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不願和我離開北京,回老家城市生活怎麼辦

2020-12-24 蘑菇頭說事兒

我老家是中部省份江西省下屬某地級市(四線城市),我2014年到北京工作,期間自由戀愛認識老婆,老婆是河北人,2015年領證然後生孩子。2017年在老家城市買了一套房子,2018年裝修完畢。

在北京收入方面,我們2人在北京屬於普通工薪階層,我是一家上市公司普通員工,目前月到手收入9k+2k公積金。老婆在民企,一年到手收入大概10萬。支出方面,我們兩都算是比較勤儉節約,房租3000/月,孩子入託1500/月,孩子報班800/月,老家城市房貸2600/月,生活日常開支1000/月(沒細算,大概吧),另外偶爾旅遊和過年過節孝敬雙方父母不計。

最近我收到一份老家的offer,月薪9.5k,到手可能9k左右,我十分意動,另外經過熟人介紹,我也給老婆找了一份符合她專業的工作,6k/月,雙休,工作比較清閒,不忙。我覺得回老家挺好的,在老家工資算是中上了,生活應該會比較安逸,可是他就是不同意一起離開北京回老家。

各位看官怎麼看?

相關焦點

  • 老婆孩子留守老家,孩子上小學時,我決定離開打拼了六年的北京城
    到了適婚年齡,找了一個和我成長經歷類似的北漂女孩結婚了,即我現在的老婆。結婚次年,老婆懷孕,因為我沒有精力照顧她,只能把她送回我老家,由我父母來照顧。我們老家在南方某地級市。沒想到,我和老婆的兩地分居居然持續了很多年。主要原因:北京的房子,我買不起,老家的房價也在蹭蹭向上漲。
  • 帶著北京戶口回老家,它變成了廢紙一張
    三個月後,過試用期的那一天,我特意請在北京的朋友吃了頓飯,理由就是,「北京戶口穩了,我在這座城市也穩了。」雖然那時我已經隱隱感覺到,為了得到北京戶口我將失去什麼。那些在大廠的朋友薪資一路飆升,生活越來越體面,相繼在老家買了房。
  • 鄉土散文:我想回老家種田
    知天命的年齡,思鄉的情緒如陳年老酒的醇香在我的身子骨裡不時地發酵著、升騰著,不能自已,總是想美美地親一下生我養我的故土。掐指一算,離開黃土地已經三十多年了,儘管端著鐵飯碗,卻老是眷戀著耕地種田的農人生活。
  • 不小心被老婆發現了我出 軌,她一氣之下回了老家,3年都聯繫不上
    不小心被老婆發現了我出 軌,她一氣之下回了老家,至今,已經足足3年都聯繫不上了……認識老婆的時候我才25歲,高大帥氣嘴甜,她漂亮大方,一頭烏黑的長髮讓人流連忘返,特別迷人,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兒子出生後,我們回到老家辦了酒席,那時候窮,沒有給彩禮
  • 李大哥離開北京回老家花20萬蓋別墅,生活卻越過越好了!
    好在國家法律規定了,農村每一個戶口都能享有一棟建房土地的審批的權利,所以現在很多人最終還是會選擇回老家蓋房。李大哥在外打工多年,除了日常一家人的開銷,剩餘存了20萬左右。決定回老家將老房子拆了蓋一棟新房,畢竟拖家帶口的一直在外漂泊也不算個事,總得安定下來,回家做點小買賣,日子也不會太差。李大哥找到我,幫他設計了一款二層別墅的造型。
  • 「辭掉工作回老家,我想把貓丟了」:沒有責任心的人,別養寵物了
    一個網友發帖稱,在公司裡辭職了,想要從大城市離開,回到老家發展;他養了一隻貓,租房子自己生活的時候比較孤獨,買了只貓陪著他。 問了一圈同事們,大家都不願意養貓;而他在那個城市,也沒有熟悉的人,距離老家1000多公裡的路程,他要坐火車回老家。
  • 離開北京回長沙,壓力還是很大,得「啃老」
    最近長沙媒體報導了一則樓市消息,有位購房者逃離北京,回到老家長沙買房的事情。 文中大致內容是這樣,因為買房是很難實現的原因,離開北京,而回到長沙,發現買房也是不容易,還是需要父母幫助。
  • 真實故事臺|我的好朋友要離開北京了
    幾瓶啤酒下肚,我終於難忍心中的不舍和傷感,眼淚「唰」的一下掉下來:「來北京這麼久,身邊來來往往的人很多,身邊也有不少好朋友因受不了北京的快節奏而相繼離開,我也早就習慣了。但是你說要離開北京,我真的難以接受,你就像是我在北京的一根定海神針。你曾經說過,你沒有回頭路了,要跟北京死磕到底的啊。」說完,我的哭聲越來越大,我一邊擦眼淚,一邊繼續問她:「可是現在,你也要離開北京了,那我怎麼辦?」
  • 我和前妻同居被老婆發現了,我不想回家了怎麼辦?
    講述人 趙先生丨關鍵詞 前妻《故事來源粉絲分享,已授權》▼我和前妻同居被老婆發現了,我不想回家了怎麼辦?關注我私信我,幫你分析99%的已婚女性會遇到的情感困惑最近有位男士私信我:小鵬老師,我40歲二婚,但二婚並沒有想像中幸福,老婆沒有戀愛那會溫柔體貼了,變得蠻不講理,每天絮絮叨叨,我受不了了。提過離婚,但老婆又哭又鬧,說絕不會離婚。
  • 從北京回新疆老家過年的故事之:回家
