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鞋業悄悄開了1萬家店,1年賣1億雙,憑什麼?

2020-12-15 聯商網linkshop

提起女鞋之王,你會想到誰?

一代鞋王百麗?不過這個千億市值的公司早已低價賣身並在港股退市,此前百億級年度營收,也不過是做了「代理」這個中間生意。

中國鞋業第一股星期六鞋業?1年內虧掉了過去7年賺的總利潤,而今的星期六不得不逐漸剝離女鞋業務,淪為一個殼公司。

號稱一年賣出5000萬雙的達芙妮?更多人知道的是,這個品牌2018年關了941個銷售點,去年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淨關閉了2288個銷售點。

就在此時,一個看似很low的品牌開始被眾人所注視。以更小的門店和更便宜的價格吞噬下沉市場,大東鞋業(DUSTO)居然悄悄在全國布局了超過9000間銷售點(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為1萬多家),攬獲了3000多萬會員。

這可能是新一代中國女鞋之王。

女版富貴鳥的第一桶金 

很多人沒聽說過大東,畢竟它太沒有存在感了。

大東的門店基本只有三四十平米,裝修也是紅白相間的土味拼盤,這樣的品牌門店放在大街上,人們幾乎注意不到。

最醒目的,可能是大東門店玻璃牆上張貼的各種促銷標語。「79元2雙」「清倉甩賣,全場5折」等,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小攤上黃鶴廠裡出來的錢包,和一直聲稱「最後一天虧本處理」的羊毛衫。

這是一家看起來似乎活不到明天的店。相比於高檔商場裡的百麗和達芙妮,大東的品牌形象打造,比都市麗人之於維密還low。

這其實與它的創始人關係密切。

1995年,溫州營商環境大為改觀。時任南京溫州經濟促進會會長張國利就表示,1995年以前,「溫州」兩字還略有負面色彩,但由於溫州人誠信經營,不斷提高產品品質,「溫州人」逐漸成為誠信、創新、敢於開拓的代名詞。

這一年,在家養蜜蜂的農民陳光敏,也開始走向創業之路。憑藉著幾年製鞋學徒的經驗,他在自己老院子裡辦起了製鞋小作坊。

當時,溫州、福建一帶這樣的小作坊數不勝數,不過主流都是做男鞋。他們大多是把樣版、款式打好,再拿到市場上給客戶看樣。如果客戶滿意,他們就會帶回一筆訂單交給作坊裡的工作量產。

其中的代表是福建泉州富貴鳥。1995年的富貴鳥,已經是國內第三大品牌商務休閒鞋產品製造商、第六大品牌鞋產品製造商。

當年,富貴鳥的經典鞋類,就是一款頗受歡迎的男士套包鞋(套頭鞋)。

但陳光敏並沒有打算做男鞋,後來者若想居上,就不得不去尋找相悖於主流的切入口。是的,當時的女鞋生意,算得上小眾且雞肋的生意。要知道,那個時候女人們穿一身顏色鮮豔的裙子,都會遭受外界鄙夷的目光。

但陳光敏想賭一把。他為女性消費者也打造了一雙套頭鞋,並且就是直接模仿富貴鳥的那款。

結果很顯然,陳光敏賭贏了,這款女鞋大賣。直到而今,社會消費力排行榜裡,女性站在了消費的金字塔,而男人還不如狗。

從那一刻,陳光敏似乎就押對了趨勢。

賣得便宜是第一準則

陳光敏押對的另一個趨勢,應該是平價。

在大東的天貓旗艦店上,最便宜能看到19元/雙的鞋子,甚至還有買當季鞋子送上一季鞋子的活動。

2008年時,大東請來了大S代言,一度讓這個品牌短暫地被眾人所熟知。當時,大東是省級代理商模式發展得如火如荼,這種模式下一雙成本40元的鞋,經過代理商層層加價後,甚至要賣到200-300元。

這不是陳光敏想要的。

當年,金融危機影響全球消費市場,年輕人不再敢碰高價奢侈的商品,而對「有時尚感、耐穿,但是價格又不昂貴」產生需求。

這種狀態像極了日本籤訂《廣場協定》後的蕭條經濟。儘管那一代的消費者,孩提時代逛銀座,高中就開始在澀谷玩,但他們對於價格和質量都尤為敏感——這樣的用戶特徵,助推了極致性價比的無品牌運動。

