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肉在中餐館還是較為少見 難道國人都不愛吃嗎

2020-12-03 驕陽網

今年以來,不僅肯德基、星巴克等洋快餐不斷推出植物肉食品,珍肉、株肉、星期零等本土創業品牌的植物肉產品也悄然走進餐廳和酒吧,甚至連中...

今年以來,不僅肯德基、星巴克等「洋快餐」不斷推出植物肉食品,珍肉、株肉、星期零等本土創業品牌的植物肉產品也悄然走進餐廳和酒吧,甚至連中餐館裡都能見到植物肉的身影。

除了餐廳和酒吧外,大潤發、歐尚、盒馬鮮生等超市門店,以及天貓、美團等電商平臺上,植物肉的水餃、春卷和肉餅等速凍食品也已經上架銷售。從「跟風口」「炒概念」到進餐廳、可網購,過去「只聞其聲」的植物肉正逐步走進百姓家。

把植物做成肉,形似容易但神似卻難

植物肉是人造肉的一種。業內人士表示,製作一塊美味的植物肉,既要有高品質的原材料,還要有獨特的加工技術。植物肉主要以大豆、豌豆、小麥等作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為原料,採用化學分離的方式,從原材料中提取人體所需的植物蛋白,還要經過加熱、擠壓、冷卻、定型等一系列步驟,使其具備動物肉製品的質地和口感。

「利用植物蛋白製作植物肉生產技術難度不大,難就難在如何讓其擁有與真肉相似的口感風味及營養成分,將植物肉做成仿真肉,需要將植物蛋白分子結構重新構成肉類纖維狀分子結構,再通過交聯酶、風味蛋白酶的改進讓植物肉具有動物肉的質感、咀嚼感和香味。」祖名豆製品股份有限公司豆製品研究院院長瞿亮說。

對健康有利,但不能完全替代動物肉

益普索Ipsos《2020人造肉中國趨勢洞察》顯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86%的消費者已經或將改變肉製品消費習慣,其中有21%的消費者有逐漸用其他蛋白質替代動物肉製品的想法,而47%的中國消費者願意在中式風味的餐館中選擇植物肉。

植物肉的銷售為何會迅速升溫?杜邦營養與生物科技食品與飲料業務(平臺)亞太區總裁李永敬博士說,植物肉的推出是希望滿足消費者既想享受美食保證營養,又擔心熱量攝入超標損害健康的需求。

以全球植物性肉類品牌「別樣肉客」為例,據美國農業部網站數據顯示,每100克植物肉的肉餅中富含17克蛋白質,飽和脂肪含量較傳統牛肉餡低26%,總體脂肪含量更少,無反式脂肪酸。有數據顯示,50%的消費者表示會因「低脂」而購買植物肉,39%的消費者購買是為了「無膽固醇」。

國際知名諮詢公司德勤諮詢發布的《2020年健康醫療預測報告》顯示,中國高血壓患者有1.6億—1.7億人,高血脂患者近1億人,超重或肥胖症患者0.7億—2億人。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說,大豆所含人體必需胺基酸與肉類相似,屬於優質蛋白質。我國有食用仿葷素食的傳統,而且利用大豆蛋白做成的火腿腸,在市場上也很受歡迎。從目前我國部分公眾的營養攝入情況看,食用大豆蛋白製成的植物肉,減少對脂肪等的攝入,對健康有利。

不過,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教授沈立榮也表示,與動物肉相比,植物肉缺乏維生素B12、n-3多不飽和脂肪酸、鐵、鋅等營養素,因此不能完全不吃動物肉,可以用植物肉代替部分動物肉,達到營養互補均衡的目的。

進軍中餐館,形式要多樣價格得下降

近年來,國內植物肉企業數量迅速增加,產品類型日益豐富。去年中秋節期間,有商家推出「人造肉」月餅,今年端午節,天貓推出人造肉餡的粽子,有五香牛肉味、梅乾菜五花肉味、咖喱牛肉味、黑椒丸子味、海鴨蛋五花肉味等。11月26日,煙臺雙塔食品公司在北京發布了豌豆蛋白植物肉系列新產品,主要包含牛肉丸、牛肉餅、豬肉餅、雞塊、雞排、裡脊和香腸等。

儘管如此,目前西餐廳和酒吧仍然是植物肉最常出現的餐飲場所,植物肉在中餐館還是較為少見。這是為什麼呢?