    從北京回新疆,老家過年又是一年春節了。古人講落葉歸根對於我們這些遠離父母在外的人來說,最好的事情莫過於和父母一起過春節。平時父母有自己的事,我也有自己的事,大家都在各忙各的由於離得遠,我在北京,他們在新疆真的是一年只能回一次。父母喜歡安靜,也不會和我和妹妹到大城市生活。她們受不了熱鬧喧囂,喜歡安靜的環境。所以。
  • 開上零跑T03回老家,跑高速也沒在怕
    婚後我們兩個人也盤算著想買輛車來提升一下生活質量,但是我們兩還在供房貸,最近兩年也準備要寶寶。收入方面,我自己是在做建築設計,一個月工資到手有一萬左右,老婆在線上教育公司做運營,一個月工資到手6500左右,房貸一個月還4千多,每個月要定期儲蓄一筆錢,為生孩子準備,所以經濟壓力還是挺大的。我們就想先買輛10萬內的小車來代步,最好後續的用車成本還能便宜一些,不會增加太多生活壓力。
  • 男子和老婆從新疆騎馬回福建老家,行程8000公裡,如唐僧西天取經
    39歲的律師鄭景泰和老婆一起從新疆伊犁騎馬回福建老家,行程跨越8000公裡。他預計要明年秋天才能回到家鄉,整個旅途耗時近兩年時間。小夥鄭景泰自幼熱衷金庸古龍武俠小說,從小夢想有朝一日可以「騎馬仗劍走天涯」。
  • 「帶老婆回老家給媽媽過七十大壽,吃過飯,我想離婚」
    因此,我想告訴全國的觀眾,我怕老婆,怕導演,我很喜歡主持這個節目。不只李詠,還有吳京、陳小春,他們都是螢屏上的硬漢形象,但在現實生活中,對待各自的妻子,卻可都是百依百順,不敢大聲說話,也不敢亂發脾氣。事實上,我認為一個怕老婆的男人是不丟人的。
  • 是在老家買房悠閒度日?還是在一線城市拼命紮根
    前些年,為了孩子回老家上學,在老家縣城買了一套房子,最終,孩子上學沒轉回老家,小縣城的房子也一直沒去居住。偶爾有人租房,租房的價格也非常低。我們在一線城市苦苦打拼,不知何時有出頭之日,一家人蝸居在狹小的房子裡,老家偌大的房子卻無人居住,這種狀況迷惘而又無奈。
  • 再刷顧長衛《立春》才明白,放棄北京回老家賣肉的蔣雯麗不可憐
    這部豆瓣評分達8.2的高分電影,當年看時覺得蔣雯麗飾演的王彩玲太慘了,愛情愛情沒有,事業事業不成,最後連夢想也沒有了,索性回老家賣羊肉,過起了市井生活。然而12年後再刷《立春》,想法完全變了,忽地覺得放棄北京回老家賣羊肉的王彩玲並不可憐,可憐的是那個曾執迷於北京的王彩玲,以及那個為了出名不擇手段的高貝貝,而高貝貝不過是曾經的王彩玲的翻版。
  • 當年在城市體驗生活,覺得自己高一人等不願回村的女孩,後來怎樣
    ——佚名導語: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變得越來越發達,城市和農村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很多城市的父母為了自己孩子的將來,也都選擇在城市買房安家落戶,就是為了讓自己孩子擁有更好的教育機會,不過對於一些特別貧困的家庭,他們就沒有辦法讓自己的孩子去城市上學,只能留在農村,當年在城市體驗生活,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不願回村的女孩,大家一定很好奇後來她怎麼樣了,我們接著往下看
  • 等我老了,一定要回於都老家,過這樣的生活……
    等我老了,一定要回於都老家,過這樣的生活…… ---以上為贊助商廣告--- 最近總聽到家裡長輩念叨 「等我以後老了,就回鄉下去」 「把老家的房子修一修,過得還要舒服些」 「落葉歸根」的真正含義 大抵就是如此吧 想起來
  • 我要去一線城市找工作,是去北京好,還是上海好?
    能問北京好還是上海好的,你想想看,這是要投資北京或者上海,還是要去做市長?其實不是,主要是這樣的提問,「我馬上畢業了,是去北京好,還是上海好?」「我要去一線城市找工作,是去北京好,還是上海好?」「我馬上回國就業,是去北京好,還是上海好?」「我在老家工資太低了,要出來打工,是去北京好,還是上海好?或者你有沒有什麼推薦的?」......
  • 我2001年開始在東莞市交了9年零幾個月的社保,已經離開怎麼辦?
    我2001年開始在東莞市交了9年齡幾個月的社保,已經離開東莞幾年,怎麼辦?這個沒有必要煩惱,隨便走到哪裡,這個社保都是存在的也還是屬於你的,只要你現在還沒有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在現在的工作地繼續繳納就行,今後所有參保地的繳費年限都是會累積計算的。
  • 王漫妮:我用8年的心酸撩北上廣,卻還是混不下去回了老家
    30歲的生日來臨之際,還是逃離魔都,回到老家。王漫妮其實就是很多從小城市到大城市打拼的普通人的縮影。勇敢上進,能吃苦;對生活、對工作很認真,對朋友很熱情。現實世故,但是也對這個世界抱有幻想和期待。在和閨蜜聊天的時候,王漫妮說:每次家人打電話催我回家,房租漲價,護膚水見底,我就盼著趕緊回來上班,什麼難纏的客人無理的要求,對於我來說都不是難事兒,是幸事兒。我站破腳,說不準賣出去的每一條絲巾,每一雙鞋都是實打實的回血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