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隋唐英雄傳:評書形象與歷史原型相差有多遠?

2021-01-13 國家人文歷史


經公眾號「搜歷史」(微信ID:soulishi)授權轉載。

相信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聽過關於隋唐英雄的評書,比如單田芳的《隋唐演義》。


說書人氣流聲轉地講述那些半神半人的英雄故事,每每說到高潮,戛然而止,留下一句: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清鴛湖漁叟校訂的《說唐》書影


在眾多版本的隋唐題材評書中,都離不開一些標誌性人物,比如「隋唐十八條好漢」:


第一:西府趙王李元霸;

第二:天寶大將宇文成都;

第三:銀錘裴元慶;

第四:紫面天王雄闊海;

第五:南陽侯伍雲召;

第六:陀螺寨大寨主伍天錫;

第七:燕山公少保羅成;

第八:靠山王楊林;

第九:花刀將魏文通
......


再往下的排名,諸版本開始各不相同,而且這份「十八條好漢」的名單,各版本都沒有列全,都只能數出十三位,因此有的評書版本中又稱為「隋唐十三傑」。而有意思的是,前面列出的九位,都是虛構人物,整個名單裡僅有兩位載於正史——秦叔寶與尉遲敬德。


嚴寬版秦叔寶


在評書的行話中,隋唐又被稱為《黃臉兒》。這是因為貫穿始終的線索性人物秦叔寶,就是黃臉膛兒。評書的第一個高潮是秦母做壽,而歷史上秦叔寶揚名之始,也跟母親有關,不過是葬禮。他的上司弔唁,旁人驚奇:軍中將士萬萬千,為什麼將軍對秦母之喪如此鄭重其事。回答是:秦叔寶非常人可比。


評書中,秦叔寶「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深受靠山王楊林喜愛,被收為義子。正史中,他卻在隋將張須陀帳下聽命。當時,吏治敗壞、武備荒廢,各地文武遇到起義軍無不望風披靡。只有張須陀奮不顧身,南徵北戰,支撐著搖搖欲墜的王朝。所以,他被視為靠山王的歷史原型。當然,評書中的老楊林有三個特徵:隋煬帝叔父、王爵、戰功赫赫。符合三點的,只有當時早已薨歿的衛王楊爽。所以,靠山王楊林這個形象更像是張須陀與楊爽的事跡拼接在一起。


評書中的老楊林麾下,還有天下好漢排名第九的花刀將魏文通、第十的四寶將尚師徒和第十一的八馬將新文禮。正史中的張須陀卻沒有這些虛構出來的部下,自然也就沒有金睛駱駝青龍刀,沒有讓人津津樂道的「四寶」:夜明盔、唐猊鎧、提廬槍和呼雷豹——此馬頷下的肉瘤上有三根毛,若一拉肉瘤上的毛,呼雷豹叫聲若虎,萬馬癱倒,是孩子們幻想中的神奇坐騎。


與秦叔寶並肩的,還有另一位猛將羅士信。他在評書中分身飾演兩個角色:一個就用本名羅士信,「吃飯不知道饑飽,睡覺不知道顛倒」的憨厚壯漢;另一個是評書中最出彩的形象小將羅成,天下好漢中排名第七。成書於明萬曆年間的《大唐秦王詞話》直接說「羅成,字士信」。


聶遠版《羅成》


歷史上的羅士信和評書中的羅成同樣武藝超群,《新唐書》記敘「士信行則先鋒,反則殿」,後來也是先上瓦崗,後歸大唐,最終殞命陣前。如果說有什麼硬傷,就是評書中的楊林是死於羅成之手,而歷史上的張須陀曾連敗瓦崗軍三十陣,最終卻被瓦崗軍所殺。


歷史上,張須陀陣亡後,秦叔寶、羅士信往虎牢關投奔裴仁基。這位鎮守河南的隋軍統帥有個兒子名叫裴行儼。據《隋書》記載「行儼每有攻戰,所當皆披靡,號為『萬人敵』」,與評書中天下好漢排名第三的小將裴元慶高度吻合。他們父子後來為奸臣欺凌,最終帶著秦、羅投奔了瓦崗寨。在那裡,他們遇到了另外一位有故事的人物——程咬金,後更名程知節。


釋小龍版裴元慶


評書中的程咬金劫了皇綱,這才引出賈家樓三十六人結義(一說四十六人),反了山東。後來,他定瓦崗探地穴,被眾人擁立瓦崗之主,自號「混世魔王」。他雖因只有三板斧,不在十八條好漢之列,戲份之重卻僅次於秦叔寶。


