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壓力大,如何用園藝植物來療愈身心?

2020-12-22 騰訊網

來源丨鹿石花藝教育(ID:SIKASTONE-FD)

每當一場會波及到許多人生命的災難發生,人們都會產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見的反應。有些人會感到恐懼、無助、悲傷、憤怒;有些人會變為冷漠、麻木、對周圍少有反應;甚至還有人會出現如發抖、失眠、心神不寧、呼吸困難、肌肉疼痛、噁心腹瀉等症狀。

這些都是身體的應激反應。

壓力從何而來?

Where does the stress come from?

研究表明,性格偏敏感的人,更容易受媒體災難報導的負面影響。有三分之一觀眾表示曾經經歷過失眠、食慾下降和無法抑制的哭泣等。

實際上,那些沒有直接經歷不幸的人,也會因為目睹不幸而受到心理上的衝擊。從根源上講,同情來自同理心(empathy),它的誕生是因為人類是群居動物。

1996年,喬治亞大學和肯尼索州立大學的幾名學者做了一個大樣本電視受眾調查:研究發現,人們在大量接收災難、疾病和負面新聞後,會在不同程度上經歷類似於同情疲勞的症狀,例如沮喪和焦慮。

其實,同情是一項很費腦子的工作,因為它實際上是要求你模擬別人的腦子。而自疫情開始到現在,我們已接受許許多多憤怒、無奈、悲痛的訊息,我們在產生大量同理心的同時,大腦也在超負荷運轉。

疫情期間的免費心理諮詢服務的到來也提醒著我們,如果真的喪到刷不動消息,眼下我們最需要的,是要有自我療愈的能力。

為什麼植物能夠緩解焦慮?

Why plants can resolve the anxiety?

有自然的庇護,我們是幸運的,因為花卉植物天生就具有生命力和療愈效果。研究證明,在自然環境中逗留一些時間,可以幫助減少精神疲勞並提高注意力。進入綠色空間還可以減少成人的心理困擾,如抑鬱症狀、臨床焦慮症和情緒障礙等。

Van den Berg和Custers兩名專門研究園藝和植物療愈的學者創造了術語「壓力恢復理論「(Pressure recovery theory),許多相關研究紛紛表明,當個人沉浸在自然中時會產生許多情緒好處,包括減少焦慮、降低心率、降低皮膚電導率、降低皮質醇濃度以及使人的精神產生積極變化等等作用。

「減壓理論」(stress reduction theory, SRT)和

「注意恢復理論」(attention restorative theory, ART)

基於心理進化而提出的SRT理論,認為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應對壓力時對某些自然特徵的依賴,這種進化適應機制從根本上決定了人對大自然的開敞空間、特定植被結構和水體等具有先天的積極反應。

另一理論ART由Kaplan夫婦提出,他們認為人與自然交互過程中對「定向注意力」的分散是緩解壓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定向注意指長時間高度注意某事,需要消耗大量精力才能保持專注;與其相對的是無須努力也不需要投入精力的「自發注意」。而自然景觀的遠離性、魅力性、連貫性和相容性等能使個體從定向注意轉換為自發注意,從而使注意力得以調劑。

如何藉助植物力量達到自我療愈目的

How to recover ourselves with plants

既然自然能帶來這麼多好處,我們如何詳細利用植物和花卉的力量修復自己的情緒屏障呢?

五感

2006年的時候,李樹華(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景觀學系教授)的研究團隊在北京海澱區四季青敬老院進行了三個月的園藝療法的試驗。在實驗之前高血壓病人是38%,經過三個月的園藝操作的試驗,包括插花、種活盆栽、修剪等,高血壓病人降低到了19%。從這個試驗可以說明,園藝操作活動對身心健康確實有治療的效果。

在現在特殊時期,人們不但遠離自然,更是被拘束在家中,負面信息帶來的亞健康狀態和情緒問題越來越多。想要緩解,其實通過我們的感官,就可以用植物治癒心靈。

觸///

自然場景可以調解壓力對人體產生的負面影響。

在日本有個實驗,試驗者在森林中呆兩個小時,之後收集他們血液和唾液樣本,發現細胞因子的水平發生了顯著變化,而細胞因子正是影響應激反應的生理表現之一。當人類在自然環境中活動或接觸自然元素時,能夠快速緩解情緒。

眼下,將家具環境打造得親近自然,從科學角度上來說能對大腦進行正面的刺激。從事與自然相關的活動,譬如插花、種花、打理花園等行動,都可以減輕我們的焦慮情緒,並起到轉移注意力的作用。

