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撈出英法聯軍沉船,船上滿載中國文物,英國:這都是我們的

2020-12-17 文人說書

1664年,順治帝率軍攻佔了北京,從這以後滿族人代替了明朝建立大清王朝,但是滿族人之前都生活在東北,對於北京乾燥悶熱的氣候難以忍受,所以康熙即位以後,就開始命人修建避暑山莊,這個山莊就是圓明園。直到乾隆年間,才算建好,之後更是不斷地進行修繕,清朝的皇帝們將寶物全部都放進了圓明園,慢慢的圓明園就變成了一個我國著名的珍寶庫。

1860年的一天,英法聯軍入侵了我國的圓明園,園內數不盡的珍貴寶物點燃了聯軍每一個人的欲望之火,每個人都在圓明園中掠奪者,整整持續了三天,三天後才從圓明園撤軍,臨走時還放火焚燒了整個圓明園,這一個個都是摧毀我國文化歷史的滔天大罪。之後嘗到甜頭的外國人依舊賊心不改,之後數年也一直有外國人以探險隊的名義在我國境內進行盜取寶物的行徑,直到改革開放以後,我國開始加強對文物的管控,這些外國人又將目光放在了別的上面。

英國人邁克哈徹就是一個非常可惡的商人,在他的眼裡只有利益和財富,1970年他在澳大利亞成立了他的沉船打撈公司,他本來的打算是打撈二戰時期的戰艦沉船,以此致富,順便還能找尋一下海洋中的寶藏,在十年後的一次偶然機會中,哈徹的團隊打撈出了一艘中國古代的沉船,上面有兩萬多件中國明朝的珍貴瓷器。

哈徹很快對這些瓷器進行了轉移,全部在英國進行了拍賣,僅僅是這一次的收益就比公司過去三年掙得還多,這讓人眼紅的收益也讓哈徹將目光放向了中國海域,他開始在圖書館中搜集中國以前的航海圖。終於在1999年,他在我國南海附近發現了清代的「泰星號」,在沉船中有上百萬件康熙年間的瓷器,哈徹將其中較為精美的40萬件帶走,其餘的數十萬件則全部被打碎。

但是根據當時已經較為完善的航海公約,在公海雖然沒人管,但哈徹是在中國海域發現的,如果就這麼打撈肯定會引起國際糾紛,所以哈徹就鑽了航海公約的漏洞,將寶物放在船上,航行在公海整整一年,之後就帶著寶物返回了英國,回去以後哈徹就立馬開啟了拍賣會,整個拍賣會足足持續了9天,這一趟讓哈徹淨賺了3000萬美元,也因為這件事情,哈徹被稱為「最成功的寶藏獵人」。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正是哈徹可惡的行為,才激勵了我國水下打撈技術的飛快發展。

直到現在為止,我國的水下打撈技術已經站在了世界頂點,就在2018年,我國在南海打撈上了一艘英國沉船,上面滿載的都是當年圓明園失竊的寶物,根據航海公約,這艘船不僅是我國海域發現的,而且還是我國率先打撈上來,所以是歸屬我國的,但是英國方面卻強烈反對,他們認為船是英國船而且上面載的都是英國軍隊的戰利品,應該屬於英國,並要求中方立刻歸還。這樣的荒唐舉動也是氣笑了很多人。

這些年來我國的國力一直都在飛速發展,很多當年失竊的文物也都返回國內,比如19年中國富豪何鴻燊拍下馬首之後捐贈給了國家博物館,還有很多類似的愛國人士都在奮鬥,相信未來有一天我們可以看到所有失竊的文物都回到祖國的懷抱中。

