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改變健身方式,學生族、上班族和銀髮族都意識到這一點

2020-12-24 北京日報客戶端

疫情衝擊下的體壇

京報體育年終專稿  回顧2020年,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會成為集體的回憶。疫情深刻地影響著、改變著所有人的生活節奏。那麼在運動健身方面有什麼樣的變化呢?通過記者的調查與走訪,發現從學生族、上班族到銀髮族,健身成了人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經過十餘年全民健身的推廣,健康意識的提升、運動健身的理念已得到更多人的認同,人們參與健身的方式也從被動接受,向著積極主動出擊的方式轉變。在這一大趨勢下,今年的疫情進一步「催化」了人們對健康、健身的認識,記者以學生族、上班族和銀髮族為走訪群體,各找出一個範例,證明了一個結論:幾乎所有人都意識到了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市民在北京國際雕塑公園內健身 吳鏑 攝

學生族

健身成了一種新生活方式

夜幕降臨,北京大學五四運動場開始熱鬧起來。來自全校不同院系的跑者聚集到這裡,參加一項名為「夜·奔」的跑步活動。光華管理學院2015級學生周榕涵告訴記者,「夜·奔」是北大鼓勵師生跑步而舉辦的校園活動,已陪伴師生們6年時間,每周二、周四的五四運動場會響起配合跑步的「神曲」,伴隨著「夜跑一族」進行定期運動,如今,很多人把參加「夜·奔」當成一種生活習慣。

周榕涵熱愛運動,不僅是跑步,他也會參加其他競技性更強的運動。但跑步對他而言有著特殊意義,可以說是讓他愛上體育運動的「領路人」。「讀高中的時候,我因為學習壓力大,所以開始嘗試每天下午放學後去跑跑步,經過前幾次試跑後,我感覺心情很爽,於是慢慢堅持了下來。」周榕涵說,「從跑步中得到的快樂,促使我開始關注並參與到籃球、遊泳等更具競技性的體育運動中。由於此類運動需要良好的身體條件做支撐,為了變得更強壯,我開始搜尋如何提升耐力、速度、靈活性等相關方面的知識,並通過手機健身App尋找一些講解教程。在不斷搜索和認知過程中,我感覺到體育運動不僅能讓人快樂,還懂得了如何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身體各部位的素質以及通過體育鍛鍊增強體魄、磨練意志。」

持有這種想法的學生,當然不僅僅是周榕涵,現在有更多學生開始根據自身想法和實際條件,靈活選擇不同的健身方式。

「2018年,我報名參軍入伍鍛鍊了兩年,這次『重回』校園,感觸最深的就是身邊同學的運動健身方式正在悄然發生著改變。之前我看到在體育場、遊泳館裡面運動的同學,其中多數本就喜歡參加體育活動。但今年經過了疫情後,現在我感覺用碎片時間抓緊鍛鍊的學生越來越多,有的同學甚至在宿舍門框上安裝了專門做引體向上的單槓,每天進出宿舍時就隨時拉上幾個;還有同學購買瑜伽墊、啞鈴等器材放在宿舍,抽空用10分鐘就能跟著一些健身軟體視頻教程鍛鍊一下,效果很好。」周榕涵說,「受今年疫情的影響,居家上網課的學生就在家進行鍛鍊,比如塑性、減脂、增肌等,同時還可以記錄下自己的各項鍛鍊數據,這種方式不僅有針對性,也更加靈活有趣。」

銀髮族

在健身中活動筋骨結交夥伴

下午4時的東單公園十分熱鬧,園內到處是踢毽子、打羽毛球的人,還有伴著歡快音樂跳廣場舞的人群,陣陣歡聲笑語讓整個公園充滿了活力。

位於公園西側的器材鍛鍊區,55歲的薛大爺雙手握住單槓,身體騰空,前後蕩了幾下後,雙腿快速前甩,身體繞著單槓來了一個大迴環,然後穩穩落在地上。

看到迎上前的記者,薛大爺說:我來這裡鍛鍊不到兩年時間,剛剛所做的單槓大迴環動作是半年前才練成的,現在一次只能做一個。「每天早上、午飯後和傍晚三個時段來鍛鍊的人最多,大部分都是像我這樣歲數較大的中老年人,大家邊練邊聊天,感覺挺好。」

