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運動的歷史已經長達數百年。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的老大,美國也經歷了幾乎每年都會出現的工人罷工。從原先的各自為營到組織獨立工會,到現在工會已經成為美國實力最大讓資本都有些打怵的力量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是工人鬥爭出來的,也是由工人自發組織起來的。就是資本對於工人的壓榨不分國內國外,也不分這個國家的性質是什麼?很多政治上面的理解對於普通人而言沒有任何差別。哪一個國家不交稅,哪一個國家不需要打工?
美國在1959年曾爆發了一次共有50萬美國鋼鐵工人舉行的罷工,也是在二戰以後美國鋼鐵工人的第六次大罷工,在美國歷史上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美國的罷工並不是毫無秩序的,這一次罷工和前五次罷工一樣,都是勞資合同關係期滿,新的談判合同沒有達成的情況之下,工人為了進一步徵求自己的權利而爆發的一次罷工。
第五次罷工的時候,雙方籤訂了為期三年的鋼鐵業勞資合作協議,臨近協議到期時,雙方共舉行了長達70天的談判,但是資本拒絕了勞動工人的訴求。工人大罷工上演,這一次罷工牽扯了近50萬個鋼鐵工人以及10萬左右的失業工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因此而使得艾森豪出面協調此事,在當時美國前十二大鋼鐵公司共佔據了美國90%的鋼鐵生產和市場佔用份額,對於整個美國經濟的影響具有直接並且重大的關係。
直接影響的行業產業一共有一百五十多個,而且都是重要的工業生產部門,主要有石油,化學,飛機,機器製造,鐵路,如果工人持續罷工,那麼美國社會比較無法運轉,但是壟斷資本在這一方面是有充分準備的,因為早在談判之前,他們就已經宣傳鋼鐵工人將在當年的7月初進行罷工,各大鋼鐵用戶都囤積了大量的存貨,鋼鐵生產即便在罷工期間夭折,但是短期內各達鋼鐵用戶不會受到直接影響。
這一儲備一般高達六個月以上,資本認為,只要有這樣一種準備,他們的力量就可以戰勝工人,使得最終的工人階級屈服,罷工也會因為長時間沒有效果而最終流於形式而被鎮壓。之後造成了一些可控的損失,也完全可以有恢復生產的工人負擔,所以當時的美國工人為了切身利益和資本家展開了長期鬥爭,在合同期滿以前,聯合鋼鐵工人工會就代表勞動方向資方提出了很多要求,且也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基本要求是保證就業安全,縮短工時,擴大就業,增加養老金和失業補助,每小時工人工資提高40%。
資方力量也十分強大,不但拒絕了工人工會的這些要求,甚至還提出要將原先的合同期限延長一年。就是在工資增長方面凍結工人工資,但是隨著當時的物價上漲,對應的工資條款難以令人接受,而且還要求工會24小時內必須做出答覆,否則將主動關閉工廠解僱工人,談判就這樣陷入僵局。此時的美國政府也看眼裡急在心裡,時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不得不出來講話。
首先,支持資方,要求工會準許將合同延長兩個星期,以便進行後續談判,同時對資方展開遊說,以保證整個社會的正常生產,但是收效甚微,資方依然拒絕美國政府以及埃森豪威爾總統的恢復生產要求。自方認為當時的經濟發展雖然向好,但是通貨膨脹也十分明顯,這都是由於美國政府的過度印鈔導致的。這樣一種人力成本的提升,使得在支付工資的時候負擔太大,而且鋼鐵工業利潤太低,不像其他行業一樣擁有豐厚的高附加值。
對工人增長工資必然會導致生產率的下降,而導致資本溢出,美國的鋼鐵行業將進入寒冬,誰也是受害者。其實當時美國遇到的這些經濟問題以及罷工問題,是我們當下十分常見的供求關係以及通貨膨脹的問題。在這一點上,其實美國也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即便到現在來講,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完全解決這樣一種勞資糾紛,唯一能做的就是將這件事情凍結,暫時性的恢復生產,雙方各退一步。
當時美國市場上的供求關係與當下十分類似,除了供給大於需求以外,政府不斷印鈔以刺激經濟,使得經濟過熱,通貨膨脹必然出現,但是工人工資上漲和資方社會生產力的下降必然會導致這樣一種不可調和的矛盾。而且,通貨膨脹並不僅僅是社會流動資產過熱而導致的,它也包括物價的上漲,工人工資的上漲以及壟斷因素的出現。在不同的時期,每一個誘發通貨膨脹的因素,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導致在每一個利益階層當中的分析和認知不同。
其實從當時的美國社會來看,13年的時間,美國工資增長了11倍。這是得益於戰後的和平發展和整個國際秩序和經濟秩序的重新構建,統一市場作為經濟大發展的框架基礎而取得的成就。但是將當時的眼光放在全球,其實鋼鐵業的價格增長的比工資更多,但這也確實不能表明鋼鐵行業就能夠實現同等盈利。
一方面鋼材價格提升部分是由於生產鋼鐵的企業獲得了更多的絕對利潤,同時也有國際買家的支撐。當然還有鋼鐵購買中介和政府在其中的稅收。如果將這些支出和利潤分配全部放在鋼鐵生產廠家和公司的身上,確實並不公平。美國的總統艾森豪也確實對鋼鐵業的價格,利潤以及工資等因素做出了分析和討論,得出的結論是雙方都沒有說謊。當時的產業和國際供求出現了變化,但是美國政府卻無法給雙方說出這樣一種無法解決的結論。
原先的生產力只有規模上的區分,隨著進一步的提升,如今的工人與資本的較量更加隱晦,尤其資本推高了生活成本,勞動力別無可選,在沒有鬥爭的情況下資本就已經佔據主導地位,甚至讓人感覺天經地義,資本成熟了,工人卻已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