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說,一個我是直面生死的勇士,一個我是所謂的「渣男」

2020-12-06 無敵通史

魯迅先生,我們都知道那是一個真正的勇士。面對反動派的真槍實彈,他用一支筆無情的將反動派全都消滅。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敢於面對死亡的勇士」,卻也有一段堪稱「渣男」的感情經歷!

魯迅先生有過兩段婚姻,一個是家裡給他包辦的婚姻,一段是身為新青年追求自由的愛戀。

父母之命的妻子

魯迅先生的第一段婚姻,是那個年代每個人都越不過去的時代束縛。他和妻子朱安,在人生的前二十多個年頭裡從來沒有見過面。

最為離譜的是,魯迅的母親也只是聽信了媒婆的一面之詞,就將這門親事敲定了下來。隨後她寫信給遠在日本的魯迅先生,讓他趕快回來完成婚姻大事。

然而魯迅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迅哥兒,而是接受了西方先進民主科學的新青年。他面對母親的包辦婚姻,首先就是表露出來對朱安的極度討厭。

魯迅先生給他的母親回信,說朱安發育有問題。她不僅思想傳統無比,更重要的事她居然一個字都不認識。這對於魯迅來說,簡直是不敢想像。

然而面對魯迅的逃避,他的母親則認為魯迅已經二十八歲,這樣的妻子才能夠好好地照顧他一輩子。也正是因為這樣,他的母親在信中欺騙他回國。

後來的事大家應該可以想像,魯迅被趕鴨子上架成了親。然而在成親當晚,魯迅只是一個人大哭了一場。並且沒有動過朱安一根手指頭,這一點好像是比大情聖徐志摩強多了。

在婚後的日子裡面,魯迅只有一味地逃避。面對朱安,他就如同對待一件母親送給自己的東西,放在那裡好好保管著。但是這只是,好好的保管著。

而朱安身為一個傳統女人,面對丈夫的冷暴力也只有默默的付出與忍受。在她的世界觀裡面,只要等待就會得到好的結果。即便是魯迅先生後來與家中鬧矛盾搬家,她也不離不棄的跟在身邊。

然而事情,卻並沒有如同她所想像的那樣發展。

魯迅先生需要的不是一個只會做事的妻子,而是需要一個能夠共同進退的思想上的革命伴侶。面對傳統的朱安,他終於跨出了另外一步。

許廣平,一個與所有傳統女人都不同的女人。從小學習先進知識,思想做派上也如同一個真正的新青年。這在魯迅先生眼中,就是他的理想型。

面對小自己18歲的許廣平,魯迅先生沒有顧慮。最終他們勇敢的在一起,接受了來自所有人鄙夷的目光。

許廣平稱呼魯迅為「小白象」,而魯迅則親切的回答「乖姑」。許廣平面對周圍人的不祝福,寫下「合法也罷!不合法也罷!這都與我們不相干,於你們無關係,總之,風子是我的愛!

而魯迅也回應到:你應該是一場夢,我應該是一陣風。相遇不如相愛,相思不如相守!

而朱安面對兩人的郎情妾意,只有一個人在角落裡默默的哭泣。因為她這十多年的付出,在魯迅眼裡的確是一文不值的。

很難說這樣的感情世界裡,究竟誰對誰錯。或許朱安、魯迅、許廣平,都是因為時代的原因,最終才會糾纏在一起。

而魯迅先生在迎娶許廣平後,本來打算與朱安離婚。然而這個時候朱安的娘家已經衰敗,如果朱安再離婚的話,魯迅先生只能想到朱安或許會直接去死。

面對這樣的結果,魯迅先生也只有狠下心來做一個「渣男」。他承認朱安的妻子地位,但是卻從來沒有給予朱安妻子應該有的關懷。

或許就像那句話,魯迅先生的兩個女人:一個呼吸都是錯的,另一個撒謊都是顯得可愛。而魯迅先生一個是敢與直面生死的勇士,另一面是所謂的「渣男」!

