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都允許2萬個流動商販經營點 全民擺攤組造人間煙火 新華社成都6月4日電 一排綠色地毯、20個固定攤位、每個攤位擺有一個黃色號牌記者2日在成都市武侯區簇錦街道太平園中三路看到,近百米長的綠色地毯上,售賣水果、涼粉涼麵、煎餅、滷菜的攤位整齊排開。 在地
新華社成都6月4日電 一排綠色「地毯」、20個固定攤位、每個攤位擺有一個黃色號牌……記者2日在成都市武侯區簇錦街道太平園中三路看到,近百米長的綠色「地毯」上,售賣水果、涼粉涼麵、煎餅、滷菜的攤位整齊排開。
在「地毯」的一端,劉鳳蓮的水果攤不時有人光顧。「我沒什麼其他技能,又租不起門面,就擺攤賣水果。之前一直和城管『打遊擊』,收入不穩定,壓力好大,現在心裡踏實多了。」劉鳳蓮和老公靠著賣水果養活一家6口,允許擺攤後,現在一個月收入3000多元,比之前增加了1000多元。
「這條路臨近地鐵站,附近的寫字樓有近500家公司,1萬餘名員工,人流量大。」武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劉自強告訴記者,因為有需求、有生意,之前不允許擺攤時,這裡也有攤販聚集,管理難度很大,也容易產生矛盾。
這是6月2日在成都市太平園中三路拍攝的臨時佔道攤點。
今年3月15日,成都市出臺文件,允許設置臨時佔道攤點、允許臨街店鋪越門經營、允許大型商場佔道促銷……堅持柔性執法和審慎包容監管。同時,臨時佔道經營需保障安全,不佔用盲道和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潔工作。
這一政策出臺後,當地開始一步步探索如何在為流動攤販「鬆綁」之餘讓他們規範經營。
「之前我們發現攤主走後地面油汙不好清洗,近期我們就定做了一批塑料地毯免費發放給攤主,他們每天帶回家清洗。」簇錦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正國說,想要在該處擺攤的商販,要到街道辦進行實名備案,學習相關法規並籤訂經營承諾書後便可發放臨時佔道經營證,食品加工的還需辦理健康證。臨時佔道經營證根據不同時段標記為3個顏色,早市是綠色證,午市是黃色證,夜市是藍色證。
「目前這20個攤位共有47個攤主在不同時段出攤,其中9位攤主是困難戶。攤位實現了定時、定點、定人後,更能規範經營。」劉自強說。
6月2日,商家在成都市太平園中三路臨時佔道攤點上準備食品。
記者從成都市城管委了解到,截至5月28日,成都市設置臨時佔道攤點、攤區2230個,允許臨時越門經營點位17147個,允許流動商販經營點20130個,增加就業人數10萬人以上,中心城區餐飲店鋪復工率超過98%。
3日中午,在成都高新區天府二街蜀都中心樓下,一排美觀的花臺後面,沿街店鋪將桌椅擺出來,客人們在室外就餐、喝咖啡,十分熱鬧。
「室外空氣清新,環境寬鬆,客人都喜歡坐外面。」一家麵館的老闆王斌告訴記者,疫情期間麵館停業一個多月,虧損了近四萬元。「允許外擺後我們生意好了很多,現在除了周末,每天營業額有5000元左右。」
記者看到,王斌的麵館位於拐角處,用花臺包圍的室外區域放置了13張桌子,前來就餐的客人很快就坐滿了。「現在生意忙,店裡又多招了4名員工,也為緩解就業壓力盡一點力。」王斌說。
6月2日,市民在成都市黌門街一處臨時佔道攤點選購糕點。
五月中旬以來,成都市武侯區黌門街社區在街口設置了九個「天府集市」大棚,為有擺攤需求的水果、茶葉、點心等經營者提供免費場地。
「一些商販受疫情影響而關門,天府集市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創收場地,申請人要提供食品經營許可證等材料,保障商品質量。」黌門街社區工作人員方輝雄說。
在一家賣香酥餅的攤位上,攤主白小虎把公司的營業執照和食品生產許可證複印件擺在旁邊,「我是公司的銷售人員,疫情以來公司效益不好,鼓勵我們想辦法應對危機」。
王阿姨是附近的居民,2日下午,她在白小虎攤位上買了些點心,「他們證照齊全,對我們來說買得方便又放心」。
白小虎說,今年前兩個月疫情嚴重時,他只拿到了2000元的底薪,出攤以來,他5月份的收入有5000多元,「作為從外地來成都工作的年輕人,現在我對未來的生活更有信心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fun9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