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打撈出4艘古沉船,滿載圓明園文物,英國喊話:請立即歸還

2020-12-22 德馨憶史

引言

大家都知道,我國曾經經歷過一段十分黑暗、痛苦的日子。在那段日子中,百姓民不聊生,國家積弱衰亡。不少外國侵略者趁虛而入,對我國實行了慘絕人寰的侵略戰爭,而我國各朝各代積攢和流傳下來的文物,也就此受到了他們的掠奪。

在建國之後,我國也十分注重發展考古業,這也是為了彌補當時被侵略者搶走的那些缺口。之前,我國專家曾經在海中打撈出四艘古代沉船,而船上竟然裝滿了圓明園中的文物,這對我國來說是意外的驚喜。但是英國在得知消息後,竟然恬不知恥地要求我國立即將這些文物歸還英方。

英商搶奪文物,從此發財致富

這些沉船中文物的來歷,能夠追溯到1980年左右。當時,英國一家海洋商業打撈公司的商人在偶然的機會中打撈到裝載著2.2萬件中國明代文物的沉船,就是這一船寶貝,為他帶來了數百萬美元的利潤。值得一提的是,在1980年,如此巨額的利潤足以讓人富足一生了。但是英國商人並沒有因此收手,甚至還從中發現了商機,於是他便將公司的重點任務放在打撈中國古沉船上了。其實之前他主要打撈的對象是二戰中被擊落的商船和軍艦。

根據資料顯示,該公司在1999年曾在我國南海區域打撈出清代的沉船,而這一船文物古董為其公司帶來了3000萬美元的潑天財富。很多人對此存有疑惑,為何英國人能夠在我國的海域中打撈沉船,並且私自販賣呢?這是因為英國曾經說過,沉船中的寶物應該歸打撈者所有,而不是區域的領屬者。為了將自己的打撈行為合法化,英國商人甚至鑽了國際公約的空缺,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文物轉移到了公海地區,再將其放置一年,然後堂而皇之地帶走。

我國發展打撈業,英國卻想奪寶

面對英國這種無賴舉措,我國只能加緊打撈業的發展腳步,而這次我國撈到的古沉船,便是一次成功的作業行動。據悉,這次打撈出來的四艘沉船中的文物,就是當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奪走的寶貝。那一段黑暗的歷史誰也不想提起,但是這四艘沉船便是歷史血淋淋的見證者。

當時的英法聯軍肆無忌憚地踏入京城,瘋狂地掠奪圓明園中的稀世珍寶。這一群土匪根本沒有想到,腐朽的清政府竟然有如此豪華的園林。各種寶貝喚醒了他們的貪婪,在裝滿了口袋之後,他們不惜一把火燒毀了這個珍貴的地方,也不願意留給中國人一絲一毫。

上天有眼,讓他們在運往自己國家的途中發生事故,導致部分船隻沉入海底。最終,經過歲月洗禮的船隻被我國成功打撈上來。而這些曾經被掠奪的古董文物,對我國來說也算是失而復得了。

在我國成功打撈載有圓明園寶物的沉船後,該消息傳到了英國人的耳朵裡。不得不說,過去這麼多年,他們的貪婪氣息一直沒變。無恥的英國媒體竟然向中方喊話,稱船上的寶物應該歸英國所有,讓中國儘快將清點好的文物歸還英國。如此無賴的要求引得我國一陣惡寒,前文提到過,英方曾說寶物應該歸屬打撈者所有,而這次的四艘古沉船明明是我國專家隊打撈上來的,英國卻信誓旦旦地稱船上的東西應該歸屬他們,此舉的確屬於無賴行徑。

結語

不管怎麼說,這些文物從古至今,都是屬於中國所有。英方的無理取鬧在我國眼中十分可笑,甚至讓我國感覺很荒唐。其實英國在國際社會中也算是一個擁有良好形象的大國,但是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英國將其貪婪與無恥的本性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對其產生了厭惡的情感。希望英國今後能夠拿出實際行動,將國家的實力與水平展現出來,而不是像這次一樣,讓大家看到其無賴的本性。

