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崗街道:垃圾分類條例落地即將「滿月」 小區居民反應如何?_深圳...

2020-12-24 SZNEWS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9月2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葉玉燕 通訊員 林東和 陳志學)《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即將「滿月」,龍崗區生活垃圾分類實施進展如何?9月28日晚,記者隨機來到橫崗街道華樂社區卓越城市花園的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進行實地走訪調查。

華樂社區卓越城市花園的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整潔乾淨。

當天晚上7點,卓越城市花園的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陸續迎來投放垃圾的居民。居民李阿姨手拎兩袋垃圾,從容的投入到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桶內。「垃圾分類挺好的,我很支持!」她告訴記者,現在她家廚房設置了兩個垃圾桶,分別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如果有可回收的垃圾她會另外放到陽臺的箱子裡。

垃圾分類如此細化,怎麼分得清並認真執行?李阿姨說:「我年紀大了,一開始擔心分類不準確,後來社區經常組織垃圾分類的活動,物業管理處工作人員加強了對居民垃圾分類的入戶宣傳,並在分類垃圾投放點安排督導員進行耐心講解和提醒,我就有了信心。我認為垃圾分類做好了,小區環境變整潔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就會變得更好。

居民在督導員的指導下進行分類垃圾投放。

卓越城市花園物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華樂社區會定期組織轄區各小區管理處及管理單位負責人召開垃圾分類推進會議,針對垃圾分類工作進行調研,了解各小區存在的問題及建議,並要求轄區各物管單位積極配合,嚴格落實垃圾分類定點投放工作,統一撤離樓層內的垃圾桶,全面實行「集中分類投放+定時定點督導」垃圾分類模式,目前小區已全部實現樓層撤桶工作。

掃碼關注深圳垃圾分類官網、添加垃圾分類智能小程序,就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居民黃叔邊說邊拿著手機向記者展示。據悉,華樂社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通過垃圾分類問答互動遊戲、網頁、小程序,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並在線下活動中引導居民在「垃圾分類,從我做起」橫幅上面籤名定下承諾。黃叔告訴記者,社區搞垃圾分類的活動很有意義,這讓他對垃圾分類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現在小區裡面的垃圾桶配置也落實的很完善,晚上還有志願者督導分類,政府重視這項工作,居民就應該配合。

分類垃圾投放井然有序。

據華樂社區工作站相關負責人介紹,自《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以來,華樂社區持續以「1+6+N」「黨建+」模式積極展開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了「垃圾分類,我先行」系列主題活動。其中,華樂社區第一書記到社區領學《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結合主題黨日活動開展垃圾分類戶外宣傳,倡導社區支部黨員在垃圾分類投放點進行指導及宣傳。同時,華樂社區聯合橫崗街道垃圾分類管理辦公室,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及志願者開展垃圾分類微課堂的培訓活動,為轄區青少年開展垃圾分類線上、線下知識競賽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還多次開展垃圾分類進行小區及上門宣傳活動,通過廣泛宣傳和引導,讓廣大居民群眾養成自覺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

「我們會一直堅持做好垃分類的各項工作,持續宣傳最新的垃圾分類政策條例、派發垃圾分類宣傳資料,號召社區居民『從小做起、從我做起,讓垃圾分類常態化,融入到廣大居民的生活中去。」華樂社區工作站相關負責人說道。

記者從橫崗街道垃圾分類管理辦共室了解到,截至目前,橫崗街道轄區40個物業花園小區和28個城中村,分別設置了173個和276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基本實現全覆蓋;累計開展「家校聯動」92場,社工進學校、社區開展培訓活動171場,志願者進小區開展宣傳活動505場,派發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126000餘份;街道居民垃圾分類的參與率和回收利用率不斷提高,實現家庭廚餘垃圾日回收量22.84噸,達到10月份目標值日回收量26噸的95%。


