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物第六:地藏王菩薩——和我們這個世界最有緣的大菩薩

2020-12-15 紅塵若鏡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

咱們繼續來聊佛教人物,今天要介紹的是地藏王菩薩。

各位師兄都知道我們漢傳佛法有四大佛教聖地,分別是一位大菩薩的道場——金五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銀普陀大悲觀音菩薩,銅峨眉大行普賢菩薩,以及鐵九華大願地藏王菩薩。

九華山位於安徽池州,交通相對來說不是太方便,再加上佛教一些宣傳的因素,所以地藏王菩薩在民眾間的名氣並不是很大,像是夢參老和尚就曾經說過,甚至許多出家人都有人不知道。

其實地藏王菩薩乃是和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緣分最深的一位大菩薩,而且人如其名,他非常的「接地氣」,從世間法開始教導我們,如果對他了解不夠甚至根本不知道的話,其實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錯過無數善緣。

今天咱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地藏王菩薩的幾處殊勝,也算回答幾個問題——為何說他和我們最有緣,他的法門為何接地氣,以及他為何和另外三大菩薩不同,經常示現比丘身

看完之後您應該就對這位大菩薩有一定的了解了,同時也會非常感動和敬佩,畢竟這是一位主動發下「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大願的聖者。

01為何說地藏王菩薩和我們最有緣

菩薩乃是梵語,全稱是菩提薩埵,菩提為覺悟智者,薩埵為有情眾生,合起來解釋就是「覺悟了的眾生」,也就是「覺有情」。

而我們凡夫也是有情眾生,但都充滿了妄想和偏執,所以也可以叫做「迷有情」。

其實菩薩和我們凡夫之間,也就是覺迷一念之差,六祖曾經說過,迷則佛眾生,悟則眾生佛,大家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才行,不要覺得佛菩薩就是高高在上,我們只能仰望頂禮,從因地來說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有佛性。

此外大乘菩薩和小乘阿羅漢,中乘闢支佛最大的區別並不在智慧,六地以下的菩薩單從智慧來說還未必能及小乘中乘的聖者,他們最核心的區別在於慈悲心。

菩薩,哪怕仍然還處於三賢位的菩薩,也都是發過度化一切眾生的大願的,而他們的修行之路也註定不能只專注於自我解脫,必須要度周圍的人,否則就和他們的發心相違背,也就不能稱之為「菩薩」這個偉大的名號了。

所以一切菩薩都是「有情」的,都以度眾生為修行目標,那麼為何又說地藏王菩薩和我們最有緣呢?

這個其實佛陀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說的非常清楚,我們這個地球所在的位置,從佛法來說屬於娑婆世界的一部分,叫做南瞻部洲,或者南閻浮提,這裡眾生的罪業非常嚴重。

所以釋迦佛放心不下,尤其是他涅槃之後到未來佛彌勒佛降生之前的這段時間中,佛法中稱為「佛前佛後」,乃是眾生八大業障之一,就特別叮囑地藏王菩薩要多多看護扶持這裡的眾生。

哪怕他們只是發了一絲一毫的善心,種下一點一滴的善業,都要儘量給予加持,讓他們能不受三惡道之苦,並且引導到更高的地方去。

這裡多說一句,絕不是說地藏王菩薩比文殊,普賢,觀音,彌勒,大勢至等諸大菩薩更為殊勝,只是和我們這裡眾生緣分更深,這就像是我們上學的時候,每個學生有事肯定先找自己的班主任一樣。

不過大家千萬不要生出分別心出來,說什麼紅塵說的要讓大家只拜地藏而不是文殊觀音,那我就百口莫辯了,這點其實還看每個人自己,感覺和哪位菩薩最投緣就持念哪位,無有定法。

