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優秀人才的標準是心裡不長草

2020-12-09 大風兮

書名BOOK TITLE

企業選擇優秀人才的標準

基本信息BASICS

作者:任正非

內容:關於要求學習「企業選擇優秀人才的標準——簡單」的決議

閱讀心得LEARNINGS

(1)

讀過任老闆文章的同學都知道,任老闆的文章是含有一種「道」的哲學。

或者通過記敘抒情表達信念,如「我的父親母親」 表達:「逝者已經逝去,活著的還要前行」;

或者通過講事實,擺道理直戳中心,如「華為的冬天」 告訴我們「居安而思危」。

去年年底,任老闆一篇「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參戰」,給了危機時刻的華為指明了一盞明燈。

而今天重讀這篇任老闆的發文「優秀人才的標準」 ,或許我們更能找到優秀人才的特點,也更能告訴我們疫情時期,我們應該做什麼!

(2)

為何是選擇這篇發文重讀呢?

看過公眾號第一篇文章的朋友知道,德魯克先生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總結出來有效管理者的5個思維,其有一條:「集中精力 」。

我把重點講訴這一思維的章節總結為「集中(長處)精力重視將來且現在應該做的事情」。

道理大家都可能明了, 但真正執行起來的人恐怕少之又少。

人們總是有各種各樣的事務需要處理,而且往往擺脫不了過去,總覺得自己曾經遺留了多少事情正在等待被完成,總覺得過去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告訴自己,自己還得需要更多的努力。

可事與願違,你的努力總是得不到身邊人的認可,得不到朋友的認可,得不到同事的認可,得不到主管的認可。

那,問題出在哪?

(3)

來,讓我們先學習一下任老闆這篇文章:

總 裁 辦 電 子 郵 件

電郵文號【2006】16號 籤發人: 任正非

關於要求學習「企業選擇優秀人才的標準——簡單」的決議

經2006年7月3日EMT辦公會議集體審議,決定將《企業選擇優秀人才的標準——「簡單」》一文列為幹部學習文件,並要求人力資源部、華為大學、各幹部部組織各級幹部層層學習,要人人有心得,個人心得要作為該幹部考核的參考。

責任人:呂克、姚衛民

附件:《企業選擇優秀人才的標準——「簡單」》

二〇〇六年七月十三日

報送:總裁、EMT成員

抄送:公司各大部門及駐外機構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二〇〇六年七月十三日印發

附件:

企業選擇優秀人才的標準——「簡單」

昨天晚上一位記者採訪時問我:你認為企業當中最優秀的人才,最頂尖的人才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一般來講企業對選拔這樣的人才都會講出三四條,五六條甚至七八條標準,我只用一個詞回答了他,那就是「簡單」。

此簡單不是頭腦簡單,而是思想簡單,心裡不長草,唯有目標和效果。

我們一些人才自己很優秀,但沒有影響力?原因何在?

他們很會潔身自好——「我自己學習,我自己什麼都會,我什麼都懂?」既然把你放在了管理者的崗位上,既然你做團隊的領導,僅僅自己做好絕對不是潔身自好,自己潔自己的好有什麼用?獨木不成林,群體的力量才能讓我們戰無不勝。管理者的職責就是應該帶著團隊實現團隊的價值,使每位員工都發揮最大的價值。

你為什麼沒有影響力?——是因為你沒有去推動別人。

你為什麼不去推動別人,看到別人沒有長進不指出來?——是因為頭腦裡長草,怕別人對自己的行為評頭論足說三道四,沒有勇氣站出來承擔責任,沒有膽量站出來管理。或者根本就是怕他人進步,超越你而拒絕幫助他人。自己明明是對的不去傳播給別人,自己的思想變不成下屬的行動,自己的文化不能成為下屬的文化,沒有給社會創造財富,沒有給消費者帶來滿意,什麼工作起不到效果,而這一些,恰恰是想多了,頭腦複雜化了,反而成為行動的絆索。