相關焦點

  • 兩會聚焦|南京建鄴區舉辦垃圾分類交流會 貓先生環保現場為居民...
    會後,建鄴區城管局、建鄴區城管局垃圾分類辦公室、沙洲街道相關負責人、沙洲街道公眾委員、先行先試社區書記、先行先試小區居民代表及志願者、貓先生環保代表來到先行先試小區,就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現場互動交流,為沙洲街道進一步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集中各方意見和建議,探索垃圾分類新模式。
  • 深圳垃圾分類即將實施,貓先生推動垃圾分類全面實操
    深圳是全國首批8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在上海因為「最嚴垃圾分類措施」引爆社交媒體的同時,深圳也在探索垃圾分類之路。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已經發布了消息,7月4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正式批准施行《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條例預計將在9月起實施,屆時垃圾分類措施將在全市開展,垃圾分類有法可依了。
  • 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如何做好垃圾分類?看這個社區居民的...
    垃圾分類在社區居家推行的怎麼樣了?如何減少垃圾的產生?8月25日,兩江新區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區的一場居民垃圾分類經驗分享交流會議,讓大家了解到了垃圾分類的訣竅。垃圾扔錯了怎麼處罰?有居民介紹了自己垃圾分類經驗和具體方法,從自覺遵守情況到懲罰機制的實行,詳細介紹了如何一步一個腳印做到實現人人分類,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一名業主代表介紹,如何做好節能減排,首先儘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產品,例如一次性杯子和餐具等,儘量購買可循環使用的產品。「在學校、社區等醒目位置張貼垃圾分類宣傳畫,多渠道提醒指導市民做好垃圾分類。」
  • 福田A面:建立分類督導制度,垃圾分類者有獎|直擊深圳十區垃圾分類...
    儘管福田區多個住宅小區和城中村垃圾分類落實情況不盡人意,但也有做得好的小區。黃埔雅苑:垃圾分類做得好,給居民贈送垃圾桶福田區蓮花街道的黃埔雅苑的垃圾分類就有口皆碑。黃埔雅苑萬科物業項目經理劉學軍說,黃埔雅苑小區有4期,一共設置了10個垃圾分類點,每天晚上7點-9點、早上7-9點均為廚餘垃圾集中投放時間,並都有督導員值守,對居民垃圾投放進行督導。該小區在今年被評為「福田區垃圾分類優秀小區」。垃圾分類推行至今,小區居民已形成很強的垃圾分類意識。在最開始時,小區還需要給督導員配手套、工具,對投入到分類桶裡的垃圾做二次分揀。
  • 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成長記」
    12月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組織召開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7個月新聞發布會,首次評選出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共174個,六裡屯街道甜水西園社區上榜。那麼,甜水西園社區為做好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有哪些好的經驗值得大家借鑑學習呢?
  • 試點智能化分類投放設施,居民扔垃圾分類情況登記造冊精細到戶
    近日,《深圳市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以來的最大罰單在寶安開出。針對一園區飯堂違規處置餐廚垃圾的行為,寶安區沙井街道執法隊依規對飯堂經營方處以罰款10萬元。伴隨著深圳垃圾分類由「倡議分類」步入「強制分類」時代,寶安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廚餘垃圾回收量在10月份提前完成了1350噸/日的年度任務目標,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在11月份突破了39%,居全市前列,並形成一批分類質量高的「樣板小區」。
  • 垃圾分類:「先行先試」顯效 推行難點仍存
    如何讓條例更接地氣,讓垃圾分類更好更穩推進?我市今年4月中旬宣布:64個小區、101家單位「先行先試」,進行探路。「先行先試」已有兩個多月,情況如何?根據昨天的通報,截至目前,全市累計57個小區實現了「撤桶並點」定點投放,99個單位配置了分類設施,部分小區垃圾減量一半左右。
  • 六裡屯街道甜水西園社區: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成長記」
    近日,北京市首次評選出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共174個,六裡屯街道甜水西園社區上榜。推行「三集中」垃圾分類法、形成「桶前值守」常態化、上線「電子守桶員」 ……六裡屯街道甜水西園社區探索出一系列垃圾分類工作模式,讓垃圾分類真正深入社區深入居民心中。
  • 羅湖垃圾分類見真章 分類數據日益增長
    羅湖區常務副區長範德繁在暗訪檢查中對在場區委幹部、街道負責人、物業負責人發出三連反問,每個反問都如針般深深扎進在場人員心口。現場廢舊家具積壓,隨意擺放佔據小區道路,木質圍欄腐爛發黑搖搖欲墜,這是羅湖區垃圾分類設施設備建設的一個縮影。
  • 海澱17個小區、1個村上榜!北京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公布
