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熱帖:為什麼我上了985還這麼焦慮?

2020-12-24 精讀君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626天

01

看到這個標題,有人可能會說,當年高考的時候,我焦慮了整整三年也沒考上985,你考上了還焦慮,也太凡爾賽了吧!

其實,名校的學生並非我們所想像的,一路坦途,畢業即巔峰。學習期間迷茫、焦慮,甚至抑鬱的學霸,也不計其數。

為什麼呢?

知乎熱帖「為什麼我上了985還會這麼焦慮?」中,有一個高贊答主葉初陽說:因為周圍的人都很優秀,對比之下,在原本圈子裡優秀的你已經不太突出了。

周圍的人都在努力奔跑,自己不能走也不能停下,這就足以讓人感到焦慮了。

的確,高考能考上985的同學,都是原先班裡鳳毛麟角的學生。

本來懷揣著「我很強我知道」的心態,想來學校做點大事,結果發現自己泯然眾人,甚至周圍的人比自己都要優秀,心理就自然會產生很大的落差。

我要是看見那些比我強的同學,每天進步還比我大,我也會焦慮,也會很輕易地否定自己。

之前因為在《令人心動的offer》中表現太過凡爾賽而罵上熱搜的王驍,在直播中替自己澄清時也說過類似的話。

他說,自己在斯坦福其實就是一個學渣,因為那裡比他優秀的人太多了,所以自己在學校一直都處於受挫折和被碾壓的狀態。

而他在節目中的凡爾賽表現,也恰恰證明了他長期受挫後的自卑心理,正是這種不自信,才會讓他通過各種外在的「斯坦福」周邊震懾別人,給自己打氣。

幾個月前,那個留遺書自殺的大連理工研究生,在剛剛成為一名大學生時,也曾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陽光的少年。

有人找到他的貼吧帳號。2014暑假,當得知自己被錄取,即將成為一名大學生時,他在「大連理工大學吧」發了一個帖子:

冬天的雪大麼?來自南方的娃沒怎麼看過雪,求教一下前輩們~還有,新生報到是哪一號啊?

還有人發現,他關注的貼吧,大多都和日本動漫相關。

這樣看來,他就是一個有點二次元,熱血中二,成績比較優秀的男孩。

但6年過後,他還是沒能頂住壓力,在這個曾經滿懷憧憬的地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02

看過那封遺書的人可能會說:不值得啊,這都不算事。

是他太嬌氣,受不得一點挫折嗎?

我覺得不是。

自媒體作者樊小書就說過,在名校讀書的孩子們大多數不算太快樂。

他表示,自己身邊有抑鬱傾向在吃藥的朋友就有四個。

你想啊,年少的時候,他們覺得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上,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就仿佛擁有一個閃亮的未來。

好不容易進入了夢想的學府,卻發現自己原來這麼普通,這麼弱小。

從小作為「別人家孩子」的自己,怎麼就不特別了呢?

歸根結底,上了985還焦慮的人,不是嬌氣,也不是抗挫能力差,而是無法接受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

這是大多數中國人的通病。

許多中國人,一生都在與平凡為敵。小時候夢想著站在金字塔尖,但努力了十幾年後,發現自己能力有限,實現不了這個夢想,就把它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

