,反覆道也」。

放到事物和人的身上,就是你處於上升、成熟期間,就是人到中年,這個時候你上有老下有小,要受到他們的制約,第三陽爻剛好也是上面有三條陽爻壓著,下面又有兩條陽爻嗷嗷待哺!所以你的任務只有「終日乾乾」,一天到晚地努力工作、學習,僅此而已!

它教給我們的有這麼多!

除了乾卦,有些學校也會有坤卦的標語: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坤卦是六個陰爻,就是六條中間斷開的線,意思是大地寬廣厚重,才能夠厚德載物。

放到人身上,便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是對個人修養的要求,要不然你的德行虧了,地位不高影響不大,但是地位高了,影響就大了,天和地是那樣的規律,而人也是會有那樣的規律。

很神奇,但是也很正確。

因為宇宙、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本身就是有聯繫的,互相影響。

此外,《易經》其他卦還有哪些哲理?如何看懂《易經》?從而來正確地指導我們的生活工作?

這個時候,就有必要看看《圖解易經》了,這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門書籍,不會讓你頭大和覺得晦澀難懂,圖文並茂,栩栩如生,在裡面你會發現中醫和《易經》脫離不開關係,因為醫易同源,武術和《易經》也脫離不開關係。

我們現在很多廣播體操的動作,都是根據傳統武術改進而來的,比如雙手摸腳尖的動作,就是《八段錦》的「雙手攀足固腎腰」,還有太極等等,都和《易經》有關。

沒有中醫,我們的先輩就無法生存和繁衍,而中醫本質是根據《易經》的辯證、虛實、表裡、陰陽、五行生剋、君臣相佐等理論出現和實施的,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沒有《易經》,就沒有我們中華民族!

我們的本土道家文化的源頭和鼻祖《道德經》,不少內容也是從《易經》裡面抽出來的!

古人們考試的教材四書五經,五經裡面的第一個就是《易經》,所以《易經》是大道之源、群經之首!

就連偉人也通曉《易經》,並且根據它準確預言了自己的大限「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

通曉《易經》的人,都能夠找到自己的成功之道,比如袁天罡、李淳風、劉伯溫、歐陽修、周敦頤、諸葛亮等等,都是留名青史!

如果你也想找到自己的成功之道,或者藉此勉勵自己,或者學習文化、哲理、加強邏輯和思辨能力,或者學到一鱗半爪去謀生,或者繼往開來,在此基礎上創立學說,像那些科學家一樣,那麼,都可以看看《易經》,這本《圖解易經》是最佳入門,不怕你看不懂!

