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董凡超 吳亞東
在福建省福清市江陰鎮,「有事找老莊」是當地群眾口口相傳的一句話。
「老莊」是誰?為何家喻戶曉?
「老莊」就是江陰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專職調解員莊春松。雖年過六旬,但他仍精神抖擻,堅守在調解一線。
自2011年成為專職調解員以來,莊春松就再也沒有離開過調解崗位,調解矛盾糾紛近千件,先後獲得「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福建省人民調解專家」等稱號。
調解工作絕對不能草率
走進老莊辦公室,會看到他的「老三樣」:一本泛黃的筆記本、一個茶杯、一副老花鏡,這是老莊的調解「法寶」。
剛做調解員那會,因法律基礎薄弱,每逢調解糾紛,莊春松都感覺有些力不從心。「既然做了,就要做好!」莊春鬆通過自學、參加培訓和請教律師等方式豐富法律知識,提高工作能力。「打鐵還需自身硬嘛!面對調解工作絕對不能草率。」
在莊春松泛黃的筆記本上清晰地記錄著一些調解實例、張貼著一些案例剪報,這是他平時記下來的典型案例。除了自己「充電」用,調解時他也會拿出這些實例來勸解當事人,這樣更有說服力。
問起調解「秘訣」,老莊坦言,調解工作其實沒有「秘訣」,只要做到「三勤」:手勤、腳勤、嘴巴勤,就能有效化解糾紛。「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多走動幾次,多做做思想工作,多站在雙方立場去分析利弊,當事人往往會被感動。」在他看來,一些矛盾糾紛若及時走訪,早發現、早化解,就能避免激化。
2017年9月底,一福清華僑開辦的超市發生重大火災,店內9名江陰鎮人遇難。福清黨委政府積極協調,將相關人員全部接回福清處理後續事宜,並委託老莊進行調解。面對這一重大敏感事件,老莊多方溝通協調,擺事實、講道理、說政策、釋法律,經過兩個多月不懈努力,雙方終於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協議賠償金額達1300萬元。
調解工作室打出品牌效應
2015年8月,以老莊個人名字命名的「莊春松調解工作室」掛牌成立。工作室成立以來,共調解糾紛519件,涉案金額6875萬餘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莊春松更是堅持調解不鬆懈,及時介入、快速調解矛盾糾紛17件。2020年5月,調解工作室被福建省委政法委員會、福建省司法廳授予「省級金牌調解工作室」榮譽稱號。
在「莊春松調解工作室」品牌帶動下,江陰鎮不斷整合資源、拓寬途徑,組建了江陰僑聯調解室、「兩代表一委員」調解工作室、鄉賢調解工作室等,全方位化解矛盾糾紛。
2019年成立的江陰鎮鄉賢調解室,通過與莊春松調解工作室資源共享、聯合調解,化解了一批重大疑難糾紛。
「老莊腔」的「江陰好鄉音」
「各位鄉親,福清市正在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這裡是江陰好鄉音廣播,我是老莊,《老莊說政策》準時與您相約……」每天下午5點,老莊熟悉的聲音總會準時響起。
正因為莊春松調解熱心用心,為群眾解決了不少矛盾糾紛,樹起了口碑,鎮黨委政府在開設「江陰好鄉音」智慧廣播時找到老莊,邀請他參與節目製作,為老百姓講解法律法規和政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老莊充分發揮江陰本地人優勢,在做好糾紛化解的同時,義務承擔起宣傳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等工作,熟悉的本地口音和通俗易懂的話語,大家一聽就懂。現在每天上午9點、下午5點,「老莊腔」的「江陰好鄉音」雷打不動地迴響在江陰,老莊成了「出聲」頻率最高的鄉村義務法治宣傳員。
在群眾心裡,老莊是個「法律通」,也是大傢伙的「知心人」,「有事找老莊」一句最樸實不過的言語,飽含了群眾對他最誠摯的信任和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