於是,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一口氣給不到10歲的孩子報十幾個興趣班。

終於,你掏心掏肺地為孩子著想,卻變成了孩子最討厭的人。

作家梁曉聲曾經接待一美國朋友時,朋友問:「你們中國人心裡好像都暗怕著什麼,那是什麼?」

梁曉聲說:「怕一種平凡的東西。」

朋友追問:「究竟是什麼?」

梁曉聲答:「就是平凡之人的人生本身。」

朋友無比驚訝:「太不可理解了,我們大多數美國人都挺願意做平凡人,過平凡的日子,走完平凡的一生。你們真的認為平凡不好到應該與可怕的東西歸在一起麼?」

可不是嗎?中國人不怕死,就怕平凡。

梁曉聲曾在某講座上與學子交流時,就碰到這樣一位語出驚人的男生:「如果30歲以前,最遲35歲以前,我還不能脫離平凡,那我就自殺。」

03

那些進入名校的孩子,大多是承載著家人和社會的期望開始大學生涯的學習。

而如果他們不野心勃勃,沒有對自己高要求,沒有對未來規劃,似乎就是一個異類。

李雪琴因為喊話吳亦凡的視頻走紅後,很多網友就對她展開質疑和批判:「北大畢業的居然拍這種視頻,太low了!」

而早就看開一切的她,卻用了一條簡短卻叛逆的微博來回應:「北大怎麼了?念了北大就不能當一個low逼了嗎?念了北大就不能當一個廢物了嗎?」

的確,當個從985畢業的普通人,也沒什麼可恥的。

塔尖上的就那麼幾個,失敗者卻遍地都是。

為什麼不能在平凡中,試著與自己和解呢?

精讀君在終身成長詞典的詞條《28:放棄》中,提到一個「高均數效應」,指的是這樣一種現象:當要求人們對自己和普通人的才能進行比較時,大多數人給自己的打分都在普通人之上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我們缺乏一種對自己和自身才能,做出真實判斷的能力

演員雷佳音在爆紅之前,也曾自視甚高。

那時的他,被人發掘去當演員,因為身高和長相都不錯,會表演相聲,演技也不錯,甚至覺得自己天生就是要吃這碗飯的人。

但入行後的雷佳音很快就發現,要走演員這條路,一點背景都沒有,甚至連引以為傲的優勢,在演藝圈也不過是泛泛。

拍了幾部戲都沒濺起多大水花後,他終於開始反思:自己沒資源也沒背景,長得也不算出挑,偶像路線走不通。

「那個時候其實就已經明白了。其實(兩條路)分得特別清楚。那個時候就知道自己走哪個方向了,大概只能曲線救國了吧。」

這一刻,他才真正接納了不那麼優秀的自己。

所以你會發現,即便後來大火之後,媒體偷拍到他的形象,也大多是頭髮亂糟糟、穿著褲衩和拖鞋,一點也不像明星。

因為他已經從心底接受了「自己是個普通人」這件事。

雷佳音曾在採訪中說到:「我覺得我就是一個正常的、芸芸眾生的一個人,但誰也不可以抵擋我有魅力。」

接受平凡,並不是不再努力,而是全力以赴之後發現還只能是這樣,那就與自己和解,揚長避短,把大部分力氣都花在發揮自己的優勢上。

《我的前半生》播出後,他不就是憑藉自己的魅力,做到了把一個「渣男」詮釋得讓人一點也恨不起來嗎?

只有當你心態健康,有悅納自己的智慧時,才能踏踏實實地利用自己的優勢把當下的事做到極限,其他的,水到渠成,反而容易帶來附屬的獎賞。

04

考上好的學校也許前途會順利一點點,但它和必然的幸福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畢竟人生那麼長,就算順利畢了業,也還有太多的問題要解決。

真正幸福的人生,不是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而是能夠掌握生活的主動權。

所謂掌握生活主動權,就是不活在他人的評價和期待中,在接受和認清真實自己後,盡最大的努力堅持自己想要的人生。

哲學家周國平說:

「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時候,二是發現再怎麼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並去享受平凡的時候。」