正史中的瓦崗之主先是翟讓,後是李密,程咬金只是李密的內軍四驃騎之一。他也不用板斧,而是和當時的名將一樣,擅長馬槊。


評書中的程咬金娶了裴元慶之妹裴翠雲。正史中,他的原配是孫氏,續弦是崔氏。裴程沒有聯姻,但淵源頗深。裴行儼一次在激戰時中箭落馬,被程咬金救下。兩人同乘一騎,殺出重圍,程咬金還被敵人的馬槊洞穿。


就在秦叔寶等人上瓦崗的第二年,隋煬帝在江都被弒。弒君兇手,評書與正史一致,都指向奸臣宇文化及。隨後,他率滯留江淮的十餘萬禁軍北返關中,扼守運河要衝的瓦崗軍正好攔住了他們的歸路,雙方必有一戰。


在評書中,宇文化及有一位名列天下第二好漢的兒子宇文成都——胯下賽龍五斑駒、掌中鳳翅鎦金鏜,曾一人力敵天下第四好漢雄闊海、第五好漢伍雲召和第六好漢伍天錫,堪比虎牢關前的呂布……可惜,以上所有人物與情節純屬虛構。


正史中,宇文化及的兩個兒子都籍籍無名。童山一戰,李密中流矢墜馬昏厥,險些被俘,靠秦叔寶死戰脫險,最終擊敗了強悍的隋朝禁軍。宇文化及父子三人敗走魏縣,一敗再敗,最終被河北反王竇建德斬下頭顱。


陳昊版宇文成都


這段歷史中,瓦崗群雄無疑是需要濃墨重彩地書寫的:除了秦、羅、裴、程外,有評書中名列天下好漢第十八的單雄信,還有徐世勣。他在評書中的形象類似《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所以不在好漢之列。正史中的徐世勣卻是不折不扣的帥才,地位還在秦叔寶、程咬金等將才之上,是未來大唐軍界巨擘。


在擊敗千夫所指的宇文化及後,瓦崗勢力達到了巔峰。如能擊敗盤踞洛陽的王世充,他們將全取中原。當時,民間流行著《桃李子歌》,預言李姓人物將開創新王朝,許多人認為這神秘讖言是指向瓦崗之主李密的。


但是,夢想最終毀於內訌。就在瓦崗軍與王世充大戰之際,李密出於猜忌,設局殺了前任瓦崗之主翟讓,導致人心離散。在邙山下被王世充擊敗後,他因懼怕單雄信等翟讓舊部報復,倉惶西逃。


邙山之戰後,秦叔寶、羅士信、程咬金、單雄信和裴家父子曾短暫依附於戰勝者王世充。評書中的程咬金粗魯不文,但正史中的他頗有見識,曾一針見血地指出王世充「器度淺狹而多妄語,好為咒誓,此乃老巫嫗耳」。秦、羅、程最終棄之,西入長安,投奔李淵——《桃李子歌》指向的另一位可能人選。


唐國公李淵與隋煬帝是姨表兄弟。但是,《桃李子歌》使隋煬帝對李姓大臣猜忌極深,李淵的前半生不得不韜光養晦,過得庸庸碌碌。一次,隋煬帝在筵席上嘲笑表兄滿臉褶皺,有一張「阿婆」面。李淵的妻子竇氏見夫君悶悶不樂,悄悄告訴他:「唐」諧音於「堂」;阿婆也叫「堂主」——那是隋煬帝金口玉言,斷定了李淵終有一日會成為「唐主」。


竇氏與李淵所生的幾個子女中,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堪稱雙璧,女兒平陽公主也是巾幗不讓鬚眉,她的娘子軍天下聞名。還有一位,就是李元霸。


影視劇中,手持八百斤擂鼓甕金錘的的李元霸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隋唐十八條好漢,天下第一這個光環卻無可爭議地歸於他名下。按說書人的描述,他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可是,正史中的同名人物(李玄霸,因避諱康熙帝之名改「玄」為「元」)行三,是文弱之人,且早早亡故,與評書中手持一對八百斤擂鼓甕金錘的蓋世英雄相去甚遠。


李淵的第四子李元吉倒是容貌醜陋到連生母都嫌棄他,且喜好武藝,有驍勇之名。在比武時,李元吉曾執槊躍馬,結果被大將尉遲敬德片刻之間三奪其槊。可見,他的功夫距天下第一相去甚遠。


