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原因揭秘CSP為何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2021-01-20 LEDinside

2016-12-28 13:44:18 [編輯:nicolelee]

CSP,Chip-Scale Package,白話翻譯叫做「晶片尺寸封裝」,簡單解釋是小而美的精緻封裝;行業定義是封裝後面積在晶片尺寸的1.2倍以內;隨便一點的說法是「看起來像沒封一樣,但實際上封了」。抱歉,說了那麼多廢話,請看下面的示意圖:

如果這樣子還是不夠直觀,可以看一下下面兩套冬裝:

好的,把人想成晶片、冬裝想成封裝、禦寒想成散熱、造型想成光學,那…其他的道理都是差不多的(應該吧),日本某U大廠幾年前推出超薄超輕的羽絨外套後,在冬裝市場上大紅大紫,成為經典的商業案例。「極簡」仿佛成了追求美學與技術極致的交點,看看上方右圖,穿上薄型冬裝的model根本潮到出水了,連顏值也跟著飆升,就說是媲美陳意涵也不誇張。

如果一個例子還不夠,各位可以想想KFC薄皮嫩雞、無邊框電視、超薄手機、岡本003,人在追求「輕薄短小」時總有奇怪的執念,其實道理都是差不多的(應該)。

CSP的誕生,打破了晶片廠與封裝廠的疆界,首先,你不知道該說它是晶片還是封裝(或者兩者都是);再來了,CSP晶片廠也可以做,封裝廠也可以做,這個本來壁壘分明的分工界線模糊化了,弄得LED廠心慌慌意亂亂、百感交集得很。

CSP一開始是國際大廠推廣的技術,對本身就是垂直整合的巨人來說,其實就是把製程精簡、優化、效率化,突破既有限制,然後有施力點再行銷的自然結果,是理所當然的製造再升級,但是風颳到了垂直分工的亞洲LED企業,這份理所當然卻衍生了思維和做法的衝突,成了LED近代史最經典的糾結(沒有之一)。

選擇CSP當今年歲末的最後一個主題很適合,CSP身為LED產業熱門議題已經好多年了,冥冥之中累積了大大小小的期待、希望跟能量,史諾在業界旋轉跳躍時,也總是被問及關於CSP的月經題,說也奇怪,這個從半導體產業借來的詞,仿佛成了返老還童的仙丹,讓LED這個個說話緩慢、白髮蒼蒼、鎮日哼著「往事不堪回首」的虛弱老者,仿佛紅潤了臉龐、硬朗了肩膀,坐上時光的南瓜馬車,再次回到那清新、熱血、理想與愛情交織的美好時代。

要注意,我說的是「仿佛」。

這到底是什麼魔力?是怎樣高大上的「次世代封裝技術」,竟能給予LED再蛻變、再進步十年的理由?即使還有許多未知數與糾結,即使這條路走來有些顛簸,但CSP的關注熱度仍然居高不下,每年都會有人焦急地問:

「那個,CSP元年要來了嗎?」
然後大師出現了,帥氣地掐指一算,斬釘截鐵地說:「就是明年!經過我的精算,明年肯定會成為主流!」

於是,LED不顧自己年邁的身軀,奮力幹起年輕人的活,就為了午夜的鐘聲一響,能搭上那時光的馬車。然後,一年復一年,放羊的孩子已長成了放羊的大叔,狼嘛…還是沒有來。

CSP出了什麼問題?是太難?太少資源?還是一開始就太樂觀?說好的「火箭式成長」呢?怎麼花都謝了還沒來?其實關於技術問題和應用問題,專家們都有詳盡的解釋,史諾就不班門弄斧塞篇幅,只簡單分享一下這些日子看CSP的感想吧!

「無感」的科技進步

CSP除了簡化封裝製程外(是流程的簡化,而非難度的簡化),帶來的好處可以用六個字總結---「小尺寸、大電流」。這是否是LED的技術提升?答案是肯定的;但,這個方向是否正中產業的下懷?這就是個很關鍵的問題了,畢竟,技術本就是為了服務人的需求存在的。

在高科技產業的思維裡,電子元件一直理所當然地在追求微縮,小即是好,仿佛已是不需要解釋的道理,小,可以在維持一樣的效能下,實現更袖珍的外觀設計;小,可以在同樣的尺寸維度下,創造倍數級的功能與效率。

