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未來縣級市更看好誰?揚中人說:不輸丹陽

2020-12-15 劉同學的科學戰記

揚中市是江蘇省鎮江市轄下的縣級市,位於長江下遊。全市由太平洲、中心沙、西沙島、雷公島四個江島組成,在鎮江發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揚中市的主體為長江上的一個島嶼,面積332平方公裡,人口33.78萬(2011年),位於東經119度、北緯32度,是僅次於崇明的長江第二大島。揚中的地名是因其位於揚子江中而得名。

揚中市北、東隔長江主航道與泰州市高港區、泰興市、揚州市、鎮江江北屬地高橋鎮相望,西南隔長江南汊與鎮江市鎮江新區、丹陽市及常州市新北區相望。

1994年,建成由民間集資建造(揚中市地方政府籌資建造)的揚中長江大橋和2004年建成的揚中長江二橋分別將揚中本島及其第二大附島與江南鎮江市區和常州新北區連接。通過泰州長江大橋S35鎮泰高速跨越長江主航道、長江南汊穿越其市區,至鎮江新區姚橋樞紐連接S39江宜高速,揚中成為溝通揚州、泰州、鎮江、常州的重要城際交通樞紐。

新建的鎮江港揚中港區將使揚中的沿江產業優勢得到體現。

境內有G523國道、238省道和231省道。「鎮江—揚中快速通道」線形沿鎮江新區的金港大道東延跨越長江夾江新建揚中長江三橋直插揚中南城區。該通道為全立交、互通式出入口、全封閉、雙向6車道、每小時100公裡的準高速設計,將大幅度縮短揚中至鎮江老城區的車程時間,預計從揚中新客運中心到鎮江左湖互通車時為15分鐘。

