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中國美術學院杭州上海兩地三校區,研究生本科生附中學生,近萬人同時開課。根據不同課程特色,學校精選「中國美術學院本科教學直播平臺」「超星」「智慧樹」「學堂在線」「外研社U校園」5大平臺,經各任課教師引導,使用在線課程資源自學、平臺直播課程互動、結合微信、釘釘、QQ等指導答疑等多種形式,開展在線教學活動。
昨日,我校自建的「中國美術學院本科教學直播平臺」共承載了27門課程直播,4500人次在線學習,最大班額的1400人的思政直播課程於昨晚8:30順利完成。
來源:浙視頻
經過一天的線上課程
讓我們看看國美師生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吧!
專業老師們充分利用微信群的圖像和動態音頻功能,針對個人進行講解點評,做到了既可充分授課,又可完成作品示範,充分體現了教學的普遍性和針對性。
這次的線上課程,強調人文通識與專業通識的資源整合,強調學生面向經典的自主研習,強調教與學的多頻互動,強調專業資源庫和工具箱的拓展與更新。
為做好線上教學工作,學校從年初三開始制定網絡教學方案,教務處、研究生處對教育部推薦的22個平臺逐一試用,老師們對萬門在線資源課程精心挑選,在經過了10餘場各類平臺的操作視頻培訓後,直播當日不斷收到反饋。
老師們在課堂中做「主播」後激動不己,有的老師通過直播收穫了比學生人數還多的粉絲,其中不乏學生家長。同時也得到學生們的認可,雖有各種小問題,但已逐一妥善解決。通過比對,學生當日線上資源課程的完成度已超出原先預計的「日平均完成值」,說明學生們對各專業精選的線上資源課程的質量有很高認可度。
與此同時,老師們也為搭建平臺的技術老師與教學職能部門的老師點讚,對他們前期做的充分準備和銜接工作予以讚許。
開學第一課,
先從熟悉的點名開始吧。
疫情期間的身體鍛鍊也少不了,
同學們各展身手,
利用微信上傳鍛鍊視頻,
進行體育課打卡。
快來看看我們美院女籃隊給大家做的示範吧!
同學們不必為搶不到課程名額而苦惱啦,網絡課程不僅承載人數多,而且可無限次回放,同學們可以反覆觀看,查缺補漏,梳理筆記,增強記憶,融會貫通~
在第一天線上課程結束後,許江院長寫下給全體教師的一封信《同心鑄網存擔當》,他倡議:
當此幾近戰時的時刻,老師們應樹正氣、有信心,以醫護工作者為榜樣,真正擔起特殊時期維穩和育人工作。
發掘學術研究的積累,因應這個特殊時期的教學需求,化危為機,著力建構新型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空間。
英雄召喚,吾心擔當。請老師們同心戮力,細心謀劃,為抗疫勝利做出我們的貢獻。
Q
同學你好,對此次線上教學你有什麼感想呢?
大二攝影系 趙夢佳:
網課不管是對於老師和同學們都是一個全新的體驗,一些網課可以重複聽反而比我們平時在學校裡上課更加便捷高效,直播的網課學生可以與老師之間有即時的反饋與交流。所以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我們與老師之間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網課相較於在教室上課也更考驗我們的學習主動性與自覺性,因為疫情而在家的這段時間是一把雙刃劍,只要有計劃有目標它也可以是一個提升自我的機會。
大三視覺文化 姜秦淮:
如果用詞語來形容上直播課的感受,我首先會想到「新鮮」。課程是新鮮的,模式是新鮮的,氛圍也是新鮮的。
網絡教學模式已經是特殊時期較為妥當的解決方案了。這種特別的方式彌補了師長與學子、學子與學子之間不能面對面交談的缺憾,促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陪伴」。校方與師長為此都做出了很多努力。校方需要對各個直播平臺進行測試、篩選,還要協調各方的溝通工作。師長需要依據平臺特點調整授課模式,轉換授課心態等。也許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他們還做了更多。作為學生,挺感激這一切的。感激之餘,也會暗自期待在校園裡見到大家的那一天,希望那時候我們都能以健康、幸福的面貌出現。
大二跨媒體 錢依琳:
一個特殊的年過去了,我們也終將要開學了。正式學期的課程用線上授課的方式可以說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經歷,充滿了新奇。許多平臺的交錯也許會讓同學們手忙腳亂,讓一些平時沒研究過電子設備老師絞盡腦汁。本以為第一天的試上多少會出現一些岔子,但是老師們和同學們互相支持,互相體諒,互相理解和補充,基本上專業課和文化的教學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也許是對著多媒體設備和新鮮感,老師的授課擁有更多的幽默感,我們的注意力也會比往常專注的多。