沒有影響力的人才,不是真正的人才。人類是群居的種群,我常以蜜蜂做類比,個體與團隊的關係就像蜜蜂跟蜂群,我是工蜂我就是工蜂,我負責起做工蜂的職責。如果我是蜂王,我就得承擔繁衍的重任,大家可別認為蜂王輕鬆,蜂王是最辛苦,最不得自由的,藏在陰暗的角落裡,就是生產的機器,我們看蜂王只看到了她享用蜂王漿,工蜂辛辛苦苦只吃蜂蜜,沒有看到她在蜂群中的決定地位。我們的人才猶如蜂王,拿著高薪俸祿,就應該承擔團隊興旺的重大責任,就得負起責任,帶領整個團隊提高,而不是在其位不謀其政。

這種唯目標和效果為導向的思維簡單化的人才,是企業需要的人才,他們不僅會帶領團隊管理制度化、流程化繼而簡單化,而且在這種氛圍營造的機制中,很容易選擇企業所需的真正人才。

什麼樣的人是最有信心的人?是最簡單的人!唯有簡單,才有更多的精力創新,猶如修剪過枝枝杈杈,樹木才得以向高處發展,這是我們整個事業的需要,也是每個人健康成長,每個人能夠快樂的需要,這樣一個簡單的人哪怕遇到再大的壓力和困難,只要心中有目標,他都能積極樂觀地面對,覺得很簡單,並覺得克服困難的過程很幸福很充實,現在我們欠缺的就是這種簡單思想的人,欠缺這種心回赤子,敢管敢幹,唯公司大局和目標是從,一馬當先渾身是膽的人才。

最優秀的人才,對社會對公司最有價值的人才,最根本的品質就是簡單。如果這種人才能夠佔到主流,制定簡單化可操作性的管理流程,相信,這個企業不興旺都難。

(4)

任老闆其實就是表達了一個主旨:優秀人才的標準是心裡不長草,這不正是德魯克先生把「集中精力」作為卓有成效的秘訣原因的闡述。

那我們如何才能讓自己心裡不長草呢?

大概說起來有三步驟,總結起來就是:擺脫昨天,重視今天,面向明天

擺脫昨天

昨天就是那最多的「草」,只有擺脫昨天,才能集中精力。

擺脫昨天就要知道不能產生成果的工作儘量減少,

擺脫昨天就要知道過去的成功同樣需要無情的檢討,

擺脫昨天就要知道任何計劃如果無法證明其確屬有效就該立即放棄,

擺脫昨天就要知道控制「膨脹」,刪除一切與目標不相關的業務,

擺脫昨天就要知道要出新,必先推陳。

重視今天

那如何重視今天?

現實往往是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我們都無法選擇。

因為有太多的干係人需要我們做這做那,因為有太多的壓力在不斷的擠壓我們的時間,我們很難決定哪一件就是今天要重視的事情。

所以,我們要知道往往壓力會讓我們忽略我們應該重視的事情,

所以我們要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能緩一緩,因為緩一緩(耽擱)一件事情,就意味著放棄,

我們只有聚焦對成果最重要的事情上來,我們才有機會集中我們的時間,集中我們的努力,資源,我們才有機會有成果。

所以,我們需要勇氣與決心。

面向明天

面向明天,就是要有方向,而不是盲從。

正如B站獻給青年人說的一樣,要有選擇的權力,成為新的且持續有的後浪。

我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可以面向明天的時代。

這需要我們有遠見與自信。

原則

重將來而不重過去重視機會,而不是看到困難選擇自己的方向,而不盲從目標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與方便

如果我們知道面向明天,就會知道

優秀的人,把別人的準則當作制約因素而不是決定因素

企業經營不是遷就現有產品線來開發產品的事業,而是以開發新產品技術和開發新事業為終身事業。

用導圖總結一下:

