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為何它不去找阿波羅遺骸,而選擇了個偏僻小山

2020-12-03 胖福的小木屋

在經歷了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11分降落在月面預選著陸區。

相較於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的要求是空前的,需要著陸區域內既沒有太高的凸起,也沒有太深的凹坑,坡度要符合任務要求。

嫦娥五號傳回首張月球影像圖

而此次嫦娥五號著陸的地方在一個小地方,蒙斯·呂姆克山(Mons Rümker),這是一座孤立的火山,位於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中,是一片因月球歷史晚期的火山活動而形成的凸起區域,底部直徑大約為70千米,最高處比圍繞它的平原要高出大約1300米,周圍環繞著20多個圓形的熔巖穹丘,位於月球正面的西北方,風暴洋是月球上最大的月海,南北約2500千米,位於面向地球一面的西側,是一片廣闊的灰色平原,由遠古火山噴發形成的玄武巖構成。從地理位置角度來說,蒙斯·呂姆克山區域可以說比較偏僻。

很多朋友會很好奇,為什麼嫦娥五號不去美國阿波羅系列登陸的地區。還可以去看看阿波羅系列飛船遺留下來的殘骸,證實美國的確成功登月過。

阿波羅登月早已得到全球公認

其實阿波羅飛船登月,早就得到了全球科學界的公認,而證據就是美國贈送全球包括中國的月壤,月壤月巖和地球上巖石土壤形成環境完全不同,真空微隕等空間風化這些環境特徵是月面獨有的,導致月壤的化學物理構成與地球巖石完全不同。最明顯的是月壤中會有未氧化的金屬微粒,這在地球上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水和空氣以及翻滾摩擦月,壤顆粒的表面及其粗糙。因為沒有大氣層,微隕轟擊會在月壤中形成玻璃結晶。存在較多的低價鈦鐵礦。有地球上不存在的化合物,以及金屬元素等。

1978年,在收到美國贈送的月壤之後,中國就下達了研究任務,組織多個科研院所各自從多個角度對樣品進行了分析,相關的調查結果匯集在11篇論文中,月壤是不可能偽造的,因為我們可以從顯微鏡中觀察到月壤微隕轟擊濺射等形成的微觀結構,包括納米尺度的金屬鐵、玻璃結構。

2012年的時候,嫦娥二號衛星攜帶了我國自主研製的CCD立體相機拍攝,嫦娥二號7米解析度的全月圖不僅可以清楚看到直徑數十米的月坑,連月球上很多石頭都可以看見,而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的遺蹟更是清晰可見。

全月球圓柱投影圖

所以雖然網絡上對於阿波羅飛船有過很多陰謀論,但這很多都是自媒體的自我臆造,60年代,休斯敦地面控制中心全部設備的計算力約等於如今的一臺筆記本電腦。登月艙的計算力「介於一塊電子表和一臺手機(非智能)」之間。

阿波羅飛船登月艙

在當時那種科技水平下,美國能送人上月球完全可以說是一個奇蹟,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質疑的原因。阿波羅計劃是集結了當時全球最優秀的科學家,舉全國之力的產物,這也是美國能夠創造奇蹟的原因,同時也是美國為什麼50年沒有再載人登陸月球的原因。

嫦娥五號登陸位置大有深意

中國此次嫦娥五號登月就是要避開美國和前蘇聯曾經採樣的地區,獲得有獨特科研價值的樣品。阿波羅11號著陸在月球赤道附近的寧靜之海,阿波羅12號與阿波羅14號均著陸在月球赤道平原上,阿波羅15號著陸在月球北半球中部阿基米德隕石坑東南的亞平寧山脈腳下,而阿波羅16號在月球赤道以南的中部高地西奧菲勒斯隕石坑附近著陸,阿波羅17號則在月球北半球的陶勒斯-利特羅山谷著陸,蘇聯的月球系列飛船也是降落在中部大平原。

蒙斯·呂姆克山

阿波羅15、16、17號任務攜帶並使用了載人月球車,在月面上最高曾達到18千米/小時的速度。依靠月球車阿波羅計劃的各次登月任務共帶回了381.7千克的月球巖石標本。