薛大爺還告訴記者,當初他來鍛鍊的目的只是想抻抻筋骨,因為此前自己的膝蓋經常犯病,厲害的時候甚至沒辦法下樓。

「我最開始時只敢簡單地壓壓腿,沒想到堅持了仨月,我感覺膝蓋犯老毛病的次數越來越少了,這讓我特高興,然後就一直堅持來這裡練練。」薛大爺說,「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我壓腿的高度從最初的石礅子,上升到了雙槓,然後我開始練起了雙槓以及大迴環等難度較高的動作。每次鍛鍊結束後,我再去旁邊的上肢牽引器和腿部、腰背按摩器上放鬆一下身體,全套動作練下來,身體舒展了,心情也就舒暢了。以我的經歷和感受,一是建議人們要堅持鍛鍊,二是要琢磨一下,選擇好不同的健身器材。現在凡事都講究一個科學精準,其實鍛鍊身體也一樣。」

薛大爺希望藉助《北京晚報》發出邀請:希望家在附近喜歡健身的老夥伴兒們,有空來東單公園一起練起來!

上班族

雲健身讓鍛鍊無處不在

晚上8時30分,王輝輝將瑜伽墊鋪好,照著平板電腦中的視頻課程做起了「帕梅拉」健身操。她告訴記者,雖然一天工作下來身體挺疲憊,但是用這樣的方式出出汗,那種累與工作中的累不是一回事,感到身體和精神特別放鬆。

王輝輝和很多坐辦公室的上班族一樣,每天要盯著電腦敲鍵盤,一坐就是一天,加上往返通勤在路上的消耗,以往一進家門連話都不願意多說,更別提鍛鍊了。「讓我開始重視身體鍛鍊的起因,是去年我生了一場大病,為此頻繁奔波在醫院與家之間,我當時就想:我這是怎麼啦?!我才多大啊,身體就出問題了,以後可怎麼辦?」王輝輝說,等身體康復後,她選擇了用跳繩健身,從最初只能跳100次,到現在能跳3000次,前後花了五個月時間。「現在我的感覺是精力比以往充沛多了,上完班回到家再也不直接癱倒在沙發上了。」

初步嘗到鍛鍊身體甜頭的王輝輝,很快就不僅僅滿足於簡單的跳跳繩了,她走進了小區旁邊的一家健身房,跟著健身教練開始了更專業系統的身體訓練。「可練了才不到一個月,健身房因為疫情被迫關了門。當時我看到不少手機健身軟體推出了各種居家鍛鍊教程,比如減脂、放鬆肩頸等,還有專業教練通過網絡直播授課,從此我開始嘗試『雲』健身。」王輝輝說,「我在軟體中先選擇一個教程,然後每晚根據健身軟體的課程進行訓練,這讓我又找到了『量身訂製』的感覺。在課程交流區中,每天都有很多人分享心得,相互鼓勵,雲友們既練了身體,也獲得了友情。」

除了做到科學的健身,健康的飲食也成為很多健身愛好者關心的話題。「我認為吃和練都是健身的一部分,二者相輔相成,不少健身軟體教程也會教人們怎麼吃才最健康,以及合適的飲食時間、數量、種類等內容。因為疫情,我的健身方式和對健身的認知都發生了很大改變。」王輝輝說,「現在隨著我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室外健身場所也開始逐步開放,我會根據天氣、時間靈活選擇健身場地,現在無論室內、室外,我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保持健身的習慣。」