最後,讓我們再讀一遍: 心裡不長草,唯有目標和效果

*全文原創,歡迎分享評論

註: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極大為

相關焦點

  • 車可以長草,心裡不要長草
    越是長草的車,說明車主隔離越徹底,抗疫貢獻越大。車可以長草,那是春天來了,我們戰勝疫情的春天也快來了。但是人心裡不要長草,越是關鍵時期越不能長草,否則容易被收割。一個是馬雲,還好他只收割你的錢袋。另一個就是病毒,他不但收割你的錢袋,還會要了你腦袋。
  • 谷歌5倍價格搶人才!任正非:我們要比他們更高,大二就去給我搶
    就這樣,任正非才留住了這個俄羅斯數學家。眾所周知,任正非非常重視人才,為了挖到世界頂尖人才,他在世界範圍內廣發offer,希望邀請那些高校中的人才來華為工作,而俄羅斯的學校就是重點關注對象。我們經常說俄羅斯是戰鬥民族,說的是他們好鬥的性格,但其實他們的計算機也應該算在「戰鬥民族」中。
  • 《大頭侃人:任正非》|任正非,一位令人敬仰的優秀企業家!
    然而對於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世人卻知之甚少。任正非是一位極其低調的優秀企業家,平時極少公開拋頭露面。在網絡上很少能搜索到關於任總的相關報導。而這本書則全方面地解讀華為與任正非一路以來的風風雨雨,文筆幽默,值得細細品讀!
  • 任正非的演講顯示了他強大的求生欲:殺不死我們的終將使我們強大
    近日,任正非的最新演講火爆全網,76歲高齡的他,三天時間走訪了四所高校,在此期間,他談到了教育,創新和人才。在華為不斷遭受美國打壓之際,任正非沒有被打倒,他反而更加積極尋求突破,他說:「美國的一些政治家希望我們死,但求生欲使我們振奮,尋求自救之路。」
  • 任正非揭開謎底,發人深省
    在華為籤發的一份總裁辦電子郵件中,任正非就表示:華為目前的困難,是設計的先進晶片國內基礎工業造不出來。 華為不可能又做產品,又去製造晶片。這正是被別人卡脖子的癥結所在!華為能有今天的輝煌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任正非對人才的重視。招納賢士,善於管理人才,也就成了華為成功的秘訣。
  • 任正非:老闆不要瞎忙,一定要做好這四件事
    實際上,任正非在華為從小發展到大的過程中,始終秉承著四個「敢」的經營思想。一、敢用人華為在用人方面,不看學歷,也不看資歷。他們認為學歷和資歷不重要,所有新人進公司,心態都必須歸零,不要去想過去有多輝煌,而是要想自己能不能勝任華為的工作。
  • 任正非是何方神聖?僅憑一句話震懾人大六教授,對方頓時啞語!
    任正非僅憑一句話震懾人大六教授鮮少有人知道的是,《華為基本法》的起草人是人大的六位教授,「江湖」人稱「人大六君子」。當年任正非找到了六位教授討論《華為基本法》的相關事宜。其中有一位叫包政的教授向任正非提出問題:「任總,華為能夠發展得如此迅速,我想人才一定是你們的核心競爭力吧?」任正非聽到這個問題後,鏗將有力地回答道:「不是!」
  • 母校找到任正非,要求捐款100萬,任正非說了5個字,校長啞口無言
    2012年,貴州都勻一中的校長胡立軍,不遠千裡找到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而找到任正非後他毫不猶豫就說:能不能支持一下母校,學校缺經費,需要100萬資金。 任正非是1962屆都勻一中校友,父親任摩遜還曾擔任過校長。重視教育的任正非,似乎沒有拒絕的理由。
  • 任正非之女華為CFO孟晚舟:未來是人才僱傭資本
    11月8日,任正非之女、華為CFO(財務長
  • 愛才的任正非竟霸氣表示:華為「堅決不招」美國人
    大家對於任正非都是充滿著好奇的,因為任正非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當中,甚至很少參加商業活動,這樣的任正非一直是以神秘低調所出名的,這就大大加深了大家對於任正非的好奇。即使這樣華為依然在不斷的進步、不斷的發展,更是在這種情況下研發了鴻蒙系統,而且華為更是在全球發起了招募計劃,意在吸納更多優秀的人才,打算再次增加6000名科研方面的人才。但是任正非卻霸氣表示:「對於企業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是資金嗎?不是,是人才。
  • 任正非領導19萬華為人成功的十個公開秘密
    任正非說「華為的成功,從很大意義上講就是人力資源的成功」。《華為基本法》也旗幟鮮明的提出「我們強調,人力資本增值的目標,優先於財務資本增值的目標」。但是任正非還說過「人才並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進行管理的能力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今天,對華為人力管理的核心奧秘,我們一探究竟。
