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古生物,究竟有多神奇?

2020-12-15 澎湃新聞

復活古生物,究竟有多神奇?

2020-05-19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一隻香蕉 物種日曆

距今3億年前的石炭紀有一種外觀和現在的蜻蜓十分相似的生物,巨脈蜻蜓。

它的翼展最長可達70公分,相當於2.5臺12.9英寸的iPad Pro首尾相連。如果它們活到今天,那成語「蜻蜓點水」可能就是完全相反的意思了。

一隻位於慕尼黑的巨脈蜻蜓模型丨圖:GermanOle

可惜我們現在只能從一快存放於土魯斯博物館的「石板」中感知它的存在。

巨脈蜻蜓化石,土魯斯博物館丨圖:Wikipedia

這也許是大部分滅絕生物的宿命——封印在化石中,失去了往昔的靈動,普通人更是沒法直觀地感受到它們究竟有多神奇。

為了讓更多朋友理解古生物的精彩之處,日本的科普作者土屋健可謂是腦洞大開,看看他都搞了些什麼事情:

漫畫《古生物食堂》,將已經滅絕的生物又請了回來,做成各種料理。土屋健從生物的特點介紹開始,分析適合的烹飪手法,應該做成什麼菜餚……

還有這本《怪異生物考》,結合世界各地傳說中的動物,從各種古生物的化石造型中追溯它們的蹤跡,最後還真把各種神奇動物和古生物的化石結合在一起了。

這幾年各種網傳的古生物化石惡搞還原圖,可能多少都受了這本書的影響。這麼做並非想要製造誤解,反而加深了人們對古生物的興趣和認知。

土屋健最擅長的就是將各種古生物的知識與人們關注的很多有趣事物結合在一起。很快他在各路社交媒體上就聚集起空前的人氣,而他編著的圖書總是日本亞馬遜各種榜單的常客。

最近他開始嘗試在視覺上「復活」古生物,把它們請到我們的生活中——「真實大小的古生物圖鑑「系列,一經推出,就熱賣60000冊,登頂日本亞馬遜總榜,害得出版社3次緊急加印,一時間一書難求。

過去很少有人會把古生物還原到我們身邊的場景裡,最多是一個和人體大小比較的比例尺,剩下就需要我們自己開腦洞了。

在《真實大小的古生物圖鑑》中,那些原本已經變成骨架、石板一樣化石的古生物又「復活」了。

它們以各種出人意料的方式現身——餐盤裡、瑜伽墊上、公交車頂、浴缸中……充滿了各種精細和刺激。

該系列第一本單行本古生代篇已經引進國內,果殼商店全網獨家首發!

《真實大小的古生物圖鑑:古生代篇》

7折首發

戳圖帶走 /

書中一共收錄了94種古生物,橫跨近4億年的歲月,經過細緻繁雜的考據之後,用CG還原了古生物的「真實」造型。

當然,光看幾張圖是餵不飽讀者的,土屋健對每個收錄生物都編寫了詳細介紹,但並非長篇大論,而是結合我們的生活經驗有趣展開。

這本書所呈現的是,無論去動物園還是博物館,可能都無法看到的景象。直到古生物從化石變為有血有肉的生物,我們能真正感覺到它們的存在——可愛、兇猛,令人恐懼或驚異……

這本書還有一個秘密功能,翻完後再去博物館看各種化石,它們真身似乎也出現在你跟前了!