    據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巖介紹,首批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的評選需滿足「黨建引領作用好、分類設施規範、桶前值守到位、分類成效顯著和居民滿意度高」五個標準,據此對各區推薦的小區、村進行全面核驗評議。經過區級評議、市級核驗、綜合評議、指揮部審定四個程序的嚴格篩選,最終有154個小區、20個村確定為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
  • 北京垃圾分類下月起實施 部分小區增設有害垃圾桶
    據悉,截至4月19日,距離《條例》正式實施還有不到兩周的時間,北京市轄區內各區政府已經對垃圾分類工作進行了提前部署,依照《條例》內容,針對不同居民區的具體情況下發了生活垃圾分類實施細則。雖然各區政府對轄區內的生活垃圾分類問題十分重視,但是《證券日報》記者在對部分住宅小區實地走訪時注意到,各行動方案的落地實施效果卻是「良莠不齊」。
  • 小區垃圾分類做得怎麼樣?物業居委會現場觀摩垃圾分類全過程
    從居民家中兩桶一袋的準備情況,到小區物業「盯桶員」任務落實,再到垃圾分裝分運確保轉運車分類運走......8月14日,朝陽區來廣營綜合執法隊組織轄區39個物業單位和24個居委會來到招商局物業北京公司負責的臻園小區,舉行居住小區垃圾分類管理全過程觀摩活動。
  • 垃圾分類怎麼做?示範小區有「妙招」
    溫州網訊 垃圾分類事關民生,市區各小區究竟做得如何?記者日前走訪鹿城、龍灣、甌海的垃圾分類示範小區,調查了解垃圾分類工作落實情況。從調查情況看,示範小區垃圾投放分類管理井然有序,居民已基本形成分類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 王荷蓮:和平裡街道的垃圾分類「百科全書」
    王荷蓮,是和平裡街道小黃莊社區的一名普通的志願者,但在推行垃圾分類的工作中,她堅守一線,用自己的耐心和細心,讓垃圾分類意識一點點走進居民們心中。「垃圾分類,這是為子孫後代造福的大事,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這是王荷蓮在守桶行動中經常對居民們說的一句話。
  • 垃圾勤分類生活「星」時尚 長沙縣舉辦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
    盛磊攝) 華聲在線12月17日訊(記者 李昆勵 通訊員 楊盼)「剩飯剩菜和果皮,能做肥料了不起……」12月17日,一曲改編的《卡路裡》拉開了長沙縣生活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的序幕。 當天下午,以「垃圾勤分類 生活星時尚」為主題的宣傳活動,通過現場宣講、文化互動、文藝演出等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給市民們帶來了一場垃圾分類知識大講堂,活動旨在增強群眾生活垃圾分類的法制意識,為長沙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升和文明城市創建添磚加瓦。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她和十來個同事是被小區物業招聘來做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其實我是站在這兒告訴你怎麼分的,不是來替你們分的。」她一邊快速將垃圾袋破開,熟練地把垃圾倒入回收桶,一邊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旁邊,一位居民見狀主動挑出袋裡的廚餘垃圾遞給她,她還道了一聲謝謝。
  • 東城街道:黨建引領聚合力 垃圾分類你我行
    東城街道黨工委把垃圾分類納入黨建工作重要內容,形成了黨建引領、社區主導、物業協同、志願參與「四位一體」的工作新格局,各基層黨組織分別成立了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完善制度規範、協調部門聯動、深入住宅小區,動員廣大黨員幹部下沉到社區村居,率先垂範帶頭做垃圾分類「引路人」,通過人性化服務帶動精細化管理,提高垃圾分類的社會參與度和精準投放率。
  • 「垃圾分類新時尚,阿拉都要趕時髦」普陀多個小區居民點讚垃圾分類
    「這些垃圾分類設施以前在電視上看到過,現在阿拉小區也有了,投放垃圾既方便又清爽,太贊了!」近日,記者走訪東港街道海洲一品小區時,居民李曉璐指著小區裡的智能化垃圾分類設施連連稱道。普陀區在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中,通過各部門積極引導,街道社區的深入宣傳,分類設施的不斷完善,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的氛圍愈發濃厚,從不懂分類到懂分類,從嫌麻煩到樂於分類,從一人分類到全家總動員,越來越多的居民在參與中嘗到了垃圾分類給環境帶來的好處,紛紛為垃圾分類點讚。
  • 贈送500個家庭廚餘垃圾桶,寶龍垃圾分類又出新招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畢國學 何鑫 通訊員 丘志清 李天雲 「這個小桶好,倒剩飯剩菜方便,也好看,容易衝洗。」「垃圾分類,這是好事,我肯定支持!」領取到家庭廚餘垃圾桶的居民阿姨們內心十分喜悅。
  • 深圳人大代表電視問政會聚焦生活垃圾管理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自今年9月1日實施以來已100多天,分類效果如何?一些實施中遇到的新困難和新問題怎麼解決?代表們在調研中發現,條例實施以來,我市廚餘垃圾分類收運量翻了一番,其他生活垃圾量下降兩成,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超四成。但是問題也不少。比如,條例中要求每天要設置兩個廚餘垃圾投放時段,但是一些居民因為工作等原因總是錯過投放時間。還有一些小區為了管理方便,只設置一個廚餘垃圾投放時段,讓居民感到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