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手臂疼痛的情況,你會選擇看什麼科?也許,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會是骨科或者神經內科。
59歲的康先生(化名)最近也因為手臂疼痛上了醫院,卻最終在心血管內科「撿」回了一條命。
左側手臂劇烈疼痛問題居然出在心臟
前些天,康先生下班後和同事們聚會,席間,他忽然感覺左側手臂劇烈疼痛,很快,痛感還從腋窩、上臂延伸到了小臂。同時,他也覺得胸口悶悶的。
5分鐘後,康先生的症狀慢慢緩解了,但對身體狀況很上心的他,還是覺得不放心,便主動搭上同事的車,來到聚餐地點附近的醫院一查究竟。
在急診室完成相關檢查、留觀2小時之後,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康先生的心電圖、心梗指標均未出現異常,醫生建議回家休息,白天到醫院門診再看。
「到底怎麼回事?難道我應該去骨科或者神經內科看看?」剛到家不久,康先生心裡正納悶,手臂疼痛的症狀卻再次襲來。
意識到情況不對,他迅速撥打120,被送到浙江醫院胸痛中心。
經檢查,康先生的心電圖ST段明顯抬高,肌鈣蛋白是正常值的7倍,接診醫生判斷是心梗無疑了。通知下去立即啟用導管室,急診冠脈造影結果提示康先生前降支近段次100%閉塞,醫生們一刻不敢耽擱,迅速開通了康先生閉塞的血管,縮短心肌缺血時間,為挽救其存活的心肌細胞和生命贏得了寶貴時間。
平時身體不錯為啥突發心梗?原來是高脂血症惹的禍
雖說非常幸運地保住了性命,康先生卻想不通了,自己的身體狀況一直還算不錯,也沒有熬夜、抽菸等不良生活習慣,而且最近工作強度也不高,這場心梗來得有些莫名其妙。
不過,在了解到康先生有高脂血症病史後,醫生覺得心梗「找上門」也並非完全無緣無故。
浙江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杜常青介紹,根據血清血脂水平,高脂血症分為以下4種類型:高膽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以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康先生屬於最後一種,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數值及甘油三酯均偏高,而許多流行病學的研究顯示,長期的高脂血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後,就會形成更多的類脂質物質,也就是老百姓說的血管垃圾。」
當這些垃圾堆積在不光滑的血管內壁,久而久之,就會堆積成山,形成斑塊。斑塊越來越大,就會導致血管狹窄,引起缺血。當不穩定的斑塊發生破裂後,就會形成血栓,而發生在心臟的血栓就是心肌梗死。
秋冬季節心梗高發除了胸痛這些心梗症狀也應牢記
隨著日常相關醫學知識的科普,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心梗的典型症狀表現是胸痛,但手臂痛怎麼也和可怕的心梗搭上關係了?
其實,心梗除了表現為心前區疼痛或憋悶感的典型症狀,也還有其他一些不典型的症狀值得我們牢記:
1.左上肢放射痛和左後背放射痛;
2.牙痛或上頜部痛;
3.部分人群發生心梗時僅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等消化系統症狀;
4.突發頭暈、眼前發黑,甚至暈厥;
5.一開始就表現為猝死,這也是最嚴重的臨床表現,多為左主幹或多支病變所致,預後極差。
康先生的情況則屬於第一種——左上肢放射痛,而且初診時相關身體指標尚未出現異常。杜長青說,這樣的情況下,患者及家屬都很容易掉以輕心,如果康先生熬到白天再來就醫,後果不堪設想,好在他的自我保健意識很強,才沒有造成難以挽回的局面。
杜常青提醒,年齡在40歲以上,患有高血壓、血脂紊亂、長期吸菸嗜酒、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都屬於心梗高危人群,平時一定要嚴格按照醫囑服用相關藥物,同時,也要定期做檢查,以便及時發現早期冠心病、無症狀性冠心病等,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