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遠超10億!唯一存世的「漢劍」,英國搶走後至今拒不歸還

2020-12-16 迷彩前沿

導語:價值遠超10億!唯一存世的「漢劍」,英國搶走後至今拒不歸還

在冷兵器時代,劍是戰場上主要的作戰工具,而從劍的打造工藝水平裡可以看到歷史的發展以及古代冶鐵技術和煉銅技術的發展情況。經過考古已知,古代劍的打造材料主要有鐵和銅,青銅劍倒是有一些保存得良好,而鐵劍則比較少,尤其是漢朝的劍就更少見能保存得完整的了,畢竟鐵非常容易生鏽腐蝕。

漢朝的鐵劍雖然保存得完整的比較少,但還是有的,比如在大英博物館裡就收藏有一把,也是唯一一把存世的、比較完整的漢朝鐵劍。而這把劍之所以流落在外,還是因為清朝末年英軍來到圓明園,把園內的寶物包括這把漢劍一起掠奪而去。120年過去了,英國依然佔有著這把寶劍,拒絕歸還給我們。

在中國境內其實也有出土過一些漢朝鐵劍,但大都已經被腐蝕得殘缺不齊了,目前在國內找不到像大英博物館裡的這把漢劍那麼完好無缺的了。這把漢劍也叫櫑具劍,十分珍貴,堪稱國寶級的文物。從這把劍可以看出早在漢朝,中國的冶鐵技術已經十分發達了,可以說在漢朝,冶鐵技術已經達到頂峰。

要知道,鍛造一把劍尤其是一把性能好的劍需要花費很大功夫的,不僅要求鍛造劍的師傅擁有良好的鍛造技術,還要求在鍛造過程中要時刻注意火候。而這把櫑具劍的製作工藝十分精美,在劍首那裡可以看到有一條透雕螭龍,除此之外還有一條立體的透雕螭龍,栩栩如生,當時的雕刻工藝和冶鐵技術的高超可見一斑。

無論是青銅劍還是鐵劍都是中國的珍貴的寶物,遺憾的是,唯一一把保存的完整的鐵劍流落在外,如今依然沒有能回國,而這把櫑具劍的價值相當高,預計超過10億元。希望有一天這把寶劍早日歸國,不用再流落在外。