再者,揚中是一個以電力電器產業為主的「工程電器島」,電力電器產業佔全市經濟總量近70%,佔國內市場份額的20%以上。

相關焦點

  • 江蘇鎮江下轄的三個縣級市,誰會是第一個撤縣設區的?
    鎮江臨江近海,水陸交通極為便利。鎮江為國家級水路主樞紐和省級公路主樞紐城市。世界聞名的「黃金水道」——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滬寧高速公路、京滬鐵路、滬寧二級公路穿市而過。全市下轄3個區、代管3個縣級市,總面積384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9.64萬人,城鎮化率71.2%。那麼處在全國城市化的浪潮下,鎮江代管的三個縣級市,誰會是第一個撤縣設區的呢?
  • 江蘇鎮江21:驚喜!全國排名揚中第8丹陽29句容37,實力不容小覷
    在我淺薄的閱歷中,一直以為丹陽比揚中厲害,沒想到在這個「硬實力」比拼中,揚中竟然名列全國前茅,遙遙領先丹陽。真是有點小吃驚。揚中可喜可賀!2020年12月13日,《鎮江日報》在頭版刊發了一條新聞,標題:「我市全面小康指數列全國第21位,3個轄市進入全國縣級市前50」。
  • 江蘇鎮江實力最強的縣級市:常住人口80萬,未來會撤市設區嗎?
    說到江蘇,我想許多小夥伴都不會陌生,作為國內僅次於廣東的存在,這座位於我國華東地區的省份可以是非常的耀眼,地處長江經濟帶的它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步入「中上等」發達國家經濟水平的省份,也是國內唯一一個所有地級市均進入國內城市百強排行榜的省份,其教育、科技、文化等水平在國內也是名列前茅,也是最有希望第二個經濟跨入
  • 鎮江經濟最強的縣級市丹陽,發展比肩張家港市,未來會被劃給常州嗎...
    丹陽劃歸常州最初是南京直轄傳言的一部分,如果南京成立直轄市,鎮江的句容劃給南京,丹陽劃給常州,揚州的儀徵劃給南京,然後揚州和鎮江合併,跨江而治成為江蘇省會。現在從中央到省市都在支持南京提高首位度,正在加快發展南京至全省各市的高鐵網絡,建成後全部融入南京一個半小時經濟圈,這時再把南京直轄出去,重新選省會,純屬浪費資源。
  • 鎮江最被看好的區縣,不是京口也不是丹陽,而是這個地方
    鎮江是江蘇的一個地級市,也是一個發達的歷史文化名城。自然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作為長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城市,鎮江近幾年的經濟發展十分強勁,未來的發展也是潛力無限。可能有的人會問,在鎮江下轄的各個區縣中,哪一個區縣的未來發展是最被看好的呢?
  • 四川兩大縣級市「經濟較量」,未來誰才是最後「勝利者」?
    相信大家都會熟悉四川,這個省優勢很大,它不僅有許多美麗的風景,而且可以品嘗各種獨特的食物,一旦去過,就會覺得捨不得離開,尤其是這幾年,每個地方都在努力發展,甚至縣級市都在努力追趕,一點也不遜色於其他地方,今天我想說的是,四川這兩個縣級市爭奪地級市,江油和彭州,未來誰會成為勝利者?
  • 鎮江,你將去何方?
    在2002年,鎮江工業增加值增幅在江蘇省中排第三,利潤總額增幅全省第一。然而,如今時代發展,現在的鎮江可以說慢慢地淡出人們視野,輝煌不再,在某些方面發展也不盡如人意。那麼,今天的鎮江到底如何,今後的鎮江要走向何方?這正是關心鎮江發展的人們正在思索和探索的課題。
  • 江蘇縣級市建成區排名:超越地級市
    比方說,我們知道江蘇面積最大的城市是鹽城市,但是鹽城市的城市化區域或者說城市規模顯然不是江蘇最大的,最大的肯定是省會城市南京。為了清晰界定城市化區,中國統計部門用建成區來反映一個市的城市化區域大小。但是市區內面積較大的農田和不適宜建設的地段,不算做建成區。由此來看,建成區這一指標是能夠客觀真實反映這個城市的規模大小的。我們對江蘇13個省轄市的規模大小應該說還是比較熟悉的。按照印象排個次序基本不算難事。順藤摸瓜,那麼今天我們來看一下江蘇22個縣級市建成區的排名。
  • 鎮江有一代管縣市,GDP高達千億元,未來有望「撤市設區」!
    說到江蘇,現在正是十一月的假期,無論是學生們還是上班族都進入了悠閒地度假時光,在此期間,有些人獨自外出遊玩,而有些人則選擇全家出遊,可以想像國定假日在路上旅行的人數之多,如果要外出,必然要先選擇目的地,我國擁有遼闊,資源豐富的優質旅遊勝地,如山東,浙江等許多城市都是風景秀麗的著名旅遊勝地
  • 四平代管縣級市,素以「雞鳴聞三省」著稱,發展前景很被看好
    四平代管縣級市,素以「雞鳴聞三省」著稱,發展前景很被看好! 四平,吉林省地級市,吉林、黑龍江及內蒙古東部通向長三角和京津冀必經之地,為東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物流節點城市。
  • 築巢引鳳棲 花開蝶自來 招商「組合拳」助力揚中強起來
    正如揚中市委書記殷敏所言:「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就是要搶抓項目招引『先手棋』,致力形成『一個項目撬動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帶動一座城市發展』的效應,助推揚中『跑起來』『強起來』。」產業強市,項目先行。擁有智能電氣、新能源、海工裝備製造三大支柱產業的揚中,連續多年躋身全國百強縣(市)行列,成為鎮江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 2020年鎮江市區劃圖表,了解鎮江有幾個區和、縣級市,細分到街道