美蘇登陸位置帶回的月壤和月球巖石,形成年齡集中在32-46億年前,最年輕的月表巖石都比地球上已知的最古老巖石要久遠。目前科學家關於月球的許多認知都是根據美蘇帶回的月壤樣本得到的,而在月壤樣本年齡之外的月球歷史事件,全部是以此為基礎,參考其他觀測結果(主要是撞擊坑統計)推演得來的,所以科學家想要有切實的證實,來印證這些理論和猜想。

所以中國選擇了一個美蘇都從未到過的地方,那就是蒙斯·呂姆克山,蒙斯·呂姆克山位於雨海紀與愛拉託遜紀玄武巖層交界處. 在月球礦物製圖儀積分吸收深度圖中, 愛拉託遜紀玄武巖因富橄欖石而呈紅色, 而周圍的雨海紀玄武巖富輝石呈黃綠色。

愛拉託遜紀玄武巖是晚期玄武巖。主要是由大約13億至20億年前的巖漿活動形成,和美蘇採集回來的月壤樣本要年輕的多。

一旦對取回的樣本進行評估並確定了年代,就可以為研究月球晚期巖漿活動和月球熱演化模型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我們還可以返回去校準其他天體的年齡,這可能會改變我們過去幾十年來對所有行星的看法。

嫦娥五號登陸地區可獲取更豐富樣本

呂姆克山南部是風暴洋,這裡富含克裡普巖。克裡普巖代表了月球巖漿洋結晶最後的殘留巖漿,是我們理解月球巖漿洋演化的關鍵。還有,雨海填充有大量的玄武巖,可以幫助我們揭示月球的火山活動歷史。

除此之外,作為月球的特有巖石,克裡普巖富集鉀、稀土元素、磷等資源,但是過去美國和蘇聯帶回的月球巖石、月壤標本中並沒有直接發現完整的塊狀克裡普巖。這一次採樣將有一定概率發現保存完好的克裡普巖。

可以說,月壤中蘊含豐富的礦產資源,除了稀土元素之外,還有豐富的鈦,釷,鈾,氦等礦產資源以及三斜鐵輝石、鋯石等地球上未發現的新礦物。科學家還認為,有大量的氦-3嵌入到月球風化層的頂部,從月球上開採的氦-3可用於地球上在建和計劃建造的核反應堆,以及用於宇宙飛船的動力系統。

月球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可有效解決地球資源枯竭及環境破壞等全球性問題,已成為新一輪全球範圍太空開發競爭的焦點.

之前,我們的玉兔號借用地震勘探領域的瞬時頻譜分析和偏移成像等信號處理技術,獲得了著陸區的月壤結構和厚度。科學家發現實測的月壤厚度明顯大於其他間接方法估算的2-4米,說明整個月球的月壤厚度都可能被低估了。

玉兔號月球車在月面上的行駛軌跡

而此次嫦娥五號在蒙斯·呂姆克山可以獲取到更年輕且更豐富的月壤樣本,將對月球資源的重新測算具有重要的作用。

總結

所以在對地形、地貌、光照和通信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後,中國選擇了蒙斯·呂姆克山登陸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想要中國嫦娥五號的月壤樣本的原因,因為美國都沒有。

中國的太空探索一直以來都在走自己的路,從嫦娥三號的「玉兔號」實現了全部「中國製造」,國產率達99.9%,到嫦娥四號實現了人類史冊上首次月背登陸,再到嫦娥五號的採樣返回。

