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轟炸倖存者親述不曾忘卻的傷痛

2020-12-16 騰訊網

華夏都市報(記者 陳瑤 通訊員 範永根)6月5日是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79周年祭。上午10點半,防空警報再次劃破重慶上空,響徹全城。在重慶市渝中區較場口「六·五」隧道慘案舊址,幾十位倖存者與死難者家屬向遇難同胞獻花寄哀。在悼念現場,這些白髮蒼蒼的老人跟筆者回憶起了那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

重慶大轟炸的親歷者和受害者到「六·五「大隧道慘案遺址鞠躬。

大轟炸受害者粟遠奎。

87歲的倖存者:「我爬回了家,但兩個姐姐沒能出來」

1941年6月5日傍晚,當尖利的空襲警報忽然劃破重慶的天空,為了躲避空襲,人們驚慌失措地從家裡奔逃出來,向最近的防空洞跑去,粟遠奎一家就是其中之一,他們選擇躲避的防空洞就是當時渝中區最大的十八梯防空大隧道。

今年,粟遠奎老人已經87歲了,但他永遠記得,那天父親帶著母親,母親一手拉著他,一手牽著大姐,大姐拉著二姐,來不及收拾任何東西,一家人拔腿就往防空洞裡跑。由於就住在十八梯附近,粟遠奎一家是第一批躲進防空洞的市民。

「我們往防空洞的深處跑去,但沒多久,人流就像潮水一樣湧進來。」慄遠奎說,伴隨著洞外炸彈發出的巨大悶響聲,人流將他和父母擠散了。

「弟弟、弟弟你在哪兒?!」姐姐焦急的呼喊聲隱約傳來,「姐!我在這裡!」但就算年僅8歲的粟遠奎吼破嗓子,他的聲音也被防空洞內嘈雜的尖叫聲與哭泣聲淹沒。

身高只到大人腰部的粟遠奎被人流推到了防空洞的拐角處,瘦小的身形讓他不得不在這個角落裡停了下來。蹲在地上,缺氧、恐懼、飢餓一齊襲來……很快,粟遠奎覺得越來越困,暈了過去。

親歷者講述重慶轟炸慘案經過。

6月6日清晨,粟遠奎被一陣劇烈的晃動驚醒,睜眼的那一剎,他摔在了地上。原來,抬屍人以為他已經死了,沒想到卻「活」了過來,被嚇了一跳。

「叔叔,這是哪兒?」 粟遠奎問。「小娃娃,這裡是十八梯防空洞,快回家,你家人肯定急瘋了。」 聞言,粟遠奎正想站起身卻發現雙腿因蹲得太久已經站不起來了,他只能手腳並用地爬出防空洞。

粟遠奎說,他一輩子都記得那個場景,天蒙蒙亮,地上全是蓋著白布的屍體,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火藥和灰塵味,整座城都是「霧蒙蒙」的,只有還沒滅的大火燒得通亮。

那一天,粟遠奎是爬回家的,從此腿上落下了病根,雖然父母仍在,但他的兩個姐姐卻再也沒有回來,那一聲「弟弟,你在哪兒?」,也成了姐姐最後的「遺言」。

大轟炸受害者曾憲君。

端著黑白相片的老人:「外婆背著我找父母,找了兩天兩夜」

在較場口悼念的人群中,一位滿頭銀髮的老人格外引人矚目。她神情肅穆,兩眼含淚,在她手中捧著一張黑白照片,男子西裝筆挺英俊帥氣,女子一身素裙端莊大方。老人說,照片裡的人是她的父母,這一生,她只能憑著這張照片去想像一個有父母的家。

曾憲君對父母所有的記憶都來自於她的外婆,1941年6月5日,只有6個月大的曾憲君還在外婆的背上睡覺,忽然就被遠處傳來的一聲巨響嚇醒,很快,這些巨響越來越多、越來越密集……她被嚇得大聲啼哭。那時的她並不知道,巨響是炸彈爆炸後發出來的,更不知道,她的父母就在那一天於羅漢寺外「失蹤了」,永遠都不會再回來。