所以,李元霸的原型應該不是李淵之子,而是堂侄李道玄。他武藝精湛,十七歲時就隨李世民出戰,登城破陣,勇不可當。接著,李道玄隨李世民攻打王世充。被眾多英雄拋棄的王世充只能龜縮在洛陽一隅之地。唯一的指望,就是遠在河北的另一位梟雄竇建德——評書中,他是李淵夫人竇氏的胞弟,也就是李元霸的舅父。實際上,竇氏出身關隴的鮮卑門閥,而竇建德是河北鄉村的豪俠。


竇建德率十餘萬眾,西進洛陽,來救王世充。自古以來,逐鹿天下的重心在黃河中段。誰在這裡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誰就贏得了整個天下。這段黃河以西是長安的李唐,南面是洛陽王世充,而河北就是竇建德的大夏國。三大勢力戲劇性地聚首洛陽一帶。李世民、李道玄圍城打援、生擒竇建德。評書中的李元霸在四明山雙錘大破十八路反王,打得竇建德俯首求饒,實際上這一幕發生於虎牢關下。


李世民畫像


李道玄與李世民親厚,這一點和評書中的李元霸相同。可惜,最後他的隕落與此不無關係。劉黑闥打著為竇建德復仇的旗號,在河北收集舊部,起兵反唐。李世民推薦李道玄領兵徵討。嗣君地位受到威脅的李建成一系則推薦了史萬寶為副,牽制李道玄。最終,孤軍深入的李道玄陣亡。其實,他不是死於劉黑闥之手,而是死於內鬥。


相比之下,評書中的李元霸之死很有戲劇性——


見風雲四起,細雨霏霏,少頃虹電閃爍,霹靂交加。那雷聲只在元霸頭上落落的響,猶如打下來的光景。元霸大怒,把錘指天大叫:「呔!你天為何這般可惡,照少爺的頭響也!」說罷,把錘往空中一撩,抬頭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錘掉將下來……


這樣的死亡天真爛漫,也印證了李元霸的無敵——只有他能殺死他自己。


又過了許多年,漸漸老去的李世民讓丹青聖手閻立本將唐朝開國的二十四位功臣繪成圖畫,北向懸掛在了太極宮內的凌煙閣上。如果有時間,他就會登上閣樓,面對那一副副熟悉的容顏,回憶往昔的崢嶸歲月……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在清朝鴛湖漁叟校訂的《說唐》中,隋唐十八條好漢只羅列出了十三位的姓名。十三條有名有姓的好漢中,只有一位被繪製在凌煙閣上,排名最末:他就是秦叔寶——正史與評書就這樣無縫銜接。


《說唐》還留出了五席好漢的位置,讓孩子們無休止地去爭論,並在快樂的爭吵中度過自己的童年時光。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是《說唐》,而不是沈昫、歐陽修、宋祁和司馬光他們這些史學名家的鴻篇史書,向大多數人提供了對唐朝的最初印象。


正如唐詩裡說的,「若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神」。


悄悄的,微信又改版了

蘋果手機用戶看到的訂閱號界面

已經發生變化

如果不適應,可按如下操作進行

恢復原來的形式

為了更好的找到「國家人文歷史」

蘋果手機用戶可通過

加星標的方式

「國家人文歷史」置頂

進入公眾號首頁後操作如下

安卓手機用戶

可將「國家人文歷史」公眾號

添加到手機桌面

進入公眾號首頁後操作如下


長按圖片,支持國曆君

 