參考文獻:《圓明園事件》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我國東海打撈4艘英國沉船,全是圓明園文物,英國卻厚著臉皮討要
    圓明園中但凡能拿走的東西,都被運走,被聯軍用巨型帆船都運走了,一艘艘的帆船在海上航行,難保不會出什麼意外,沉入海底。英國有一探險家邁克·哈徹,他從1970年開始,就以打撈二戰沉船為生,為的就是從沉船找到些值錢物件,直到他接觸到值錢的中國瓷器後,在中國南海打撈出來清代沉船「泰興號」,一艘1000多噸重的巨型帆船,裝載著100多萬件福建德化瓷器,這麼多的瓷器並不是個個價值連城,六十多萬件普通瓷器都被邁克砸掉,只剩下36.5萬件值錢的瓷器被他運到德國。
  • 我國海域發現4艘英國沉船,船上皆為圓明園文物,英媒:馬上歸還
    比如敦煌發現的4萬件古代文書,其中就約有一千卷流入日本,還有萬佛樓內大小一萬尊金佛被悉數掠走。這場歷史上文物的最大浩劫莫過於日本侵華戰爭時期,據統計,被掠奪的文化財產共1879箱,360萬件,破壞的古蹟達741處,而流失民間的文物更是不計其數。雖然這場戰爭以我國取勝而告終,然而被掠奪的文物也僅僅收回了一部分,還有很大一部分至今不願歸還。
  • 南海一艘沉船,百年後打撈出整船圓明園文物,英國:請立即歸還
    一百多年前,英國以鴉片打開了清政府大門,讓一眾平民百姓和高官都沉溺在醉生夢死的幻想之中。在大臣的勸說下,慈禧開始頒布禁止鴉片流通的法令,結果此舉遭到了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的堅決反對,在英法等國提出強烈抗議後,盲目無知的慈禧竟然傲慢地向全世界宣戰,此舉直接加速了晚清的滅亡。
  • 中國水域發現英國沉船,裝滿了圓明園寶物,英國喊話:那是我們的
    在闖入圓明園的英法聯軍中,有一個名叫赫利思的英國二等帶兵官,因為在圓明園劫掠了數不清的文物,回國後一夜暴富,還得了個「中國詹姆」的綽號。 圓明園究竟被搶走了多少珍寶?現在已經很難說得清了。這些被英法聯軍搶走的珍寶,後來都從海路被運回了英法兩國,其中絕大部分圓明園文物都被收藏進了大英博物館和羅浮宮,還有一部分文物在途徑南海水域時沉沒。
  • 中國打撈出英法聯軍沉船,船上滿載中國文物,英國:這都是我們的
    1860年的一天,英法聯軍入侵了我國的圓明園,園內數不盡的珍貴寶物點燃了聯軍每一個人的欲望之火,每個人都在圓明園中掠奪者,整整持續了三天,三天後才從圓明園撤軍,臨走時還放火焚燒了整個圓明園,這一個個都是摧毀我國文化歷史的滔天大罪。
  • 中國海域撈出英國沉船,船上滿載中國文物,英國喊話:它屬於我們
    攫取財寶的過程持續了3天,10月9日軍隊才從圓明園撤軍,兩天之後又放火焚毀圓明園,犯下了摧殘人類文化的滔天大罪。自從嘗到甜頭後,外國侵略者一直賊心不死,直到抗日戰爭結束時期仍有人以探險隊的名義前往西北行強盜之事。改革開放後國家對文物的監管已經非常嚴格,這些外國人又打起了別的主意。
  • 我國東海打撈出英國沉船,上面全是圓明園文物,英國:那是我們的
    眾所周知,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在文化這一塊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全世界都很有名,自然也就沉澱下了不少的寶貴財富,比如圓明園當中曾藏著多少珍品,裡面全部都是皇家人所留下來的珍貴玩意兒,每一件都價值連城。
  • 中國海域發現英國沉船,滿載圓明園珍寶,英媒:別撈,它屬於我們
    正因如此,在一段時間裡還出現了一波尋寶熱,專門打撈沉船裡的貴重物品。 而在2018年時,在福建沿海,就有一眾中國漁民發現了一條沉船。他們立即報告當地政府,政府也快速響應,立即開展沉船打撈工作。最後,這條沉船確認是英國沉船,而裡面則載滿了上千件中國文物。
  • 中國漁民曾發現二戰沉船,內藏珍寶估值5000億,美國:請立即歸還
    在我國的海事安全上,漁民們絕對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他們不僅時常能打撈出包括美國監聽設備在內的「危險物品」,還憑著飄在海上多年累積的經驗,有著比一般人更加熟悉海情,能在突發情況下緊急處理的本事。比如我國漁民曾發現二戰沉船,內藏珍寶估值5000億,而美國聽聞消息卻表示:請立即歸還。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一英國人打撈中國沉船,偷了100件文物,砸了65萬件用於炒作
    然而,在20世紀末發現的一艘中國沉船上,一個英國人竟從船上偷走了100萬件文物,甚至為了炒作而砸掉其中的65萬件,實在令人痛惜。「泰興」號商船是1822年1月從廈門港出發前往印尼的為數不多的中國巨型帆船之一。由於船上裝滿了價值連城的貨物,為了避免沿途遭到海盜的洗劫,泰興號從西沙繞道而行。