業內人士指出,據統計,在美國植物肉市場,漢堡渠道貢獻了超過80%的銷售量,漢堡是大多數美國人消費頻率較高的產品。但我國傳統的肉類消費場景非常多元,比如涮火鍋、燒烤、滷味、炒菜等,不同的消費場景需要不同的產品形態,每一個產品形態對肉質的要求都不一樣。涮肉要求薄,要能經得住涮;燒烤要求有味道,有油脂,經得住烤;滷肉要看風味和顏色,還要有嚼勁;炒菜要求能入味,能跟蔬菜融合。我國豐富的肉類消費場景,對植物肉的要求和期望值更高,目前植物肉還較難滿足所有消費場景的需求。「從產品形式上來說,植物肉需要生產更多中式產品,而非照搬國外的漢堡產品。」李永敬說。

此外,價格依然是植物肉推廣的一大重要阻力。儘管在部分餐廳和電商平臺上,植物肉的價格已經下降到與動物肉相當。比如德克士推出的植物雞肉漢堡,上市零售價為每個20元,會員價15元,與德克士正常漢堡售價每個16—20元相差不大。但盒馬生鮮銷售的「別樣肉客」植物蛋白牛肉餅每盒226克售價59.9元,而其售賣的冰鮮去皮新鮮豬肉,300克售價僅29.9元;星巴克的「別樣牛肉美式酸辣大卷」,售價59元,比普通真肉卷價格高出近50%。

李永敬說,植物肉產品更聚焦於關注飲食健康、熱愛環保、有動物保護意識的消費人群,消費市場偏高端,不是以「省錢」為目的的經濟型產品。目前,植物肉的生產成本還是比較高的,如果定位偏離,是很難普及成功的。

發展勢頭強勁,還需加強標準制定和監管

據預測,2019年全球植物肉市場規模約121億美元,預計每年將以15%的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279億美元。

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守偉表示,植物肉行業的發展勢頭在我國已經初具規模,但現有的法規標準與產品的創新及行業發展不相適應,需加快制定相關標準、法規,避免植物肉領域標準混亂和監管空白,促進產業良性發展。在創新發展中要加大科技投入,解決其中尚存的科學技術問題。植物肉為有效保證未來人類的肉類食品供給提供了可能,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在公眾科普方面,需要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理性消費。

實際上,植物肉的國標制定已從2019年啟動,2020年正式立項,但還需經過報批、徵求意見、公布等環節,因此目前尚無出臺時間表。此外,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也在牽頭進行植物肉團標的制定。

