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甲午海戰開始,一直到侵華戰爭,日本軍隊一次次擊敗清軍、北洋軍和國軍,憑藉的不僅僅是軍事和工業實力,還有強大間諜組織,給予軍隊至關重要的情報支持。
儘管如此,我們對日本間諜的巨大能量,還是低估了……
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加強對於中國的間諜滲透。
以「樂善堂」為掩護發展起來的間諜組織黑龍會,開啟日本近代間諜戰的「青木機關」,認賊作父、代寇為奸的日本諜報機關「一枝花」川島芳子等等,日本間諜不斷活動,為了刺探情報手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而實際上,這僅僅是日本諜報集團在亞洲展示出的力量,日本間諜在美國成功滲透,才是最匪夷所思的戰例。
曾經有個笑話,說FBI派了一名間諜到俄羅斯收集情報。
這位間諜小哥進了酒吧,他唱的歌比俄羅斯人還俄羅斯,他跳的舞就比哥薩克人還哥薩克,喝酒就像從戰場上剛下來的斯拉夫老兵一樣。
但是酒吧裡沒一個人說他像俄羅斯人。你猜為什麼?酒吧老闆說,「我們俄羅斯沒有黑人!」
日本人在美國滲透,就像FBI往俄羅斯派黑人間諜一樣,外貌、體態上的區別,很容易被辨別出來,但是,日本間諜居然成功做到了。
1941年春,雖然美國還在保持中立,向同盟國和軸心國兩邊賣軍火,狠狠地借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發財,但是,美國軍方已經在悄悄破譯各國無線電信號。
其中,針對日本的監聽破譯行動,代號為「魔術」,執行總部設在夏威夷。
因為美國從開戰就宣布中立,當時在華盛頓特區,聚集了大量的日本和德國間諜。對於美國情報機構來說,先入為主地認為,日本間諜比較好對付,德國間諜隱藏得更深。
日本間諜正是利用這個心理誤區,在美國情報機構眼皮底下,順利開展工作。真正精英級間諜,是不論國籍的,他們要做的只有不擇手段地完成任務。
1941年5月,「魔術」行動意外截獲來自日本大使館的電報,當破譯電文之後,美國情報機構炸了,因為從電文推斷,在美國政府高層裡有日本間諜。
最先截獲的電文,屬於日常工作述職,日本大使向東京匯報,用於發展情報事業的50萬美元已經收到。而接下來獲得的情報,就讓人不寒而慄了,日本大使在另外一份電文中提到,他掌握的「J」和「W」,能夠靠近羅斯福總統和總統夫人,他們都是最可靠的日本間諜。
當時日本駐美大使是野村吉三郎,他同時也是住在華盛頓的日本間諜頭目,這無論對於美國還是日本,都是心知肚明的秘密。野村吉三郎在日本大使館裡,控制了整個西半球的日本間諜,所以從這裡向東京發出的信息,其特殊意義不言而喻,要麼是貨真價實的真情報,要麼是誘騙敵人的圈套。
無論是真情報,還是假消息,問題關鍵在於,「J」和「W」代表著什麼?或者,誰是「J」和「W」?
日本大使館發向東京的電文,讓美國情報機構警醒,他們開始大規模調查。
通過特殊渠道,接觸日本大使館和大使本人,尋找「J」和「W」的蛛絲馬跡,結果讓美國情報界震驚。他們發現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軍隊情報機構,甚至胡佛領導的聯邦調查局,都有人有意或無意地,向日方提供過情報。
單從這些線索,就可以大致判斷出來,野村吉三郎發向東京的電文,真實性至少超過60%,很可能在華盛頓高官中,隱藏著兩個為日本服務的超級鼴鼠,否則,日本沒理由犧牲潛伏在華盛頓的情報力量。
但是,包括FBI在內的美國情報人員,對於日本間諜的追查,也僅僅到此為止。
美國情報機構始終無法鎖定「J」和「W」的身份,他們從野村吉三郎個人經歷下手。
野村吉三郎曾在美國海軍軍官學校學習,並且在1941年5月19日,也就是他向東京傳遞消息前後,還參加了海軍軍官學校的校友會,在他的同學裡,有不少在軍方或者外交部供職,其中還有一位很具影響力的議員,他們都可能是對日本極其有用的「J」或「W」。
最讓美國情報機構感到挫敗的是,電文中提到的50萬美元,竟然也毫無線索。誰提供了這50萬美元、又是誰接收的、以何名目入帳、又流向何方,這些問題均無答案。美國情報機構懷疑,身在美國的日本僑民,用螞蟻搬家的方式,協助了資金運輸。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日本間諜網的力量,太可怕了!
以至於日本偷襲珍珠港後,12萬日裔美國人被扔進了集中營。
直到二戰結束,美國情報機構也沒弄清楚,誰是「J」誰是「W」。當日本戰敗投降後,由麥克阿瑟擔任總司令的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日本事實上的統治者。
GHQ除了肢解四大財閥、宣布日本天皇是人不是神、讓女性有教育權之外,還接手了日本間諜網絡,把日本情報工作納入美國管轄範圍。
如今世事變遷,日本在情報工作上,是否還依賴美國,我們不得而知。
不過,在媒體報導裡,和情報有關的部門,出鏡頻率越來越高,包括但不限於隸屬於法務省的公安調查廳、內閣情報調查室、外務省國際情報局、防衛省情報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