視///

水,青翠的植被,鮮花,草原等開闊或緩緩移動的物體,能為大腦帶來緩和的信號。

日本開展的2項關於森林與城市景觀的研究顯示,森林景觀更能使人身心放鬆,更有助於身體健康。李樹華教授等人也做了實驗,比較了現場觀看鋪裝廣場、開闊水際和植物群落的人們腦電波變化,發現相對於鋪裝廣場,植物群落和開闊水際對身心放鬆的作用更加明顯。

疫情期間不能外出,在家中環境受限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觀看園藝、花藝、自然等類型的視頻,模擬接近自然環境,觀看綠色的景象,這樣做也能夠緩解人們的緊張和焦慮。這時候如果家中有個小園子,那是何等的幸福~

聽///

研究發現,生物聲和自然物理聲對人的情緒有積極影響,而交通聲則有消極影響。

現在大部分建築在隔絕城市噪音方面已做的很好,而我們日常生活中不但需要隔絕噪音,更可以自己創造一些有益放鬆的聲音。比如小鳥的鳴叫和貓的呼嚕都是生物聲,這也是養寵物的好處之一。當然也可以用聆聽仿自然聲的輕音樂來達到減壓目的。

而下雨、海浪、沙鳴等都是自然物理聲,可以在音樂軟體上找到,平時在家時可以作為背景聲常放,有助於緩解精神緊張。

嗅///

嗅覺方面,梅花、桂花等香氣可以使膚電值、血壓及體溫下降,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注意力、記憶力和想像力。高翔等學者還發現,特定芳香植物組合可以緩解高血壓等症狀。

相信已經有不少人接觸過芳香療法,植物帶給人們的氣味力量是不可言喻的。家居空間中若是種植芳香植物,比如檸檬草、迷迭香、桂花、茉莉和月季,經常擺放有香氣的鮮切花,都是有益健康的。很多人喜歡在室內擺放香薰蠟燭,建議大家在購買時謹慎選擇,過於廉價的香薰蠟燭大量使用化學添加劑和香精,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味///

特殊時期不能出門,許多朋友已經開始在室內種植可食用花園的嘗試了。可食用花園可以從香草開始,薄荷、羅勒葉、百裡香等都是很好的嘗試。

平時在玻璃瓶中加入一些新鮮葉片,和水果、花茶一起泡水喝,不但味覺方面體驗好,更是能帶來視覺上的滿足。

很多花都適合做成吃食,滿足人們視覺和味覺,比如桂花糕、玫瑰餅、茉莉炒雞蛋、拌槐花……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趁著這天賜良機,美美地做一個香花美人,練一手鮮香廚藝,造一個小小花園,陪一陪失寵已久的家人,好好地享受難得的閒暇時光……

我們的同情心是有限的,如果喪到實在刷不動新聞,不如關掉手機裡令人焦慮的訊息,從情緒中走出去,將有限的精力善用,把手伸向身邊能陪伴能幫助的人!