相關焦點

  • 形似神難似 植物肉想打動「中國胃」還差火候
    今年以來,不僅肯德基、星巴克等「洋快餐」不斷推出植物肉食品,珍肉、株肉、星期零等本土創業品牌的植物肉產品也悄然走進餐廳和酒吧,甚至連中餐館裡都能見到植物肉的身影。
  • 植物肉想打動「中國胃」還差火候_時政_中國西藏網
    今年以來,不僅肯德基、星巴克等「洋快餐」不斷推出植物肉食品,珍肉、株肉、星期零等本土創業品牌的植物肉產品也悄然走進餐廳和酒吧,甚至連中餐館裡都能見到植物肉的身影。
  • 雀巢以全新品牌深入植物肉領域,這會是肉類的未來嗎?
    今年以來,不僅肯德基等「洋快餐」推出植物肉產品,開始全國布局,不少餐廳和酒吧也悄然出現了植物肉產品,甚至一些中餐館,都有了植物肉的身影。那個曾被看作「噱頭」的植物肉,正在不聲不響中,逐步走進百姓家。未來,會不會真的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
  • 國人最愛吃的3款泡麵,康師傅人氣不再,網友調侃:誰讓你沒有肉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以前的一個關於泡麵的搞笑視頻麼?其中有一句經典語錄是這麼說的:「吃泡麵健康?我都吃泡麵了我還在乎健康?」現在想起依然會捧腹大笑。而說到泡麵,我想沒有人敢說自己從來都沒有吃過的吧?就算有說出來也沒人信!哪怕所有人都說吃泡麵不健康,依然撼動不了它在速食界的地位。
  • 外觀以假亂真,「植物肉」值得一嘗嗎?
    於天昊攝  「幾種植物搭配組合,就能製作出外觀和口感都能以假亂真的『肉』。你不想嘗嘗嗎?」  家住北京的小陳略顯興奮。作為一名酷愛獵奇的「90後」,他平日喜歡在課餘時間尋遍京城新奇美食,再把經歷製作成短視頻,和網友分享。
  • 豐田陸巡全世界都賣白菜價,為何到了中國翻幾倍?難道國人不懂車
    很多合資車在國外和國內的價格差別很大,普遍都是國內價格比外國車型要貴上不少,比較經典的就是硬派越野代表,豐田陸巡這款車型了,這款車無論是在國內,日本,澳洲以及歐美市場上都還賣的不錯,不夠價格上面確實天差地別,比如說美版的豐田陸巡,不僅配置比國內好,價格還更便宜,八九萬美元就能入手,
  • 星巴克、肯德基入局,「植物肉」風口來了?
    在上廣深三家門店,一些消費者的餐盤出現了綠色盒子,裡面裝的是植培黃金雞塊——用植物蛋白做的黃金雞塊(原「上校雞塊」)。「吃不出什麼區別。」在上海人民廣場的肯德基,一位消費者對CBNData說。也有人評價:「有肉味,但撕咬感不足。」一周前,星巴克也在「全國大部分門店」推出了「別樣牛肉千層面」等5款「植物肉」餐食。
  • 這六種肉都是人造肉,沒有營養,孩子還愛吃,家長要注意
    前言:這6種肉都是合成肉!沒有營養,孩子還愛吃,家長要注意!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提高,特別是對於食品朋友們,我們更加追求營養和口味。以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肉製品為例,這六種肉製品基本上都是合成肉製品,大家都喜歡吃,這六種食物不營養,也不健康衛生,有些父母總是喜歡給孩子買。其實,這六種肉製品基本上都是商家用來牟取暴利的合成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假肉製品。不僅沒有營養,還添加了很多添加劑,因為是人工合成的,怎麼能添加一些添加劑呢?
  • 椰子肉可以生吃嗎?椰子是上火還是降火?
    那麼椰子肉可以生吃嗎?椰子是上火還是降火?一起來了解下吧。椰子肉可以生吃嗎?很多人在吃椰子的時候只喜歡喝椰汁,但其實椰子肉也有很高的食用價值。並且椰子肉是可以生吃的,吃起來味道清甜可口,有淡淡的椰奶香味,其中含有的營養也很多,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脂肪、纖維素等營養成分。不過,椰子肉外面的膜不建議食用,容易影響腸胃消化。椰子是上火還是降火?
  • 植物肉未來洞察:一路「披荊斬棘」後,植物肉將成為誰的生活方式?
    早前,我們曾探討過「疫情之後,更多人會轉向消費植物肉嗎」這一話題,著重分析了「植物肉第一股」Beyond Meat別樣肉客的發展模式和未來市場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別樣肉客在中國的發展和動作給了國內消費者對「植物肉」很多的體驗和認識。