可以說,中國航天一直在前行,一直在不斷探索,預祝嫦娥五號成功返回。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挖土,斯諾登稱阿波羅登月作假,現在或有答案了
    嫦娥五號落月挖土,美俄持續關注,專家:中國躋身航天強國人類第一次載人登月是美國完成的,50年前的阿波羅計劃多次被人質疑作假,但隨著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挖土,現在該「謎團」或終於有答案了。12月2日據中國航天消息,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嫦娥五號探測器在經過一周的環月飛行、以及近月制動等任務後成功軟著陸月球表面。探測器上攜帶的攝像清晰回傳了整個軟著陸過程,這也讓中國成為第三個成功實施了月面軟著陸探測器的國家。專家透露稱,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會在接下來的兩天內開啟月面工作,包括挖取4斤的月壤。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嫦娥五號落月視頻:點擊(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於月球哪個區域?探測器如何穩穩地降落?降落後又將如何開展「挖土」作業呢?  落在哪?
  • 嫦娥五號帶回2千克月巖,阿波羅飛船20千克,中美差距在哪裡?
    在大家慶祝嫦娥五號返回地球並且帶回樣品的時刻,網上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比如就有說法,嫦娥五號花了那麼大力氣,只帶回了2千克都不到的月巖,而五十多年前的阿波羅11號,除了三個大活人外還帶回了21.55千克的月巖,這技術難道是退步了嗎?
  • 嫦娥五號即將著陸,落月後能否看到阿波羅登月留下的美國國旗?
    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按計劃實施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目前已經成功分離,這標誌著目前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的進展一切順利,將會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然而這樣的著陸,在人類歷史上,早就不是第一次。
  • 嫦娥五號登月為何比阿波羅陷得深?差距明顯,跨越時代的技術鴻溝
    嫦娥五號踏上歸途 阿波羅載人登月的成功為嫦娥五號任務的實施積累了知識與經驗,繼往開來的嫦娥五號也是對「質疑阿波羅載人登月造假」言論的一次有力澄清,因此它的一舉一動都免不了與前輩加以對比
  • 嫦娥五號到底在等什麼?為何比美國阿波羅慢這麼多?真相讓人驚喜
    那麼,到底是人們太急切,還是嫦娥五號的技術和美國阿波羅差得太遠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今天就來做一個解釋。嫦娥五號到底慢在了哪裡?北京時間11月24日,長徵五號「胖妞」搭載著「五姑娘」順利升空,經過了漫長的4天又16個小時,終於進入了環月軌道。
  • 嫦娥五號「打水漂」返回地球,驗證載人登月,阿波羅大多不敢玩
    萬眾矚目「打水漂」嫦娥五號在億萬人的矚目中返回地球,在落地之前,它會在大氣層打個「水漂」。許多人產生疑問,為什麼太空飛行器不直接降落到地面,而偏要在大氣層上面跳幾下,如果不是「多此一舉」,難道這背後有什麼深意嗎?
  • 嫦娥五號對比阿波羅登月,著陸腿壓痕明顯不同,這是為什麼?
    嫦娥五號踏上歸途阿波羅載人登月的成功為嫦娥五號任務的實施積累了知識與經驗,繼往開來的嫦娥五號也是對「質疑阿波羅載人登月造假」言論的一次有力澄清,因此它的一舉一動都免不了與前輩加以對比本月初,嫦娥五號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成功實施嫦娥探月工程的第三次月面軟著陸任務,隨後不久官方就發布了由著陸器全景相機拍攝的人類有史以來最高清的月面照片。
  • 中國嫦娥五號,徹底撕碎美國阿波羅號騙局?
    看似遙遙無期不太可能的奔月夢,還是被世界第一強國美國搶先實現。1969年7月16日,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在「土星五號」火箭的幫助下登上了月球。美國對月球的捷足先登,實則是得益於1961年蘇聯成功實現外太空探索的刺激。美國實行登月計劃並取得成功,是人類對外太空的嚮往和好奇,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的一步,代表著人類的一大步。
  • 嫦娥五號和阿波羅登月疑問
    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中國航天探月計劃最後一步「回」,即將到來。回顧中國航天探月計劃「探 落 回」逐步實現,感到很高興。在最初階段繞月試探,到最後一步「回」,中國航天走出了更堅實、關鍵的一步,為中國航天員登錄月球提供寶貴空間實驗數據。
  • 嫦娥五號滿載而歸,能證明阿波羅計劃是騙局嗎?