- The End -

疫情期間,您是怎樣減壓的呢?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

相關焦點

  • ...園藝養身心,清華大學李樹華教授談居住環境中的園藝與自然療愈
    自然的療愈力量與園藝療法人們的身心健康與其居住環境密切相關,陽光、新鮮的空氣、以植物為代表的自然要素,可以改善環境條件,直接或間接影響人的身心狀態。園藝療法則通過利用園藝及其相關活動改善人們的身心健康。
  • 用植物療愈自己!重慶將建首個園藝療法示範基地,期待!
    特色療愈性植物示範區 以芳香植物、藥用植物為主的景觀配置以及合理的空間布局,使大家可以身臨其境,通過「五感」(聽覺、視覺、味覺、觸覺、嗅覺)賦予身心活力、調節情緒、緩解疲勞。
  • 專家:閉關在家這樣感受大自然的療愈力量
    今天我們談談居住環境中的園藝與自然療愈,希望大家利用在家「閉關」的時間,有效運用植物等自然元素的身心療愈力量,健康地、積極地度過特殊時期。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綠色療法與康養景觀研究中心致力於利用以植物為主體的自然力量改善人們身心健康方法及其功效的研究。
  • 小情緒裡有大生意 原來身心可以這樣療愈!
    職場、家庭壓力大,還貸、養家責任重,如何戰勝焦慮、趕走煩惱?一場疫情讓我們更加關注情緒的調節和心靈的滋養咱們體驗兩岸各式療愈走起!1用聲音觸摸心靈 與宇宙同頻共振牆上兩面銅鑼高懸,地上布滿各類器皿。器皿震動釋放出的各色聲音交匯疊合,忽大忽小,忽遠忽近,讓人放鬆。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聲音瑜伽」。
  • 園藝療法,讓長者生活更美好
    植物是大自然給我們最美好的贈予,不僅是它美麗的色彩,頑強的生命,更是會給人類帶來愉悅和幸福,使人們感知生命的力量。12月29日,由廣州市菁華園藝療法公益發展中心運營的廣州市第七屆公益創投項目,心靈「綠」動—園藝療法促進社區長者及照顧者身心靈健康項目在海珠區老人公寓進行了項目總結匯報,項目暫時落下帷幕。
  • 齊心協力抗擊疫情|《輕療愈》用聲音提供療愈的力量
    >我們為讀者推薦著名 心理學暢銷書《輕療愈》, 希望為共抗疫情出一份力, 用優秀的思想和 閱讀內容守護大家的心靈, 提供療愈的力量。 《輕療愈》提供了一套簡單、易行、有效的「情緒釋放療法」,通過敲擊8個穴位,15分鐘即可有效舒緩壓力
  • 疫情後,美國園藝產業將呈現六大趨勢
    最近,花園傳媒集團(Garden Media Group)發布了2021年美國園藝趨勢報告,主題為《大重置(The Great Reset)》。報告指出,新冠疫情之後,世界將如何改變仍有待觀察,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我們正處於一場巨大的重置之中。沒人知道重啟結束,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但是,毫無疑問,我們的園藝產業有機會朝前跨一步,預計2021年將出現六大趨勢。
  • 如果身心的自我療愈是一齣戲,這裡有九個最魔幻的劇場
    冥想、氣功、瑜 伽、針灸和呼吸吐納幫助靜修者淨化排毒,專家指導的課程為身心帶來深度蛻變。每日水療護理包含水中健身和深度放鬆按摩,釋放緊張壓力。整個沉浸式靜修期間,還搭配量身定製營養菜單,幫助生理系統消除壓力,同時增強免疫力。
  • 不斷量體溫,懷疑被感染……疫情期間心理壓力大怎麼辦?
    心理防護非常重要面對當前尚在攀升的疫情,隔離是防止疫情擴散的重要方法,在隔離中除了科學的身體防護外,心理防護同樣重要,因為我們常說「身心合一」,身心是一個整體,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如何平復在隔離中的不良情緒,一名心理工作者給出大家的關鍵詞是「靜」。「靜」就是調整心態,保持穩定的情緒和內心的安寧,激發內在的潛能。
  • 回顧|蘇州 「靜待花開」園藝治療工作坊
    去年接到這個項目時,還沒有疫情。今年延期了三個月,終於定在七月中,期待又緊張,家人擔心疫情,我還是更嚮往,希望去實現自己的價值,我堅持了這麼多年的園藝治療,如今有機會讓我去推廣它,為什麼不去呢?因為疫情,謹慎起見,改飛上海為飛無錫,哥嫂也在無錫,他們全程開車接送我去蘇州,沒讓我坐公共汽車。
  • 初探園藝療法與自然的互相聯繫
    摘要:園藝療法始於十七世紀末,其學科類型屬於一門交叉性的綜合類學科,涵蓋了臨床學、建築學、園藝學、醫學、精神學、植物學、心理學等多學科;尤其是在當下的社會背景之下,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多重的外在壓力導致自身的壓力不斷提高,絕大部分的人都伴有情緒焦躁、抑鬱等狀態,尤其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人們的活動範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侷促在家中則成為了常態