相關焦點

  • 隋唐英雄傳中宇文成都排第二,實際情況相反,連普通將領都打不贏
    一部隋唐英雄傳,可以說看起來非常過癮,尤其是隋唐英雄的排名,大家爭議不斷,雖然大家對隋唐英雄的排名有爭議。 但是排在頭兩位的英雄卻是大家公認的,這第一名是唐國公李淵的兒子李元霸,第二名便是宇文化及的兒子宇文成都。
  • 當年一部神劇《隋唐英雄傳》,場面寒酸,只因一場「疫情」
    無論是通過小說評書還是歷史課本,關於隋唐那一段歷史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而且還有許多改編的影視作品。改編的作品中大聖獨寵2003年的《隋唐英雄傳》,劇中每一位演員演技顏值均在線,人物形象鮮活生動,立體豐滿,是一部難得的優秀之作。
  • 再看《隋唐英雄傳》,才知道李世民為何棄了「硃砂痣」
    動漫超神秀經典國漫回憶記錄第9期——動畫版《隋唐英雄傳》隋唐英雄傳這是2002年上映的動畫作品《隋唐英雄傳》主題曲,作為中國動漫史上第一部和臺灣動漫行業合作的作品,該部動畫獲得上海文廣新聞傳媒和上海美影廠近1200萬投資。臺灣著名漫畫家,有「美型教父」之稱的高永先生為作品設計的六十多位主要角色,也是此部作品的亮點之一,完全不同於以往國漫的角色造型受到了不少觀眾的認可。
  • 《隋唐英雄傳》中結局悲慘的角色,羅成萬箭穿心,她令人痛心
    《隋唐英雄傳》中結局悲慘的角色,羅成萬箭穿心,她令人痛心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於2003年播出的《隋唐英雄傳》呢?這部劇講述的是在隋朝時期,以秦叔寶為中心的瓦崗寨義士匡扶正義,輔佐李世民的歷史故事。李元霸絕對是劇中的一名高手了,力大無窮,能徒手拿起幾百斤重的鐵錘,死在他手下的角色有不少。李元霸雖然是一個高手,但由於心性單純,是非不分,很容易就被人利用。在一個閃電雷鳴的晚上,他因為舉錘罵天,直接就被閃電擊中鐵錘,鐵錘掉下來把他砸死了。劇中還有一個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位童星,他就是釋小龍。
  • 早鳥價倒計時 | 契合兒童意識發展的經典名著評書《西遊記》
    說書人除了博學外,還要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將故事和人物進行藝術加工,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講述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旁徵博引融匯大量知識去分析和評論。 語言是有溫度的,並且極具感染力,和閱讀書本上冰冷的文字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 歷史影視劇隋唐演義中的十六位隋唐英雄的武力排行榜
    本劇是以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評書《隋唐演義》為藍本,投資2.8億製作的首部以電影手法拍攝的電視劇。2013年1月14日在東方衛視、山東衛視、深圳衛視首播,摘得第八屆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劇製作突出貢獻獎」。 今天我來說一說這一版隋唐演義中的十六位隋唐英雄武力排行榜
  • 隋唐第一猛將李元霸,歷史原型到底是誰
    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力,無人能敵。使一對金錘,四百斤一個,共重八百斤。坐騎為「萬裡雲」,日行一萬,夜走八千。晉陽宮比武,力挫天寶大將軍宇文成都,一戰成名。後奉旨赴四明山保駕,三錘擊走第三條好漢裴元慶,匹馬雙錘,一下午將十八路反王185萬人馬,殺得只剩65萬(平均每秒打死55人)。
  • 英超《隋唐英雄傳》2:綠林好漢雄闊海,劫富濟貧英超狼
    「紫面天王」雄闊海在眾多版本的隋唐英雄當中排名第四,足見其個人實力的強悍已經被公認。雄闊海的出場頗有特點:在眾多熟識的版本中,雄闊海的出場是以一個「落魄武人」的形象出馬,但此前他早已結識了南陽侯伍雲召(隋唐第五好漢),彼時伍氏剛剛被宇文化及抄家誅九族,伍雲召與宇文成都的交戰中直接慘敗出逃。在長安燈會上,雄闊海也早聽聞宇文成都天下無雙,向來自視甚高的紫面天王以街頭賣弓的方式「碰」了巡城的宇文成都,結果這張弓直接被宇文成都一把拉斷!
  • 重磅推薦|長篇歷史評書《大秦帝國》開播
    來源:麗爾摩斯-黃秋麗長篇評書《大秦帝國》簡介大秦帝國時代,如初升紅日,照亮了中國文明的原生時代,其功經天緯地,其光耀臨四方!作為中央國家機關「強素質 做表率」推薦圖書的歷史小說長篇歷史評書《大秦帝國》,由作者孫皓暉先生親自指導,由西北大學中國文明史研究院監製,北京赤土長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誠邀評書大師單田芳高徒趙亮先生親自執扇播講。評書版《大秦帝國》充分尊重原著精神,妙用評書藝術技巧,與原著相得益彰,相映成輝。