半導體是最典型的例子,當同尺寸的運算能力提高,應用裝置就能處理更多的事,完成過去無法負荷的運算,三星曾放話要讓智慧手機的運算能力在2020年超越PS4,網路上更經典的比喻是「今日的手機運算能力已超越過去NASA的電腦」,且不挑戰這個說法的正確性,計算機能力的不斷提升、半導體製程的不斷微縮,早已暴力的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摩爾定律也許有盡頭,但人類對於運算能力的追求沒有!時至今日,「微縮」仍是半導體發展所奉行的圭臬,所以站在半導體的視野來看,CSP、SIP(System in Package-系統級封裝)、WLP(Wafer Level Package-晶圓級封裝)…這些名詞的誕生,也就合情合理了。

同樣的道裡無論是通訊、電池還是記憶體同樣適用,只是到了LED,情況就有些尷尬了,因為不管是照明還是顯示,「更亮」不等於「更好」,太亮反而還成了缺陷,所以你不會看到類似的廣告---「次世代燈泡,單顆一萬流明,亮瞎你一家大小!」,或是「極亮電視登場,亮度飆至5,000 nits,優惠期間購買附多功能支架,還可當車頭燈使用!」

別笑,這就是光的宿命,手機媲美電腦很屌,電視媲美車頭燈就變成了笑話,沒有明顯著力點的技術自然也沒辦法行銷,即使敲鑼打鼓地說:「這是CSP燈管」、「這是CSP電視」也沒用。

客戶:「CSP…Then?」
製造商:「我跟你說,CSP這個技術喔…」
客戶:「Then?」
製造商:「哎喲,你不懂啦!」

事實就是,顯示跟照明只需要」剛剛好」的亮度,這都還不談眩光跟藍害的問題,而且燈也好、顯示器也好,追求精緻也不是主流,對於顯示器來說更有越大越好的趨勢,即使追求薄型化,也要考慮其他的設計限制:
(1)硬式顯示器不能太薄,這很容易理解,如果大加上薄,那就等於脆弱,光是搬運跟運送就可能出問題了;軟式顯示器呢,要倚賴的是自發光技術,LED背光也沒有著力的餘地。
(2)即使LED單顆亮度發展到極限,背光的LED顆數也不可能減少到極致(比如一顆),背光模組的座右銘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部分區域太亮,形成亮暗不均的光斑,面板界的術語叫「MURA」,那是不能出貨的,LED有發光角度的問題,燈與燈之間的pitch也有技術上的極限。

所以CSP能給照明和顯示帶來什麼創新?能給人類生活帶來什麼改變?很抱歉,答案是「沒有」,如果這樣說傷害到誰的玻璃心,那我退一步說,「嗯…幾乎沒有」(你看我還有猶豫一下,很上道的)。

意興闌珊的封裝廠

推動CSP的發展對於純封裝廠而言,其實根本不是什麼好事,一來,這意味著晶片廠也能來攪局,敵人變多了怎麼說都不利於商業;二來,附加價值變少了,成本過半都在晶片上,產品效能也大半掌握在晶片上,純封裝廠能做的文章太少,意味著縮水的附加價值跟降級的主導權。

對照明應用來說,主導的是國際垂直整合大廠,傳統大廠雖然多半核心在照明,但CSP照明應用的附加價值太模糊,成本增加更是打到一般照明的死穴,往高壓、高功率走呢,又會在轉角撞見發展更早的COB,所以只好往Flash LED、車用照明…這些特殊市場前進;對顯示應用來說,則大半被亞洲的純封裝廠主宰,這些封裝廠才是與下遊客戶對話的主要窗口,所以對於這個「去化封裝」的技術,心裡自然會有所保留。

看一下臺灣的案例吧,第一個推動CSP LED背光商業化的是隆達,其CSP產品導入電視大廠已經一年了,而說巧不巧,它正是臺灣唯一的垂直整合廠。所以了,到底是其它臺灣封裝廠跟不上?還是沒有很想做?

如果「無感的科技進步」是需求面的問題,「意興闌珊的封裝廠」就是供給面的問題了,買的人不太想買,賣的人又賣的不殷勤,你說這產品能發展得快嗎?

衍生的後段成本

CSP變小之後,整個模組設計要跟著改變,挑戰最大的就是「光」、「熱」跟「組裝」:
(1)光:對顯示來說,光太發散從來就不是好事,CSP一開始五面發光,反而成為二次光學心中的痛,最後拐了個彎,檔上了四面白牆,恭喜!又成為單面發光了,那個…說好的極簡呢?說好的封裝再見呢?不斷妥協的CSP迷失了,不知道自己的使命到底在哪裡,想當年出道時是怎樣的意氣風發,怎樣的嘲笑支架是過渡產品,最後自己穿上精緻版小支架在角落發呆,成了櫥窗裡的藝術品,而老前輩EMC、PCT呢?還在辛勤地工作著呢!
(2)熱:熱的問題很直觀,CSP用更小的尺寸吃更大的電流,自然會遇上散熱的問題,當初明明搖著散熱好的旗幟,卻因為背負吞吐高電流的使命,把一切又打回了原形,當熱源更集中時,挑戰的自然是散熱處理,與信賴性的問題。
(3)組裝:打件(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簡稱SMT)也會被影響,CSP的螢光膠如果太黏,就會造成取放時黏料、拋料的問題;CSP的尺寸太小,自然也需要對應特製的抓取頭;除此之外,打CSP對於對位精度的要求也更高,這些要求皆衍生了後段的良率與成本。

