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龍山鄉「五堅持」同發力,推進鄉村振興

2021-01-11 中國江西網

江西手機報萍鄉訊 通訊員 劉慧琳報導:萬龍山鄉按照「黨委領導、政府治理、社會參與、村民自治」的總體思路,以「黨建引領、旅遊興鄉」為目標,圍繞「基礎牢、產業強、社會穩、環境美、百姓富」五個方面做文章,精心組織,系統推進,「五堅持」切實提高鄉村治理水平,助推鄉村振興。

堅持「職」「責」同心,提升黨建工作源動力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基層黨組織「三化」建設為中心,緊緊圍繞「四大工程」建設,推進黨員教育管理,深入學習「兩會精神」;深化拓展「黨建+」,打造「黨建+鄉村旅遊」「黨建+志願服務」等品牌亮點;積極發展和培養年輕黨員,建立後備幹部庫和流動黨員動態管理制度;高標準完成牛宕、下村、新龍居委會、茅店等村(居)級活動場所建設,全覆蓋村(居)書記、主任「一肩挑」,積極發揮黨員初心志願服務崗作用,加大黨員關懷力度,做好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創新開展值班夜學,推進「農墾記憶館」打造和布展,科學合理完成鄉鎮機構改革,打造茅店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推進各村(居)廉潔平臺建設,多舉措築牢意識形態陣地。

堅持「幫」「扶」同力,提升脫貧攻堅向心力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衝刺之年和收官之年,繼續聚焦全鄉未脫貧人口脫貧退出目標,強化責任落實和政策落實。全面做好脫貧攻堅「三項整改」,深入推進兩業扶貧「三個一」工程,提升茶葉種植基礎,繼續發展「一戶一畝茶」;發展槽下休閒康養、龍山戶外旅遊、桂花農業觀光、東坑溫泉養生等鄉村旅遊品牌打造「一戶一客房」,提升「富硒旅遊特色農產品產銷一體化項目」建設,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一戶一就業」保障貧困戶穩定脫貧增收。推進社會保障等扶貧政策落實,保障貧困戶扶貧政策應享盡享。開展扶貧扶志感恩教育行動,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聚焦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標準,鞏固脫貧成果,全面做好脫貧攻堅普查準備工作以及脫貧攻堅總結宣傳工作。

堅持「建」「招」同向,提升項目建設引領力

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堅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將重大項目作為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關鍵舉措。全力推進花漫裡旅遊小鎮項目一期、武功山龍棲谷森林生態旅遊項目一期體驗區等重大項目建設。完成黃江新橋、網沙堎橋、道路維修、墾區棚戶區改造、農貿市場裝修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白鷺天堂民宿文化旅遊項目、龍溪谷民宿酒店項目、魚菜共生美麗田園項目、御園溫泉項目等新籤約投資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加快建設步伐,用「釘釘子」的狠勁推進項目建設。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使籤約的項目抓落地,待建的項目抓開工,在建的項目抓進度,力促項目早啟動、早投產、早見效。經常對接服務、創新舉措解難題,達到「吹糠見米」的效果,推動武功山景區旅遊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注入新引擎。

堅持「治」「理」同步,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徑

深挖自然資源優勢,不斷發展產業、文化,優化人居環境。探索推進鄉村治理網格化管理,加快推進「一村一品牌」建設,打造村居品牌亮點,激發農村經濟活力,「一村一策」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面提升農村經濟社會面貌,高標準、嚴要求推進新農村點建設,加強耕地拋荒復耕,完成畜禽疫情防控疫苗注射,深化資產養老服務,有序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做好水生態文明建設,完成山洪溝治理工程。村村打造一條「美麗生態文明示範路」,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向縱深發展。堅持五個基本原則,創新「三治」融合,強化德治建設,提升自治水平,推進法治建設,深入開展鄉村治理體系「六化」建設,使萬龍山的農村更美,農業更強,農民更富。

