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生活中的西安裝臺人 來看刁順子「原型」

2020-12-12 華商網

   最近,陝味兒電視劇《裝臺》熱播,每天打開電視,看看張嘉益帶領一幫朋友裝臺打工的喜怒哀樂,找找熟悉的美食、熟悉的地方,成為西安人一大樂事。您知道在西安市文藝路,真的活躍著一群裝臺人嗎?其中,有位朱師傅甚至大伙兒被稱為《裝臺》中順子一角的原型。

  他總說自己「悶」得很 沒咋上學只能出力氣

  12月11日上午10時多,西安市文藝路,個頭不高、憨厚樸實的朱冬平站在自家的三輪車旁等活兒,早上他已經幫一家飯店送了趟牛肉,然後又回到這兒的根據地,等搬東西、搬家這樣的零活兒。一起等活兒的都是熟人,平常也聽他的招呼,給幾個劇院裝臺。

  「我這個人『悶』(陝西方言,笨的意思)得很,就能出個力氣,別的活兒幹不了。」朱冬平說自己60歲了,幹裝臺已經20多年了,但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年輕一些。

  朱師傅像《裝臺》中的順子一樣,也是地道的西安城中村人,從小就住在文藝路附近的刁家村,初中畢業後,因為沒什麼手藝,就一直靠力氣為生。早年和妻子一起賣菜,每天凌晨兩三點到批發市場買菜,然後給十幾家飯館送菜,但遇到一個廣東菜館老闆跑路,七八千元打了水漂,20多年前這可是一筆巨款,讓生活雪上加霜,那時起妻子抑鬱成疾,後來身患癌症撒手人寰。後來朱師傅也再次結婚,開始以裝臺為生,如今有個12歲的小兒子,妻子在長安區擺攤賣衣服,他每天早上先幫妻子出攤位,然後騎著摩託車到文藝路上工,活兒少的時候六七點回家,有時候裝臺時間緊張,回家就半夜兩三點了。雖然沒有電視劇中像閆妮一樣的如花美眷,但朱師傅和妻子一樣生活和和美美,平淡幸福。

  每周裝臺兩三回 帶了個四五十人的團隊

  每周,裝臺的活兒可能有個兩三回。所謂裝臺,就是為各種劇場演出準備布景、裝箱、舞臺設備、燈光等,在演出前後緊張地扛扛抬抬,搬來搬去,爬上爬下,揮汗如雨,靠吃苦賣力氣掙工錢,他們叫作「裝臺人」。

  「戲劇院、京劇團,只要一個電話,我就把人召集起來,保證按時把活兒幹完,前幾天剛帶了5個人去了趟北京裝臺。」朱師傅告訴記者,20多年來,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團隊,有四五十人,年齡大的較多,大家都很熟悉,有個活兒自己就分配組織,一般一個臺子需要8-10人,有時候可以同時搭幾個臺子。幹了時間長了,大家也成了熟練工,幹起活來都很麻利,因此形成了比較穩定的生意,團裡有裝臺的活兒都通過他來組織。這也和刁順子的角色差不多。

  喜歡裝臺喜歡文化人 裝臺收入其實很微薄

  採訪中,有幾位和朱師傅一起裝臺的人圍過來,他們有的來自乾縣,有的來自甘肅慶陽,也都幹裝臺多年了。「我們領導這個人沒嘛達,說一不二,答應的事兒肯定做到。」民工們開玩笑叫朱師傅領導,說他是個老實人,很有誠信。

  這行收入如何呢?朱師傅說,像秦腔這樣的古典戲,布景、東西比較少,裝臺比較容易,一般一天就完成了,但是現在現代戲比較多,對舞臺布景要求也高,所以裝臺難度高了,有時候需要兩三天。一般裝臺的活兒是按天計算的,早年一天七八十元,現在不到200元,是個下苦活兒。雖然錢不多,但和文藝單位打交道「保險」,錢最多走手續慢點,不會不給,像以前買菜打水漂兒。錢一般都會打到自己帳上,再分給兄弟們,這些年來帳目很清楚,所以大伙兒也很信任他。此外,他感覺和文化人打交道「心情好點」,大家都比較文明,沒有亂七八糟的事兒,從心底裡喜歡文化人,喜歡裝臺這個沾點兒藝術氣息的力氣活兒。