覆晶技術還沒到位

嚴格說起來,傳統正裝LED走向CSP,可以再分為兩個階段:

從正裝走向倒裝時,光罩增加了,良率下降了,晶片佔封裝的成本從三成、四成,飆到了一半以上(雙晶甚至可以到八成),是的,電流密度是提升了,但性價比呢?覆晶走的時間比CSP又更長了,先別說在中小功率完全沒有轉換價值(殺雞用牛刀),即使在1W以上的大功率應用,都還無法成功主導市場,以LCD背光來說,滲透率還在三分之一徘徊。

覆晶是LED的技術趨勢嗎?我會毫不猶豫地說「當然」,但覆晶之路尚且如此坎坷,對CSP來說豈不是當頭棒喝?LED光是轉個身就如此辛苦了,還拼命的想去掉支架的保護、改變產業分工的遊戲規則,是否太著急了?

連搞覆晶的大廠都曾私下說過:
「搞覆晶實在太累了,回去乖乖做正裝吧!」
CSP就別說了,難度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

言歸正傳,CSP未來會不會成為主流?我就鄉愿的說是吧!它是個技術的革新嗎?對LED來說是的,但對整個產業、對終端應用來說,說穿了就只是替代品而已,是個有天做到和傳統支架封裝一樣便宜(甚至更便宜)後,「實在沒有理由不換它」的完全替代品。

這解釋了為何CSP總是風聲大雨點小,畢竟當你採用更高端的技術、更複雜的工藝,市場定位卻要你像傳統技術的價格看齊時,還能走多快?LED若是這麼辛苦的壓迫自己,到了最後還是賺不了錢,那麼這一切一切的努力,如若不是堅貞的信仰,難道會是偉大的情操?

雖然有點淡淡的哀傷,但在我眼中,CSP是奮不顧身的浪漫、是LED產業的勵志故事,是技術的執著與LED的憂鬱碰撞後,一場轟轟烈烈、超脫欲望,只求心靈契合的柏拉圖式愛情。(作者:囧史諾)

 



來源:行家說APP

註:本文首發於行家說APP(hangjiatalk),LEDinside獲得授權轉載。謝絕任何未經許可的轉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LEDinside官網(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眾帳號(LEDinside)。