優衣庫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誕生。

類似的經濟時代,Swatch是性價比在歐洲的凱歌;WalMart是性價比在美洲區的勝利;迪卡儂是性價比在奢侈市場法國反市場行為。

他們都在擠壓品牌溢價,凸顯產品的極致性價比。

陳光敏心中的大東,或許就是這樣的模樣。直到2012年,陳光敏下定決心,把當時由代理商掌控的18個省級分公司,改由公司控股,取消中間商賺差價,實現平價自營。

為了實現和平過渡,陳光敏將代理商分公司折價換成大東股份,如果分公司虧損,大東會按照入股價格的10%給予「最低收益」;若分公司賺錢了,分公司則會得到49%的分紅。

分公司的自營改造之後,陳光敏又把經銷商的專賣店,改組為聯營店。這些聯營店老闆需要投入租金、工資和貨款押金,此後由大東逐一鋪貨。

陳光敏表示,自營改造之後,原來市場價格300元的鞋子,將會降低到180元。但是,原來一個專賣店月入6萬,改造後能夠月入16萬。

當然,大東門店還有更便宜的鞋子,79元兩雙、19元一雙……

為什麼能如此便宜? 

儘管不要中間商賺差價,大東的價格依舊讓人望而止步——實在是太便宜了,很多消費者都不敢買。

為什麼大東能做到這麼便宜?主要是降成本。

庫存周轉成本,是中國傳統鞋服企業的痛點。「愛庫存」數據顯示,各大服裝品牌的倉庫裡,至少擠壓著2萬億元的庫存,且每年以5%的速度上漲。即使全國服裝工廠停工,這些庫存也足以支撐所有人穿3年。

但大東也打著零庫存的稱號。

這個行業唯一敢說能做到0庫存的,是C2M服裝定製公司,他們先銷售再生產,每一件商品都不會留為庫存。

大東的方式更為粗暴,賣不除去的鞋子就送出去。買一送一,79元2雙,買冬季款送秋季款……大東就這樣實惠顧客,也解決了庫存問題。

庫存成本之外,大東還解決了資金成本。陳光敏之前表示,自營改造之後,終端回款速度加快,專賣店今天收到的貨款,明天就能夠打到總公司的帳戶。

商業發展的本質是降本增效。在降低庫存成本、資金成本之外,增加生產、運營效率,才是一家企業應該解決的問題。

大東的效率有多快?一旦你們能夠看到市場流行的鞋款,就能夠在大東門店內找到相應的平價款。

這背後是一條快速的市場反應鏈條。最關鍵的環節就是,大東提前製做好了每個品類鞋的「楦底」。當市場上開始流行某一款鞋時,大東能夠在楦底基礎上進行設計加工。

這樣下來,新鞋出產流程大概能從2-3個月縮減到14天左右。而快時尚品牌ZARA,設計、生產、交付也不過在15天內。

大東的對手是小米和拼多多

高效的市場反應機制下,大東的標籤其實不再是「低價」,而是性價比。

今年6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9-2020年中國時尚零售企業百強榜》中,大東鞋業也榜上有名。數據顯示,大東的門店數量已突破了1萬家,按照陳光敏的規劃,要在2030年之前達到1000億元目標。

期間,陳光敏曾大談大東的競爭對手。只是這些競爭對手中,沒有一家鞋服企業,而是小米和拼多多。

從今天來看,他們是性價比的代表,也是渠道品牌、生態品牌而非產品品牌。

在此前的文章《一場疫情看透消費行業真正的競爭力》中,我們談到「消費品觸達用戶的路徑趨勢,其實是渠道品牌建立信用體系的過程。」

渠道品牌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掩蓋產品品牌,這樣的趨勢早已顯現。當渠道開始自己做產品,就與品牌們沒有關係了。永輝超市曾推出了自有品牌「優選」,從那以後,景德鎮的瓷碗品牌、順德的小家電品牌,都開始被貼上「永輝優選」的品牌搶佔了市場份額。

如果拼多多做鞋子,小米做鞋子,可能大東就不在有優勢。

當然,陳光敏也沒有坐以待斃。形象Low的女鞋品牌,也推出了真皮系列品牌"達仕圖DUSTGO"、女裝品牌"宜立KEELY"、童裝品牌「達巴daba」、飾品品牌「西頌citisolo」,大東品牌已經形成了涵蓋女鞋、女裝、男鞋、童鞋、皮具箱包以及配飾的全品類布局。

此外,大東還在打造「生活館」和「體驗中心」,包括便利店、書店、茶館和生活繳費點等——大東開始成為一個生態品牌。

幾年之後,拼多多和小米的老闆在列競爭對手名單時,會不會也有大東?