  • 植物肉是「真香」,還是曇花一現?真正走紅需打破傳統觀念
    11月5日,工作人員在嘉吉展臺上烹製「植物肉」 新華社 資料圖新華社11月25日報導,以植物為原料,卻媲美動物肉的口味,並富含蛋白質營養,植物肉開始走上百姓餐桌,受到「想大口吃肉又怕胖」的年輕人以及環保人士的歡迎。
  • 海外中餐館從業者:我真的太難了……
    中國僑網12月14日電 題:海外中餐館從業者:我真的太難了……  2020年即將過去,往年此時,人們都在興奮地迎接聖誕和新年。但今年,各國新冠肺炎疫情反反覆覆,近期,不少國家和地區又出臺了新的防疫措施,包括居家令、禁止堂食等,剛剛能緩口氣的海外中餐館,再次受到衝擊。
  • 德克士推出植物肉漢堡,為什麼選擇本土品牌星期零?
    此前國際快餐品牌推出的植物肉漢堡價格都比普通肉漢堡貴,德克士此次推出的「綠仙仙植物肉漢堡」零售價僅售20元,會員價更是僅需15元,基本是一個比較大眾的漢堡價格。為何德克士能將價格控制在普通肉漢堡的價格,就要聊到這次德克士選擇的植物肉夥伴——中國本土植物蛋白肉企業星期零。 星期零可以說是近兩年的中國植物肉明星。
  • 德克士全國2600家門店上市植物肉 推中國味植物雞肉漢堡
    10月21日,德克士攜手植物肉公司星期零,在全國門店限時推出植物雞肉漢堡、植物肉雞塊等全線植物基產品,是國內首個在全國範圍大規模供應植物肉產品的西式快餐品牌。此次上新覆蓋一線至三四線城市共計2600家德克士餐廳,為各地有輕食需求或倡議環保的消費族群提供了更多膳食新選擇。
  • 梅林午餐肉|不要再說你不愛吃午餐肉了!那是因為你沒遇見中糧梅林...
    而前段時間,她剛好就向我推薦一款午餐肉,說是100%鮮肉製作,豬肉含量≥90%,真正的午餐「肉」。  一開始我是拒絕的,結果她當場給了我一塊,en,真香。一陣陣的肉香就撲鼻而來,吃一口,居然不是那種軟綿綿的澱粉和齁鹹的口感。果然,真正用豬肉做出來的午餐肉,就是!不!一!樣!她說這是午餐肉中鼎鼎大名的中糧梅林午餐肉,和這個相比,之前吃的最多算是澱粉團。
  • 兔子也不都是光吃素,你見過連天敵的肉都吃的兔子嗎?
    說起兔子,大家很容易就想到我們平常見到的溫文爾雅的家兔,長長的耳朵憨厚可愛,最愛吃蔬菜、樹葉、草等食物,是不著不夠的素食主義者。但是你是否知道有一種兔子連肉都吃,是不是打翻了你心目中兔子的形象,突然覺得兔子都有點兇殘起來了呢?
  • 用算法改造過的植物肉,有興趣試試麼?
    相較於肉、蛋、奶等富含動物蛋白的食物,植物肉食品的售價更高。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是由於植物基食品的開發尚處於早期,成本高,規模效應不明顯;其次植物基食品代表了一種更環保、更健康的生活理念,商家希望通過提高售價吸引中高消費人群。
  • 星巴克首次推出植物膳食系列 試吃員評價「有質感沒肉味」
    4月22號,星巴克在中國推出了包含5款菜品的"植物肉"午餐菜單,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就在前一天,肯德基也推出了以大豆蛋白、小麥蛋白和豌豆蛋白為原料的"植物肉"雞塊。其實從去年下半年起,漢堡王、肯德基、麥當勞等連鎖快餐品牌,已經開始在國外推出"植物肉"漢堡和炸雞。
  • 德克士全國門店限時推出「中國味」植物肉漢堡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10月21日,德克士攜手植物肉公司星期零在全國門店限時推出植物雞肉漢堡、植物肉雞塊等全線植物基產品,此次上新覆蓋一線至三四線城市共2600家德克士餐廳。據介紹,德克士此次推出的植物基系列產品包括綠仙仙植物雞肉堡、杏鮑菇植物肉雞塊、抹茶燕麥楓葉燒等品類。其中,植物雞肉漢堡以藤椒等中國風味的食材為主要原料,創新性地使植物基產品更符合國人口味。產品的價格也相對親民,以植物雞肉漢堡為例,上市零售價為20元,會員價為15元。
  • 當肉不再是肉,基還是那個基嗎?
    人造肉浪潮嚴格意義上的「人造肉」分為兩類:一是「植物肉」或「植物蛋白肉」,從豌豆、大豆、小麥中提取植物蛋白生產各種模擬肉類產品,簡單點說就是做成肉類口感的豆製品。這對於我們這個舌尖上的國家並不陌生,素雞、素肉都是我們吃了幾百年的「植物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