接受的平凡,是我們一生的課題。

這個過程,並不是放棄夢想甘心平庸,而是終於認清了自己和世界,從而試著去擁抱平和。

相關焦點

  • 「產後20天,我真不愛孩子」,知乎熱帖曝光2億寶媽產後狼狽
    自古以來人們總是在讚頌母愛,無論是地球上的哪個國家,人們都覺得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感情。但是做母親的人真的從一開始就愛自己的孩子嗎?有人給出了最真摯的心聲。 前段時間知乎有一個熱帖,是一位年輕寶媽聲淚俱下的傾訴,產後的種種狼狽和身體上承受的痛苦折磨。
  • 「985相親局」透出的焦慮與迷失
    最近,一篇題為《通過層層篩選,我在985相親局上見證了高端的失敗》的文章引起公眾關注,也讓「985相親局」成了網絡熱詞。根據這篇文章的講述,所謂「985相親局」,最早來源於兩個大學生創建的網絡平臺,只允許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4個中國最頂尖大學的學生參加。後來,由於這4所大學的相親學生「已經被窮盡」,才將範圍放寬到其他985名校。平時,平臺會發布公號文章,介紹這些「優秀人士」,也會組織線下活動。
  • 我懷疑全國最會吹牛的人,都在知乎上
    舉個例子,像我這樣有飛船的在知乎不少,但能稱得上精英的不多。 說來慚愧,我只在藤校拿了五個學位,比起圈子裡的大佬,實在不算精英。不過,我實戰經驗還算豐富,十幾歲就跟著家裡人滿宇宙出差談判,分享一下經驗還是可以的。 本來還想多說幾句,但今天有點暈飛船,一會兒還要轉戰下一個星球,先不說了。有空再更。
  • 英語比我還差的同學,為什麼就上了211、985名校?
    英語比我還差的同學,為什麼就上了211、985名校?2021年了很多大城市的孩子都已經用日語代替英語高考提高40分+逆襲名校你竟然還不知道可以用日語參加高考!!!(大昇君為大家選出知乎真實熱門回答)2019屆日語考生10分鐘寫完語法題,然後作文用了一個多小時去寫。。。7個監考老師看你一個人,很酸爽有木有!146的分數,作文扣了1.5,錯了一道閱讀-_-||反正比考英語高分啦去年用日語參加高考的我不請自來。
  • 肖戰事件的各方聲音:為什麼知乎上抵制他的格外多?
    近幾個月來,關注肖戰事件的人大概都知道,網絡上一個知乎,一個B站是對肖戰的主罵場。而由於最近幾個月一直在忙,知乎和B站就沒怎麼看。在朋友的提醒下,這兩天就特意關注了一下知乎裡對肖戰事件的評價,把所有的長篇有內容的抵制評論做了一個總結。
  • 這麼多年,為什麼我想找個答案,從知乎,又回到了百度知道?
    有這麼段時間,如果有問題,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百度,而百度,往往會把我引向知乎。知乎幾乎是國內稱霸了的問答平臺,曾經同類產品裡最有名的「百度知道」,似乎已經被人遺忘。我來知乎是為了看這些長篇大論的廢話的嗎?問題是,這幾乎成為了一種「知乎體」,回答問題沒有「逼格」,那還寫什麼知乎?我體驗下來,就是這種感覺,沒有不裝X,只有更裝X……難怪會冒出來一個「逼乎」。
  • 我的英雄學院:b站評分9.7,知乎評分4.9,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我的英雄學院屬於當下比較熱門的番劇之一,在時下熱血番劇中,和鬼滅之刃、一拳超人一樣,都屬於人氣大作。作為一個常常混跡於b站和知乎的人,土豆君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兩邊關於《我的英雄學院》這部作品評分差距如此之大,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這一期就來討論討論這個話題吧。
  • 「985相親鄙視鏈」曝光:孩子,我為什麼讓你一定要上名校
    都相親了為什麼還那麼挑呢? 值得玩味的就是這一點: 這些高學歷的相親者「寧願單身,也不願意將就」,「寧願孑然一人,也認定清北。」 這才是凡爾賽的驕傲啊。
  • 知乎熱帖:「生完二胎後,越來越不喜歡老大」,道出了媽媽的心酸
    "生完二胎後,越來越不喜歡老大"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則主題為"生完二胎後,越來越不喜歡老大"的熱帖,一個二胎媽媽表示自己有一個四周歲的女兒和一個剛滿三個月的兒子。在要二胎之前,她可以說是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大寶。
  • 985相親局:不好意思,我只和985名校畢業的相親
