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有綠色的貓?原因竟然和恐龍有關!

2020-12-19 貓咪知識局

大家好,這裡是貓咪知識局 x 不正常人類腦洞研究中心。

最近失眠了。

凌晨1點,我躺在床上空蕩蕩的,毫無睡意。

得睡著啊,睡不著就起不來,起不來就得扣錢,扣得多了還上個屁的班啊。

突然間腦海中閃過一句話:陪伴80後睡覺的是蒼老師,陪伴90後睡覺的是郭德綱。

實在話,病急亂投醫。以前壓根沒聽過相聲。郭德綱和于謙的相聲著實精彩,一激動給喜馬拉雅衝了半年的會員。

衝了之後就開始後悔,看這情況明天鐵定是遲到了,遲到得扣錢……意思說非但沒省錢,還多花了幾十塊錢?

凌晨2點,我躺在床上慌得一批,毫無睡意。

我努力醞釀睡意,但醞釀出來的都是郭德綱和嫂子這些段子,知道是假的,但是還是細品了下謙兒大爺到底被綠了多少次,我這吃瓜的心啊……

不行,這太犯罪了。作為公司的好員工,就算睡不著也應該思考工作,比如下一期的選題應該怎麼做。

可是滿腦子都是綠綠綠綠,半夜很辛苦的捂嘴笑……

哎!對啊!為啥沒有綠色的貓?

對啊,為啥呢,為啥呢?為什麼貓沒有綠色的,按理來說網絡「綠文化」如此繁榮,商家不會嗅不到這個商機啊!加一波炒作營銷,搞不好下一個布偶貓就出爐了。

凌晨3點,我躺在床上興奮激動,毫無睡意。

這個點找小夥伴頭腦風暴是不現實了,凌晨4點打電話整瘋她們倒是有可能。

打開電腦開始搜尋資料,步步深入,發現這居然可以牽扯到恐龍時代,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真的是too young too simple哇!

答案如題,貓為什麼沒有綠色的毛髮呢,是因為它們的色素決定的——這也是解釋最多的理由。

決定貓顏色的基因叫做orange。

Orange基因一共就只有兩種顏色:紅褐色的嗜鉻黑色素,我們簡稱紅色,隱性「o」則表現黑色的真黑色素,我們簡稱黑色。(白色屬於遺傳,是白化基因遮蔽其他基因導致。)

如今花色各異的貓,全部是由黑色和紅色這兩種基因逐漸演變過來的。

比如英短藍貓,是黑色基因受淡化基因的影響所致。

比如我們常見的橘貓,其實是紅色基因演變過來的。

甚至由於X染色體失活的作用,使得它們成為稍為特殊的存在,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未必是如此界限分明的三色,而是由這三色產生的混合色;

……等等。

但我們看到了,紅色和黑色不論怎麼變化,都沒法變成綠色。

所以,沒有綠色的貓咪。

很多人都會這麼回答,你說這個回答錯誤嗎?

沒毛病,答案是對的。但是問題在於,等於沒有解釋。

這就好比回答月球為什麼總是有一面朝著地球,回答說月球的自轉周期等於其公轉周期,這沒錯,但根本原因是潮汐鎖定。

這種回答說了等於沒說,基本是把問題換了一個角度敘述了一遍。

我們再問一次:

為什麼貓只有兩個顏色,而不是花紅柳綠一大堆顏色?

這得從貓的色覺開始說起。

到了這裡才是問題的關鍵。說之前,先引入兩個概念。

1、視覺細胞

色覺是由視錐細胞產生的,有幾種視錐細胞,就有幾種幾色視。

比如我們人類有三種視錐細胞,那就是三色視,分別是:紅、藍、綠。(Tips:我們手機屏、電腦顯示器只用了三種顏色。)

我們經常認為我們人類看到了世間百態,花花世界無所不有,各種顏色爭奇鬥豔,其實這些所有的顏色都是:紅、藍、綠三種構成。

2、視杆細胞

眼睛裡除了視錐細胞,還有視杆細胞。

視錐細胞是用來在白天看東西的,視錐細胞的種類越多,看到的色彩越多。

而視杆細胞只有一種,所以它幾乎沒有辨色能力。大家回想一下,在夜晚關了燈以後,你能看到那東西在哪,但是完全分不清楚這是啥色。

這個時候就用的是視杆細胞在識別,而這個時候,你是分辨不出任何顏色的。

說到這,大家肯定懵了,這和貓的色覺有什麼關係?