  • 隋唐英雄小說中秦瓊的七大救命恩人:羅、張、王、黃、魏、徐、謝
    隋唐英雄系列歷史演義小說,深得讀者大眾喜愛,其故事常成大眾茶餘飯後之談資。該系列小說塑造了眾多英雄人物,而秦瓊無疑是該系列小說前期故事的絕對主角人物之一,故而得到小說、評書等文學藝術作品作者、文人墨客的青睞,不吝筆墨對秦瓊大肆渲染,塑造光輝形象。
  • 一人一桌一摺扇,一部嶽飛久流傳,祝評書大師劉蘭芳生日快樂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紅旗飄揚)一人一桌一摺扇,一部嶽飛久流傳,祝評書大師劉蘭芳生日快樂劉蘭芳,1944年1月11日出生於遼寧省的一個曲藝世家,滿族人。6歲,劉蘭芳隨母親學唱東北大鼓。她在在鞍山電臺播講了《海島女民兵》《閃閃的紅星》等作品,小有名氣。1976年(32歲),劉蘭芳接到了一個大任務,鞍山電臺想要劉蘭芳說一部長篇大書。劉蘭芳反覆琢磨,最終決定說《嶽飛傳》。一則嶽飛的故事她最熟悉,二則這是她的伯樂楊呈田傳給她的。
  • 評書四大家實力大比拼
    袁闊成: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闊成我國的評書四大名家分別是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袁闊成是評書界的泰鬥前輩,論輩分要比其他三位名家高一輩,有句話說「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闊成」,這是對袁先生藝術水平的肯定。
  • 容易被誤導的4大歷史事件,是小說家編出來的,並不存在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笑面人》 我們有時候了解一些歷史故事,並不是從史料中了解的,而是基於一些歷史小說或者相關的影視作品了解的。這些故事有的確是真實存在的,而有些歷史故事或者影視作品中的歷史橋段,卻是杜撰的。
  • 《隋唐英雄傳》宇文成都實力能排第幾?
    首先明確這裡討論的是03版電視劇《隋唐英雄傳》裡,不是小說更不是歷史,所以大家別扯偏了,這版電視劇固然也是隋唐系列中的經典之作,但和86版西遊記一樣,雖然足夠經典但很多地方卻明顯偏離原著。《隋唐演義》和《三國演義》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實力排行,三國演義武力排行可謂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種排法,除了呂布排第一基本無爭議外誰也排不出個大家都信服的前十,而隋唐演義作者卻讓他們一一對號入座。
  • 評書十代師承關係表
    在1914年3月30日的「評詞研究員畢業等級分數表」評比中,他以85分最高分,榮登有二十一名評書藝人參加的此項活動之榜首。其代表作有《大隋唐》、《大八義》、《清烈傳》等。系瀋陽評書的奠基人之一。這部書稿後來由其親傳弟子陳蔭榮口述,經人整理,成為一百四十萬字的《興唐傳》,由中國曲藝出版社1984年出版。品正三以會書多而出名。他可以連續講說從隋到北宋的一系列評書,有《九老興隋》、《隋唐》、《隋唐小英雄傳》、《龍潭鮑駱》、《富貴壽考》、《五代殘唐》、《大宋飛龍傳》、《楊家將》等八部,人稱「品八套」。
  • 單田芳評書「金句」之賞析
    表演評書,聲情並茂。(9)借你口中言,傳我心腹事 (10)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又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評書大師的風範(23)殺雞焉用宰牛刀,有事弟子服其勞。富貴之家有有有,貧困之人寒寒寒。升官發財嘚嘚嘚,兩腿一蹬完完完。 (25)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 年輕人不喜歡聽評書?評書大家劉蘭芳講述《亂世王者》玩家故事
    聽見玩家故事 成就新生代的評書說起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評書,自然離不開劉蘭芳先生的名字,她作為中國非遺年度人物、中國曲藝協會名譽主席,從藝60載,曾是兩代人的聲音記憶,她編寫、演播的著名評書《嶽飛傳》火遍大江南北。
  • 麗姬傳公孫麗結局是什麼 公孫麗歷史原型是誰角色介紹
    ­  電視劇《麗姬傳》公孫麗結局是什麼 公孫麗歷史原型是誰角色介紹­  電視劇《麗姬傳》改編自作家溫世仁的遺著《秦時明月之荊軻外傳》,講述了麗姬與嬴政、荊軻、韓申四人王宮與江湖的陰謀與愛情的故事。該劇將於2017年暑期登陸浙江衛視。那麼麗姬傳公孫麗是誰演的?麗姬傳公孫麗結局是什麼?麗姬傳公孫麗歷史原型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