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域發現4艘英國沉船,船上皆為圓明園文物,英媒:馬上歸還

2020-12-15 騰訊網

我國地廣物博,又歷經五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自然留下了不少非物質文化和物質文化遺產。比如非物質文化的古詩詞、傳統手藝、民俗、表演藝術等,而物質文化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古建築故宮、長城、陵墓、文物等。

尤其是文物,隨著考古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地下文物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當大家驚嘆古人智慧的同時,又慶幸它能夠完整地保存下來。但這些並不是全部,在傳承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遺失、損壞,甚至是流落到國外,尤其是近代發生的一系列戰爭,更是有不少的國之瑰寶被侵略者所掠奪。

日本就是第一個掠奪中國文物的國家,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到了近代更是大肆搶掠北海。比如敦煌發現的4萬件古代文書,其中就約有一千卷流入日本,還有萬佛樓內大小一萬尊金佛被悉數掠走。這場歷史上文物的最大浩劫莫過於日本侵華戰爭時期,據統計,被掠奪的文化財產共1879箱,360萬件,破壞的古蹟達741處,而流失民間的文物更是不計其數。雖然這場戰爭以我國取勝而告終,然而被掠奪的文物也僅僅收回了一部分,還有很大一部分至今不願歸還。

當然除了日本,還有西方列強國家。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隨後,軍官和士兵們成群結隊地搶劫園中的金銀財寶和文化藝術珍品,慢慢地演變成了破壞。

英國《泰晤士報》稱:「據統計,被掠奪和破壞的財產,總值超過600萬英鎊,在場的每個軍人都掠奪了很多,在進入皇宮的宮殿後,誰也不知道拿什麼,為了拿金子,而把銀子丟了,;為了拿鑲有珠玉的首飾和寶石,又把金子丟了;無價的瓷器和琺瑯器,因為大得不能運走,竟被打碎……」

而被洗劫一空的圓明園也沒有逃脫焚燒的命運。八國聯軍之後,圓明園又遭遇了兩次劫難,一次是石劫,一次是土劫。這座由始建於康熙年間的萬園之園,終變成一場廢墟。曾經的輝煌,如今留下的是屈辱和淚水。

「強盜死了,歷史還活著,砍去腦袋的石柱,仍在流血。」——《國殤——題圓明園石柱》

那些被英法掠奪的珍寶,原本以為都被運回了自己的國家,然而近年來在我國海域發現的4艘沉船,揭開了一切。這些船上載滿了文物,經鑑定後,全部來自於中國,且都是當年從圓明園掠走的珍寶。令人可笑的是,英國媒體得知後竟然說這些文物屬於他們,並要求歸還。甚至還專門派人前來協商談判。

船在我國海域發現的,也是我國考古人員打撈的,而且船上的文物原本就屬於我國,全國都在為圓明園文物失而復得而高興,怎麼可能會歸還呢。不少人都紛紛指責英國是世界上最野蠻的強大,其行為令人不齒。百年前,我國遭遇的浩劫,不懺悔也就算了,還理直氣壯的要文物,不知道是不是想掩蓋其罪行?

至於沉船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船上無數的瑰寶都無不向人們訴說著英國曾經的罪孽。英國媒體能如此囂張,不知道是不是天生強盜的關係。其實2003年之間,我國還沒有水下考古的舉措,直到2003年,成功打撈出南海1號宋代沉船之後,才有了進一步的發掘。但是水下作業和其困難,這次能一次打撈4艘沉船,還得多虧了英國探險家邁克·哈徹。

這位英國探險家從1970年開始,就到處打撈二戰時期的沉船,而且還在南海意外發現了中國瓷器。他打撈的這艘大清朝「泰興號」的巨型帆船上,載滿了上百萬件中國瓷器,以此換取了巨額財產。這是我國文物界的巨大損失,所以才痛下決心開展水下考古。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如今圓明園文物的失而復得。

不過,如今的中國已成為世界強國,不是誰都能隨意踩踏的。再說當年的損失可不止文物的丟失被破壞,還有圓明園的燒毀等等罪行,如今我國也只是拿回原本屬於我們的東西,並沒有其他的追究。不過,英國也只是少數媒體在發聲,英國政府卻一直保持沉默,可見他們的心裡早就有了決斷。