我們接著往下講,正片才開始。

在6500萬年之前,作為地球一哥的恐龍「風光無限」。

值得一說的是,作為爬行動物的恐龍,它們有四種視錐細胞,也就是比人類還牛叉的四色視。

而同時期演化出來的哺乳動物想要出頭就沒這麼容易了,地面上是超級無敵的恐龍爸爸,打肯定是打不過的,想必那些喊著老子不服的主兒,估計都變成了龍糞。

打不過就得苟起來,與其琢磨外面的花花世界到底啥樣,還是小命當緊,所以那個時期的哺乳動物,全部生活在地下或者洞穴中。

而地底下或者洞穴裡面光線昏暗,所以生活習慣也是採取「錯峰睡覺」的策略,實施晝伏夜出的方式躲避天地的追擊。

不論在哪都是黑漆漆的一片,而在黑暗中看到東西顯得尤為關鍵。所以它們逐漸進化的過程中將四種視錐細胞捨棄掉了兩種,逐漸的生出了對它們來說更重要的視杆細胞。

隨後大家都熟悉了:龍在地球坐,「鍋」從天上來。

6500萬年前左右小行星撞擊地球,上帝一個R技能團滅了恐龍,至此地球這個地圖上恐龍宣布ACE,退出遊戲。

哺乳動物正式登上地球舞臺C位出道,繼續打怪升級進化,但這個二色視卻保留了下來。

時間繼續往前推演。

直到靈長類動物出現,並且學會上樹,在一次偶然的基因突變,在猴子家族中埋下了變成了三色視的基因。

而人類的三色視的由來也就順理成章了,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人類都是三色視,大約是佔了人類總數的94%左右,而6%的人類依然是二色視。

沒錯,就是紅綠色盲,這也就是為啥色盲不允許考駕照的原因。

左為紅綠色盲眼中的世界, 右為正常人眼中的世界

現在我們回到邏輯開始的地方,貓的色視問題。

是的,貓也是兩色視,也就是說它是色盲——絕大多數哺乳動物同樣是紅綠色盲!

毛髮的顏色分為兩種。

有的是警戒色,比如蜘蛛、蝴蝶、蜜蜂等這些動物身上都有著非常鮮豔的顏色。

原因就是嚇唬:別惹我啊,我削你!

箭毒蛙,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

有的是保護色,使自己隱藏在背景中不被敵人或者獵物發現。

貓乃至貓科動物為代表的哺乳動物,它們的毛髮顏色都是保護色。

它們披著黃色的毛皮,在綠葉、綠草、綠灌木叢中,比如這一隻大貓:

喂喂喂?你這是開玩笑吧!瞎子都能看得出來這是老虎,綠色和黃色分辨很明顯嘛!

這老虎哪兒是捕獵,分明是為了嚇唬獵人,這老虎是內鬼吧?

等下,還記得我們前面說的嗎?哺乳動物是紅綠色盲,所以在動物的眼裡,它是這個顏色。

或者是這個顏色。

這三張是同一個意思,這頗有睜眼說瞎話的感覺,但是在哺乳動物眼中或者在色盲的眼中,這三張圖看起來基本沒什麼差別。

那麼我們的問題就可以解開了:

當貓、乃至貓科動物為代表的哺乳動物,當他們成為地面的主宰之後,它們自己的天敵或者捕獵對象,基本也是哺乳動物。

所以,隨著時間的推進,它們的毛色逐漸變成了黃色(橙色)的保護色,為了保護同為色盲的它們不被自己的天敵/或者獵物發現就可以了。

這就是貓沒有綠色的原因,因為它們看不到綠色。

看到這,想必大家還有一個問題:

既然貓分不清綠色和紅色,那為什麼貓變成了我們看到的橙色,而不是綠色呢?