相關焦點

  • 《易經》有多不堪?愛因斯坦否定,楊振寧說它毫無邏輯
    他著名的相對論源於數學和邏輯。 所謂能量是質量與速度平方的乘積。 宏觀相對論和微觀相對論都在現代科學領域「翻轉」了《易經》。 他否認了中國的傳統,在那個中國人沒有發言權的時代,幾乎沒有人能阻止它。 但是,當楊振寧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的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否認《易經》時,他並不那麼幸運。 當今的中國學者不再對所謂的權威「視而不見」。
  • 相對論是如何「改變」世界的,它對科技和社會有多大的影響?
    它經受住了實踐和歷史的考驗,是人們普遍認可的真理。相對論對人類思想的發展、科學技術的變革和我們的生活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人類以新的視野觀察和認識世界相對論是研究時間、空間和運動之間關係的理論體系的總稱。它是過去100年來人類最偉大的兩大理論之一(另一個偉大的理論是量子力學)。諾貝爾獎不足以評價偉大的物理學。
  • 猜想木乃伊之謎,DNA記憶存儲,複製人是否有本體記憶?
    >而1克的dna就可以保存700tb的容量,隨著技術的發展還遠遠不止這些其實dna存儲原理並不複雜,是由是A、T、C、G四種鹼基,通過四種鹼基的排列組合形成多樣化的生物個體。我們知道計算機是二進位0和1.我們在電腦中看到的所有圖像和視頻說白了都是0和1的編碼那DNA數據存儲技術就是把現有的二進位0、1轉化成A、T、C、G,然後通過合成含有這些鹼基序列的DNA,就實現了數據信息的存儲。
  • 易經:上古奇書,它所預測的未來和蘊含宇宙奧秘震驚學界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易經》曾作過這樣的定位:「易道寬廣,旁及天理、地理、樂律、兵法、韻律、算術等,以訛傳訛,都可援易以為說。」可以說,《易經》是一個全面而重要的評價,即使從其影響的廣度和深度來看,也是世所罕見的,而且從來沒有一本書能像它一樣具有如此重要的影響。
  • 易經空間結構與時間組合形成的預測體系分析
    易經預測體系是由空間(64卦)、能量(64卦)、時間(60甲子)組合形成的推演萬物從產生到消亡的一個循環過程。在學習易經時,有很多疑問:易經空間結構是如何體現的?易經如何代表能量體系?六十甲子立體模型是什麼樣的?帶著這些問題來思考、學習易經,也許會有所感悟。
  • 氣象條件對霧霾形成影響多大?謎團揭曉!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就「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三大影響因素汙染排放、氣象條件和區域傳輸,基本上搞清楚了。氣象條件對大氣重汙染影響到底有多大?如何應對?
  • 《易經》被質疑了三千多年,為何如今卻被證實是超科學?
    可能一提起《易經》大家就會想起《周易》,有些朋友還會認為《易經》和《周易》其實就是一本書,但實際上這兩個其實並不是同一本書,《周易》的出現時間大概是公元前1046年左右,傳言是由周公旦所做,它主要講的是458個卦像,雖然在書當中確實也有著卦象之說,但是它的卦象只有64個,而且還夾雜著很多
  • 《易經》講的是「鬼謀」還是「人謀」?為什麼這麼多大人物在研究
    《易經》講的是「鬼謀」還是「人謀」?為什麼這麼多大人物在研究《周易·繫辭下》:「人謀鬼謀,百姓與能。」王夫之則說:「聖人作《易》,以鬼謀助人謀之不逮。」《易經》是一部系統模擬、反映「世界之理」的書,精悍短文,立論通達,邏輯嚴整,面面俱到《易經》作為中國文化元典之一,是一部系統模擬、反映「世界之理」的書,重卦形式是它的理論模型。
  • 無字天書和有字天書——從《易經》說到《易傳》
    孔子讀《易經》,頗有心得,於是就把自己的讀書筆記彙編成冊,起了個名字就叫《易傳》,以區別於《易經》。也有人對此表示懷疑,認為《易傳》形成於戰國時代,而不是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因為從內容風格上看,《易傳》和《論語》差的太多,很難想像是出自孔子之手。
  • 榮躍:大地震促進A股頂部形成
    回想當年5.12汶川大地震對當年中國經濟直接負面影響很小,但其對A股的影響遠超市場預期。震後短短五個月A股出現50%下跌。據悉,其中重要原因是汶川大地震打亂了政策救市時間表,於是3000點進場抄政策底的境外熱錢,紛紛割肉逃命。同樣,3.11日本大地震對今年中國經濟直接負面影響可能很小,但對A股影響可能遠遠超出市場預期。
  • 學習易經有什麼好處?對自己有什麼用?
    小編從事易經行業。很多人喜歡問小編。學習易經有什麼好處呢?會不會對自己有什麼影響呢?小編在這裡告訴大家。易經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易經中所包含的宇宙自然和人事法則,在生活中我們到處都可以碰到。假如我們可以花一點時間去了解易經,那麼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被誤解6千多年的《易經》,其實是超科學!外國從中研發2項高科技