《真實大小的古生物圖鑑:古生代篇》

7折首發

戳圖帶走 /

淘寶折扣同步中

【¥3i1D1pNkfC8¥】

複製神秘代碼,打開手機淘寶有驚喜

戳原文,好書7折搶~

閱讀原文

原標題:《復活古生物,究竟有多神奇?》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恐龍達人邢立達:成了「網紅」的古生物專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泰來近日,有英國籍世界頂級古生物學家之稱的麥可·本頓所著《恐龍復活 與科學家探秘失落的世界》出版,在古生物學界和恐龍愛好者圈引發了不小的轟動。這固然是因為作者在恐龍學術研究以及愛好者圈的地位和知名度,作為第一譯者的邢立達也給該書增添了不少熱度。
  • 十大備選 古生物博物館介紹
    03 天宇自然博物館館內共收藏古生物化石18665件,種類極其豐富,涵蓋了地球顯生宙各個時段的古生物化石。包括古生代的無脊椎動物化石。中生代的各種爬行類,魚類,兩棲類和早期哺乳類,以及各種無脊椎動物昆蟲,海百合等。其中所珍藏的1200多件恐龍和2200多件古鳥類化石為世界同類收藏之最。
  • 最開始人們以為大象是這樣的,復原古生物都鬧過哪些烏龍?
    在復原古生物時,能用的「道具」只有化石。化石越完整,它被復原後就更接近於原貌。可是,在長期的地質變遷中,想要挖掘得到完整的生物化石太難了。在通常情況下,能有30%的骸骨保留至今就已經讓人很慶幸了。但科學家們仍將它們復原了出來,把它們從冰冷的化石變成「有皮有肉」的生物。
  • 《神奇女俠1984》新預告 史蒂夫復活疑雲將揭曉
    《神奇女俠1984》新預告 史蒂夫復活疑雲將揭曉 《神奇女俠1984》「復活疑雲」版預告 時長:01:00 來源:電影網
  •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以恐龍為代表的古生物形象往往一直陪伴著孩子們的童年時代,不斷激發著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值得我們驕傲的是,咱們中國才是世界上發現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恐龍研究的絕對大國!
  • 亮點超多!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換新顏」,元旦起免費開放
    首次展出大量珍貴化石、可以趴在地上看化石、新增古生物主題的科學咖啡廳 ……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今年年初閉館改造,計劃自 2021 年元旦起以嶄新的面貌向公眾免費開放。改造升級後的博物館都有哪些亮點?現代快報訊首次展出大量珍貴化石、可以趴在地上看化石、新增古生物主題的科學咖啡廳……南京古生物博物館今年年初閉館改造,計劃自2021年元旦起以嶄新的面貌向公眾免費開放。改造升級後的博物館都有哪些亮點?12月21日,現代快報記者提前進行了探訪。
  • 來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 變個古生物考古學家吧
    其中,「落基山脈生物群」還原了生活在北美落基山脈的奇妙而美麗的野生動物,從健碩的駝鹿到小型的臭鼬,從令人著迷的馴鹿到頑皮的浣熊以及棲息在落基山脈上的大型食肉動物,例如:森林狼、美洲灰熊、美洲黑熊、美洲獅和郊狼等,生動再現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奧秘。
  • 雲南澄江: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古生物化石展出
    原標題:雲南澄江: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古生物化石展出央視網消息:暑假期間去博物館參觀學習是不錯的選擇,不僅能重溫歷史,還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8月10日,位於雲南澄江市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展示了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在雲南玉溪澄江市境內的澄江化石地遺址上,這個遺址是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內展出的2萬多件化石,大部分發掘自澄江化石地,這些化石是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
  • 科學家:猛獁象完全復活是不可能的
    當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袁訓來研究員看到這個消息時,調侃地說到:「這只是用來檢驗基因技術,顯得人類很有能耐。」  近日,有媒體報導,哈佛大學研究團隊正在開展「反滅絕」基因研究:先從俄羅斯西伯利亞取得冰封長毛象的DNA,再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將它們融合到近親亞洲象的基因組中,以製作混種胚胎,預計兩年內製成。
  • 「對話」5億年 劍河八郎古生物化石保護區研學遊火熱
    「感覺很神奇,在課堂上只可以看圖片,在這裡可以撿,還能看到實物。」正在採集體驗區採集化石的重慶遊客周裕涵小朋友高興的說。    「撿到三葉蟲的化石很開心,這是幾億年前的生物,它現在還保存在這裡,很榮幸看到它完整的一面,這種體驗比較有意義,不僅貼近大自然,可以感受到以前跟現在不一樣的地層地貌環境,感覺很神奇,很奇妙的感覺。」來至貴陽的遊客何洪茜表示不虛此行。