其一,因為這兩種顏色本來差別就不大,只是人類把它認成了兩種顏色。

人類看到綠色和看到紅色的基因其實是一條基因變異過來的。光譜峰值離得很近,這就導致了人眼對600nm-535nm這一段波長的變化「過於敏感」。

你以為單單只是人類你以為,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是你以為的你以為。

其二,這就是一個概率問題。貓是分不開紅色和綠色,而它們的對手或獵物主要也是哺乳動物,那麼作為保護色,綠色橙色都是一樣的,此時綠色相對於橙色沒有優劣之分,誰先出現,誰就統一。

就是這個道理。

這一切都是在它們的角度上,對大自然做的判斷,從而主動的選擇了進化。

我們說回來剛才笑老虎是內鬼的舉動,這也是我們人結合自身做出的判斷。

我們嘲笑老虎,而人類何嘗不是如此呢?

一切生物都是遵循著自認為合理的規律在不斷地循環、繁衍。

過分強調理性,等於把人當做野獸來分析比較,西方「此岸與彼岸」之間演化構建出的理性有其歷史背景和本身的局限。

但作為一種思維方式來分析,對於已知事物的安逸和未知事物的恐懼和不安都是本性。

比如這次:我們看到的僅僅是我們看到的,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能看到。但當把這個說明白了之後,多多少少心裡都會有些空蕩蕩的感覺。

反過來,鳥類一般是四色視,甚至有五色視鳥類,它們能分別出100億種顏色,而普通人只能分辨6000種。

在鳥類的眼睛裡,這個世界該是怎樣的豐富多彩、繽彩斑斕……

我們以這條邏輯再開一個腦洞,人類中還有極少數是四色視者,那麼是不是真的能看到所謂的鬼?或者外星人一直存在在地球中?再或者,鬼就是傳說中的外星人……

不要以為規律是恆定的,客觀的,不要從哲學的角度理解來彌補思維的惰性。

科學規律是客觀的,但是這也是被人類發現的,已知範圍內的——是否全面的認識這依然是一個問題。

放觀宇宙, 對於生命而言,規律顯得如此無情、莊嚴。

而規律之上還有更高的架構——屬性。

這就是自然的魅力。

後記:

早上8點,完工。

我躺在床上慌得一批,困意襲來。

睡還是不睡?

