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剛開始看海賊王的時候,最震驚的是路飛剛出海做海賊的自我介紹。每次見到陌生人,他都會說:「我叫蒙奇·D·路飛,我是要成為海賊王的男人。」即使對方比自己強一百倍,也是如此。只要一有這個畫面,我都會心裡嘀咕:你還這麼弱,就大聲宣告,就不怕別人嘲笑你?
大學的時候,有一門課程是職業生涯規劃。課堂上老師問我們畢業了想做什麼。大部分同學都回答要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要麼就是去考公務員。突然有一位女生站起來說:「我打算創業。」我印象很深,老師聽到這個回答,稍微驚訝了一會,然後禮貌性地講了幾句鼓勵的話。我們其他人,都沉默了。有一位平常比較活躍、高傲的男生,揚起嘴角冷哼了一聲。
孩提時代說出自己的夢想,哪怕是要當太空人、科學家,所有人都會覺得「你可真棒,要好好努力哦」;可是一旦長大成人,我們逐漸學會了掩藏自己的夢想,好像在同一時間,大家都收到了相同的指令:最好不要大聲說出來,除非你已經實現了。
掩藏自己的夢想,所表現出來的謙虛、含蓄,正是我們東方文化的一部分。幾千年的文化傳承,都告訴我們即便成功了,都不能太過聲張。所謂「滿招損,謙受益」;更何況還沒成功,只是在路上而已。
圖片來自網絡
【2】
選擇不宣告,可能也是為了保護自己。
人都可以接受自己的偶像優秀甚至卓越,因為偶像離自己很遙遠;很多人無法接受身邊的人比自己優秀一點。可是如果身邊的人比自己優秀很多很多,高出幾個level,反而又不會嫉妒了,更多的是讚嘆和尊敬。
這種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減肥的女孩子在朋友圈打卡過程。一旦上傳自己的減肥過程,附上照片,總會出現一些不友好的評論:大粗腿,水桶腰,瘦下來了也不會好看。我在一些社交平臺上經常可以看到網友曬出自己被嘲笑的帖子,表示無法理解為什麼明明是熟人、朋友,甚至有些只是一面之交加了微信,要如此惡言相向。然後各路網友就會幫忙出點子進行反擊。
你永遠都不知道哪些人心懷惡意。
可是只要自己偷偷減肥,不向任何人說自己的刻苦努力,若干個月之後突然曬出一張減肥前與減肥後的對比照,不僅瘦了而且更美更帥了,就立刻會引來很多人的關注與誇讚。只要做到了,似乎嘲笑的人就會大大下降。每個人似乎都樂於做一個善良的好人,並且虛心向你請教:你是怎麼做到的,可不可以分享一下。
或許,包括我在內,很多人,就是害怕遭到嘲笑與否定,所以不僅習慣了默不作聲,凡事先默默努力再說,甚至也會為別人的大膽而捏一把汗。
圖片來自網絡
【3】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社會性支持系統」。通常是指來自社會各方面包括父母、親戚、朋友等給予個體的精神或物質上的幫助和支持的系統。社會性支持系統可以大致分成兩類:實際社會支持和領悟社會支持。實際社會支持包含了物質上的援助和服務,而領悟社會支持則大多是提供情緒上的支持,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尊重。
有研究表示,具有較多心理社會資源的人能夠感到更多的自信、自控力,並擁有較好的社會支持系統。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能夠勇敢說出自己的夢想,並且無視他人嘲諷的人,更擅於利用社會支持系統中正向的力量。確實,在宣告夢想之後,難免會聽到貶低和嘲笑的聲音;但是更為重要的是,如果身邊的人正好擁有這個能力去幫助你,他們會願意提供自己能力範圍內的資源;即便僅僅是口頭鼓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精神上的支持更能夠支撐人走遠。
在海賊王進行到後半部分的時候,可以很明顯地觀察到路飛身邊的夥伴,在戰鬥的時候會目光堅定地向敵人說「路飛是要成為海賊王的男人」。他們在各自擅長的領域中,為路飛提供不同程度的幫助。即便不是夥伴,甚至曾經是敵對關係,在看到路飛追求夢想的這份熱忱之後,不自覺地被這股魅力所吸引,突然變成了施以援手的一方。
圖片來自網絡
【4】
宣告夢想不只是可以獲得社會支持系統的力量,也是幫助分辨誰是真正朋友的一種有效途徑。就像我在自媒體交流群裡看到有同行說,每一個在朋友圈裡面關注我、幫助我點讚、推廣的人,我都是心懷感激。未來只要有我可以幫得到這些人的地方,我都會努力幫忙。那些關注我又取消的朋友、輕視我的朋友,我不會去記得了,我沒有那麼多精力去關注他們。
我很認同這位同行說的話。在這個世界裡,每個人都在努力前行,如果遇到可以相互扶持的夥伴,是幸運的;如果可惜認錯了人,也沒關係,分開就好了,不必再花精力去為此感到傷心。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只有成功了才可以向世界宣告,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限制性信念。
誰說夢想一定要一次成功呢?
20歲還年輕,輸得起;30歲失敗了,40歲可以重新來過。還有50歲,60歲……
畢竟,現在人的平均壽命,還挺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