  • 面對人大教授的提問,任正非淡定回了一句話,對方頓時面紅耳赤
    有一次,任正非正和這六位教授討論相關事宜,但是中途,一位叫包政的教授,問任正非:「任總,你認為人才是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呢?」面對這個突然的問題,任正非堅定地說:「不是!」任正非接著說:「人才固然重要,但是它怎麼能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呢?
  • 任正非:華為沒有996!網友吐槽:還得華為「251」?
    但今天,我還是想就任正非所說的華為996和007這個事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任正非淺談華為996?眾所周知,前段時間因為馬雲「996福報」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那時候很多人都對馬雲感到失望!任正非表示,華為的「狼文化」是被外部曲解了,我們沒有996的說法,更沒有007。華為在勞動合同方面高於中國標準,因為要接受歐盟調查,如果公司內部加班過多,會受到歐盟制約。
  • 華為被「親兒子」篡位,任正非心裡是什麼滋味
    華為被「親兒子」篡位,任正非心裡是什麼滋味。在聽到這樣的話之後,很多人不免想到了,華為這是要被「親兒子」篡位了,榮耀直接變成了華為的競爭對手,那任正非心裡究竟是一種什麼滋味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來回憶一下此前榮耀出售後,在送別會上任正非說的令人熱血沸騰的一番話,在11月17號正式宣布出售榮耀之後,25號華為召開了對於榮耀的送別會。
  • 任正非最新電郵:不是誰官大誰拍板
    鈦媒體編輯丨石萬佳鈦媒體APP註:10月10日,華為官方在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籤發的總裁辦電子郵件,內容是7月份的三次講話。講話中,任正非表達了自己對公司人才管理和激勵機制的看法,對華為內部人才的自我驅動也提出了建議。鈦媒體App編輯對核心內容做了一些提煉。
  • 任正非的1997和何享健的1998
    於是,任正非於1997年作出要將市場拓展到中國主要城市的決定,但一進城就發現城裡的市場已被跨國公司瓜分。任正非這時候發現他所帶領的這幫土八路要和正規軍打,不可能取得戰略上的勝利。實施預算管理、經營分析,建制度建標準建流程,制定了分權手冊。實施經營責任制考核,設計了利潤分享的激勵模式。對不能勝任的老幹部進行了大膽調整,大膽使用年輕人。對不合適的新經理人同樣進行調整,此後的三兩年內,就調整了幾位經理。
  • 2020.7.17 電影院開門在即,心裡長草,不想複習?
    據國家電影局消息,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中高風險地區暫不開放營業。半年的影荒啊,簡直久旱逢甘霖,心裡瞬間長草了吧!作為品學兼優的課代表,小題要敲敲你的小腦袋瓜快醒醒吧你!趕緊學習!再堅持一段時間,等你考過了,我們相約電影院~~什麼?快要考試了,你還沒開始複習?什麼?
  • 華為人才管理核心經驗——八個詞概括
    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記性管理的能力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任正非華為被定義為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最成功的中國企業之一,或許沒有異議,但為什麼華為能成為成功的企業?更多的在於任正非在人才管理方面的時間和精力投入。華為總裁任正非認為,自己對華為的產品創造貢獻為「0」,因為在華為所創造的技術發明中,沒有一項專利發明是由任正非創造的。
  • 打破壁壘只能靠人才布局
    企業如何做人才布局呢?曾經和一個老闆在交流招聘工作時,他說下面的HR聽不懂他要招什麼樣的人,而我問HR時,HR則在抱怨說老闆從來不告訴她真正需要什麼樣的人,招聘需求不明確。也許這樣的場景在很多企業中都出現過,老闆覺得HR的招聘水平不行,HR覺得老闆需求不明確。
  • 華為人均薪資高達70萬,看看華為優秀員工的16條標準!
    但是,華為並不以學歷和知識作為確定收入的標準,而是根據貢獻和業績來評估薪酬。而且對員工的要求很高,評估非常嚴格。如果你想獲得高薪,則需要不斷提高自己,並努力成長為符合要求的優秀員工。儘管華為員工的收入令人羨慕,但評估非常嚴格。對於個人績效評估,通常來說:10-15%的評級為A,B +不超過45%,40-50%的評級為B,5-10%的評級為C或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