睡吧,這會睡和去火葬場沒什麼區別。

不睡吧,但確實困。

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咋辦?在線等,挺急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貓有不同顏色的藍色,黃色,棕色和綠色?這就是原因
    我相信來看望貓的小可愛人和我有同樣的問題,為什麼貓的眼睛有那麼多顏色?是什麼決定了這些顏色?小編大字為你揭開神秘面紗!貓眼不可能不規則地判斷顏色,什麼決定眼睛的顏色?貓的虹膜分為兩層,外層為基質,細胞排列鬆散;內層為上皮組織,細胞排列較緊密。兩層都含有產生色素的細胞,虹膜的顏色取決於這些細胞的數量和活性。所以,就是這樣1、沒有色素細胞,貓的眼睛看起來是藍色的。2、色素細胞數量少,貓眼呈綠色。
  • 恐龍為什麼沒有產生恐龍文明?
    恐龍生活在距今2.4億年至6500萬年前,作為爬行動物的代表統治了地球超過1.6億年之久。為什麼這麼長的時間偏偏沒有進化出智慧生物呢?而哺乳動物僅僅統治地球6000多萬年就進化出了人類。哺乳動物在恐龍時代幾乎是被恐龍壓著的,在那個時代的哺乳動物幾乎都是夜行動物!
  • 地球上還有活的恐龍嗎?為什麼簡單的動物活下來了而恐龍沒有?
    地球上人類未知的地方還有太多,所以還有沒有活的恐龍存在我們也不能有一個肯定的回覆。可能我們地球沒有,在宇宙中另外一個星球上也有也說不定。雖然在地球上沒有讓恐龍漫步的土地——像史匹柏描繪的那般(至少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但是想一下,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周圍沒有與滅絕的恐龍同時代的動物。
  • 恐龍滅絕理論被推翻?不是隕石墜落,而與核戰爭有關?
    比如地球上曾經的霸主——恐龍,短時間內消失的無影無蹤,在偌大的地球上沒有留下一絲痕跡。很多人認為恐龍滅絕是由於行星墜落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形成的,最近科學家卻有了大膽的想法,或許恐龍滅絕與核戰爭有關。專家猜測恐龍滅絕與行星撞擊有關對於恐龍滅絕,一直是科學家終其一生的研究。
  • 恐龍時代為什麼沒有巨大哺乳動物?
    恐龍時代為什麼沒有巨大哺乳動物?在恐龍的時代,哺乳動物是弱小的群體,長期遭到恐龍的欺壓。在恐龍生存的整個中生代,哺乳動物的體型都很小,大部分和今天的老鼠、黃鼠狼個頭差不多。爬獸的體型較大,身長超過1米,體重在15公斤左右,和一條狗差不多大。爬獸可是狡猾的食肉動物,其嘴中長有鋒利的犬齒,可以用於死死咬住獵物。古生物學家曾經在爬獸的胃中發現了還沒有完全消化的幼年鸚鵡嘴龍化石,證明了爬獸曾經捕捉過幼年的鸚鵡嘴龍,它也成為唯一一種曾經以恐龍為食的哺乳動物。
  • 手工課堂丨綠色恐龍
    恐龍,是指三角龍,現代鳥類和梁龍最近的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後代 。為方便研究,恐龍可分為鳥類和非鳥恐龍。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上次做的是粉色系恐龍,今天我們試試森林系的綠色恐龍,看看哪裡不一樣呢!
  • 為什麼恐龍時代之後的動物越來越小?可能跟資源和生存環境有關
    目前科學家通過地質發現的恐龍化石中,最大的恐龍個體可達60-80米長,臀高10米,頭高14-15米之間,體重最重超過220噸。這樣的恐龍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有多麼巨大了,人類站在它面前有多麼的渺小。遠古時期的地球生物體型能夠長得如此巨大,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為什麼遠古恐龍能夠長得如此巨大呢?
  • 恐龍毀滅後,地球上為什麼不再出現恐龍那麼大的動物了?
    恐龍龐大且強大,可為何它們僅在地球內生存一億多年便消失不見了呢?是什麼促使它們走向滅亡?對於恐龍滅亡的原因,多數科學家認為與6500萬年前光臨地球的小行星有關。據資料記載,當時,一顆直徑約10米的小行星突然撞上了地球,撞擊瞬間釋放的巨大能量以及產生的強烈衝擊波給地球眾生帶來了巨大衝擊。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許多生物不知所措,身為地球霸主的恐龍亦陷入慌亂之中。
  • 貓和老鼠手遊:沒有護盾的侍衛湯姆為什麼不會受到斯派克的攻擊?
    #貓追鼠,鼠躲貓,歡樂互動樂逍遙,歡迎你來到《貓和老鼠》遊戲學院第41期。本期導讀在貓和老鼠手遊裡有一個特殊的遊戲npc斯派克,現如今斯派克的特性對於玩家來說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如何才能讓自己的遊戲角色不會受到斯派克的攻擊?估計大家都能想到一大堆辦法,但是總有一些答案並非所有玩家都知道的,本期戲蟲就帶大家了解下關於斯派克的一些遊戲冷知識。
  • 恐龍滅絕後,鳥類和哺乳動物在陸地上爭霸,為什麼哺乳動物取勝?