相關焦點

  • 百麗、達芙妮「敗」了,這家鞋企悄悄開了10000家門店,一年賣出1億雙
    不過這個千億市值的公司早已低價賣身並在港股退市,此前百億級年度營收,也不過是做了「代理」這個中間生意。中國鞋業第一股星期六鞋業?1年內虧掉了過去7年賺的總利潤,而今的星期六不得不逐漸剝離女鞋業務,淪為一個殼公司。號稱一年賣出5000萬雙的達芙妮?
  • 把鞋當成白菜買,一年賣出 1 億雙鞋子的大東是如何撬動市場的?
    女鞋世界過去幾年中國鞋業品牌的日子不好過,百麗退市、富貴鳥破產、達芙妮 連續虧 損 4年,全國關店 4000 多家,但是在一片蕭條之中,有一家叫做大東的鞋企卻能 逆勢而上,目前他已經在全國開店超過9000 家,年銷量達到 1億雙,並且計劃在 2030 年要實現 1000 億的銷售額。
  • 1年賣掉1億雙鞋子!中國鞋界的「小米」出現,在三四線城市稱王
    近兩年,在大家都不看好國內女鞋市場的情況下,卻有一家企業逆勢崛起,年銷量超1億雙!主打超高性價比和爆款,大東鞋業在打法上確實和賣手機的小米很像。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大東鞋業(DUSTO)創辦至今已走過25個年頭,現已是一家大型鞋服企業,產品涵蓋女鞋、男鞋、童鞋、皮具箱包及配飾等領域。
  • 鞋界「優衣庫」大東開8000家門店 溫州人能重新奪回鞋王麼
    1995年「大東」成立以後,和其他鞋業品牌一樣採取省級代理制。 一雙成本價40元的PU革質女鞋,如果採用「公司—省級代理商—經銷商—消費者」的模式銷售,零售價能賣到300元。客單價看著是高了,但是「大東」的鞋沒有價格優勢。
  • 大東黑標店亮相時尚博覽會
    則金 攝  商報訊(記者 朱則金) 浙江大東鞋業有限公司終端渠道又轉型升級:在11月8-10日舉辦的2019溫州時尚博覽會上,大東黑標店新形象重磅亮相,這意味著以女鞋起家的大東,將發力男鞋市場。實施多品牌戰略的大東,2019年相繼推出了「達仕圖」真皮、「宜立」女裝、「達巴」童裝等子品牌。
  • 賣不掉就送!鞋業小作坊成「新女鞋之王」,8000家連鎖店年入50億
    然而,還有一家鞋企,貌似天天都處於破產倒閉的邊緣,店內「清倉甩賣、全場5折」、「79元2雙」之類的折扣標語似乎從來沒摘下過,卻不僅沒有倒閉,還在2013年至2016年4年間銷售額翻了12倍,創下了年銷售50億元的佳績,在全國默默開了8000多家店,成為事實上的新女鞋之王。這家鞋企,名叫大東。
  • 「鞋業大王」曾賣1億雙鞋,去世後資產太多,讓家族成「首富」
    2020年9月,福布斯公布了菲律賓富豪榜,菲律賓首富是施氏兄弟姐妹。 這位曾經的鞋業大王,曾賣出一億雙鞋,靠賣鞋,成為了菲律賓最有錢的人,去世後留下的資產太多,直接讓子女成為了菲律賓首富。
  • 賣鞋賣出「白菜價」,卻一年進帳50億!
    文:夜梟2017年,可以說是國內鞋業的轉折點。在這一年,曾經的鞋王百麗「賣身」退市,與之並肩的達芙妮則是全年虧損超6億,閉店上千家。即便是時至今日,這場屬於鞋業的寒冬仍未過去。然而,也就是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卻有一家企業逆勢崛起,一年賣出3000萬雙鞋,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就在其他品牌賣店保身的時候,它卻成功開出8000家門店,以黑馬之姿衝出重圍,它就是大東。1970年,陳光敏出生於浙江的一個貧困家庭。
  • 門店超9000家,一年賣出1億雙
    有一個女鞋品牌也是國產品牌,一年賣出的鞋子數量大約1億雙,銷售額超過50億,打敗了達芙妮、百麗等女鞋品牌巨頭,成為中國的「鞋王」,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這個女鞋品牌就是大東,近年來很多女鞋品牌都倒閉了,那大東是怎麼激流勇進,取得今天的成績呢?
  • 娃哈哈要開1萬家奶茶店,宗慶後的「喜茶夢」你看好嗎?
    01娃哈哈奶茶店2019年12月娃哈哈在杭州開了第一家名為「HAHATEA」的奶茶店,也許是這家奶茶店的名字過於晦澀,門店開出後奶茶店的生意並沒有出現非常火爆的現象對於未來的門店規劃,娃哈哈負責人表示將在10年開設1萬家娃哈哈奶茶店,娃哈哈將以廣東為主的華南地區為發展前線,同時以廣州、北京、成都、西安、武漢、瀋陽、杭州六座城市為基點向全國進行門店拓展。
  • 悅刻披露線下渠道數據,未來3年將花6億開1萬家專賣店