  • 我國打撈出日本沉船,美國希望將貨物還給日本,我國的做法太贊了
    那些職業潛水員、潛水愛好者、搜尋寶藏的人以及水下考古學家為我們拍回了大量的沉船照片。 沉沒大海 由於這是日本運送物資的最後一艘大型油輪,因為日本高層早就知道這一場戰場會失敗,就在抗日戰爭進行到白熱化的時候,日本人又帶著從我國搜刮的一船金銀珠寶和頂級文物返回日本
  • 我國東海打撈1艘日本沉船,竟有中國失蹤文物,日本卻說還給他們
    在1945年4月1日,一艘名為「阿多丸號」的日本商船因為美軍巡邏潛艇的誤擊,沉沒在了中國福建東南沿海地區,而在戰後的打撈過程中,一些塵封多年的秘密也漸漸浮出水面。在二戰中交戰雙方有一則「人道主義援助」的協議,就是允許運輸救援物資的貨船在戰爭海域航行,而不受攻擊,而阿多丸號就是這樣一艘擁有「免死金牌」的日本商船。
  • 世界三大著名古沉船博物館的歷史及展陳設計
    1545年,這艘備受亨利八世喜愛的戰艦在剛從樸茨茅斯出航駛向索倫特海峽,準備阻擊法國侵略軍時,遭到法軍襲擊沉沒。 1965年,一組潛水員開始在海底搜尋這艘沉船的殘骸。當它終於被發現後,潛水員、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們立即開始打撈工作。
  • 我國發現載40噸黃金的日本沉船,英法希望打撈,中國:它屬於我們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輪船盧西塔尼亞號被德國魚雷擊中,短短18分鐘船體完全沉沒,導致1198人死亡。 1945年4月1日,「阿波丸號」在夜色的掩護下,滿載2000多名船員及40噸黃金、12噸白金、數十箱珠寶文物、幾千噸的物資在中國東海海域極速航行。
  • 1977年我國打撈日本沉船,美國趕緊申請合作,我國的做法太贊了
    這麼多年以來,一直也沒有被人打撈上來。1977年的時候,我國準備打撈這艘日本沉船,美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趕緊派人來聯繫中國,向我們提交申請,希望進行技術合作,一起打撈海裡的沉船,我國最後的做法,真是太讓人稱讚了。
  • 福建打撈滿載50億美元的日本沉船,40噸黃金卻失蹤不見,真相是啥
    中日戰爭侵略者便從中國掠奪大量的財富,他們全部用船隻運回國內,然而有一艘滿載珍貴貨物的阿波丸號卻沉沒在福建附近,這艘船上裝載了四十噸黃金,十二噸白金以及其他諸多珍寶,總體價值多達五十億美元,甚至還有一塊北京人頭蓋骨。1977年我國開始對這艘沉船進行打撈,不過打撈上來之後,四十噸黃金卻神秘失蹤,真相到底是什麼呢?時間撥回到1972年,中美關係剛剛破冰,美國總統尼克森也前來訪華。
  • 世界三大沉船博物館,唯有我國這艘沉船是和平之船
    以古代沉船為原型而建造博物館,肯定是有它自身的價值。但古代沉船那麼多,也不是都能夠以此來建造博物館的。現今,以沉船而建造的博物館,世界上有三個:英國的瑪麗露絲博物館、瑞典的瓦薩博物館、中國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瑪麗露絲博物館
  • 1977年,福建打撈滿載中國文物的日本沉船,40噸黃金卻神秘失蹤
    但當時由於戰爭還在進行,而且我軍也無法找準沉船的具體位置,此事被擱置了三十年。三十年後,福建牽頭組織了技術最為成熟的打撈隊進行打撈,但最終卻撲了個空。這是為何?建於20世紀40年代的日本遠洋油輪「阿波丸號」,其總長度約為155米,寬度約為20米,深度約為13米。雖然該船對外宣稱是貨船,但在建造時卻是按照軍用標準進行製造的。
  • 考古打撈「阿波丸號」,船上沒有古代文物,只撈出368具日本屍體
    中國海域的日本沉船我國的周邊海域,有很多的古代沉船,其中有很多是我國古代的貿易商船,也有很多是其他國家經過而沉沒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的考古學家就在福建沿海打撈出了一艘日本的沉船,名為「阿波丸號」。戰爭年代,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物資,而日本最早對我國發動戰爭,也是因為他們本國發生了經濟危機。
  • 我國一座「黃金寶藏」,老外得到「藏寶圖」後,盜走2億多元寶貝
    眾所周知,故宮裡的古代文物是最多的,故宮裡收藏著數不勝數的寶藏,但其實海底的寶藏數量完全不亞於故宮。海上絲綢之路是我國古代與其他國家貿易和文化往來的海上通道,對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歷史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我國與許多國家都通過海洋頻繁進行商貿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