    而食肉真獸劍齒虎、狼和美洲虎卻開始在竊鶴的老窩南美擠壓它們最後的生存空間。 竊鶴為什麼在這場競爭中敗北呢?據猜測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竊鶴通常只能捕殺體型明顯小於自己的獵物,捕獵能力明顯不如食肉目,當北美的鹿類和馬類取代體型小而行動相對遲緩的南美本土食草動物以後,竊鶴越來越難抓到獵物了。
  • 進化了上億年的恐龍,為什麼沒有產生文明?
    恐龍的滅絕一直是個謎,當然這個謎並不是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滅絕還是其他火山噴發滅絕,而是這種演化了大約1.6億年的動物,居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在它們龐大身軀倒下的地方,留下的只有化石!為什麼那麼長的時間恐龍未能演化出文明?
  • 京劇貓:黯為什麼要發動貓土大戰?原因很有可能與修有關
    在動漫《京劇貓》中,黯是作為混沌的代表,也是最大的反派人物,沒有之一!在京劇貓的眼中黯無惡不赦,控制十二宗的宗主,讓發動貓土大戰,讓整個貓土大陸陷入混沌之中。那麼,這樣對黯有什麼好處呢?小編想不出來,但是發動貓土大戰極有可能與修有關。
  • 恐龍統治了地球1億7千萬年,為什麼沒有進化出文明?
    在人類之前,有一種生物統治著地球大地,它就是:恐龍。不過和人類不同的是,恐龍是一個大家族,而人類是單一一個物種。 然而形形色色的恐龍之中,竟然沒有一種生物演化出像人類這樣擁有高等智慧的物質,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復原最逼真的恐龍化石,皮膚清晰可見,滅絕原因令人痛心!
    恐龍作為一種遠古神獸,已經消失上千年了,當時它可謂地球上的霸主,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由於種種原因,恐龍竟然銷聲匿跡,完全滅絕了,迄今為止就連科學家也無法找出最終的原因。可想而知,恐龍擁有龐大的體型和骨骼,牙齒的咬合力度極大,一旦找到獵物,獵物很難逃脫。
  • 白堊紀末期,強大的恐龍都滅絕了,為什麼哺乳動物沒有滅絕?
    已發現的恐龍種類多達800多種,它們從三疊紀的晚期開始嶄露頭角,到了白堊紀末期退出了歷史舞臺,在這1.6億年間,不斷的有恐龍滅絕,當然也有新的恐龍出現。比如梁龍出現在1.5億年前的侏羅紀,到了1.4億年前時,它就已經滅絕了,而像霸王龍、棘龍這些大型的肉食性恐龍直到白堊紀的晚期才出現在地球上。
  • 十二生肖中為什麼沒有貓?
    但是,大家發現,這些動物中沒有貓。按理說,貓是與人最親密的動物之一。為什麼十二生肖要把貓給排除出去呢?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據說玉帝想選出十二種動物來作為十二生肖,來輪值守衛凡間通往天庭的路。但動物太多了,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 恐龍滅絕與什麼有關?地球內部有奇怪東西,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
    恐龍滅絕與什麼有關?地球內部有奇怪東西,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蘇聯在科技、經濟等多領域有顯著的突破,為了挖穿地球,它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終挖至12000多米。非常可惜的是,還沒有挖到地球的最內層,這項實驗就被迫停止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鳥類是恐龍進化而來,為什麼沒有像恐龍一樣,統治陸地呢?
    鳥類是恐龍進化而來,為什麼沒有像恐龍一樣,統治陸地呢? 大家都知道,地球已經誕生了數十億年了,而在這漫長的時間當中,地球上面也先後出現了大量的生物,甚至有一些生物曾經統治著整個地球,比如我們今天要說到的恐龍,恐龍早在65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但是卻依舊由後裔存留了下來,這就是鳥類,嚴格意義上面來說,鳥類是恐龍演化而來的,那麼鳥類既然是恐龍進化而來的,為什麼沒有像恐龍一樣,統治陸地呢?
  • 三災之中,為什麼傑克不是恐龍系果實,原因很簡單
    傑克的果實是古代種猛獁象。在凱多團裡他的果實也算是一股清流。大家都是古代種,而且都是恐龍,只有他是猛獁象。但是大家不要小看傑克的猛獁象果實,他可是擁有超高的防禦力。但是為什麼傑克不跟隨大隊也吃下恐龍果實呢?其實很簡單,因為在凱多團裡,傑克就是一個弟弟。傑克雖然很強,但是至今都是敗績,在戰力上屬於弟弟行列。在三災其他兩位大哥面前,他也顯得特別的乖巧,就像個弟弟。
  • 原因竟然是這個!
    但是許多養暹羅貓的人會發現,自家的主子越長臉越黑,小奶貓的時候只有鼻頭一塊是黑黑的,像不小心在哪個鍋底蹭上的,顯得又調皮又惹人喜愛,結果隨著年齡的增長,臉竟然也變黑了,變成了不折不扣的「煤礦工人」,美麗大大減半,這是為什麼呢?許多鏟屎官表示非常疑惑。其實,暹羅貓變黑與季節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