02接地氣的地藏法門

其實我們上面說的每位大菩薩,都有自己特有的修行法門,以適合不同根器的修行者。

比如說文殊大智,以般若空性著稱,手中慧劍可斷一切煩惱,因此才被稱為七佛之師,諸佛之母。

比如說大悲觀音,以一顆無上大悲心著稱,能夠同體感受一切眾生的痛苦,手中玉淨瓶中的甘露可解世間所有煩惱——痛極呼父母,苦極念觀音。

比如說大慈彌勒,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讓我們歡喜平和的面對一切人和物。

我曾經半開玩笑半認真的把他老人家的法門總結為七個字——你笑起來真好看,而這世間本也沒有什麼微笑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只能說您笑得不夠誠心,沒有人會拒絕真誠的笑容。

再比如說大勢至菩薩,我也專門寫過這位大菩薩的法門,和淨宗念佛法門實在是太吻合了,那就是一心念佛,萬緣放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如果您能做到的話,根本都不需要臨終,隨時都可以念佛見佛,來去自由。

而今天咱們要說的主角地藏王菩薩的法門又是什麼呢?這個實在是太接地氣了,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而且我們都能做到,那就是「孝順」。

《地藏本願經》也被稱為是佛門的孝經,因為這裡面佛陀專門談起了地藏王菩薩前世的本願,其中有兩世分別為婆羅門女和光母女,都是為了替在三惡道受苦的母親超脫,而發下大願修行。

然後這個孝順母親的願望又進一步放大,從一個人延伸到所有三惡道受苦受罰的眾生,這也就是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個偉大本願的由來。

因此地藏法門的「緣起」就是世間法的孝順,然後再由對父母的孝順逐步擴大到親人,朋友,陌生人甚至仇人,也就是對一切眾生的慈悲。

我們可以說自己根器差,一下子無法做到文殊大士的智慧,觀音大士的慈悲,彌勒大士的歡喜,大勢至大士的念佛三昧,但孝順自己的父母您總歸做得到吧?

如果連這個都不行的話其實也就不必修行了,因為您等於連一個普通好人的標準都不夠,又何必妄求天道呢?佛門修行是有次第的,人,天,小乘,中乘,這四乘都修圓滿了,才有資格進階最後的菩薩乘啊

這也是淨空法師講法無數,但第一次必講地藏經的原因,因為「孝」乃是一切善根的基礎,一個打罵父母的人會對其餘眾生慈悲,說出來您會信嗎?