相關焦點

  • 我國打撈出4艘古沉船,滿載圓明園文物,英國喊話:請立即歸還
    在建國之後,我國也十分注重發展考古業,這也是為了彌補當時被侵略者搶走的那些缺口。之前,我國專家曾經在海中打撈出四艘古代沉船,而船上竟然裝滿了圓明園中的文物,這對我國來說是意外的驚喜。但是英國在得知消息後,竟然恬不知恥地要求我國立即將這些文物歸還英方。
  • 我國東海打撈4艘英國沉船,全是圓明園文物,英國卻厚著臉皮討要
    第一次破壞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期間,第二次破壞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入侵北京期間,兩次火燒圓明園,這都是為了掩蓋他們在圓明園犯下的罪行。英國有一探險家邁克·哈徹,他從1970年開始,就以打撈二戰沉船為生,為的就是從沉船找到些值錢物件,直到他接觸到值錢的中國瓷器後,在中國南海打撈出來清代沉船「泰興號」,一艘1000多噸重的巨型帆船,裝載著100多萬件福建德化瓷器,這麼多的瓷器並不是個個價值連城,六十多萬件普通瓷器都被邁克砸掉,只剩下36.5萬件值錢的瓷器被他運到德國。
  • 中國水域發現英國沉船,裝滿了圓明園寶物,英國喊話:那是我們的
    在闖入圓明園的英法聯軍中,有一個名叫赫利思的英國二等帶兵官,因為在圓明園劫掠了數不清的文物,回國後一夜暴富,還得了個「中國詹姆」的綽號。 圓明園究竟被搶走了多少珍寶?現在已經很難說得清了。這些被英法聯軍搶走的珍寶,後來都從海路被運回了英法兩國,其中絕大部分圓明園文物都被收藏進了大英博物館和羅浮宮,還有一部分文物在途徑南海水域時沉沒。
  • 中國打撈出英法聯軍沉船,船上滿載中國文物,英國:這都是我們的
    1860年的一天,英法聯軍入侵了我國的圓明園,園內數不盡的珍貴寶物點燃了聯軍每一個人的欲望之火,每個人都在圓明園中掠奪者,整整持續了三天,三天後才從圓明園撤軍,臨走時還放火焚燒了整個圓明園,這一個個都是摧毀我國文化歷史的滔天大罪。
  • 中國海域撈出英國沉船,船上滿載中國文物,英國喊話:它屬於我們
    從康熙帝開始,便開始修建避暑山莊,取名為圓明園。一直到乾隆時期才大致修建完成,此後更是不斷修繕。清朝皇帝們不斷地將收集來的寶物放入圓明園中,久而久之,圓明園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珍寶庫。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進了圓明園,如此多的稀世珍寶激發了每個人心中的貪婪,每個人都在掠奪寶物。
  • 中國海域發現英國沉船,滿載圓明園珍寶,英媒:別撈,它屬於我們
    正因如此,在一段時間裡還出現了一波尋寶熱,專門打撈沉船裡的貴重物品。 而在2018年時,在福建沿海,就有一眾中國漁民發現了一條沉船。他們立即報告當地政府,政府也快速響應,立即開展沉船打撈工作。最後,這條沉船確認是英國沉船,而裡面則載滿了上千件中國文物。
  • 我國東海打撈出英國沉船,上面全是圓明園文物,英國:那是我們的
    眾所周知,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在文化這一塊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全世界都很有名,自然也就沉澱下了不少的寶貴財富,比如圓明園當中曾藏著多少珍品,裡面全部都是皇家人所留下來的珍貴玩意兒,每一件都價值連城。
  • 南海一艘沉船,百年後打撈出整船圓明園文物,英國:請立即歸還
    一百多年前,英國以鴉片打開了清政府大門,讓一眾平民百姓和高官都沉溺在醉生夢死的幻想之中。在大臣的勸說下,慈禧開始頒布禁止鴉片流通的法令,結果此舉遭到了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的堅決反對,在英法等國提出強烈抗議後,盲目無知的慈禧竟然傲慢地向全世界宣戰,此舉直接加速了晚清的滅亡。
  • 我國發現載40噸黃金的日本沉船,英法希望打撈,中國:它屬於我們
    於是,為了將在東南亞國家搜刮來的巨額財富運送回國,日軍徵用了這艘名為「阿波丸號」的遠洋油輪。 據了解,「阿波丸號」是一艘改裝輕型航母,船長154.9米,寬20.2米,深12.6米,曾先後6次往返日本-新加坡為日軍運送物資。而且,因為「阿波丸號」雖在運送物資途中多次遭受美軍魚雷襲擊,但卻次次都出色完成了任務,所以在日軍中還有「不沉之艦」的美譽。
  • 一英國人打撈中國沉船,偷了100件文物,砸了65萬件用於炒作
    然而,在20世紀末發現的一艘中國沉船上,一個英國人竟從船上偷走了100萬件文物,甚至為了炒作而砸掉其中的65萬件,實在令人痛惜。「泰興」號商船是1822年1月從廈門港出發前往印尼的為數不多的中國巨型帆船之一。由於船上裝滿了價值連城的貨物,為了避免沿途遭到海盜的洗劫,泰興號從西沙繞道而行。
  • 考古打撈「阿波丸號」,船上沒有古代文物,只撈出368具日本屍體