堅持「整」「治」同頻,提升環境衛生新動力

統籌城鄉發展,進一步紮實開展「藍天碧水淨土」行動計劃,全面落實河(庫)長制和林長制,實行一票否決制,進一步壓實鄉村幹部的環保責任。加強對企業的環保監管督查,大力開展城鄉環境衛生、畜禽養殖汙染、餐飲油煙、秸稈焚燒、道路揚塵等整治工作,取締非法採砂點,拆除非法養豬場,做好汙水處理廠和集鎮汙水管網提升改造工作。垃圾規範收集,推廣「戶集、村收、鄉運」模式,提升村容村貌,堅持常態化、精細化、長效化管理導向。力爭同時實現「三個有利於」,當好保護生態環境的鋼鐵衛士,守護好景區這片藍天白雲和綠水青山。

堅持「嚴」「管」同上,提升打擊兩違推動力

持續深入推進違法用地、違章建築的整治行動,高壓態勢打擊「兩違」建築和亂搭亂建行為,加強對各村(居)轄區內進行動態巡查,每日巡查蘆萬武旅遊公路、S314公路、東坑集鎮區和華雲集鎮區等重點區域,加大查處力度。做好運輸檢查工作,嚴厲打擊違規建房的行為,堅決拆除「兩違」建築。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創造濃厚的整治工作氛圍,鞏固整治成果,嚴防違章建築、違法用地回潮,進一步落實打擊兩違網格化管理工作。實行「兩違」整治工作專人看管制度,落實執法責任,確保「兩違」整治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

