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鞋服行業市場不太景氣,許多品牌都受到巨大衝擊,百麗、達芙妮等知名品牌紛紛遭遇業績危機,接連倒下。然而有一家鞋企卻靠著低價策略逆襲,非但沒有受到市場環境影響,還實現了發展壯大,它就是大東鞋業。
大東鞋業成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涵蓋女鞋、男鞋、童鞋、皮具箱包以及服裝的全品類布局。並且擁有超過萬家實體店,年營收也達到50億。今年6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9-2020年中國時尚零售企業百強榜》中,大東鞋業也榜上有名。大東鞋業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其創始人陳光敏多年來的付出。
陳光敏出生於浙江的一個農村家庭,十七歲時,他跟著親戚一起做起了養蜂的生意,這段經歷讓他也學到了許多生意場上的知識。然而,當時他的家鄉出現了一股製鞋風潮。於是陳光敏轉而投身製鞋行業中,在老家的院子裡辦起了製鞋小作坊,所有員工加起來也不過五六個人。主要業務就是把樣板、款式打好,再拿到市場上,給別人看樣訂貨,有了訂單再拿回來再做。
當時,市面上有一款賣得非常火的富貴鳥套頭鞋,引起了許多人的模仿。陳光敏卻獨闢蹊徑,將它改制成女鞋,沒想到經過改版後的產品一經推出,就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從這之後,陳光敏決定跟隨市場風向,什麼產品火,就模仿什麼。
當時,大東實行的是省級代理制,這種模式的弊端就是,假如一雙鞋的成本僅40元,經過層層代理加價後,甚至可以賣到兩三百元。而陳光敏認為這並不合理,於是決定進行改變,大東就這樣走上了「直銷」模式。事實證明,陳光敏的眼光是正確的,經過降價,大東的銷量一路上漲。
而庫存一般是鞋服企業最頭疼的問題,但大東卻實現了「0庫存」,這得益於陳光敏的一個策略:每季賣不出去的,送也要送出去。通過「買一送一」等活動,不僅增加了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也能較快速度清理庫存。
此外,在保證低價的同時,它還定位「14天快時尚」。具體來說,就是從研發、生產、物流到銷售,儘量在兩周內完成。因此,大東一直對市場的風向保持著靈敏的嗅覺。和其他大企業不同,大東選擇深耕四五線城市,走的是跟拼多多一樣的「下沉市場」策略。而陳光敏也明白,想要不被取代,技術上要不斷與時俱進。
除了打造近乎完美的產業鏈之外,陳光敏還主動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曾多次與IBM進行項目合作,內容涉及ERP 實施以及商品、供應鏈管理等。隨著電商時代來臨,大東也積極轉型擁抱電商,近些年在天貓、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都獲得了不菲的成績。
有專業人士表示,未來女鞋市場將進入低速增長階段,行業市場份額爭奪將更為激烈。此外,如今的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更重視產品質量和創新。如果大東要走得更遠,那麼不得不在製造工藝、設計和質量上下更多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