相關焦點

  • 火影忍者:雷聲大雨點小的忍術,最後一個忍術真是廢了!
    動動手指點個關注吧火影忍者:雷聲大雨點小的忍術,最後一個忍術真是廢了!火影忍者裡面的忍術多得讓人記不住,但是你能夠隨便編,只要前面加個什麼什麼遁,在說個跟你要說的屬性差不多的名字,這樣就忍術的名字就成了,在火影忍者裡面有些忍術的虛頭很大,但是真正用起來的時候真的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去說一說那些雷聲大,雨點小的忍術。
  • 《RunningMan》E509超能力大戰,雷聲大雨點小,有點尬
    但從結果來看,收視率依舊下滑,給人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有點尬。超能力設置-為尬而尬?本期的超能力設置不論是光洙的蚊子舞還是姜漢娜、李相樺的能力,似是為尬而尬,強行製造笑點,但光洙已經不是幾年前的光洙,尷尬的事自己表現的雲淡風清,觀眾才會覺得好笑,連自己都覺得羞恥,觀眾也會跟著覺得無聊和尷尬。
  • 陳戌源慷慨發聲引熱議 球迷:會不會又是雷聲大雨點小?
    」即便不做這個主席,也絕不容易下不為例「在昨天舉行的中國足球理事會上,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的一番表態成為球迷關注熱點,在2020年,全球遭遇疫情的大背景下,中國足球也迎來了改革的關鍵節點,只是不知道這一次,究竟是雷聲大雨點小,還是雷厲風行的蛻變過程。
  • 上市快半年的兩廂思域,為何雷聲大雨點小?
    所謂話粗理不粗,這些或許就是思域HATCHBACK銷量不怎麼好的原因了。【結語】如文章標題所言,上市快半年的兩廂思域,為何雷聲大雨點小?的確,就像一位網友總結的一樣,縱觀這半年表現,兩廂版思域沒貢獻多少銷量。對於此,您又是怎麼看待呢?歡迎和我們留言互動。——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七大罪第三季:動漫戰鬥雷聲大雨點小,艾斯塔羅薩攻擊無殺傷力
    在《七大罪》後期的故事中,動漫的戰鬥力系統有著非常明顯的崩壞現象,在第三季的最後也是讓人見識到了什麼叫做戰鬥的雷聲大雨點小,鬥級什麼的完全就不重要了,不管鬥級多高都殺不死人,我們來看看。艾斯塔羅薩在重創了基娜之後就開始了暴走,暴走的艾斯塔羅薩發射了大量黑色的衝擊波,此時的艾斯塔羅薩比起原本八萬八鬥級時期還要強大了,因為他又吸收了「沉默」戒律,十幾萬鬥級的艾斯塔羅薩對付這些幾萬鬥級甚至幾千幾百鬥級的對手絕對是秒殺的,但是他一通操作之後,我們只是看到了金和黛安受傷不輕,人類的聖騎士倒在一邊,敢情他的大招就是雷聲大雨點小,氣勢十足卻沒有真的殺到幾個人
  • 2億項目「流標」,5G消息產業鏈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嗎
    2億項目「流標」,5G消息產業鏈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嗎 蔣雅麗 發表於 2020-12-24 11:45:53   接近年底
  • 假面騎士:說說最近幾年有副作用的腰帶,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的存在
    假面騎士中有很多的副作用腰帶,在剛開始的時候副作用表現還是非常的好,但是最近幾年的副作用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的存在了,我們分別來看看吧首先就是蓋茨變身的復活者蓋茨了,本來的設定上表示對變身者的負擔非常的大,在劇中剛開始的幾次變身上,蓋茨也趴在地上
  • 華為Mate 40「叫得早」,卻雷聲大雨點小,iPhone 12已遙遙領先!
    在一年一度的雙十一狂歡大促拉開序幕前,蘋果、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都趕在10月底發布了新機,其實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在雙十一期間拿下更多的銷量,因為此時的銷量最終可能會決定它們在第四季度的全球排名。餘承東還調侃了iPhone 12相機的傳感器面積太小,他說即便是還沒有上市iPhone 12 Pro Max增大了傳感器面積,依然沒有Mate 40系列的大。餘承東吊打蘋果不依不饒,整個場面非常熱烈,臺下引發了陣陣掌聲,網絡上支持華為的聲音也越加明顯了。
  • 雷聲大雨點小!用戶的情懷還能被玩弄幾次?
    由於熱度比較大,只用了兩天時間這個一點信息都沒有透露的番劇就達到了50萬追番。雖然這部動畫的原作漫畫確實很不錯,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絕對不是一部值得興師動眾搞出這麼大動作的番劇,一句話總結的話就是「雷聲大雨點小」。
  • 雷聲大雨點小!用戶的情懷還能被玩弄幾次?
    由於熱度比較大,只用了兩天時間這個一點信息都沒有透露的番劇就達到了50萬追番。然而B站並沒有第一時間公布番劇,由此我們可以得知這個操作並不是系統設置好的,番劇名和封面是需要B站工作人員手動修改的。我個人猜測這麼一番操作應該是B站番劇部門自己玩的!這部神秘番劇的名字叫做《總之就是非常可愛》,原作是畑健二郎創作的一部漫畫。
  • 雷聲大雨點小 中國3D列印賺錢為何那麼難
    雷聲大雨點小 中國3D列印賺錢為何那麼難●事件回放:3D列印讓「玻璃骨」男孩變身「鋼鐵俠」    8月26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對外宣布,該院團隊於6月在3D列印技術的幫助下,成功為一名6歲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的小男小峰孩進行了矯正手術,並實現其站立行走,這是國內首例以3D列印輔助的成骨不全矯形手術,也是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開展的首例3D列印輔助手術。