    中國海域的日本沉船我國的周邊海域,有很多的古代沉船,其中有很多是我國古代的貿易商船,也有很多是其他國家經過而沉沒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的考古學家就在福建沿海打撈出了一艘日本的沉船,名為「阿波丸號」。戰爭年代,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物資,而日本最早對我國發動戰爭,也是因為他們本國發生了經濟危機。
  • 我國東海打撈1艘日本沉船,竟有中國失蹤文物,日本卻說還給他們
    電影講述了1945年,日軍投降後,郭達飾演的廚子機緣巧合下登上了運送日本傷兵回國的貨船,卻意外發現此船真正的目的是將日軍劫掠的中國文物偷運回日本。為了不讓文物流失海外,郭大叔一夥齊心協力炸掉了日本貨船,將文物成功留在了中國的海域之內。這是中國非常優秀的一部抗戰題材的喜劇電影,但是觀眾們在享受電影帶來的歡笑時,卻往往會忽略一個事實。
  • 1977年我國打撈日本沉船,美國趕緊申請合作,我國的做法太贊了
    1977年的時候,我國準備打撈這艘日本沉船,美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趕緊派人來聯繫中國,向我們提交申請,希望進行技術合作,一起打撈海裡的沉船,我國最後的做法,真是太讓人稱讚了。阿波丸號是日本的一艘萬噸級客貨船,在抗日戰爭即將結束之前,這艘船裝著大量的黃金和軍用物資,準備返回日本,當時這艘船上面懸掛著一個紅十字旗,途經我國福建海域時,正好遇到了一艘美國的潛艇,處於敵對關係的美國,看到這艘客貨船後,誤以為這是軍艦,於是就對它發動進攻。
  • 中國漁民曾發現二戰沉船,內藏珍寶估值5000億,美國:請立即歸還
    隨著我國各項硬實力、軟實力的長足進步,一些西方國家開始感到所謂的「危機感」。不僅在國際輿論中經常無中生有,發布一些中傷我國的不負責言論,時時還會用實際行動試探我們的底線,比如美國派出一些軍艦在我國海域周圍逡巡,意圖監視和獲取我國情報。
  • 世界三大著名古沉船博物館的歷史及展陳設計
    館內以宋代古沉船保護、開發與研究為主題,展示出水文物及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動態演示過程為特色的專題博物館,其船上文物價值連城,國家一級文物之多為世界罕見。 1987年,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合作,在陽江海域搜尋一艘18世紀沉船時,在陽江市東平港以南約20海裡處意外發現了一艘南宋木質沉船,並打撈出一批精美文物。
  • 日本阿波丸號沉沒我國海域,美國希望能一起打撈,被我國直接拒絕
    阿波丸號製造完成之後,日本人還非常的驕傲,他們把這艘遠洋油輪稱為是不沉之艦。日本人對於阿波丸號很有信心,可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艘不沉之艦在美國人的魚雷面前根本不堪一擊,不到三分鐘的時間就徹底的沉沒了。1945年3月,日本鬼子已經到了群途末路,日本軍部派出了阿波丸號前往新加坡將大量的日本人接回日本。可是就在阿波丸號經過我國海域的時候,他們的行蹤就被美國的潛水艦皇后魚號發現了。
  • 中國為打撈阿波丸沉船,曾派出數萬官兵,遇到一至今未解謎團
    縱觀歷史,因各種原因沉沒海底的艦船數量異常龐大,據粗略統計顯示先進全球海底沉船可超300萬艘,僅中國周邊就有30至40萬艘左右,較為知名的躍進號和阿波丸便包含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當年中國為打撈日軍的阿波丸號沉船曾出動數萬官兵,雖然最終獲得成功可有個謎團至今未能解開。
  • 中國海域發生沉船事故,20艘船隻齊出動,仍有3人失聯
    據中國新聞網2月18日報導,在我國浙江舟山大魚山北側海域於凌晨時分發生一起沉船事故。舟山海事局在接到報警後的第一時間便連夜出動前去展開施救行動,現場圍聚了20多艘救援船隻、飛機、艦艇等,工作人員不斷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發射信號等來定位失事船員的位置。
  • 八國聯軍拿走了我國很多文物,唯有2個國家主動歸還,如今成國寶
    在8月14號,八國聯軍打到紫禁城內,對圓明園裡面的奇珍異寶洗劫一空。而這場侵略,其實是中華文明的一場浩劫,很多古老的於是開始漂泊異鄉,而且數量巨大,這些文物據不完全統計大概有160多萬,被全世界40多家博物館中飽私囊。
  • 世界三大沉船博物館,唯有我國這艘沉船是和平之船
    以古代沉船為原型而建造博物館,肯定是有它自身的價值。但古代沉船那麼多,也不是都能夠以此來建造博物館的。現今,以沉船而建造的博物館,世界上有三個:英國的瑪麗露絲博物館、瑞典的瓦薩博物館、中國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瑪麗露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