    就像這位網友和媽媽的對話,還沒見過對方呢,就因為學歷把人一桿子給打死了。-2-但是,對「985相親局」這事,我覺得不必太過較真。人之所以喜歡高學歷的,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學歷相當,同頻交流。有句話說得好,人與人的差距,有時候比人和狗還大。985想找985的,其中有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希望找一個學歷視野相近的人。在同類群體裡,找到和自己談得來、相處得來的對象,成功概率會大很多。兩個高學歷的人可以一起聊量子論、馬克思、凡爾賽文學,而不是面對一個每天只會討論柴米油鹽醬醋茶貴不貴、永遠不在一個頻道的配偶。
  • 為什麼我不希望知乎做視頻
    包括知乎在「短視頻」這件事上,從動作頻頻的產品迭代和聲勢浩大的媒體宣傳上來看,這次做視頻知乎顯然是下了很大的決心:10月9日,知乎正式上線了號稱可以將圖文一鍵生成視頻的視頻製作工具;10月12日,知乎進一步推出視頻專區,位列知乎首頁,成為僅次於知乎熱榜的二級流量入口;-在視頻專區發布的同時,知乎還上線了新一期的海鹽計劃
  • 2020我在知乎的閱讀量,相當於讀了40遍《新華字典》?
    知乎的社區環境開始變得良莠不齊,知乎成了某些用戶吹牛和裝×的聖地。「瀉藥(謝邀)」、「人在美國,剛下飛機」這種「凡爾賽用詞」被廣大網友所詬病。知乎成了「B乎」,知乎用戶「人均985」。但這也不能掩蓋知乎有很多專業內容創作者的事實。
  • 我建議你,少在知乎上看這些
    大家好,我是薑汁。相信大家很多人都有知乎這個app吧。我和大家一樣,都覺得這個平臺挺不錯,它給出身普通的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我每天有空閒時間時,也會刷刷知乎,找選題、找好觀點,以此提高自己的學習工作效率。不過啊,知乎雖然很有料,但我還是建議你,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消化習慣,還是少在知乎上,看以下這些內容。
  • 挖掘機比特幣相關論壇熱帖
    【致青春】我與挖掘機的十年 首先感謝鐵甲這個偉大的平臺,或許沒有鐵甲就沒有今天的我! 對啦!還有人記得我嗎?老一輩的甲友們! 挖掘機出軌掉履帶 出軌對於我來說也許會伴隨我職業生涯了。 【鐵甲視頻】挖掘機的誘惑 大夥還記得當初為什麼開挖機嗎,是怎麼走上這條路的,是什麼誘惑你開挖機的?
  • 知乎為什麼要做直播?
    提問迅速登頂知乎熱榜,引發了知乎用戶的大討論。過去幾年,直播作為移動網際網路的基礎服務模式,已經在很多細分垂直領域扮演起了不可忽視的入口角色。很多行業,從賣房賣車到上課帶貨,都試圖搭上直播這條路徑,實現業務拓展與迭代。
  • 985畢業後的我混成了廢柴,so what?
    09:11 對985畢業後生活的期待不僅是階級意義上的,也是法理和權利意義上的10:28 「廢柴」是對現狀的不滿和對自己的否定,以及對曾經選擇的懊悔13:11 「小鎮做題家」阿豪的自白:做題成為一種自我的建構15:05 「小鎮做題家」難以接受的是「資源比你好,還好好利用了資源」的人
  • 東南大學算幾流985?為什麼排名這麼低?本文有答案
    該校作為一所985工程建設高校,東南大學算幾流985大學呢?將詳細為大家解答,並附上「東南大學排名為什麼這麼低」的解答。一、東南大學算幾流985?在回答該問題之前,我們先從綜合排名、學科建設、師資力量和就業情況等4個方面來具體分析一下:1、綜合排名目前國內共計39所985大學,在校友會2020年中國大學排名中,東南大學排名第17位;在軟科2020中國大學排名中,東南大學排名第17位。
  • 「人均985」的知乎要上市,吃不飽飯的大V們卻在集體「出逃」
    「人均985」的知乎要上市,吃不飽飯的大V們卻在集體「出逃」 2020-12-24 0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知乎圈子:精英社區的降維和自我救贖
    二、知乎圈子的布局為什麼在10年代末端20年代初的時間節點推出圈子?知乎圈子是平臺的產物,還是用戶的需求?可以從以下關鍵點來分析:1. 年輕態圈層的產物早期貼上「高知經營社區」社區標籤的知乎在運營幾年後,為了吸引流量和活躍用戶,犧牲內容的專業度換取來了用戶。
  • 「你滿口謊言的模樣真醜」知乎2000萬熱帖,羞辱了多少父母
    一位父親就曾經在知乎上向廣大網友徵求意見,因為他答應孩子考試成績好就獎勵他500元的遊戲額度,本來只是為了激勵孩子,沒想到孩子真的做到了。這時這位父親顯然就很糾結,畢竟玩遊戲會影響孩子的學習,他也許想聽到大家支持他的言論,讓他一定不能縱容孩子玩遊戲的惡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