相關焦點

  • 我國打撈出4艘古沉船,滿載圓明園文物,英國喊話:請立即歸還
    在建國之後,我國也十分注重發展考古業,這也是為了彌補當時被侵略者搶走的那些缺口。之前,我國專家曾經在海中打撈出四艘古代沉船,而船上竟然裝滿了圓明園中的文物,這對我國來說是意外的驚喜。但是英國在得知消息後,竟然恬不知恥地要求我國立即將這些文物歸還英方。
  • 中國海域撈出英國沉船,船上滿載中國文物,英國喊話:它屬於我們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進了圓明園,如此多的稀世珍寶激發了每個人心中的貪婪,每個人都在掠奪寶物。攫取財寶的過程持續了3天,10月9日軍隊才從圓明園撤軍,兩天之後又放火焚毀圓明園,犯下了摧殘人類文化的滔天大罪。自從嘗到甜頭後,外國侵略者一直賊心不死,直到抗日戰爭結束時期仍有人以探險隊的名義前往西北行強盜之事。
  • 中國水域發現英國沉船,裝滿了圓明園寶物,英國喊話:那是我們的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國度,勤勞智慧的古代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到了清朝末期,因為國力衰弱等原因,無數古代珍寶也隨之流入海外。僅僅是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就兩萬多件來自中國的文物,這些文物有很多都是大英博物館當初以不光彩的手段所獲得的。
  • 我國海域發現4艘英國沉船,船上皆為圓明園文物,英媒:馬上歸還
    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隨後,軍官和士兵們成群結隊地搶劫園中的金銀財寶和文化藝術珍品,慢慢地演變成了破壞。——《國殤——題圓明園石柱》 那些被英法掠奪的珍寶,原本以為都被運回了自己的國家,然而近年來在我國海域發現的4艘沉船,揭開了一切。這些船上載滿了文物,經鑑定後,全部來自於中國,且都是當年從圓明園掠走的珍寶。令人可笑的是,英國媒體得知後竟然說這些文物屬於他們,並要求歸還。甚至還專門派人前來協商談判。
  • 我國發現載40噸黃金的日本沉船,英法希望打撈,中國:它屬於我們
    同年,日本也發生了一起「特殊的」沉船事故,說它特殊,是因為這起事故牽動著數以百萬計中國人民的心,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呢?一起去看看。 1945年4月1日,「阿波丸號」在夜色的掩護下,滿載2000多名船員及40噸黃金、12噸白金、數十箱珠寶文物、幾千噸的物資在中國東海海域極速航行。
  • 中國海域發現英國沉船,滿載圓明園珍寶,英媒:別撈,它屬於我們
    正因如此,在一段時間裡還出現了一波尋寶熱,專門打撈沉船裡的貴重物品。 而在2018年時,在福建沿海,就有一眾中國漁民發現了一條沉船。他們立即報告當地政府,政府也快速響應,立即開展沉船打撈工作。最後,這條沉船確認是英國沉船,而裡面則載滿了上千件中國文物。
  • 一英國人打撈中國沉船,偷了100件文物,砸了65萬件用於炒作
    ——范文瀾(中)文章分類|歷史明文文章字數|1096字,閱讀約3分鐘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圓明園。他們在花園裡縱情,行色匆匆,甚至為了搶財寶而大打出手。最後,他們陷入了短暫的沉默狀態,因為寶藏太多了。
  • 我國東海打撈4艘英國沉船,全是圓明園文物,英國卻厚著臉皮討要
    第一次破壞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期間,第二次破壞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入侵北京期間,兩次火燒圓明園,這都是為了掩蓋他們在圓明園犯下的罪行。圓明園中但凡能拿走的東西,都被運走,被聯軍用巨型帆船都運走了,一艘艘的帆船在海上航行,難保不會出什麼意外,沉入海底。
  • 南海一艘沉船,百年後打撈出整船圓明園文物,英國:請立即歸還
    一百多年前,英國以鴉片打開了清政府大門,讓一眾平民百姓和高官都沉溺在醉生夢死的幻想之中。在大臣的勸說下,慈禧開始頒布禁止鴉片流通的法令,結果此舉遭到了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的堅決反對,在英法等國提出強烈抗議後,盲目無知的慈禧竟然傲慢地向全世界宣戰,此舉直接加速了晚清的滅亡。
  • 我國東海打撈出英國沉船,上面全是圓明園文物,英國:那是我們的
    眾所周知,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在文化這一塊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全世界都很有名,自然也就沉澱下了不少的寶貴財富,比如圓明園當中曾藏著多少珍品,裡面全部都是皇家人所留下來的珍貴玩意兒,每一件都價值連城。