03地藏王菩薩的外相

其實每個菩薩都有億萬化身,方便隨緣教化,也就是佛法常說的「三十二相度眾生」,但為了方便大家理解和奉行,一般每位菩薩在世俗間都會有一個特定的外相,也就是造型。

相關焦點

  • 佛教 地藏王菩薩
    而我們這個世界的教主 釋迦牟尼佛,在咱們這五濁惡世中,教化著我們這些剛強眾生,為使我們的心能夠調伏,離苦得樂並舍邪歸正,於是便分身百千萬,廣設方便加以教化救度,其有未調伏者,隨著我們生生世世所造的各種惡業,在三惡道中受苦受難,而地藏王菩薩便承擔了本師 釋迦牟尼佛涅槃前的重託,廣設方便加以救度,悉使末法眾生都能解脫,永離痛苦,正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
  • 念地藏菩薩名號,沒感應?菩薩告訴我們了方法
    地藏菩薩妙難倫,化現金容處處分,三途六道聞妙法,四生十類蒙慈恩。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幾度救自己在惡道受苦的母親,所以這位菩薩以「大孝」和「大願」被佛教廣為弘傳,普遍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佛典載,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與地藏菩薩有大因緣,很多人對於觀音菩薩都知道,就是對佛教沒有信仰的,也都知道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因此觀世音菩薩可以說與我們這個世界有緣,但是我們和地藏菩薩的緣分比觀世音菩薩的緣分還要深。
  • 中國佛教寺院中的地藏菩薩
    地藏王即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梵名乞叉底鵮沙(Ksitigarbha)。據《地藏十輪經》講,由於此菩薩「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所以稱為地藏王。 中國佛教寺院中的地藏菩薩形象很有特點,一般菩薩為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瓔珞裝飾的天人相。
  • 大型石雕地藏菩薩精雕石雕地藏王菩薩寺廟佛像雕塑
    石雕地藏王菩薩是由天然石材來雕刻的,石雕地藏王菩薩則多為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石雕地藏王菩薩-凱巖石業從佛教文化中看,地藏王菩薩是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他曾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 念地藏菩薩名號,感應強烈,關鍵在一個字
    學佛後你知道自己與哪位菩薩有緣嗎?在這個喧鬧又五彩繽紛的社會中,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充滿了種種的壓力和不如意,佛學文化中蘊涵著寶貴的智慧,可以帶我們走進一個寂靜安適從容的世界,能讓我們放下過去的煩惱。讓我們用心去感受佛恩,生活中做到,一切隨緣,得失隨緣,心就得自在。一個人有慈悲心,對佛菩薩有敬仰之心,那這個人一定就是與佛有緣之人。在佛教中與我們這個世界有緣的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了,觀世音菩薩的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是對佛法沒有信仰的人,對觀音菩薩也不陌生。
  • 您和地藏王菩薩緣分有多深呢?不妨看看這八方面
    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習這部專欄寫的都是和地藏王菩薩相關的事情,到現在也已經四十多篇文章了,但凡來這裡的師兄顯然也都是和地藏王菩薩有緣的人,否則根本都不會進來,也看不到。但是這個緣分也是有深有淺的,只是知道有這麼一位大菩薩是緣,對他各方面情況了如指掌的也是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雖然有緣就已經很難得了,包括一些出家人都還不知道地藏王菩薩呢,但我們肯定希望自己和地藏菩薩的能緣更深一些,加持的也更多些。
  • 《西遊記》四大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
    許多人都說《西遊記》是一部褒佛貶道的小說,今天且不談此種說法是對是錯,但在這部弘揚佛教文化的名著中,亦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今天就為大家簡單的分享《西遊記》中的六大菩薩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全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象徵著慈悲和智慧
  • 佛教:至心持念地藏菩薩聖號的四大利益,其福甚比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大家都知道我們漢傳佛教有四大佛教聖地,分別是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而這正好又是四大菩薩的道場。單從名氣和影響力上來看的話,似乎地藏王菩薩是最低的,而且在三藏十二部佛經中除了地藏三經以外,這位大菩薩也甚少出場,相反其餘三位菩薩以及彌勒菩薩則屢次出現,尤其是文殊師利菩薩更是幾乎場場必到,簡直相當於釋迦佛的搭檔一般。
  • 念地藏王菩薩還是念南無地藏王菩薩?
    地藏菩薩的念法夢參老和尚問:應當念「地藏王菩薩摩訶薩」,或者念「地藏王菩薩」還是念「地藏菩薩摩訶薩」?夢參老和尚:念地藏王菩薩摩訶薩,或者念地藏王菩薩,這兩個沒什麼差別。
  • 農曆七月廿九,地藏王菩薩聖誕日的由來