  • 美團入局共享充電寶,專家稱或收購一兩家,同行稱雷聲大雨點小
    「肯定會衝擊現有『三電一獸』格局,美團收購一家甚至兩家的可能性蠻大,畢竟除了餐飲場景外,還有寫字樓、購物中心等美團不擅長的場景。」是否雷聲大雨點小?值得關注的是,共享充電寶的幾個頭部玩家倒沒有過度恐慌。
  • 報復行動「雷聲大雨點小」 美伊打「默契牌」聰明務實
    美伊都說收手 全球鬆了口氣  報復行動「雷聲大雨點小」 兩國打「默契牌」聰明務實  北京時間9日凌晨,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就伊朗8日對駐伊拉克美軍兩處基地實施的飛彈打擊發表聲明。  川普稱,「我們所有的士兵都很安全,我們的軍事基地受到的傷害也很小。」他說,美國擁有強大的軍隊與軍備,但這並不表示一定要動用武力,美國並不希望動武。美國的實力,不論是軍事還是經濟實力,就是對伊朗最佳的威懾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川普時常對北約表現出輕蔑和嘲諷的態度,但這次卻在聲明中呼籲歐洲國家更多參與中東事務。
  • 暗黑美劇雷聲大雨點小,地獄風暴實為惡魔家事,只能說選角還行
    今年hulu出了一部地獄風暴,賣點惡魔子女,整體看有點雷聲大雨點小。惡魔家務事,偏家庭倫理一些。「惡魔之子」兩兄妹,老媽常年被附身,兄妹倆從小被分開撫養。哥哥長大成了教授,雖然看起來有點像個混蛋,實際上照顧老媽多年,課外還幫教會驅魔。
  • 《裝臺》:雷聲大雨點小的刁大順,較起勁來,還真能把人給笑死
    雖然刁大順因為家裡的事情沒在尋她,但內心一直掛著她的三皮卻沒有停止過尋覓她,他從老家甘肅尋她尋到了西安,那就在這西安城中肯定也是不會放棄的。最終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跟著二代和刁菊花的車找到了蔡素芬的住所。雖然三皮在所有觀眾看來他的很多行為都是相當的猥瑣,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和那些不要臉的男人比起來,還是好很多。
  • 三國志平話:銀槍名將,雷聲大雨點小,金甲戰神,隔著鍋臺上炕
    這是老樂始終沒想明白的問題,為什麼三國志平話裡,要給李肅設計出那麼大的聲勢,但是卻沒有他的任何表現機會,對於這種寫法,老樂只想到了我們的青少年小時候寫作文的狀態。估計大家都被老師批評過,寫人物的時候,比如寫你的老師或你的爸爸,很多同學只會寫「我的老師可好了,教課很認真,上課很負責」,或者是「我的爸爸可好了,吃苦耐勞,對我特別好」,總之就是三個字:可好了!
  • 阿里等企業被罰50萬雷聲大雨點小?專家這樣說
    針對50萬的處罰金額,有評論質疑雷聲大雨點小?對此,上海律協競爭與反壟斷業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徐明妍說,的確在國內外來看,很多案子,一罰就是罰幾十個億。針對那些壟斷行為,反壟斷法事後要去罰他,但即便是去罰,也很難恢復到原先那個不受傷害的競爭機制的狀態,它的後果太嚴重了,因此要罰款金額巨大。
  • 未開始已結束:雷聲大卻雨點小的第八次十字軍東徵
    由此帶來的貿易停擺,讓失去大部分土地財政的聖地小邦們更加艱難。他們安插在各港口的代理人,也頻頻教唆內部的小規模械鬥,進而造成各地駐軍的關係惡化。除了有數位國王御駕親徵,許多富甲一方的大諸侯也經常臨危掛帥。如果再算上那些分流到南義大利和英格蘭的諾曼系貴族,那麼十字軍東徵簡直就可以說是一次法蘭西國際體系的大規模擴張。
  • 「逆全球化」沙盤推演:暗流湧動,但雷聲大雨點小,警惕選舉年後再加速
    這決定了,為擺脫防疫不力的責任,或會出現「逆全球化」的「雷聲」。造成這種全球經濟體系的脆弱性的本質原因是:次貸危機之後的12年裡,各發達經濟體政府為了應對經濟下行,沒有對經濟深層次結構問題進行改革,而是採取大幅舉債和貨幣持續寬鬆的方式「飲鴆止渴」。然而,每一輪舉債和貨幣寬鬆在進一步加重結構扭曲的同時,對經濟增長的邊際效用卻越來越小,全球形成了「低增長,高震蕩」的常態化模式。
  • 對英國反制雷聲大雨點小?我大使回應
    英國媒體也在問,中英關係出現問題原因何在?是中國變了?還是英國變了?今天我就來回答這個問題:中國沒有變,變的是英國。中英關係遭遇困難,責任完全在英方。首先,中方堅定奉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沒有變。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向縱深發展。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經濟全球化遭遇嚴重衝擊,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面對這樣的形勢,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中英關係?中英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二十國集團等國際組織重要成員國,都是具有全球影響的大國,都肩負著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發展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