相關焦點

  • 我國唯一存世的「漢劍」,價值遠超10億,英國搶走後拒不歸還
    導語:我國唯一存世的「漢劍」,價值遠超10億,英國搶走後拒不歸還我們的祖先在歷史上給我們留下了輝煌燦爛的文明記憶,創造了不計其數的珍貴技藝,中國歷史上流傳的瑰寶可謂是數不勝數。其中就有一款唯一存世的漢劍,價值遠超10億,卻無法追回,那就是在英國大英博物館中的漢代櫑具劍。劍在中國被譽為百兵之君,在中國冷兵器中的地位顯赫,不僅是戰場上殺敵的利器,同時也是身份的象徵。
  • 唯一存世的「漢代櫑具劍」,價值超過10億,英國搶走後拒不歸還
    而在當今的英國博物館中,完好無損地收藏了一把漢劍,這是世界上現存唯一的漢劍,價值超過10億元。 這把漢劍屬於中國,卻被英國拒絕歸還!它就是漢代的櫑具劍。 在秦滅亡後,漢朝建立,冶鐵業正處於蓬勃發展時期,從初期到中期,鐵在社會上一直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關乎國家興衰。 冶鐵業的興起帶動了劍的鍛造,漢朝掌握了各種先進的鐵兵器,煅練出來的劍耐磨、潤滑性良好、劍刃鋒利。
  • 法國搶走我國遠古文物,價值超380萬,拒不歸還後一夜被盜
    據不完全統計,作為良渚文化代表之一的良渚玉琮,目前在國內外博物館與私人收藏的數量,就多達300餘件,其中就有法國東方藝術博物館收藏的一件。法國東方藝術博物館坐落在法國西南小城中,創辦於1999年,作為歐洲三大博物館之一,它專門收集中國、印度、尼泊爾等地的文物。這件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玉器,就是其中館藏之一,有不少人懷疑,該博物館中的這些遠古時期玉器,是法國搶走的,不過這個說法也沒有明確的依據。
  • 中國存世五大寶劍,第4款被別國搶走,最後一款的材料非地球之物
    【中國存世五大寶劍,第4款被別國搶走,最後一款的材料非地球之物】第一款,八稜青銅劍:關於千古一帝秦始皇有著很多傳說,其中就有「定秦劍」的傳說。自秦陵被發現後,各界一直在猜測地宮中到底會有何物。考古家在挖掘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時,雖沒有發現「定秦劍」,但卻發現了這把距今2000多年的八稜劍。
  • 慈禧嘴含著價值8億的夜明珠,被美國大亨一直收藏著,卻拒不歸還
    慈禧太后是唯一一位敢自稱萬歲的太后,在歷史上也僅僅只有這麼一位太后有如此高的權勢。這位太后在權謀方面絕對是大佬,她的智謀和手段比男人還要厲害,以至於她能夠就所有的大臣玩弄於股掌,並且她非常喜歡財寶,她斂財的手段也是讓人們大跌眼鏡,最為出名的就是慈禧太后的大壽,居然挪用海軍軍餉,以至於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戰敗,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中國受到日本的瘋狂侵略,這樣的結局也讓很多人對慈禧太后也是深為不恥,慈禧死後有大量的金銀珠寶作為陪葬,尤其是有一顆價值不菲的夜明珠,這顆夜明珠價值8個億,如今的美國大亨收藏
  • 天壇唯一一件國家1級文物,曾被八國聯軍搶走,卻被印度歸還我國
    據當時目擊者表示,一大群聯軍軍官看到這些東西伸手就拿,他們想要將所有的都裝入自己的口袋,帶不走也都全部毀而殆盡。這是何等變態的想法才會延伸出這種思想的執行者,資本主義已經將他們的腦子完全侵蝕了,人性的醜惡在他們的身上體現的一覽無遺。
  • 女子撿到100元後拒不歸還:有本事你別丟,誰規定必須要還?
    導讀:如果撿了別人的貴重物品,多數人都會儘量找到物品的主人,將東西歸還,這是最起碼的道德。當然,也有一些人不顧道德底線,撿了別人的東西不願意還給主人,而且態度特別惡劣。男子丟了100元錢,拾到的人拒不歸還孫先生家住內蒙古赤峰,他在一家商店裡掏錢的時候,口袋裡有100塊錢掉在了地上,孫先生發現後,錢已經被別人撿走了。旁邊有一位大媽,她衝孫先生使眼色,告訴他是旁邊的一名女子撿走了錢。
  • 一包破紙片價值10億,父親因它喪命,建國後兒子全部無償上交國家
    剩下的寶物都被留在這裡的侍衛宮女們搶走了因為這些人都沒有什麼文化修養,所以只對金銀玉器比較感興趣。大家都哄搶這樣的東西,對於溥儀留下來的文人字畫什麼的,根本就毫不在意當做廢紙全部都給丟棄了。和他一起出行的駱大昭很了解丁徵山,就因為如此駱大昭雖然不認識字畫古董,但是他斷定丁徵山買的這包東西肯定不簡單。
  • 離櫃概不負責是霸王條款嗎?銀行多打2000元,拒不歸還會怎麼樣?
    放在銀行的錢是受到保護的,但錢一旦離開銀行,就不管了,所以,才有了「離櫃概不負責」這一提示語,在銀行的每個櫃檯都有。簡單理解就是你取了錢,要在櫃檯點清楚,一旦離開走出銀行,就不負責了。然而,很多網友認為「離櫃概不負責」是霸王條款,本來是善意的提醒儲戶點清,為什麼成為了霸王條款?