大二跨媒體 尉浩:
因為當下這場不普通的疫情,我也體會到不尋常的開學,遇見完全擺脫課堂空間的網絡教學 。從前期準備的眼花繚亂,到逐漸明晰,按照課程制定計劃。2月17日是開學的第一天,我提早做好準備等待任課老師的通知,耐心的觀察老師的要求,下載學案、電子資料,操作的一絲不苟甚至有點小心翼翼,生怕錯過什麼重要環節,一天下來,又緊張,又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放鬆。多媒體式教學帶來的知識輸入也讓我眼前一亮,在此情此景下,如此的教學必不可少。有言「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我想,如果能把握住這段光陰,勢必會成為提升自身素質的一個良好契機。
大三公共藝術 鄒來旺:
最大的感受是以為假期很長,轉眼就是開學時,網課與平常面授不同,網絡上課往往會代入到一種看直播的感覺中,少了些學習氣氛,多了些趣味因素。因為我們的課程主要是同學們分析案例,所以需要每個同學出鏡。在各個同學講案例的時候的網友見面,有著別樣的感受,對表現好的同學,也不忘在發言框口嗨個「超級火箭」雖然有些同學因為害羞而遮住攝像頭,未得見真容(顯然是沒有化妝),但也是好久不見甚是想念啊,總體來說是挺愉快的。輪到自己,也是過了次主播癮,緊張之餘有些許興奮,第一次的課程往往集中在這種形式上,在學習內容上注意不足,也需要慢慢地適應。需要克服的也是自己在講的時候,反饋不足,需要自己掌握節奏,這對新手主播來說是個不小的難題。
大一中國畫與書法藝術 唐仁博:
小時候我寫過不止一次的作文,名叫《我夢想中的2020》其中我寫到「等到2020年,所有老師不用去學校講課,在家裡通過網絡,一樣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學生們不用去學校上課,在家裡可以學完所有學科」。如今2020年到來,我曾經所謂的夢想成為了現實,但這卻不是得益於高科技的發展,而是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
公司停運,學校停課,那座自古以來的交通樞紐之城也像停止了一般,街上寂寥無人,而超市的方便麵卻大受歡迎,上新後很快被採購一空。世界的時間被強迫停止了,但人類是時間不能停止,學習和工作仍然要在家裡火熱的進行。
今年過年時,我回到奶奶家,但因疫情突發,我們沒能返回。奶奶家很少有小孩子來,也沒有像我這樣的青年,寫字桌送給了妹妹,椅子也只剩下餐廳專用。提起上網課的困難,可能一晚上都說不完,但學校的教授們擁有無盡的知識,而學生真實的嚮往學習。所以我拿了門口用來做鞋架的小桌子,用雪花啤酒的箱子搭建成座位,我慶幸自己帶了毛氈,但筆洗只好用水瓶和小罐子代替。臨摹字帖時因為桌子實在太小,導致我弄掉了手機,屏幕碎了,生氣難過了很久。
一直以來,我相信人經歷的事都會暗含著提示意義,倘若為摔碎手機找理由,那可以是:桌子太小、買不到紙質字帖、繁瑣的上課方式擾亂心智……但深入探究我自己的原因,就是不細心,沒有關注到手機處境的危險。如果以小見大去思考,是否所有人遭遇的困難也在提示著我們所有人?
我夢想中的2020,是科技得到發展,經濟取得進步;人們安居樂業,所有家長不用去公司上班,取而代之的是網絡辦公,所有學生不用去學校上課,網課就能教授所有內容;每當上體育課的時候,學生們成群結隊的走向公園,大口呼吸綠植帶來的新鮮空氣;大爺大媽悠閒的溜達,去超市買東西永遠供應充足。
為了今後我們能在教室裡上課,為了老師能面對面給我們傳授知識,為了我國經濟穩步發展,為了我不再摔碎手機,希望所有人都能做危機的提示者,危險的預防人;永遠保持清醒、積極思考的頭腦和勇敢奮鬥的心。
這就是我上網課的感受。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在接下來一個月的在線學習中,請同學們繼續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在經典研讀中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做好自主學習規劃,通過網絡資源平臺課程學習提升自我;通過日常教學,師生線上切磋琢磨,保證學習進度和質量。春日暖陽,靜待花開。同學們,我們線上見吧~
來源 |中國美術學院教務處
編輯 |林苗苗 項依慧
原標題:《開學第一課 | 線上教學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