相關焦點

  • 小金縣「三堅持」推進鄉村振興
    堅持規劃先行。修訂完善鄉村振興「1+7+2+2」規劃體系,即:「1」個縣域鄉村振興規劃,「7」個縣域專項規劃,「2」個重點鎮(沃日鎮、兩河口鎮)鄉村振興規劃,「2」個重點村(達維夾金村、日爾四大安村)鄉村振興規劃。堅持示範引領。
  • 旌德縣:四個方面重點發力 深入推進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安徽旌德縣結合脫貧攻堅和「三農」工作實際,及時開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有效路徑的調研探討,積極完善、優化脫貧攻堅和「三農」領域政策體系,精準銜接、分類施策,從築牢鄉村物質基礎、補齊鄉村建設短板、激發鄉村內生動力、提高鄉村人文內涵四個方面重點發力,確保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取得實效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 青島市出臺鄉村振興新方案 聚焦鄉村「五個振興」攻堅克難、協同作戰
    同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青島時再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9月,省委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座談會,對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為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省委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青島要在鄉村振興中走在前列,爭當「樣板中的樣板」。
  • 潘文峰調研仙龍鎮鄉村振興工作時強調:強力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構建...
    永川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楊 雪)12月21日,區委副書記潘文峰率隊前往仙龍鎮調研鄉村振興工作。他強調,牢牢把握城鄉融合發展這個關鍵點,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打造出一條產業致富的新路子。
  • 強化鄉村振興法治保障,立法如何發力
    「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中央一號文件、相關規劃計劃、改革方案、實施方案等政策密集出臺,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用法律將已有戰略和政策、規劃及推進措施等固定下來,有利於為鄉村振興提供法治保障,也表明了『所有鄉村都要振興,一個村莊也不能少』的決心。」王景新說。
  • 開封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百城建設提質工程
    2019年,開封市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0.55%,提高1.7個百分點,城鄉結構實現歷史性轉變。  堅持規劃先行。啟動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修編,編制完成《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9—2022年)》,《宋都古城保護與修繕規劃》通過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
  • 浙江出臺意見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浙江在線8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許雅文)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於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確保農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見》(下稱《意見》),向社會公開發布。這是浙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出臺的「三農」綜合文件,是今年浙江「三農」工作的行動指南。
  • 河南舞鋼市:建設香菇大棚 穩步推進鄉村振興
    河南舞鋼市:建設香菇大棚 穩步推進鄉村振興目前,河南省舞鋼市5座香菇大棚正處於豐產期,在大棚裡採摘香菇,活兒簡單,幹著不累,還能掙個零花錢。       棚裡香菇成色好的鮮菇每斤售價能達到7-8元/斤,剩下的在烘乾房裡烘乾後,有人上門收購,銷路不愁,預計今年年底能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上。
  • 鄉村振興政策解讀
    分別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在今年文件提出的目標任務和具體工作安排上,也體現了與以往不同的特色和亮點,如提出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和公共文化建設,推動鄉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推進平安鄉村、健康鄉村建設,聚焦深度貧困地區集中發力,紮實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等內容。
  • 佛山三水:探路全域鄉村振興的「三水經驗」
    自2018年以來,三水區委、區政府把鄉村振興作為全區的「頭號工程」。在推動鄉村振興之初,三水立足高品質全域振興進行規劃設計,以主軸路網為串聯、特色資源為紐帶、五個振興為內涵,將七個鎮街劃分為南部嶺南水鄉、中部千年村落、北部生態屏障三大示範片區,全面推進「三片聯動、百村共建」。 為全省探路的三水決心與擔當,躍然於眼前。
  • 甘肅山丹:統籌推進「五個振興」 譜寫鄉村發展新篇章
    山丹縣以脫貧攻堅為統攬,全面統籌推進鄉村「五個振興」,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農業效益穩步提升,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形成了極具區域特色的鄉村振興藍圖。、聚才關鍵環節,厚植「人才沃土」,不斷釋放政策效應,激發人才振興活力。
  • 徐州:持續強化答卷意識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徐報融媒記者 白雪 攝近年來,我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以推動「三農」高質量發展為主旋律,既對標對表系統抓好任務落實,又結合實際創造性地推進工作,大力推動「三農」工作全方位開創性發展、深層次根本性變革,全市廣大鄉村正加快展現出「強富美高」的現實模樣。
  • 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振興鄉村振興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原標題:丁小強到市農業農村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並調研時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12月15日,運城市委書記丁小強到市農業農村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調研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招商引資和新品種推廣等工作,並召開座談會。
  • 青平: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
    從整體來看,脫貧攻堅是一個連貫性的過程,包括前期脫貧、中期鞏固、後期振興。    前期階段脫貧消除絕對貧困。國家出臺扶貧政策,助力脫貧事業發展。如「兩不愁三保障」政策為全國大部分貧困地區人民提供了基本生活需求的支撐,為後續發展打下基礎。堅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關注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減少城鄉教育資源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從根本上切斷貧困代際傳遞。
  • 完善鄉村治理組織體系 切實促進鄉村振興
    作者: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南農業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 曹威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孟津縣送莊鎮: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繪出鄉村振興新畫卷
    為全力打好打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戰,連日來,送莊鎮堅持抓整改、促提升,組織全鎮黨員幹群高標準、大力度、全方位投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努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為全力打好打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戰,連日來,送莊鎮堅持抓整改、促提升,組織全鎮黨員幹群高標準、大力度、全方位投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努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一是夯實責任抓整改。
  • 粵鄉村悅美麗 粵振興悅三水
    美麗鄉村,三水先行。12月19日,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活動發布會在佛山市三水區舉行。2018年,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地區,三水立足實際,全域謀劃,探索推進美麗創建、城鄉融合、鄉村治理,形成具有三水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路徑。
  • 宿遷宿豫區:幸福四重奏,融合推進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
    近年來,宿豫區堅持以推進農民集中居住為抓手,集聚資源、集合政策、系統謀劃,精心打造鄉村振興一號線,實現產業集聚、生態文明、富民強村、居住環境提升等多方共贏,探索出一條「優居強村興產富民」融合推進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新路徑,截至2019年底,該區基本實現低收入農戶17692戶54206人、44個經濟薄弱村脫貧達標,累計脫貧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