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喬老師,您走完了平凡卻又偉大的教育人生,帶著對教育的摯愛和眷戀,離開了我們,五年前我去看望您時,您的教誨還在我耳邊迴響,您的音容笑貌還在我的眼前浮現……願天堂裡還會有七尺講臺,還會有您bpmf的教讀聲……
謹以此文獻給敬愛的喬同娥老師!
「先進」、「優秀」、「模範」,這些稱號會經常出現在教育系統的評比活動中,在30多年前的張店教育界,這些殊榮經常的、不斷的、連續的被一個叫喬同娥的老師所獲得。
喬老師是我在老中心路小學(科苑小學的前身)一年級時的老師,她雖然只教了我僅僅一年(我因故轉學),但她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她的和藹親切、她的慢聲細語、她的得體著裝、她的音容笑貌,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反正我一直覺得老師的樣子,就應該是喬老師的樣子。
喬同娥老師是建國初期便投身到教育事業的老教師,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剛剛解放,百廢待興,在博山石炭塢一所破廟改建的小學校裡,喬同娥老師便拿起了教杆,走上了那三尺講臺,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從事起了這陽光下最光輝的事業。
60年代初淄博市政府由博山北遷,喬老師也隨著擔任市委領導的丈夫一起來到了張店,她任教的學校叫中心路小學,當時的中心路小學曾經叫過紅旗七路小學,也是現在的張店科苑小學的前身,喬老師因工作調動又到了新中心路小學,也就是現在的城中小學的前身,有意思的是,喬老師是同時在兩個中心路小學教過學的為數不多的老師之一。
喬老師在家長們眼裡是一位有愛心更有耐心的真正的好老師,在孩子們眼裡她就是媽媽,幾件小事就能看得出來。
情景再現老鏡頭之一:班裡一個愛美的小姑娘,穿著媽媽剛給她買大了一號的的新涼鞋,不知咋弄的,一支鞋掉入了茅坑裡,拎著一隻鞋哭的跟淚人兒似的小姑娘找到了喬老師,喬老師先安撫孩子上了課,自己便找了一個爐鉤子,去了臭烘烘的廁所裡(當年都是旱廁),將小涼鞋撈出來,又用水衝洗乾淨上面的汙物,在太陽下曬乾,然後到教室門口等著孩子下課,看著穿上衝洗乾淨的小涼鞋破涕為笑的小姑娘,喬老師也會心的笑了。
情景再現老鏡頭之二:班裡有個男孩兒,在班裡好長一段時間老是咳嗽,喬老師沉不住氣了,專門進行了一次家訪,最後發現學生家長都忙於工作,照顧不上孩子,孩子餓了便用饅頭蘸甜麵醬吃,也就是老百姓說的「齁」著了,喬老師又去醫院給孩子找了個好大夫,治好了孩子的病,孩子家長即感動又慚愧地說:「我們當家長的真不稱職,喬老師對孩子真是比媽媽還好啊」。
情景再現老鏡頭之三:一個學生的父親調動工作去了濟南,孩子本應該一起去濟南就讀,可喬老師與孩子們感情實在是太深了,孩子連哭帶鬧地就是不轉學,只害得爸爸媽媽過了一年多牛郎織女般的日子。
情景再現老鏡頭之四:一封泛黃的三十多年前的老書信,寫信的是升入初中的學生安瑞 , 信中這樣寫道 :「喬老師,從我上學起,你又當母親又當老師,教育我,傳授給我們許多新鮮的知識,記得那一次我和信裕嘉拉(落)下了課,您星期天不休息給我倆補課……
喬老師當年的學生顧磊,已是一位「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小學音樂老師,而且任教的學校恰恰是喬老師曾經工作過的老中心路小學,現在的科苑小學,她也動情地回憶了當時一件難忘的事情:那一年是喬老師光榮退休的一年,當顧磊和小夥伴們知道了喬老師要退休的消息時,整個班裡頓時哭成了一片,亂成了一團,他們離不開喬老師,他們真的不想讓喬老師走哦。學校領導沒辦法了,經過研究後,還真的讓喬老師返聘了一年。
沒有驚天動地,更沒有轟轟烈烈,有的只是平凡且又平淡的付出,有的只是那用母親般的愛,潤物細無聲的去教導、去培育、去呵護那一株株幼苗。做了四十多年小學老師的喬老師,當了三十多年班主任,她親自教過的孩子也有幾千人了。她被評為了「全國優秀班主任」,她還被選為了人大代表,她的事跡在大小報刊上無數次地刊登,人們都認識了那個像媽媽一樣的喬老師。
盛名之下的喬老師做人做事仍是那樣低調含蓄,不事張揚,更沒有高級幹部夫人的傲氣,她就是這樣在這小學老師的崗位上,默默的辛勤耕耘了四十多年……
退休後的喬老師還惦記著她原來工作過的學校,張店城中小學,她把她所獲得的所有榮譽獎章、獎牌、獎狀、證書,全部捐贈給了城中小學,現在這些獎狀、獎牌和證書都陳列在學校的榮譽室裡,以此激勵著年輕教師們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記得5年前看望喬老師時,她已經87歲了,腿腳已不太靈便了,但思維還是很敏捷的,當我看望並採訪她時,她還習慣性的給我講述什麼是筆順、什麼是筆劃、什麼是間架結構,另外喬老師還向我提議反映說教師節最好能改為9月28日,因為那是中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誕辰日,這樣既有出處又有意義。
親愛的喬老師啊,您的一生就是為了老師而生的!
掃二維碼關注獲得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