  • 《英國皇家園藝學會植物分類指南》:一把進入植物世界的鑰匙
    這本《英國皇家園藝學會植物分類指南——75科常見植物的鑑賞與栽培》,書名雖長,但卻對學植物的「新手」非常友好,幾乎同時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現在資訊太過發達,知識碎片看著容易,忘得更快。這本書好在,先為讀者樹立「知識的出現解決了取水問題,讓植物脫離水域」「維管束能運水,讓植物可以長得高大」等淺白實例,通過植物生理結構一次次變化,描述了植物如何一步步從水中登陸、進而散布到世界各地的過程。  在了解植物演化歷史的同時,讀者可以自然而然地學到描述植物特徵的術語,解決了「上胚軸」「託葉」等分別是什麼的問題。
  • 如何遠離抑鬱?用音樂療愈心靈 用運動愉悅身心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遠離抑鬱呢?據北京青年報報導,較之以往,當前整個社會抑鬱症的發病率是呈上升趨勢的。抑鬱症有一種很普遍的表現就是「空心病」心理,就是某個人在成長中內心沒有得到健康發展。一旦外在那些用於構建自我的指標撤離或坍塌,就容易抑鬱,嚴重的就成為抑鬱症患者。「空心」的人會很難找到活著的意義或者人生的真正意義,感受不到從內到外的動力。
  • 疫情期間如何與家人交流?心理學專家為你解答|用「心」戰「疫」
    這5大心理策略給師生用「心」戰「疫」②:疫情期間師生常見心理問題有哪些?3位心理學教授詳解 用「心」戰「疫」③:疫情期間打起精神!這份「心理處方」轉給師生用「心」戰「疫」 ④:徵集提問!疫情期間師生遇到的心理問題,專家幫您解答用「心」戰「疫」 ⑤:疫情期間如何緩解學業和畢業焦慮?3位心理專家給出攻略用「心」戰「疫」⑥:疫情當下,在家生活學習如何增強自律?
  • 疫情期間如何保持自律,合理安排生活?心理學專家給出5點建議 | 用...
    心理學專家給出4點建議用「心」戰「疫」⑱:防疫期間如何科學認識疫情,緩解擔憂恐慌?聽心理學專家詳解:心理學專家為你支招:聽心理專家詳解:面對疫情出現「3F」身心反應怎麼辦?心理學專家教你調節用「心」戰「疫」㉕:疫情期間如何與家人交流?心理學專家為你解答用「心」戰「疫」 ㉙:居家防疫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心理學專家說要做到「7個好」用「心」戰「疫」 ㉝:疫情時期老師如何提升遠程工作效率?
  • 疫情之下,我們如何療愈自己的心靈
    從臥室到客廳,從廚房到陽臺,有條件的也許還有天台,這大概是半個多月來,大部分深圳人的日常活動軌跡。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少出門已經成為全民共識,復工復學被推遲,大量餐廳、商店暫停營業,深圳沒有了往日的熱鬧。在這種非常時期,很多人雖然身體沒有受到病毒的侵害,但心靈卻被折磨著,面對這樣的精神困境,我們該如何療愈自己呢?
  • 想讓植物修剪更簡單 碩普森園藝用品為你送上電動綠籬機
    你是怎麼修剪植物的?還用著一把園林剪嗎?那麼你是不是經常遇見這些問題:稍一分神就傷到了手?長時間低頭彎腰,脖子腰椎僵硬酸脹不已?遇到修剪期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總需要大量的同伴支援……那麼,你想不想要一個修剪「神器」,輕輕鬆鬆完成修剪工作呢?別忙著拒絕,先來看看碩普森園藝用品研發推出的這款電動綠籬機!
  • 新加坡生活|新加坡開放第五個康療花園,叢林花香療愈身心~
    坐落於直落布蘭雅山公園內的是新加坡第五個康療花園,這個療養院的佔地面積為620平方米,鬱鬱蔥蔥,生機盎然,裡面還種植了很多可以舒緩身心健康、舒緩病情特定的植物,年老的人、行動不便的人、以及失智症患者,就很適合來這裡散心閒聊,這些特定植物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很有幫助。
  • 到這裡,讓自然療愈身心
    生活中很多人都希望有這樣的一個地方,讓他們慢下來,放鬆身心,療愈內心或多或少的焦慮、躁動不安。環境汙染無所不在,讓身體受到了傷害;城市喧囂擾人心,壓力無所釋放,讓很多人喘不過氣來,他們太需要有一個安靜、純淨、空氣清新的地方透透氣,調整自己的狀態,把那些煩擾暫時放一放,讓身體呼吸純淨的空氣,獲得身心靈的淨化,以更好的心態重新去面對生活,重新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 冥想:意念調動身心的能量,療愈自我
    ----道玄(作者本人說滴)今天分享的內容都將要圍繞著這一句話來闡述。這裡其實分了兩個部分,我將盡我的筆墨儘量闡述完。這裡的兩個部分是你的身體和你的心神每天都在能量的消耗和恢復循環(我更喜歡用輪迴二字來描述。),而每天的食物補充和睡眠補充就是能量補充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