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大家都知道,我國曾經經歷過一段十分黑暗、痛苦的日子。在那段日子中,百姓民不聊生,國家積弱衰亡。不少外國侵略者趁虛而入,對我國實行了慘絕人寰的侵略戰爭,而我國各朝各代積攢和流傳下來的文物,也就此受到了他們的掠奪。
在建國之後,我國也十分注重發展考古業,這也是為了彌補當時被侵略者搶走的那些缺口。之前,我國專家曾經在海中打撈出四艘古代沉船,而船上竟然裝滿了圓明園中的文物,這對我國來說是意外的驚喜。但是英國在得知消息後,竟然恬不知恥地要求我國立即將這些文物歸還英方。
英商搶奪文物,從此發財致富
這些沉船中文物的來歷,能夠追溯到1980年左右。當時,英國一家海洋商業打撈公司的商人在偶然的機會中打撈到裝載著2.2萬件中國明代文物的沉船,就是這一船寶貝,為他帶來了數百萬美元的利潤。值得一提的是,在1980年,如此巨額的利潤足以讓人富足一生了。但是英國商人並沒有因此收手,甚至還從中發現了商機,於是他便將公司的重點任務放在打撈中國古沉船上了。其實之前他主要打撈的對象是二戰中被擊落的商船和軍艦。
根據資料顯示,該公司在1999年曾在我國南海區域打撈出清代的沉船,而這一船文物古董為其公司帶來了3000萬美元的潑天財富。很多人對此存有疑惑,為何英國人能夠在我國的海域中打撈沉船,並且私自販賣呢?這是因為英國曾經說過,沉船中的寶物應該歸打撈者所有,而不是區域的領屬者。為了將自己的打撈行為合法化,英國商人甚至鑽了國際公約的空缺,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文物轉移到了公海地區,再將其放置一年,然後堂而皇之地帶走。
我國發展打撈業,英國卻想奪寶
面對英國這種無賴舉措,我國只能加緊打撈業的發展腳步,而這次我國撈到的古沉船,便是一次成功的作業行動。據悉,這次打撈出來的四艘沉船中的文物,就是當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奪走的寶貝。那一段黑暗的歷史誰也不想提起,但是這四艘沉船便是歷史血淋淋的見證者。
當時的英法聯軍肆無忌憚地踏入京城,瘋狂地掠奪圓明園中的稀世珍寶。這一群土匪根本沒有想到,腐朽的清政府竟然有如此豪華的園林。各種寶貝喚醒了他們的貪婪,在裝滿了口袋之後,他們不惜一把火燒毀了這個珍貴的地方,也不願意留給中國人一絲一毫。
上天有眼,讓他們在運往自己國家的途中發生事故,導致部分船隻沉入海底。最終,經過歲月洗禮的船隻被我國成功打撈上來。而這些曾經被掠奪的古董文物,對我國來說也算是失而復得了。
在我國成功打撈載有圓明園寶物的沉船後,該消息傳到了英國人的耳朵裡。不得不說,過去這麼多年,他們的貪婪氣息一直沒變。無恥的英國媒體竟然向中方喊話,稱船上的寶物應該歸英國所有,讓中國儘快將清點好的文物歸還英國。如此無賴的要求引得我國一陣惡寒,前文提到過,英方曾說寶物應該歸屬打撈者所有,而這次的四艘古沉船明明是我國專家隊打撈上來的,英國卻信誓旦旦地稱船上的東西應該歸屬他們,此舉的確屬於無賴行徑。
結語
不管怎麼說,這些文物從古至今,都是屬於中國所有。英方的無理取鬧在我國眼中十分可笑,甚至讓我國感覺很荒唐。其實英國在國際社會中也算是一個擁有良好形象的大國,但是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英國將其貪婪與無恥的本性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對其產生了厭惡的情感。希望英國今後能夠拿出實際行動,將國家的實力與水平展現出來,而不是像這次一樣,讓大家看到其無賴的本性。
參考文獻:《圓明園事件》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