  因為常年從事裝臺,朱師傅的嘴裡都是各種名角,說起裝臺見過的名角也是如數家珍。比如曾經給話劇《白鹿原》布景,當時見過名角濮存昕、郭達等。進入陝西戲曲研究院這些地方,他就像進了家門一樣熟悉,從領導到演員、門衛、廚師都十分熟悉,大家也很尊重這些憑力氣吃飯的下苦人,最近更是紛紛開玩笑叫他「順子」。

  曾和陳彥老師導演聊過天 女婿還客串了個小角色

  「陳彥老師寫作的時候,曾經叫我去聊過天,了解裝臺的實際生活,和《裝臺》的導演也聊過。」朱師傅說,因此熟人都說自己是刁順子的原型,其實,自己連《裝臺》電視劇都沒看過。「整天想著多幹點活多掙點錢,沒有時間啊。」

  儘管沒看過《裝臺》電視劇,但朱師傅對裝臺曾經在哪兒取景等非常熟悉,指點著各種熟悉的地方,很多熟人也在劇中客串角色。「我的二女婿還在裡面演了個賣鳥的老闆。」朱師傅說,因為是熟地方熟人,感覺和這個劇特別貼心。

  在《裝臺》電視劇中,有一幕大雀兒搬冰箱的情節,這是個特別勤勞的人,路上看見有人要找車搬冰箱,一轉眼他已經獨自把冰箱扛上了三輪車,力氣之大令人咋舌。朱師傅說,搬冰箱他們經常幹,一個人就可以把冰箱綁好背著上樓呢。

  生活壓力大 60歲了還不敢歇歇

  單靠裝臺,收入是無法維持生活的。朱師傅和他的三輪車朋友們,平常還要幫人搬東西、搬家掙點小錢,他們說,自己的三輪車隊搬家絕對比搬家公司實惠。採訪中,一名男子過來說要搬12箱藥到四樓,問多少錢,朱師傅開口只要30元,男子一聽立馬同意,因為正在採訪中,朱師傅將這單生意安排給了旁邊一位兄弟,兄弟聽話地跟著走了。「雖然只是兩碗面錢,也比沒有強。」朱師傅說,自己從來開口要價都很低,就是憑力氣下苦維持生活,所以在這一片口碑好,大家有事兒都願意叫他。

  每天忙忙碌碌,算下來一個月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基本維持生活。朱師傅也有很多遺憾,因為現在天天還在打工,沒辦法幫兩個女兒帶孩子。壓力也很大,還有一個小兒子才上小學六年級,未來上學花費還很高。

  所以,儘管已經60歲了,朱師傅還是要天天打工等活兒,沒辦法「退休」。「我啥保障都沒有,只有個居民醫保。」他說,能幹一天就多幹一天,多掙點錢,將來養老儘量不給孩子們添麻煩。

  無論是《裝臺》中的刁順子,還是生活中的裝臺人朱師傅,都有各自的柴米油鹽、喜怒哀樂,為了生活,熱愛生活,也許,這就是一個城市的煙火氣。

  華商報記者 李琳 文 陳團結 圖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相關熱詞搜索:刁順子西安裝臺