相關焦點

  • 魯迅:讓他們怨恨去,我一個都不寬恕
    我的怨敵可謂多矣,倘有新式的人問起我來,怎麼回答呢?我想了一想,決定的是: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一個詩人氣質的作家,他的魅力往往在於其性格中有著神秘的偏執,而這種偏執表現在於對某些事物的決絕否定,魯迅便是如此。在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可是魯迅先生卻不是,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他已經在病中掙扎許久,對死亡已經思考了很久。
  • 六年級第26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筆記,感受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
    魯迅三弟周建人的大女兒。魯迅逝世時,她才十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周曄回憶伯父的文章,寫於魯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2、寫作背景:作為魯迅的侄女,周曄從小親身感受到 魯迅的關愛和愛護,親眼看到了魯迅關心勞苦大眾,熱愛勞動人民,勇敢地與反動勢力做鬥爭。這些事情都深深感動著周曄,她長大後更是經常懷念魯迅。
  • 不朽的魯迅先生
    後來,通過他對中國社會的深沉觀察,同時革命者的鮮血也擦亮了他的眼睛,使他從一個進化論者進到階級論者,從一個民主主義者成長為共產主義者。 時至今日,卻有人否定作為革命家的魯迅,把他包裝成所謂的「自由主義者」。對於這種論調,我們不妨引用瞿秋白是怎樣評價魯迅的,就十分清楚了。
  • 魯迅:恩師藤野先生,我永生難忘,藤野疑惑:魯迅是誰?記不得了
    魯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寫道:「但不知怎地,我總還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在日本求學時,魯迅還是個迷茫小青年,他空有救國救民的理想,卻始終報國無門。然而,他在東京的弘文學院補習了2年日文,並來到仙臺醫學專門學校之後,卻遇到了一個「貴人」,恩師藤野先生給了他莫大的幫助與啟發。
  • 魯迅:藤野先生,我永志難忘!藤野:魯迅是誰?奧,那個中等生
    可是你們可知道其實作為近現代大作家的魯迅其實在青年時期也沒有被他的老師重視,他在日本留學期間藤野先生給了他很大的幫助讓他永志難忘,但是對於藤野先生來說魯迅卻只是千萬學生中的一個,而且在別人對他問起魯迅的大名之時,藤野先生居然不記得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魯迅先生寫下一首詩談愛:小娃子先生,我應該愛誰?
    魯迅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他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的文學作品,而在其中自然也是少不了關於愛情的,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一種這樣的詩。「小娃子先生,謝你胡亂栽培!但得告訴我:我應該愛誰?」娃子著慌,搖頭說,「唉!你是還有心胸的人,竟也說這宗話。
  • 魯迅先生逝世84周年,看他的這些金句,句句戳心!
    今天是魯迅先生八十四周年忌日。他的作品有著獨特、永恆的藝術魅力和文學價值,小說《阿Q正傳》、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詩《野草》等都稱得上經典,值得我們今人一讀再讀。
  • 民國有四大渣男,每個都才華橫溢,在感情上卻見一個愛一個
    說到渣男可能在以前沒有這樣的網絡詞語,渣男的意思是什麼呢?現在來說就是自我感覺良好,自私不負責任的去玩弄別人的情感為快樂的這部分人,當然了在女人的腦海中只要對不起自己的就是渣男,或者是移情別戀了,那麼渣男的稱號在歷史上有沒有這樣的人物呢,其實有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民國有四大渣男,每個都才華橫溢,在感情上卻見一個愛一個
  • 這個成語被魯迅先生很天才地解釋過,是什麼呢?
    在《呂氏春秋 · 遇合》典書裡描寫過這樣一個叫單豹的人,他平時篤信方術,整天想著脫離塵世過餐雲臥石的生活。他平時不吃人們種植的五穀雜糧,也不穿人們紡織的布衫綢緞,更不住人們蓋的房屋茅舍,而是整日躲進深山老林,住在洞穴裡,吃野果、喝雨水,並說這樣是保全自然賦予人類生存的天性技能。
  • 品讀魯迅先生的20條經典語錄,感受一代文豪的非凡才華!
    魯迅先生的作品言辭犀利,耐人尋味。或風趣幽默、或沉重厚實、或發人深省。如此豐富的語言特點,以至於後人調侃說:「如果拿不準一句名言是誰說的,就說是魯迅說的。」