    地藏王菩薩的聖誕日,是每年的農曆七月三十日,但今年農曆七月是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今年的地藏王菩薩聖誕為農曆七月廿九日。在我們中國漢地,地藏菩薩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與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並稱為四大菩薩,廣為人知,深受大眾喜愛和敬仰。
  • 地藏王菩薩是如何利益人天因果的呢?
    第一種大家都知道,有人念三聲地藏王菩薩名號,就覺得天旋地轉的,因為不知不覺當中,一句地藏王菩薩名號,重罪得免。第二種,畫地藏王菩薩形象,或請像供養、瞻禮,就得升天,不墮惡道。第三種,供養地藏王菩薩畫像。女轉男身,生無女世界。第四種,有病或容貌醜陋的人瞻仰地藏王菩薩,病情轉好。學佛的人生病,稱念地藏王菩薩名號,受持《地藏經》,病會好轉。
  • 佛教:供奉「地藏王菩薩」,這3件事不要做,因果報應很大!
    我們大家不要迷信,我們只要記得,自己的發心是清淨的,所作之事是積攢功德的,是幫助眾生消業增福、離苦得樂的,就無須有什麼顧慮,只會增添功德,不會有任何傷害。能發心在家裡供奉「地藏王菩薩」,都是非常有福報的家庭,我們供佛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保佑,而是要學會慈悲,變得更加有智慧。先來簡單了解一下關於「地藏王菩薩」。
  • 「菩薩保佑」!我們說的菩薩是誰?菩薩怎樣保佑我們?(原創)
    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信奉者,是獲得了大智慧的人。只要我們願意,菩薩確實能保佑我們!講到菩薩,就要談到佛教文化,談到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佛。佛教文化,可以說深入到了中國人的骨髓。在我們很多人的生活裡多少都浸潤了一些佛教文化。
  • 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道場遊記
    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位於安徽池州青陽縣,與峨眉山、普陀山、五臺山一樣,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九華山文化底蘊深厚,天開神奇清麗脫俗,是大自然造化的精品,有「蓮花佛國」之稱。境內群峰競秀,怪石林立,九大主峰如九朵蓮花,千姿百態,各具神韻。
  • 世界最大的地藏王菩薩像,斥資15億花費10年才建成,香客:很靈驗
    在這四名山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位於安徽九華山的地藏王菩薩像,這座地藏王菩薩像是現今最大的,整整斥資15億,花費了十年時間才得以建成。九華山除了絕美的自然風光外,位於九華山上的地藏王菩薩最為之壯觀,地藏王菩薩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得名。以「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佛教廣受弘傳,並且成為了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一起,深受百姓的敬仰。
  • 佛道兩教中的冥界主神,太乙救苦天尊與地藏王菩薩,有什麼關係呢
    到東方神話當中的地藏王、閻王、黑白無常、牛頭馬面。不過也有很多的朋友知道,地藏王那是屬於佛教神話當中的人物,難道道教沒有屬於自己的東方特色的冥界主宰嗎?這個顯然是不可能的。而道教典籍當中,冥界主神應當是太乙救苦天尊,關於這個我們稍後會細說。在最高神之下還有北陰酆都大帝(相傳是紫微大帝的化身,是地獄之主。而後是五方鬼帝,羅酆六天、十殿閻王、崔判官、鍾馗、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等等神靈,後來佛教加入了地藏王菩薩,而這些神靈構成了中國傳統神話當中的地府。
  • 地藏王菩薩發下的慈悲大願
    地藏王菩薩度生大願是怎麼發起的呢?這要從菩薩在過去世中經歷說起。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訶薩菩薩在過去很多世中曾為長者子,曾為婆羅門女,曾為國王,還曾為光目聖女,這些都記載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上,現在將他做長者子和婆羅門女,這兩件事講一下。
  • 地藏王菩薩為何在地府中不願出去?「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在這種地方不是陽壽已盡就是孤魂野鬼,但是唯獨一個神仙呆在這裡不肯走,她就是地藏王菩薩。二章 修佛之道地藏王菩薩其實早就可以成佛,她的功法和智慧早就和如來相近,她為何不出地府然後成佛呢?那是因為地藏王菩薩當時說了一句誓言「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 殊勝吉日|地藏月的最後一天,恭祝地藏王菩薩聖誕
    地藏菩薩為了使五濁惡世眾生能深信因果,尊敬三寶,故現出家僧相。菩薩造像多身披袈裟、或頭戴毗盧冠,左手持寶珠,右手執錫杖,或坐或立於蓮花上,意喻「慈因積善,誓救眾生,手中金錫,振開地獄之門。掌上明珠,光攝大千世界。」往返六道,救拔一切有情出離苦海。地藏菩薩發大願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因此和娑婆世界因緣甚深。
  • 佛教人物系列之四:四大菩薩
    四大菩薩,即文殊、觀音、普賢、地藏四位菩薩。智、悲、行、願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薩的象徵。文殊菩薩,梵語音譯為「文殊師利」「曼殊師利」「滿祖室哩」,意譯為妙德、妙祥、妙吉祥、法王子。獅子為百獸之王,有「獅子一吼,百獸膽裂」的說法,因此在佛經中,常用佛陀說法比喻為獅子吼,形容佛陀的法音對眾生有振聾發聵的作用。把獅子作為文殊菩薩的坐騎,則是表菩薩智慧猛利,能伏一切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