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4年,順治帝率軍攻佔了北京,從這以後滿族人代替了明朝建立大清王朝,但是滿族人之前都生活在東北,對於北京乾燥悶熱的氣候難以忍受,所以康熙即位以後,就開始命人修建避暑山莊,這個山莊就是圓明園。直到乾隆年間,才算建好,之後更是不斷地進行修繕,清朝的皇帝們將寶物全部都放進了圓明園,慢慢的圓明園就變成了一個我國著名的珍寶庫。
1860年的一天,英法聯軍入侵了我國的圓明園,園內數不盡的珍貴寶物點燃了聯軍每一個人的欲望之火,每個人都在圓明園中掠奪者,整整持續了三天,三天後才從圓明園撤軍,臨走時還放火焚燒了整個圓明園,這一個個都是摧毀我國文化歷史的滔天大罪。之後嘗到甜頭的外國人依舊賊心不改,之後數年也一直有外國人以探險隊的名義在我國境內進行盜取寶物的行徑,直到改革開放以後,我國開始加強對文物的管控,這些外國人又將目光放在了別的上面。
英國人邁克哈徹就是一個非常可惡的商人,在他的眼裡只有利益和財富,1970年他在澳大利亞成立了他的沉船打撈公司,他本來的打算是打撈二戰時期的戰艦沉船,以此致富,順便還能找尋一下海洋中的寶藏,在十年後的一次偶然機會中,哈徹的團隊打撈出了一艘中國古代的沉船,上面有兩萬多件中國明朝的珍貴瓷器。
哈徹很快對這些瓷器進行了轉移,全部在英國進行了拍賣,僅僅是這一次的收益就比公司過去三年掙得還多,這讓人眼紅的收益也讓哈徹將目光放向了中國海域,他開始在圖書館中搜集中國以前的航海圖。終於在1999年,他在我國南海附近發現了清代的「泰星號」,在沉船中有上百萬件康熙年間的瓷器,哈徹將其中較為精美的40萬件帶走,其餘的數十萬件則全部被打碎。
但是根據當時已經較為完善的航海公約,在公海雖然沒人管,但哈徹是在中國海域發現的,如果就這麼打撈肯定會引起國際糾紛,所以哈徹就鑽了航海公約的漏洞,將寶物放在船上,航行在公海整整一年,之後就帶著寶物返回了英國,回去以後哈徹就立馬開啟了拍賣會,整個拍賣會足足持續了9天,這一趟讓哈徹淨賺了3000萬美元,也因為這件事情,哈徹被稱為「最成功的寶藏獵人」。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正是哈徹可惡的行為,才激勵了我國水下打撈技術的飛快發展。
直到現在為止,我國的水下打撈技術已經站在了世界頂點,就在2018年,我國在南海打撈上了一艘英國沉船,上面滿載的都是當年圓明園失竊的寶物,根據航海公約,這艘船不僅是我國海域發現的,而且還是我國率先打撈上來,所以是歸屬我國的,但是英國方面卻強烈反對,他們認為船是英國船而且上面載的都是英國軍隊的戰利品,應該屬於英國,並要求中方立刻歸還。這樣的荒唐舉動也是氣笑了很多人。
這些年來我國的國力一直都在飛速發展,很多當年失竊的文物也都返回國內,比如19年中國富豪何鴻燊拍下馬首之後捐贈給了國家博物館,還有很多類似的愛國人士都在奮鬥,相信未來有一天我們可以看到所有失竊的文物都回到祖國的懷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