相關焦點

  • 《裝臺》刁順子原型就是西安刁家村人​朱冬平
    刁順子原型朱冬平生生(陝西話讀「seng」),把那個假山搬過來。12月17日9時,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劇場,本周末將演出的秦腔新戲正在排練,朱冬平和一位裝臺兄弟負責搬道具。隨著電視劇《裝臺》在央視的熱播,「刁順子原型」朱冬平跟著「火」了一把,但他照常為生活打拼著。
  • 平凡美學之魂,格外努力的「裝臺人」刁順子致敬最美的人民!
    33集電視劇《裝臺》在濃鬱的西安民情風俗氛圍中,聚焦於樸實厚道市民的生存空間體驗,通過秦腔劇團裝臺工刁順子和弟兄們平凡的裝臺生活,生動感人地再現了當代西安底層民生狀況,進而引領觀眾反思和追尋秦地文化之魂的當代價值。
  • 《裝臺》:刁順子懟人,裝臺和搭臺PK,鐵主任意外受傷!
    《裝臺》講述的是裝臺人的故事,之前雖然已經不止一次講述過裝臺的內在含義,也對比過與普通搭臺的區別,但是沒有正面PK過。如今在《裝臺》中終於迎來了裝臺和普通搭臺的正面PK。話說,老姚到西安演戲,租了秦腔團的劇場,準備連演幾天的豫劇。
  • 刁順子原型就是他
    12月17日9時,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劇場,本周末將演出的秦腔新戲正在排練,朱冬平和一位裝臺兄弟負責搬道具。隨著電視劇《裝臺》在央視的熱播,「刁順子原型」朱冬平跟著「火」了一把,但他照常為生活打拼著。  肯賣力氣 被叫「生生」  裝臺,就是跟著各種演出團搬運服裝、衣帽等道具箱,在演出前搭布景、裝舞臺設備、燈光,靠吃這份苦力氣掙錢的人就是「裝臺人」。
  • 熱播劇《裝臺》背後真實的「裝臺」人生
    由閆妮和張嘉益主演的《裝臺》正在熱播,影片講述了一群「裝臺人」的故事。他們是每場精彩演出的堅實後盾,也是每個流光溢彩舞臺背後的「隱形」表演者。今天就跟隨記者的鏡頭,走近真正的幕後裝臺人。  這個周末,西安演藝集團的百年秦腔劇社三意社將來到寶雞太白山腳下演出。提前兩天,裝臺團隊就進駐劇場進行準備。
  • 《裝臺》這部劇,裝了什麼樣的西安?
    11月29日,電視劇《裝臺》在央視,芒果臺同步播出,小哥我不太看電視劇,但這部還是很興奮,畢竟劇在西安拍攝,還有很多西安元素,講述著西安人的故事。道北男神張嘉益、額滴神啊代言人閆妮主演,這倆在一起,已經十分期待。裝臺,就是給各種舞臺搭臺子的人,苦力活。
  • 刁順子1句話,深度還原《裝臺》靈魂!這才是「裝臺」人真正含義
    刁順子1句話,解釋《裝臺》真正含義!今日,以裝臺為話題爆上熱搜!許多人不明白這部劇為什麼叫《裝臺》。也將老百姓們接地氣的生活表達的淋漓盡致,在這個物價橫流的社會,總有那麼一部分人貢獻著自己微博的力量,成為了建設城市、鄉村的中堅力量,正如順子這些裝臺人一般。時代變遷離不開市井生活內奮鬥中的每一位平凡人!
  • 《裝臺》中刁順子憑啥被眾人喜愛?只因能做到這三點的人少之又少
    01小人物為主線的《裝臺》成爆款,刁順子憑啥被眾人喜歡 《裝臺》以刁順子(張嘉益飾)為首的一群裝臺人的真實生活為主線,講述小人物生活中的幸福和不易
  • 《裝臺》中刁順子憑啥被眾人喜愛?對上對下的做事態度說明一切
    )為首的一群裝臺人的真實生活為主線,講述小人物生活中的幸福和不易。在我看來這部劇能成爆款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裝臺》接地氣、吸引人,畢竟現實生活中最多的人還是像刁順子一樣的人。在劇中,估計很多人會有像我一樣的疑問,刁順子憑啥能獲得眾人的喜歡?下到手底下的裝臺人,中到丁大師、瞿團長等社會中層,上到大明星丹丹姐,都對刁順子這個人喜愛有加。
  • 《裝臺》火了!鄉黨,西安這地方太美咧!
    最近央視黃金檔電視劇《裝臺》火熱開播,這是「陝西人寫的陝西故事」,也是「西安人演的西安煙火氣」。,講述一群普通小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當憨憨的刁順子遇上羞答答的蔡素芬,家長裡短、雞飛狗跳,盡顯煙火氣,裝臺人將平凡的精彩人生照向現實,溫暖而珍貴。
  • 《裝臺》作者陳彥:我們每個人都是「裝臺」人
    《裝臺》故事主角是祖祖輩輩生活在西京城的刁順子,靠著肯出力吃苦,性格厚道又兼具一點處世必要的圓滑,順子逐漸組建起了自己的裝臺班子。陳彥的筆墨圍繞著他的家事與這一方使裝臺的老少爺們能夠養家餬口的舞臺展開。《裝臺》裡兩條主線並行,如同兩路針腳般將刁順子的生活緊緊縫紉在一處:一條是刁順子在舞臺上所要進行的裝臺工作,一條則是他不得不面對的家長裡短。
  • 《裝臺》作者:順子原型叫生生,還在蹬三輪!去年碰到他,我哭了
    《裝臺》的刁順子原型叫「生生」,陝西話意思就是「二」的意思。上次在西安戲劇研究院門口,我碰見他,他依然蹬著三輪,人蜷縮在三輪車裡睡覺!遠遠看著他,想著他找活那麼難,我淚流滿面。《裝臺》作者陳彥深情地說出這番話。這個叫生生的人,白天依然在戲劇院門口等活,晚上回家看《裝臺》。但他不知道,那個張嘉譯飾演的刁順子就是他的原型,因為他,才有了這部讓人產生共鳴的電視劇。