在後來的許多日子裡,曾憲君的外婆會一遍遍地對她講大轟炸那天,背著她尋找她「失蹤」父母的經歷。

那是一個陰天,由於雲層很厚,人們以為飛機看不清地面不會空襲,曾憲君的父母決定到羅漢寺去為一家人祈福並宴請朋友。

然而,就在吃飯時,警報響了起來,炸彈隨之落下,夫妻二人再也沒能回去。

父親的朋友趕到曾憲君家裡報信後,外婆當場暈倒在地。大概是曾憲君的哭聲太大,不多一會兒,外婆被「叫」醒,一邊口裡呢喃著「完了完了」,一邊往朋友所說的餐館跑。

曾憲君說,她的外婆是1950年6月過世的。彌留之際,老人一直念叨著那天的場景:整條街的房子都燃燒著熊熊大火,嗆人的硝煙讓曾憲君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她背著僅半歲的孫女,在廢墟中尋找著女兒和女婿的遺體,但只有滿目瘡痍。那一日後,每當有人問起,曾憲君的外婆只說:他們「失蹤」了。離世這個詞,曾憲君從未聽外婆提起過。

市民向遇難者鞠躬。

年齡最大的悼念者:「我會每年都來,直到我走的那一天」

蔣萬錫杵著拐棍站在紀念碑前,今年89歲的他是在場所有悼念者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但去年他還不是。

1941年6月5日,蔣萬錫失去了哥哥、大嫂以及他們未出生的孩子。為了尋找他們的遺體,蔣萬錫在人堆裡翻了兩天兩夜,但一無所獲。時至今日,他每年的這一天都會來到較場口「六·五」隧道慘案舊址祭奠,即便連走路都已要人攙扶,但獻花時他卻固執地要自己去做。「79年了",蔣萬錫嘆道,每當想到那天的場景依然會傷心。

離開時他對筆者說:「隨著時間越來越久,那一天的親歷者也會越來越少,但我會每年都來,直到我也走了的那一天。因為只要有人記著這段歷史,這件事就永遠不會過去,也不能過去。」