    說到《易經》,我們中國人知道它是經典的引領者和道路之源。但是,這些奇怪的書仍然被許多人誤解了,我認為研究易經和瓜香是封建迷信。但實際上,許多人永遠不會學到《易經》中的智慧。許多中國人誤解了他們的《易經》,但那時更多的西方國家開始研究《易經》,證明《易經》確實是一個超科學的結論,根據《易經》的八卦,有2個條目已經研究了。先進技術已在世界各地使用。
  • 易經是迷信嗎?陰陽八卦在易經中有何作用,學習易經的目的
    易經原來很多人認為是迷信,不錯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是迷信,迷信這個詞聽起來有一種愚昧和落後的意思。充滿了貶義。其實本身迷信這個詞沒有貶義的意思。從字面解釋,痴迷於自己的信仰應該是褒義的意思才對吧?
  • 和田玉中的水線是如何形成的?對和田玉價值有多大影響
    水線是和田玉在形成的過程中,受到地質運動的影響,造成玉石礦體的斷裂,後來在漫長歲月中又形成了二次的結晶。直觀的說水線就是玉石裡面一條半透明的像筋一樣的東西。一般的和田玉中,水線的位置處於邊緣部位,或者肉眼難以發現的情況下,對玉的價值的影響較小,而且有水線的料子,密度往往較大,肉比較細,所以價格也比較高。 再者,有些玉器的水線雖然比較明顯,但是其它方面(如密度、油性、乾淨程度)都比較好而且在加工過程中較好地規避或者掩蓋了水線反而更有特色,對價格的影響也很小。
  • 易經:人生有兩種不要臉的「朋友」,不可深交,敬而遠之才是上策
    易經:人生有兩種不要臉的「朋友」,不可深交,敬而遠之才是上策人生在世最基本的功課就是如何與人交往,人的生活和各種活動都離不開人際關係,每日都會遇到各種性格,各種品性的人。與良師諍友交往,能讓我們的人生變得積極和進步,收穫更多的正能量;與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則會讓我們不知進取,受人教唆,走錯路子。
  • 二進位和《易經》還有關係?為什麼說《易經》是超科學?
    人類生命密碼的鑰匙:《易經》外國學者認為《易經》是人類生命密碼的鑰匙,1953年克裡克提出了DNF雙螺旋結構模型,1966年遺傳密碼之父尼倫伯格帶領團隊將遺傳密碼破譯。然後這群學者突然發現,這東西怎麼和東方的《易經》有這麼多的重合地方。
  • 《易經》價值遠高於《相對論》?連愛因斯坦都承認它的科學性
    《周易》一書有《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所構成,從總體上看它是一部指導人們和利用自然規律及社會發展規律的哲學著作。其中,《易經》是我國古代先哲通過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長期觀察,以及對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及其結果進行高度總結概括後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萬事萬物的現象和發展變化的餓規律。
  • 讀懂《易經》你會發現,往往有這3個特徵的人,都不好惹!
    有了這些認知後,他們在人際關係中,就可以做到遊刃有餘,進退自如。那麼怎麼區別哪些人不好惹的呢?讀懂《易經》你會發現,往往有這3個特徵的人,都不好惹!非常能忍的人俗話說:一個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但當你身邊有那麼一個人,從不發脾氣,溫和有禮,平時提個請求總是二話不說,時時遷就別人。不是說不好,只是你心裡要有數,他們不會追究,只是咬牙堅持,他們往往很低調,他們都在一天一天積蓄自己的力量《易經》第一卦乾卦,它的初九爻為『潛龍勿用』,就是講龍得在水潭裡蓄力,才能一飛沖天,這就非常需要耐力,有耐力的人,往往能贏在最後。
  • 《易經》:人生有三個錯誤不能犯,或許會後悔一輩子,早點知道好
    車夫說:這類蟲子就是這樣,不估量自身的本領就進行和他人逞能。這就是「螳臂當車」的經典故事,後代用它來比喻不自量力。有些人自身整體實力本來不允許,卻偏要自己硬撐,最後也只能折了自身的肩膀。老話兒說:有多大的手,端多麼大的碗。
  • 易經揭秘:宇宙中最堅不可摧的神秘力量,可能就存在於每個人體內
    《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儒家、道家均深受其影響;同時它也是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這本包羅萬象的神書,其實它可以把你可能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都回答了。《易經》更是中國古代一部非常神秘的著作,更是被儒家尊為「群經之首」,蘊含著遠古先祖的睿智卓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