  • 龍宮果真有龍!安順市龍宮鎮發現古生物化石群
    另發現多處古生物化石點據了解,為進一步發掘該古生物化石的科研價值,更好地保護這處古生物化石,112隊地質大隊成立了專業的地質調查小組,在收集前人的地質資料和科研成果的基礎上,對以往的資料進行分析,對該龍古生物化石地點及其周邊開展了1:10000地質調查、1:1000實測剖面取樣等工作
  • 活了3.5億年的古生物,逃過3次物種大滅絕,如今卻淪為雞飼料
    那麼,究竟有沒有一種蟲子成功逃過地球多次物種大滅絕,並且活了數億年之久呢?答案是有的,只不過,這種蟲子現在的下場卻很慘。有一種在三次地球物種大滅絕中存活下來的古生物,按理來說,它應該成為生物學家的保護和研究對象,但令人意外的是,如今它們卻淪為了雞飼料。這種歷史悠久的古生物就是佳朋鱟蟲,也被人們稱之為「三眼恐龍蝦」,它在地球上的存在歷史已經有3.5億年了。
  • 龍宮果真有龍?貴州安順市龍宮鎮發現古生物化石群
    來到安順市黃果樹管委會龍宮鎮下苑村一座山上,考察了當地發現的龍、腕足類、珊瑚類等古生物化石群。發現兩條清晰龍化石專家在山上看到,在一塊多年前被開採出來的石板面上,有兩條身體交叉的龍樣化石。另發現多處古生物化石點據了解,為進一步發掘該古生物化石的科研價值,更好地保護這處古生物化石,112隊地質大隊成立了專業的地質調查小組。
  • 既能復活猛獁象,又能復活貓王,科學家們的「起死回生術」有多神奇?
    想像一下,去往西伯利亞的曠野,看一頭毛茸茸的猛獁象在自然棲息地悠閒地踱步,或者近距離觀察一隻活生生的塔斯馬尼亞虎(一種有條紋、有育兒袋、外形似狗的有袋動物,也被稱為袋狼)。多虧克隆技術和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復活滅絕物種的前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樂觀。
  • 黑龍江省有個「中國猛獁象故鄉」看看怎麼樣|青岡縣|古生物化石...
    著名零點有:馬玉祥紀念館,青岡縣人民公園,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黑龍江青岡靖河國家溼地公園,青岡奧林匹克體育公園等。     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青岡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是省內縣級唯一一家第四紀古生物化石專題展館,建築面積1080平方米,館內現收藏第四紀古生物化石精品84件,其中,真骨含量達80%以上的古生物化石骨架10具。
  • 再看神奇寶貝,滿滿都是回憶!圖解動畫,戰鬥,復活,超夢的復活!
    那在本作中,跟隨小編的視角一共來解讀第46集,戰鬥,復活,超夢的復活.說實話,這集還挺有看點的.一點都不水.動畫開頭出現在櫻木研究所,.一個長相略微比大木博士年輕一點的櫻木博士出場,話說櫻木博士像極了年輕時的大木博士.
  • 《神奇女俠2》曝重要設定,男主復活之謎被揭示,一位新神登場
    DC今年最重量級的大片就是《神奇女俠2》,可惜影片一再推遲,今年到底能不能上映都很難確定了,而影片到目前也曝光了不少的物料,但是關於影片的具體劇情會是怎樣的還沒有曝光太多,而在影片曝光的一系列劇照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設定,那就是第一部的男主角史蒂夫的回歸,按理說他在第一部中已經犧牲,
  • 雲探秘|第五站——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這些寶貴的地質古生物化石遺蹟,對研究生命的起源、進化和古地理、古氣候、古生態環境都具有重大科學價值。隨著朝陽古生物化石研究的深入,如何讓公眾有機會近距離地系統接觸相關的地球歷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博物館分為3 層,設有地球探秘、龍行天下、朝陽之窗、熱河生物群、古生物探秘、鳥類進化與人文化石、走近白堊紀7 個展廳。展陳熱河生物群系列古生物化石標本1 000 多件,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的古生物專業博物館之一。龍行天下廳↑(1)熱河生物群廳。
  • 一個古生物化石,距今至少有3億年歷史,卻無人知道它是誰?
    生命之火可以燎原,隨著第一個生命的誕生,地球也成為了生命星球,而在後來的漫長歲月裡,生命結過不斷的進化演化,數量越來越多,種類也越來越多,並且還越來越高級,終於在數百萬年前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對地球的生命史也開始了探索研究,可能很多人會說,我們又沒有時光光,無法回到遠古時代的地球,如何知道地球生命界曾經發生過什麼?曾經有哪些生物存在過?
  • 走進青岡這片神奇的土地
    我們在屏幕裡所看到的就是傳說中猛獁象化石,它就來自於這片神奇的土地——青岡……」10月17日,網絡名人看綏化「走經典旅遊線路 賞美好生活桃花源」之歷史文化主題網絡傳播活動走進青岡。域內外知名網絡人士、全市官方新媒體及社會自媒體代表四十餘人齊聚青岡,他們從不同視角,用不同平臺,對青岡歷史文化進行了全方位宣傳推介。「神奇」一詞,是青岡帶給眾多網絡大V的共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