    嫦娥五號取回來的月土為什麼和阿波羅計劃取回來的不同?此次嫦娥五號根本就是衝著取回和阿波羅完全不同的樣本的目的去執行任務的。嫦娥五號選擇的著陸點蒙斯·魯姆克一個相對年輕的地區,它的年齡不到20億歲。此次取樣的目的就是不希望取回與阿波羅任務相同或者相似的土壤,畢竟科學家歐陽已經通過美國所給予的0.5克月土進行了非常透徹的研究。如果這次嫦娥五號還取回一樣的土壤樣本,那麼除了研究月球近五十年來的變化其他別無所獲。
  • 嫦娥五號反超阿波羅登月,大言不慚還是言之鑿鑿?人類進步的必然
    探測器順利入軌後航天科技五院終於公開了珍藏已久的嫦娥五號完全體照片,看著這張高清照片熟悉航天的人們不由得聯想起半個世紀前連續六次載人登月的阿波羅飛船。/指令艙組合體與登月艙/上升級組合體在地面不對接,只是在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後才對接,而在太空也從沒有任何一個鏡頭角度可以囊括四大艙段,所以地球人也就無法看到阿波羅飛船完全體的全景照片。
  • 嫦娥五號的一張月球照片,能否證明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造假?
    嫦娥五號拍了張特寫照片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馱著上升器(著上組合體)在月球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的預選著陸區穩穩降落。在月面實施軟著陸之後,嫦娥五號利用它的高解析度全景照相機拍攝了周圍環境,同時也給自己的一隻「大腳板」來了一張特寫。
  • 距離上次載人登月已過48年,嫦娥五號為何沒有選擇載人登月?
    #這幾天,嫦娥五號在月球上繁忙工作的畫面不斷刷屏: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首次月面起飛上升,接下來還要完成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引起世界的矚目。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完成了首次載人登月。自1969年7月21日的阿波羅11號至1972年12月11日的阿波羅17號,人類先後6次載人登月,如今已經過了48年。整整48年,不管是NASA還是世界其他機構,為何沒有再次載人登月?如今,我國已經是世界大國,為何嫦娥五號沒有選擇載人登月?
  • 畫面卡頓,直播中斷,嫦娥五號與阿波羅的差距在哪裡?
    有朋友生氣了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預選著陸區成功進行了軟著陸,本應該是件大喜的事情,但有些朋友卻很不滿意。為啥?因為說好的全程直播,看著看著就卡了,不僅卡,到了關鍵時刻它居然還中斷不播了,正一盆涼水從頭澆到腳以為登月失敗,電視新聞裡卻說軟著陸獲得圓滿成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同樣是返回地球,嫦娥五號苦等6天,阿波羅號為何抬腳就走?
    嫦娥五號在北京時間12月17號凌晨回到地球,順利降落在我國內蒙古的指定區域,從出發到回家,嫦娥五號一直走了20多天的時間,回來的時候在環月軌道上就等了足足6天多的時間,當年美國的阿波羅回來的時候卻是說走就走,一刻都沒有停留,這是為何?
  • 為什麼嫦娥五號的五星紅旗是平整的,但阿波羅的星條旗是褶皺的?
    從嫦娥五號著陸器發回的照片中來看,五星紅旗在月面上展開之後,顯得十分平整。相比之下,當年美國宇航局(NASA)阿波羅載人登月的星條旗就沒有那麼平整了,而是顯得很褶皺,甚至還看起來像是隨風飄動。
  • 51年前美國阿波羅登月,是騙局還是偉大創舉?嫦娥五號已經證明
    目前,嫦娥五號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攜帶此前採集的月壤樣品,正在月球軌道環月等待,尋找合適時機返回地球,這次,嫦娥五號可以說是中國有史以來最為複雜的航天任務,它也是1976年蘇聯月球24號探測器以後,人類時隔44年攜帶,又有探測器攜帶月壤回到地球。
  • 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如何?嫦娥五號與其有何區別?
    最近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最振奮的消息莫過於嫦娥五號在月球上的成功登陸了,而且其也成功完成了對於月球巖石樣本的成功採集,在其返回之後,這些月巖樣本會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月球的特性,並為之後的科學研究提供極大的幫助。 而在嫦娥五號登月之後,也引起了人們對於之前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熱切討論。
  • 中國採集月球土壤,美國為何感覺到緊張?嫦娥五號到底勘探什麼?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順利升空,在進入轉移軌道後就完成了第一次軌道修正,11月25日嫦娥五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11月28日和29日分別完成兩次近月制動,嫦娥五號繞月軌道接近正圓。11月30日嫦娥五號完成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和軌道器的分離,著陸器擇機進行月面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