在記者近期對上班族的採訪中,發現王輝輝不是一個孤例,而是代表了上班族疫情中和疫情後的普遍狀態。

來源:北京晚報 實習記者 卓然 製圖吳薇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調動上班族健身熱情,雲健身無處不在
    回顧2020年,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會成為集體的回憶。疫情深刻地影響著、改變著所有人的生活節奏。那麼在運動健身方面有什麼樣的變化呢?通過記者的調查與走訪,發現從學生族、上班族到銀髮族,健身成了人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 疫情之下,民眾嘗試健身新方式
    回顧即將過去的2020年,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疫情之下,如何通過健身提升身體素質、增強防病抗病能力成為人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近來,記者通過走訪發現,民眾的健身意識普遍有所提升,同時也在尋找並嘗試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
  • 局部塑形、科學代餐……大眾運動健身正形成「四有」新風尚
    《報告》發現,疫情期間,運動健身app的月活規模是去年同期的1.9倍,使用時長為去年同期的2.5倍。根據QuestMobile的《2020年新冠疫情洞察報告》,近期運動健身APP行業活躍用戶規模快速上漲至8928萬,同比接近100%。以Keep為例,疫情期間,Keep日活用戶規模上漲60%至613萬。
  • 步多多用戶穩定增長,「銀髮族」活躍度不容小覷
    「銀髮族」有更充裕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日常運動,也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管理,受疫情影響湧入線上運動健康管理平臺,這種「逆勢」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一項針對1500名老人運動健康需求的問卷調查也顯示,75.71%的老人平時鍛鍊項目以步行為主,此需求與步多多平臺主打走路、跑步的功能高度匹配。疫情恢復後,銀髮群體對運動健康的投入意識更高,預計「銀髮族」用戶規模還將繼續增長。
  • 新冠疫情改變了科學家合作的方式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編者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大流行讓科學界舊有的合作機制受到嚴峻挑戰,許多新論文紛紛發表在預印本平臺,防止低效的傳統同行評審延誤疫情處理。不僅如此,醫學界和民間也在更多層面展開了互動和交流。
  • 被疫情按下「暫停鍵」後,不少群眾尋找到「量身定製」的健身方式
    回顧即將過去的2020年,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疫情之下,如何通過健身提升身體素質、增強防病抗病能力成為人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近來,記者通過走訪發現,民眾的健身意識普遍有所提升,同時也在尋找並嘗試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
  • 疫情過後,一定要改變的7種生活方式
    每個人都要對身體好一點,健康一點,快樂一點。 疫情過後,一定要改變的七種生活方式,收藏起來吧。 新冠沒有特效藥,靠的就是人體的免疫力。 免疫力強的人能自己扛過來,免疫力差的人很難抗過去。 免疫力是一個人最大的競爭力。 我們每天的睡眠時間必須保證在7-8小時以上。 工作真的沒有身體重要,別熬夜,身體才是唯一。
  • 新冠疫情下的「夏季美少女」居家健身方式——《Supernatural》
    肚子上都是肉啊!收腰裝、露臍裝,等等!我能穿。「噗呲~」沒錯,這是線縫開裂的聲音。百度搜索:如何在一周內快速減肥?......有經驗的P君今日就為大家分享「夏季美少女」必備的減肥方式——《Supernatural》。特別是在當前不敢去健身房的時期,在家健身減肥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欣賞自然景色;若覺得孤單,「私人教練」還會在耳邊一直鼓勵你。減肥的路上缺同伴的問題瞬間解決了!P君私以為這是最適合我們精緻的「豬豬女孩」的。
  • 6000萬人感染新冠!疫情改變了全世界,病毒卻在加速……
    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過6000萬例。(製圖:中新網 魏雷超)【疫情「加速度」!多國出現「裡程悲」】和時間一同不曾停下腳步的,還有新冠疫情蔓延的速度。目前,多國接連出現「裡程悲」,疫情形勢並不樂觀。圖三 當地時間8月3日,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因疫情取消,舞者和音樂家戴口罩在劇院進行線上演出。在「疫」樣世界中,人們的生活悄然改變。遠程辦公成了常態,許多人「見屏如面」,人們一生中重大的日子,婚喪嫁娶、畢業典禮等,不得不改在線上進行。「這一年來,疫情對於世界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 驚悸1小時:美國人的生活方式被疫情一夕改變