    導語:本文通過整理匯總了鎮江市行政區劃數據及鎮江市統計用的城鄉劃分數據,帶你了解鎮江市有幾個區、縣級市及下面的街道和鎮劃分詳細情況。鎮江市有幾個區、縣級市?答:鎮江市有3個區、3個縣級市(行政區劃2020年7月)。分別為:京口區、潤州區、丹徒區、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
  • 保定一座實力縣級市,距北京僅73公裡,生產總值405億,未來可期
    在保定市境內有一座很有實力的縣級市,其北部與北京市毗鄰,距離北京只有73公裡,在一個小時之內就能到達北京,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這個城市就是涿州市。涿州市是河北省下轄的一個縣級市,現由保定市代管,位於保定市的東北部,全市面積為742.5平方公裡,就這一點來看,涿州市可以說是一個小縣城了。
  • 「區域長子」被要求重振雄風,「眼鏡之都」丹陽為何等不起了
    履新江蘇鎮江市委書記一個多月,馬明龍已兩次赴丹陽進行專題調研,可謂對對丹陽寄予厚望。在調研中,他言辭懇切,要求丹陽要有「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等不起」的緊迫感,要「重振丹陽雄風」。作為鎮江下轄的縣級市,丹陽素有中國「眼鏡之都」之稱。
  • 清一色的市轄區和縣級市,江蘇省南端為何很少有縣?
    如果拿一張江蘇省的分縣地圖,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江蘇省的南端區域,居然沒有縣的存在,這裡是清一色的市轄區和縣級市。這是為什麼呢?江蘇南部的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等市,都實現了「零縣化」。(如東縣城)要回答文首的問題,首先要清楚縣和縣級市的區別,理論上比較多,按照個人的理解,那就是縣級市的實力普遍要比縣強,所以很多縣的目標就是撤縣設縣級市(或設區),因而全國的縣級市大部分都是由縣演變而來的。
  • 2018年江蘇13市市區、縣級市、縣GDP排序排名表
    按照國內通行的GDP排名榜各種榜單排法,地級市一般都和地級市排或地級以上城市排,縣和縣級市一起排,省會城市或副省級城市一起排,或者也有二線城市一起排的,但幾乎不會有不對等的區劃等級區域在一起排名。  不過,事實上,我們江蘇地級市也經常與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同臺較技,在全國GDP百強城市排行榜中殺出重圍,藝壓全國。
  • 拆分還是合併,常州和鎮江該何去何從
    在之前經常聽到江蘇發展的三駕馬車是蘇州、常州和無錫,可是如今無錫和蘇州已經遠遠的把常州甩在了身後,甚至還有無錫的人說:常州也算是蘇南?同樣處境非常尷尬的還有鎮江,作為一座千年歷史的古城,鎮江佔據的位置也是非常的好,但是這些年發展一直非常的一般,旁邊的各個城市都對鎮江虎視眈眈,想將其收回麾下成為發展的一員大將。
  • 繼九臺區後,長春又一縣市有望「設區」,未來發展被看好
    目前,在長春市管轄下的縣、縣級市和市區中間,有一個縣市近年來的經濟發展速度還是比較快的,繼九臺區後,長春又一縣市有望「設區」,未來發展被看好,很多人都認為這個縣市在未來是很有希望併入長春市的。這個有望「設區」的縣市就是長春市管轄下的德惠市,這個縣市是當地三個縣級市當中發展潛力特別大的一個,也是很有希望在未來「設區」的一個。這裡的地域面積幅員遼闊,而且和九臺區緊挨著,當地的戶籍人口有九十三萬多人。看數量的話,這個縣市的人口還是不少的。
  • 「數」說鎮江姓氏文化
    初次與人見面,我們往往都會這樣問對方,姓氏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個符號,是血緣傳承的標誌、家族溝通的紐帶,也是我們生活、工作、社會交往中迴避不了的文化符號。姓氏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記錄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延續和發展,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財富。鎮江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具有悠長的歷史文脈、豐厚的姓氏文化資源。
  • 江蘇一市,建置僅有百年,四面環江,素有河豚之鄉、江中明珠美譽
    文/史間一壺酒揚中,江蘇省轄縣級市,由鎮江代管。說是市,其實是萬裡長江第二大島,島內水網交織河道縱橫,小村落沿河湧自然分布,水鄉風情濃鬱,完整地保持了長江水鄉自然生態。揚中歷史不長,成洲千年,建置百年,但都與水有關。東晉時期,揚中地域僅有露出水面的幾個小沙洲。宋代,始有小沙之稱。 從宋高宗時期開始,黃河改道南徙,加速了揚中成陸進程。清代,沙洲逐漸相連。清末民初,揚中陸地雛形始成,統稱太平洲。 清光緒三十年,兩江總督端方奏準設太平廳,管轄原丹徒、丹陽、泰興、江都四縣在太平洲的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