相關焦點

  • 重慶大轟炸倖存者悼念「六五大隧道慘案」遇難同胞
    華夏都市報(記者 周敘玲 通訊員 範永根)2020年6月5日上午,防空警報聲響徹重慶主城區上空。近百名重慶大轟炸倖存者及志願者在重慶大轟炸「六五大隧道慘案」遺址前,為79年前在「六五大隧道慘案」中逝去的同胞默哀。
  • 77年前的今天——重慶大轟炸:最接近死亡,也最接近活著的真諦
    1941年的今天,重慶發生了駭人聽聞的「六·五大隧道慘案。」在日軍的疲勞轟炸中,近萬重慶市民湧入位於較場口的公共防空隧道中,後因長時間的高溫缺氧窒息傷亡。這是在長達六年零十個月的日軍對渝無差別轟炸中最令人震驚的一次傷亡,6月5日也成為了「重慶大轟炸紀念日」。而從1938年日軍對重慶發動第一次試探性轟炸開始,已經過去了整整80年。
  • 俄耳甫斯與歐律狄克:被忘卻的不是歡愉,是傷痛。除非,刻骨銘心
    由於其妻子毒傷並沒有完全治療結束,在逃離幽冥的過程中,一步一痛的向前行進,在即將回到陽間的那一刻,因為毒傷碰觸到了烈陽的照耀,讓疼痛戰勝了夫妻二人的理智——妻子埋怨俄耳甫斯在整個逃離過程中都不去關照她的傷痛,只知向前行進,因為太過疼痛其妻子的嘟囔聲蓋過了兩人的心跳,被俄耳甫斯聽到,俄耳甫斯也的確被勝利的曙光衝昏了頭腦,往回想要擁抱、安慰在自己身後的妻子、愛人,而就在此時,妻子剎那間被送回了幽冥,給予俄耳甫斯的只有最後的兩滴愛人的眼淚
  • 實施重慶大轟炸的那個日本軍官,為啥剖腹自殺?遺言中說明了一切
    中島·疾風 三、重慶大轟炸 大轟炸中的重慶 之後,他演講主張使用海軍航空兵部隊,對我主要城市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
  • 這是永遠不能忘卻的祭奠!
    這是永遠不能忘卻的祭奠!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作者:李永錫、周喆、陳子夏、郭曉龍、關天玥  2020-12-13 新華社發(蘇陽攝)她幾經浮沉、飽經滄桑她的靈動秀美、她的萬千氣象隨著鑲嵌在重巒疊嶂間的廟宇樓閣隨著深情如凝眸的淮水流淌在文人墨客的筆下記載在浩蕩的青史裡可在83年前這一切美好曾被那樣慘烈撕碎1傷痛——那時那裡曾是人間地獄
  • 罕見老照片:圖1是日本廣島原子彈倖存者,滿身疤痕,無精打採
    照片中的就是廣島原子彈爆炸之中的倖存者,滿身傷疤,目光呆滯。這是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後不久日本的海軍就把子彈扔進了海裡,也是有一部分的日本人不喜歡戰爭的,只是迫於無奈。這張是日本戰敗之後在審判日本的二戰戰犯。1946年7月25日,另一個原子彈實驗對日本戰艦的殺傷力,這次的這個是為了嚇唬日本的,他們已經被投了兩顆原子彈了。恍如一顆巨大的蘑菇雲。
  • 「東京大轟炸」背後的秘聞—壓死日本帝國主義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執行任務的16架轟炸機中,只有2架勉強飛到預定地點,13架迷了路,在中國江蘇、浙江、安徽等地迫降或墜毀,都沒有降落在中國成都;80名美國飛行員,被日軍俘虜了8名,5名陣亡(包括被日軍殺害),62名被中國抗日軍民救助,輾轉經中國重慶、桂林等地送回美國本土;其中一架由於偏離航線嚴重、再加上損耗劇烈的B—25竟然迫降在了海參崴,怕引起國際糾紛,5名飛行員被蘇聯扣押
  • 重慶防空警報拉響時,今天,請為他們默哀!
    {"title":"重慶防空警報拉響時,今天,請為他們默哀!"         今天是6月5日重慶大轟炸紀念日一個值得被所有重慶人銘記的日子這一天,不容我們忘記!山城重慶位於險峻的巴蜀之地1937年,為了國家山河大局易守難攻的重慶成為了戰時首都「此後將以最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
  • 當倖存者姚秀英奶奶去世,他們還在沉默,有尊嚴地活著沒那麼容易
    媒體報導說,就在昨天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姚秀英奶奶去世。我們沉痛地回憶過去的一段路。這次享年89歲的姚秀英奶奶去世以後,截至目前,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登記在冊在世的倖存者,僅僅還有75位。那些在南京大屠殺犧牲的先烈、破碎的家庭,還有骨肉分離的慘狀,誰來癒合那些傷痛?他們一生背負血淚記憶。歲月流逝,他們的生命逐漸凋零,但歷史不容忘卻,只是我們想像的文明又是那樣發光,儘管所遭遇的如此冰冷。