    在車上,派對的氣氛似乎還未退散,彼得森和家人們分享著一些有關新冠病毒的玩笑。 「叮叮叮」,彼得森的手機提示音不斷,朋友們不斷發來信息。當四十分鐘後到家時,車上的氣氛卻變了,彼得森說:「下車後,滿世界都是關於新冠病毒的消息,老實說,我感覺一切都變樣了。" 當晚9點,川普發表講話,宣布對歐洲的30天旅行禁令。
  • 室內健身場館這一年有失更有得 很多改變正在進行
    在疫情突襲的2020年,室內健身場館經歷了極其艱難的挑戰與考驗,也讓整個行業看到了做出改變的必要性。一度「壓力山大」「那是在1月20日晚的央視《新聞1+1》節目裡,鍾南山院士確認新冠病毒『人傳人』。」日前,真傳泰拳館老闆許仕凡和記者回憶起年初的那個「關鍵時刻」——彼時,前一年出色的經營數據讓他正準備加大投入,在新的一年為拳館增加課程密度。但一切都從那時起改變了。疫情期間,空無一人的真傳拳館。
  • 朱嘉明:新冠肺炎疫情如何改變社會成本觀念和結構
    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帶來了對人類健康與生命的傷害,而且打破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體系的平衡,從而改變人們工作、就業、生活,甚至思想模式。本文所探討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如何改變社會成本觀念和結構,進而提出具有長程意義的若干思考。
  • 疫情改變首席信息官的角色的8種方式
    在新冠病毒疫情持續蔓延期間,首席信息官作為跨職能業務的負責人的地位已經確定。很多首席信息官表示,改變這一角色還有其他一些方式。 如果說在疫情席捲全球各地之前,這一點還不完全明顯的話,那麼現在就很清楚了:在業務和技術之間沒有什麼真正意義的界限。在疫情發生之後,有些事就再沒有回頭路。
  • 【抗擊疫情·加強鍛鍊】@上班族、親子健身寶典在此,敢不敢學幾招...
    »坐姿軀上舉:坐在椅子上,背部不靠椅背,雙手撐住身體兩側,雙腳離開地面,腰部用力將雙腳抬起和膝蓋呈90°;»扭腰轉體:挺直軀體,從一側扭腰轉體到另一側。4、扭扭腰部更健康總能被白領們玩出各種新花樣的旋轉椅,也可以用來鍛鍊身體!
  • 後疫情時代健身趨勢 減重運動位居榜首
    上海體育學院於2020年12月28日發布了《2021年中國健身趨勢》。在後疫情時代,減重運動在中國高居榜首。與國外的在線訓練位列榜首相比,中國的這一趨勢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我國新冠疫情的成功應對。而在未來,科學健身將在我國衛生健康事業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 宣稱「新冠不存在」的烏克蘭網紅,近日因新冠去世
    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正以人類意想不到的方式改變世界,然而在病毒肆虐我國時,善於陰謀論的西方又出現了「只有黃種人會感染」的囈語。然而伴隨病毒全球大流行,西方人無知的自我安慰也不攻自破!尤其幸災樂禍的川普更以身試毒,被病毒「臨幸」。可見病毒無孔不入並非無稽之談,不然你試試就逝世...
  • 新冠疫情如何 「洗牌」我們的食物供應鏈
    北京時間 10 月 19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今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對許多國家和地區造成重創,影響不同年齡段居民的生活。他說:「我生活在英國,在疫情爆發初期,早在我們被告知禁止晚上去酒吧之前雜貨店貨架就銷售一空,學校關閉,學生停止上課,人們每天佩戴口罩成為強制性規定,當大米和麵食吃完的時候,一些人突然意識到即將發生的嚴重情況。」其他國家的居民生活狀況可能更差,世界糧食計劃署認為,非洲 36 個國家 7300 萬居民因新冠疫情面臨著嚴重糧食危機,相比之下,歐洲僅有 50 萬人面臨糧食危機。
  • 日本家用健身器材因新冠疫情而熱銷
    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不出門也能在家中鍛鍊的啞鈴、沙袋等健身器材出現熱銷。這是因為健身房為防止感染而停業以及居家辦公越來越多。不少人在網上抱怨缺乏運動導致體重增加,希望在家裡輕鬆鍛鍊的需求帶來了新商機。開展體育用品業務的愛蓬(Alpen,名古屋市)3月至4月的健身用品銷量達到去年約兩倍。據稱跳躍器具、啞鈴、瑜伽墊等尤其受歡迎。
  • 所有人都被騙了!美國疫情實況被揭露,新冠疫苗根本救不了美國
    其中洛杉磯馬丁·路德·金社區醫院執行長巴特卡德博士表示,若是自己所在的醫院新冠患者持續增加,那麼將不得不採用戰時技術,而到了那個時候,作為衛生工作者可能會被強迫要求做一些事情,這其實是所有人都不願看到的事情。但是類似的情況絕非是表現在哪一家醫院內,這是疫情下,多家醫院的真實狀況。
  • 漲價150%的《健身環大冒險》,是如何在疫情期間走紅的?
    少了工作上的壓力,有了更多的空閒時間,當上班族的願望終於有了實現的一天,才發現這樣的日子並不是那麼好過。長時間的宅家模式,讓不少上班族都將平時僅僅掛在嘴上的健身撿了起來,連帶著比較小眾的體感健身遊戲也火了一把。最火的,當屬《健身環大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