  • 魯迅先生雜文集名的由來
    魯迅先生(1881-1936)原名周樟壽,字豫山,後改名為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出身於一個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902年赴日留學,先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後入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習。由於一次「日俄戰爭」影片的強烈刺激,遂決定棄醫從文。
  • 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
    今天我們來聊聊魯迅先生《故事新編》中的《鑄劍》,這是魯迅先生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我們先回顧一下這篇小說的情節,眉間尺滿十六歲前夜,母親告訴他他的使命:為父親復仇,他的父親是天下第一的鑄劍名工,為大王煉成兩把劍後,自知會被大王猜忌,所以只把雌劍獻給大王,把雄劍留在家,如果自己被大王殺害
  • 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物?
    就是這樣的想法想一想這個問題,魯迅先生為什麼要塑造孔乙己這個人物呢?再一次,孔乙己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孔乙己,在魯迅筆下,是一個酸臭、貧瘠的讀書人,嚴格來說,他不屬於「讀書人」,因為他是站在短衣幫前,喝著酒,穿著長衫的人。事實上怎麼樣?
  • 七下語文3.回憶魯迅先生(節選)預習指導:你想像不到的魯迅先生
    甚至他和你、我一樣,也有著愛吃零食的小習慣啊!今天,我們就一起跟隨蕭紅的筆觸,去認識一個日常生活中平易溫和的魯迅先生。學習目標1. 會讀會寫生字詞。不久,蕭紅、蕭軍、葉紫在魯迅的支持下結成「奴隸社」。可以說,魯迅是蕭紅思想上、創作上、生活上的良師益友。本文選自蕭紅長篇回憶性敘事散文《回憶魯迅先生》,作於魯迅逝世三年後。
  • 藤野先生為什麼說魯迅不是非常優秀的學生?
    1906年,魯迅因在課間觀了一部「日俄戰爭教育片」,決定棄醫從文,因此離開了仙臺醫學專門學校,與藤野先生分別。藤野先生對魯迅的選擇感到遺憾,但是尊重他的選擇。在分別時,藤野先生送了魯迅一張照片,在照片後面還寫著兩個字「惜別」。可惜,當時魯迅沒有拍照片,後來也沒有補寄,兩人從此音信杳無,不復聯繫。藤野先生實有其人。
  • 魯迅先生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是覺得他們吵鬧」!
    在魯迅先生的雜文小雜感中魯迅先生說道「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 她是魯迅先生的原配,一生無愛無後,臨終前說:大先生待我是極好的
    身為新文化運動先驅的魯迅為什麼會接受包辦婚姻魯迅得知和朱安的婚事時,他正在日本讀書,接受了先進思想教育的他十分厭惡封建婚姻,他寫信給母親想要拒絕這門親事,但是母親一再堅持,魯迅感懷母親的養育之恩,十分孝順
  • 《魯迅草木譜》:那個鐘愛花草樹木的魯迅先生
    在日本留學時,魯迅寫下了「上野的櫻花爛漫的時節,望去確也象緋紅的輕雲」這一描寫櫻花最經典的比喻句。魯迅一生熱愛博物學,更鍾愛樹木花草。其筆下的樹木營造了特殊的意境,透露了魯迅的內心密碼。2020年6月,學者薛林榮的隨筆散文集《魯迅草木譜》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魯迅草木譜》以花草樹木為切入點洞悉魯迅的內心世界,力求發現一個有血肉、有溫度、有人情的魯迅。
  • 魯迅:我在日本的學校不如藍翔,我也沒有行醫資格證!
    魯迅:我在日本的學校不如藍翔,我也沒有行醫資格證!說明本文源於某讀者君的提問:魯迅棄醫從文前,醫術是怎樣的?達到哪種等級?他的學歷是大專、本科還是研究生?讀者諸君或許會記得《在仙臺》或《藤野先生》這兩篇課文,會知道魯迅在日本學醫的經歷。事實上,魯迅在日本學醫的院校是一個臨時拼湊的三流專科院校,事實上,魯迅在日本學習的那所所謂的「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都是按中專的標準配備,還不如藍翔(對不起,另類君說話就是這麼直,慢慢習慣就好了)。
  • 大文豪魯迅:「看過我日記的人都說我有意思」
    廠甸我何嘗沒有去過,但哪有今天那樣的甜法;愛是甘草,這苦的世界有了它就好上口了。眉(即陸小曼)你真玲瓏,你真活潑,你真像一條小龍。 我 不 能 一 分 鍾 沒 有 你 8.10我六時就醒了,一醒就想你來談話,現在九時半了,難道你還不曾起身,我等急了。我有一個心,我有一個頭,我心動的時候,頭也是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