  • 八國聯軍搶走慈禧最愛的畫,價值數千萬,卻因太詭異免費歸還中國
    而八國聯軍在掠奪文物的過程中,還搶走了一幅慈禧摯愛的畫作,價值連城,後來卻被他們稱為「妖畫」,又無償地返還給了中國,這幅畫就是《聊齋圖說》。房間內的裝飾,例如花瓶、書架等等裝飾物更是被描繪得層次分明,裝飾物的數量雖然多,卻絲毫不亂,反而是井然有序的樣子。
  • 離櫃概不負責,銀行失誤多給1600萬,儲戶拒不歸還,法院怎麼判?
    大家在去銀行辦理業務時,不知道有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標語:現金當面點清,離櫃概不負責。對於這句話的意思,其實也不難理解,就是當你去銀行取錢的時候,銀行櫃員將錢給你後,你要當面數清楚到手的金額,如果你在離開後才發現銀行給你的錢變少了,那麼造成的這些損失,是要你自行承擔的。
  • 漢劍——儒雅與霸氣並存,雖說退出了戰場,但卻開始了全新的徵程
    玉柄鐵劍示意插圖所以「鐵劍」的數量往往十分稀少,一般都是用作於「裝飾劍」,就好比1990年在河南三門峽市出土的「玉柄鐵劍」,經考古專家檢測後發現,其中的「含碳量」很低。但是「漢劍」分類中的短劍,就已經能夠做到50~70釐米,更是不乏最長能達到160釐米的「超長劍」。還有更誇張的,三國時期的蜀漢後主「劉禪」,還曾於延熙二年(公元239年)打造了一口長近3米的「劍」。當然,那已經不是為了禦敵了,而是為了「鎮山」,被當成了「禮器」來使用。
  • 長豐:承包到期後強佔水庫不還,拒不執行判決
    合同期滿後,楊某一直未將水庫移交歸還。2012年,長豐縣水湖鎮人民政府、長豐縣水湖鎮伍崗社區居民委員會將楊某訴至法院,要求楊某歸還水庫、清除堤埂上的建築、移走樹木。判決生效後,楊某始終未履行清除樹木的法律義務,並且另外移植了大量景觀樹佔用場地。
  • 我國打撈出4艘古沉船,滿載圓明園文物,英國喊話:請立即歸還
    在建國之後,我國也十分注重發展考古業,這也是為了彌補當時被侵略者搶走的那些缺口。之前,我國專家曾經在海中打撈出四艘古代沉船,而船上竟然裝滿了圓明園中的文物,這對我國來說是意外的驚喜。但是英國在得知消息後,竟然恬不知恥地要求我國立即將這些文物歸還英方。
  • 系列動畫片《超迷你戰士》點擊量累計破10億!
    系列動畫片《超迷你戰士》於2018年6月13日上映,現在這個系列已經播到第二季。以突出的口碑、一路攀升的收視和點擊,截至目前,《超迷你戰士》系列動畫的點擊量已累計突破10億,迎來了這個IP新的裡程碑。《超迷你戰士》由左袋創意和企鵝影視聯合出品,講述了煩惱星人入侵地球,危急關頭超迷你戰士挺身而出,用勇氣和快樂幫助人類打敗煩惱。目前該片正在騰訊視頻、小企鵝樂園、極光TV、騰訊兒童熱播,每周三雙更。《超迷你戰士》自播出後,口碑和收視一路走高,受到小朋友的喜歡和家長的推薦。那麼,《超迷你戰士》憑什麼取得如此可觀的成績?呼叫正能量,打敗你的的煩惱!
  • 借英歐自貿談判契機 希臘要求英國歸還帕特農神廟雕塑
    大英博物館的帕特農神廟雕塑(圖片來源:《泰晤士報》)海外網2月19日電英國媒體消息稱,希臘近日在英國和歐盟的自貿協定中添加了新條款,要求英方歸還帕特農神廟的雕塑。希臘方面表示,英國脫歐是其索要流失文物的重要機會。
  • 《龍珠》:關於海南版七龍珠存世量的研究
    同時,海南出版社也借七龍珠、聖鬥士、俠探寒羽良等一系列令青少年為之瘋狂的漫畫而名聲大噪,日本漫畫也憑此開闢了中國巨大的市場並受益至今。本文就七龍珠的存世量就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一、讀者群。        90年代青少年面對的世界是改革開放的起步階段。七龍珠面對的讀者,正是那個時代的中小學的學生,年齡段在8歲至18歲之間。
  • 留學十大疑問之一:學校為何給我拒信?是我不夠優秀嗎?
    ----- ----- 申請到英國留學的過程中 總是不可避免的遇到拒信的阻撓 不少同學發出靈魂一問 「我這麼優秀,為何給我拒信?」
  • 英國脫歐,希臘再次要求歸還帕特農神廟雕塑
    隨著英國正式脫歐,許多人認為,這是重新審視帕特農神廟雕塑歸還問題的最佳時機。近日,在雅典衛城博物館舉行的會議上,希臘文化和體育部部長門佐尼(Lina Mendoni)表示,現在英國方面應該將帕特農神廟雕塑歸還給雅典。
  • 一男子故意隱瞞、轉移財產拒不執行!高縣法院刑了
    2019年11月28日,高縣法院就夏某某與曾某遠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作出民事判決,判決曾某遠歸還夏某某借款本金30000元,並按月利率2%的標準從2018年12月16日起支付逾期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