    專賣店數據:悅刻專賣店指的是只賣悅刻的門店,並非電子菸多品牌集合店。截至2019年12月31日,悅刻專賣店數量1500家,此項目啟動周期距今10個月。店中店數據:店中店指的是開在類似網吧、KTV裡的零售店,目前已經拓展10省15城,已開業100家,準備開業400家。店中店平均日銷售額703元,覆蓋終端場景23種。
  • 達芙妮百麗的強勁對手:只賣「百元鞋」,今坐擁8000家店年銷50億
    但在這片關店的浪潮裡,有一個女鞋品牌成功完成逆襲——以平均每雙不超過100元的低價戰略年銷50億元,達成了每季度「零庫存」的奇蹟,還在全國各地開出了8000多家實體店,成功晉身為女鞋行業的新王,它就是大東,一匹來自浙江的「黑馬」。
  • 中國女鞋界的「拼多多」:它靠低價策略年入50億,全國分店上萬家
    然而有一家鞋企卻靠著低價策略逆襲,非但沒有受到市場環境影響,還實現了發展壯大,它就是大東鞋業。大東鞋業成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涵蓋女鞋、男鞋、童鞋、皮具箱包以及服裝的全品類布局。並且擁有超過萬家實體店,年營收也達到50億。今年6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9-2020年中國時尚零售企業百強榜》中,大東鞋業也榜上有名。
  • 茶飲界的「拼多多」即將1萬家店
    新中式茶飲歷史上,第一個門店數量突破萬家的霸主即將誕生。近日,茶飲界「拼多多」蜜雪冰城舉行第9500家門店籤約儀式。這也意味著,依據蜜雪冰城慣有的展店速度,這家品牌即將達到萬店規模。1→9500 蜜雪冰城這樣成名蜜雪冰城的成功最初起源於一個拿著3000元創業的故事。1996年,蜜雪冰城董事長張紅超從商丘農村到鄭州求學,發現一個商機:刨冰在老家商丘賣得非常火爆,但在鄭州街頭幾乎沒有。
  • 聯商頭條:瑞幸支付1.8億美元達成和解 寧波阪急公開入駐品牌
    瑞幸咖啡造假案新進展 1.8億美元達成和解12月17日,瑞幸咖啡發布聲明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據悉,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罰款以達成和解。瑞幸咖啡在和解中既沒有承認也未否認監管機構的指控。
  • 又一新晉「女鞋王」誕生:在實業低潮中逆襲,年銷售達50億!
    2017年對鞋業來說是艱難的一年。在這一年,一代鞋王百麗被賣,並摘除了香港的股票;所謂的「中國鞋業第一股」的星期六1年虧掉了7年的利潤。業內人士表示,鞋行業所要面對的挑戰要比這更複雜,三大女鞋企業「滑鐵盧」式的結果只是行業形勢發展的冰山一角。由於生存變得困難,成千上萬的商店關門了。而在這個時候,一家製鞋公司成功地逆勢而上,成為女鞋的新王者。
  • 女鞋界的黑馬誕生:「模仿」富貴鳥一年入帳50億,坐擁8000多家店
    隨著中國鞋業市場趨於飽和,我們過去熟悉的品牌,如百麗、富瑞、等品牌也在日益衰落。但有一家鞋業公司成功地逆勢而為,在整個行業環境都不怎麼景氣時,殺出重圍成為一匹黑馬。這家鞋業公司一開始只是個小作坊,現在卻在全國有8000多家實體店,並堅持走低價路線,每雙鞋的平均價格不到100元。
  • 抓住細分市場猛打猛攻 他開店1年賣了1個億
    謝梓江(收納生活家居品牌懶角落的創始人兼CEO)在淘寶上有兩家店:一家精選店開了15年,粉絲444萬,銷售額破億用了11年;另一家旗艦店,開了1年多,粉絲57.5萬,銷售額破億用了1年。同一個人經營的兩家淘寶/天貓店鋪,為何破億速度有如此大的差別?謝梓江究竟抓住了什麼訣竅才能以相當於曾經10多倍的速度成長起來?
  • 一雙價格不過100元,創年銷售50億奇蹟
    在30-40年前,南方就興起了大批手工業,製鞋業。積累了豐富社會經驗的陳光敏日漸成熟,他敏銳地發現福建省出了一個男鞋品牌富貴鳥,而且賣得很好,但女鞋品牌還沒人做,如果有個女鞋品牌會不會也賣得不錯。所以,他萌生了創立女鞋品牌的想法。1995年,陳光敏25歲開啟了創業路,創立了大東品牌女鞋,如他所料,他成功的賺到了第一桶金。
  • inNews:奢侈品消費境內升48% 羅森2025年在華開店1萬家
    值得提到的是,這也是品牌首次獨立通過品牌線上微信小程序賣貨【in零售電商~貼身的消費信息】1、街舞背後的潮牌生意跳街舞養不活自己是大眾的普遍認知,但就是這樣一群人,讓優酷和愛奇藝相繼砸了超過3億的資金,請他們走到大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