  •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電視劇中裝臺人是幹什麼的
    在《裝臺》這部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裝臺人,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裝臺這個詞。那麼裝臺是什麼意思?裝臺人是幹什麼的?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是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
  •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電視劇中裝臺人是幹什麼的
    在《裝臺》這部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裝臺人,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裝臺這個詞。那麼裝臺是什麼意思?裝臺人是幹什麼的?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是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
  • 《裝臺》:蔡素芬離開刁順子,只差最後一根稻草
    電視劇《裝臺》改編自同名小說,由李少飛執導,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還有宋丹丹、秦海璐、陳小藝、孫浩等實力演員加盟,在劇中飾演重要角色。該劇正在央視熱播中,是一部難得的以城中村為視角的都市群像劇,表面上看,苦辣酸甜,熱鬧搞笑,其實卻處處充滿壓抑苦悶。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西進城裡人,卻和京城務工的農民工一樣,是生活在這座城市裡最底層的那一批人。一場舞臺表演,總投資三百萬,用於各種現場布置的費用佔一百萬。
  • 《裝臺》:從八叔變成疤叔,卻仍是全劇最讓人羨慕的角色
    《裝臺》 【《裝臺》:從八叔變成疤叔,卻仍是全劇最讓人羨慕的角色】 雖然因為收視排名只徘徊在5-7名左右,陝西當地生活情感劇《裝臺》算不上真正的爆款,但絕對是年度品質好劇。
  • 《裝臺》中刁順子妻女和解,還沒來得及幸福,又迎來三大悲劇
    《裝臺》播出近一半,隨著刁順子的生病,雞飛狗跳的刁家也迎來了首次和解。刁菊花與韓梅姐妹不僅和解,還盡顯姐妹情深。而一向嘴硬的刁菊花,看到蔡素芬對父親的盡心照顧,也首次對她說出了「對不起」,終於看到妻女和解的場面。 本以為隨著妻女和解,刁順子一家的幸福生活也要來臨,沒想到很快就迎來三大悲劇!
  • 大熱劇《裝臺》,用堅韌的脊梁在熱鬧擁擠的世界裡生活
    該劇由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同名小說改編,張嘉益、閆妮、秦海璐、宋丹丹等老戲骨出演,講述了裝臺人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以及古城西安在改革開放大潮中的故事。祖祖輩輩生活在西安的刁順子,靠著肯吃苦賣力,性格厚道又兼具一點為人處世必要的圓滑,逐漸搭建起了自己的裝臺班子。
  • 看完《裝臺》原著,終於明白刁順子這個人物的魅力在哪裡
    先是有《大秦帝國》最後一部之稱的《大秦賦》,因為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和精緻的服化道火遍網絡,接著就是描寫底層小人物生活悲歡的《裝臺》,在各大網絡平臺被宣傳得沸沸揚揚。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陝西人,得知有這樣一部既宣傳家鄉飲食文化又描寫普通小老百姓真實生活的好劇,自然不願錯過。
  • 由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視劇《裝臺》定檔...
    >圖 //《裝臺》劇照海報劇中主角刁順子在工作中,帶領裝臺隊在各種舞臺演出的幕後勤勤懇懇地勞動在生活中,他和溫柔賢惠的妻子相互陪伴和一眾「不省心」的家人之間上演一幕幕笑與淚的故事圖 //《裝臺》劇照海報主演張嘉益在分享表演心得時借用了原著對刁順子的描寫「好多裝臺的,不僅受不了苦,而且受不了氣幹著幹著就去尋了別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