  • 重慶永川煤礦事故唯一倖存者轉市醫院救治 在事故煤礦工作20多年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焦俊傑報導:12月6日,重慶永川,天灰濛濛的。兩天前,重慶永川區吊水洞煤礦發生一起事故,導致24人被困井下,經全力搜救,事故中1人獲救,23人遇難,目前搜救工作已經結束。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記者輾轉找到事故中唯一一名倖存者家所在地,該倖存者今年55年,在吊水洞煤礦工作了20多年,因永川當地醫院缺少高壓氧艙已經轉入重慶市另一家大醫院救治。
  • 這是永遠不能忘卻的祭奠!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新華社發(蘇陽攝)她幾經浮沉、飽經滄桑她的靈動秀美、她的萬千氣象隨著鑲嵌在重巒疊嶂間的廟宇樓閣隨著深情如凝眸的淮水流淌在文人墨客的筆下記載在浩蕩的青史裡可在83年前這一切美好曾被那樣慘烈撕碎1傷痛—  夏淑琴1937年12月13日夏淑琴全家祖孫9口人中除了時年8歲的她和4歲的妹妹3人慘遭日本士兵姦殺其餘4人都死於日軍的刺刀之下她也被刺中三刀但因昏死過去而倖免於難1994年8月夏淑琴以戰後第一個到日本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身份
  • 東京大轟炸,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常規空襲!
    東京大轟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東京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兩次轟炸。這一空襲史稱"李梅火攻"。如果僅算空襲規模的話,德國對英國採取的海獅計劃以及1944年美英對德國的「颶風行動」規模要比「東京大轟炸」大得多,無論是從出動轟炸機的規模還是投擲的彈藥,東京大轟炸都要比前者遜色的多。但是,東京大轟炸卻是人類歷史上造成破壞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常規空襲。
  • 他是鐵達尼號唯一的日本倖存者,為何一生受盡唾罵?
    前言 眺望著,眺望著,每當駐足眺望那一眼望不到邊際的蔚藍大海時,它總是那般變幻莫測,時而溫柔萬千,時而波瀾壯闊,海風襲來總是掀起陣陣漣漪,似乎也讓自己短暫的忘卻了塵世的喧囂和煩惱,帶來片刻的寧靜。
  • 三峽博物館,位於重慶人民廣場西側,展示了這座山城的發展歷史
    三峽博物館位於重慶人民廣場的西側,館內收藏了巴蜀青銅器、漢代雕刻藝術品等各類文物數萬件,展示了這座山城的發展歷史, 在館內的「壯麗三峽」展廳,三峽庫區的食物也大量收集,真實再現了三峽的樣子,博物館建築的正上方漏鬥型圓形圓頂就像一個巨大的接露盤,意為「三峽的水要來天了」, 外壁由大面積的藍色玻璃和古風砂巖構成
  • 《〈苦幹〉與戰時重慶》即將出版,首次從影像史學視角解讀戰時首都...
    8月8日,來自重慶大學出版社的消息稱,首次從影像史學的視角,以奧斯卡獲獎紀錄片《苦幹》為對象和主線,還原、解讀、呈現戰時首都重慶歷史的新書《〈苦幹〉與戰時重慶——影像史學視野下的戰時首都》將於8月中旬上市,以饗讀者。
  • 義大利姑娘親述,從羅馬到上海
    義大利姑娘親述
  • 日本1年攻下大半個中國,重慶打了6年都沒打下來,原因只有2個字
    從1938年2月開始,日軍對重慶展開了為期五年半的大轟炸.在此期間中,日軍先後進行了200多次轟炸行動,派遣飛機9000多架次,毀壞了重慶大部分建築,給重慶人民帶來巨大的損失。很明顯,日軍試圖通過空中打擊配合地面部隊拿下重慶,從而佔領整個中國。
  • 誰殺死了倖存者?
    當我們認為一個人無時無刻都能保持一定的理性的時候,自然會對於已經發生的一切難以理解,而這樣的難以理解必然會造成受害者所要承受的二次傷痛。今天分享的電影,說的就是這種難以承受的傷痛所帶來的一個悲傷的故事。而這個故事至今仍在發生。
  • 若風親述爭議源頭
    若風親述爭議源頭 馬上有酒局:究竟怎樣才算「核心玩家」?若風親述爭議源頭 來源:網絡 作者:曉鏑 時間: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