  • 1977年,福建打撈滿載中國文物的日本沉船,40噸黃金卻神秘失蹤
    抗戰時期,日本在中國搜颳了數以億計的錢財。20世紀40年代初,隨著戰爭形勢的轉變,日本處於不利地位,便企圖將這些財富運回日本。運送財富的輪船「阿波丸號」就這樣進入了歷史視野。然而,裝滿大量財物和人力的「阿波丸號」進入東海海域後,被美軍擊沉,船上近3000人僅一人生還。
  • 中國打撈二戰沉船,美國提議歸物還給日本,中國只給了一樣!
    但是他們的運氣並不好,在這艘大型運輸船行至福建周圍海域時,被美軍的潛水艇發現了,阿波丸號被數枚魚雷擊中,最後沉入海底。從阿波羅中彈後僅僅3分鐘,整個船便沉入海中,一開始人們都以為是阿波羅號受損過重。但後來有人提出了質疑,認為它沉沒的速度有些快得不合常理,猜測船上安裝了自爆裝置,但是這個說法,日方從來不曾承認。
  • 福建打撈滿載50億美元的日本沉船,40噸黃金卻神秘失蹤,真相如何
    它的每一處細節都是按照軍艦級別施工,載貨量已經大大超出一艘民用貨輪的需求,在它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航行中,艦上全部軍事化管理,船艙底部暗藏40噸黃金及大量軍火,甚至私匿中國國寶。  阿波丸號象徵著日軍捲土重來的帝國野心,但它服役僅4天便轟然沉船,對於1945年的日軍來說,這無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1977年,福建正式啟動打撈阿波丸號的工作。
  • 我國東海打撈1艘日本沉船,竟有中國失蹤文物,日本卻說還給他們
    這部電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追擊阿多丸》,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1945年4月1日,一艘名為「阿多丸號」的日本商船因為美軍巡邏潛艇的誤擊,沉沒在了中國福建東南沿海地區,而在戰後的打撈過程中,一些塵封多年的秘密也漸漸浮出水面。
  • 考古打撈「阿波丸號」,船上沒有古代文物,只撈出368具日本屍體
    中國海域的日本沉船我國的周邊海域,有很多的古代沉船,其中有很多是我國古代的貿易商船,也有很多是其他國家經過而沉沒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的考古學家就在福建沿海打撈出了一艘日本的沉船,名為「阿波丸號」。戰爭年代,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物資,而日本最早對我國發動戰爭,也是因為他們本國發生了經濟危機。
  • 中國為打撈阿波丸沉船,曾派出數萬官兵,遇到一至今未解謎團
    縱觀歷史,因各種原因沉沒海底的艦船數量異常龐大,據粗略統計顯示先進全球海底沉船可超300萬艘,僅中國周邊就有30至40萬艘左右,較為知名的躍進號和阿波丸便包含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當年中國為打撈日軍的阿波丸號沉船曾出動數萬官兵,雖然最終獲得成功可有個謎團至今未能解開。
  • 英國探險家砸碎中國上百萬件文物,獲利數億,卻沒受國際輿論指責
    日誌中提到在18世紀50年代名為「南京號」的商船從中國南京駛向河南,卻在中國南海觸礁沉沒,船上有著大量的黃金和瓷器。看到了這個歷史記載的哈徹興奮不已,他和他的團隊根據當時的航海路線圖,很快的推算出了當時沉船的海域,沒有片刻停歇地趕到了中國南海。
  • 1977年我國打撈日本沉船,美國趕緊申請合作,我國的做法太贊了
    這麼多年以來,一直也沒有被人打撈上來。1977年的時候,我國準備打撈這艘日本沉船,美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趕緊派人來聯繫中國,向我們提交申請,希望進行技術合作,一起打撈海裡的沉船,我國最後的做法,真是太讓人稱讚了。
  • 福建打撈滿載50億美元的日本沉船,40噸黃金卻神秘失蹤?真相尷尬
    舉世關注的「阿波丸號之謎」在許多外媒報導中,「阿波丸」所載金銀珠寶被譽為有史以來沉入海底的最大一批財富,無疑是吸引著全世界的打撈者。因「阿波丸」號是沉沒在我國的領海內,所以阿波丸沉船是屬中國主權所有,也只有中國能夠對其進行打撈。1977年時,我國正式宣布在牛山海域進行阿波丸沉船的打撈。從初次下水到最後一次打撈,一共經歷了三年之久。
  • 福建打撈滿載50億美元的日本沉船,40噸黃金卻失蹤不見,真相是啥
    中日戰爭侵略者便從中國掠奪大量的財富,他們全部用船隻運回國內,然而有一艘滿載珍貴貨物的阿波丸號卻沉沒在福建附近,這艘船上裝載了四十噸黃金,十二噸白金以及其他諸多珍寶,總體價值多達五十億美元,甚至還有一塊北京人頭蓋骨。1977年我國開始對這艘沉船進行打撈,不過打撈上來之後,四十噸黃金卻神秘失蹤,真相到底是什麼呢?時間撥回到1972年,中美關係剛剛破冰,美國總統尼克森也前來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