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種青餵養魚菜共生抱團發展 生態漁業引領杜山農民拓富路

2021-01-19 水產養殖網
湖北鄂州:種青餵養魚菜共生抱團發展 生態漁業引領杜山農民拓富路2015-09-09 08:5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鄂州市水產局        瀏覽量: 2240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利用種青模式,發展生態養魚,政府幫我們養殖戶又重新找到了一條致富新路。」9月7日,長江綠綠生態養殖基地負責人孫濟安高興地說。&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長江綠綠生態養殖基地僅僅是鄂州市杜山鎮生態引領農民增收致富一個縮影。&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杜山鎮三山、柯營、路口等村的村民,充分利用種青模式,大力發展生態養魚,倡導綠色、無汙染養殖理念,充分發揮漁業合作社的團隊效應,越來越多的村民因生態養魚過上了好日子。種青養魚,讓農民嘗到甜頭&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秋日清晨,田野四周靜謐甜美,位於柯營村六組的長江綠綠養殖基地的精養魚池裡卻熱鬧異常,成百上千條魚兒在池塘裡爭搶著工人投放的綠豆苗、青草。&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這是日前記者在長江綠綠加州鱸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看到了這樣的一幕。合作社負責人孫濟安靠著水產養殖,不僅自己致富了,還帶領村民實現了致富增收的夢想。最近又想著用大豆苗等青草飼料餵魚,實現生態養殖。&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大豆素有植物瘦肉的美譽,基本不含膽固醇,用大豆苗餵養長大的魚肉質細嫩、口感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特點,市民很是歡迎。」&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孫濟安侃侃而談,「傳統養殖中用飼料養草魚的話,魚兒長得膘肥體壯。用大豆苗等青飼料餵養,魚長得稍慢一點,但魚體色成金黃色,肚皮扁瘦,外觀鮮活靚麗,口感純正,價格看好。」&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即使是傳統行業,也能挖掘出新熱點。」孫濟安表示,健康天然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有機」、「綠色」成為越來越受人關注的食品標籤,發展生態養殖,必將前景廣闊,「培育『有機魚』是我的下一個目標。」水上「長」出空心菜,水下魚兒遊得歡&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記者在東港明天生態園看到,鮮魚和蔬菜共生形成增產增收「黃金搭檔」:每畝可增產成魚100-200斤、空心菜2000斤,畝增收約1500元。&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菜在架上長,魚在水底遊。」餘金花的魚塘上,飄著十餘個綠色的長方形浮架,走近細看,浮架上長滿了空心菜。架子上拉起兩層網,上面一層網起到固定蔬菜的作用,而接觸水面的下層網較細密,防止魚兒啄食蔬菜根系。透過水麵,可以清晰地看到魚兒在不停遊動,空心菜也長勢正旺。&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六七天就要摘一次空心菜。」正在魚塘裡採摘空心菜的餘金花說,這種空心菜不用施肥,比土裡種植的口感更脆,而且在鍋裡炒了後不會變黑,「吃起來更放心」。&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這就是『魚菜共生』模式。」杜山鎮黨委委員高作銀介紹。&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對魚兒生長不利的東西,恰恰是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魚菜共生,將汙染源變成了營養源,這種模式能夠使魚塘水體具備自我修復的能力,成為一個功能健全的小生態體系,讓魚和菜成為無公害產品。」組建合作社,抱團發展闖市場&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現在好了,有漁業合作社給我們養殖戶提供養魚技術和銷售渠道,每斤成魚比過去能多賣1-2元。」昨日,杜山鎮養魚專業戶洪貞龍對記者說。&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杜山鎮有養魚的優良傳統。近年來,隨著參與人數和養殖規模的逐年擴大,杜山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指導成立了長江綠綠加州鱸魚養殖專業合作社(「湖北省二十強漁民專業合作社」之一),讓漁民抱團經營做大做強。&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該合作社由55戶養殖大戶和水產營銷戶入股組建,經營以加州鱸魚為主,為特種水產品魚苗繁殖、魚種培育、成魚養殖、銷售為一體的經營實體。&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合作社成立後,我們始終堅持『為行業服務、為社員服務、為漁民服務』的宗旨,組織開展業務培訓、技術諮詢、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等,同時加強行業協調和管理,建立和維護行業公平競爭秩序,促進行業自我管理和良性發展。」合作社負責人孫濟安介紹說,成立的合作社與科研、生產、銷售緊密結合,主要負責做好產前、產中、產後的服務工作,同時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定了詳細的章程和實施細則,統一了銷售價格、銷售順序、銷售數量,責任明確,工作到位,社員之間互相監督,自我約束,杜絕了部分漁戶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不良現象,有效控制了漁民壓價傾銷和哄抬魚價等行為,保證了漁業正常生產、均衡上市。&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合作社產業現已成為全鎮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高作銀說,今後,還將通過大戶帶動,集約化、規模化發展生態漁業,帶動更多的農民走上致富路。&nbsp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魚菜共生"是朝陽產業,還是未來科技?
    「魚菜共生」,通過科學的生態設計,使得魚、微生物、植物三者之間在水體循環中達到和諧共生的生態平衡,從而實現了養魚不(少)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茁壯成長的生態共生。  這種新型綜合種養模式不僅比土壤栽培時的病蟲害更少、節水節地、生態循環,還能發展天台農園、科普觀光等項目,產出綠色健康的農副產品。那麼問題來了,除了用於養殖池塘淨水的漂浮筏魚菜共生系統之外,其他類型的系統為何遲遲沒有得到大規模推廣呢?
  • 鄂州316國道杜山至葛店段將按一級公路標準改擴建
    原標題:316國道杜山至葛店段將按一級公路標準改擴建316國道杜山至葛店段將進行改擴建近日,316國道杜山至葛店段改擴建工程工可內審會召開,會議通過該項目工可。該項目作為316國道的組成部分,其建設對於提升國道幹線的通行能力,滿足通道交通量增長需求,對於分離城市內部交通與過境交通,提升路網整體服務水平,對於支撐武漢城市圈空間格局,強化武鄂黃黃都市連綿帶一體化發展,對於構建我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等均具有重要意義。專家組認為本項目的建設是必要的。
  • 青島:以「六新」引領漁業高質量發展
    、質量效益型、創新引領型、統籌發展型海上糧倉,引領漁業高質量發展。一、加強政策引領,明確漁業發展新方向。研究制定《青島市現代海洋漁業綠色發展攻堅方案》,提出到2022年「打造一個中心,推動六個發展」,明確青島現代漁業轉型升級主攻方向。編制《青島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青島市海洋牧場建設規劃》《青島市湖泊(水庫)漁業專項保護規劃》等產業發展空間規劃,優化發展布局,提升發展層次。
  • 厲害了world哥 膠州村民創出魚菜共生養殖模式
    今年48歲的膠州洋河鎮河西李村村民薛增軍從去年年初開始,就嘗試研究這種「魚菜共生」微生態循環養殖模式,目前初步獲得成功。此舉不但節約成本,還能讓魚、菜安全品質得到保障。    薛增軍告訴記者,這種模式就是「魚菜共生」種養系統,其順序是,首先將水注入一個大深水池沉澱,之後水被導入養魚池內,再用水泵將含有魚糞的有機水輸送到水培草莓管道中,草莓將水中糞便等有機物分解並轉化為可吸收的營養,並製造氧氣,最後清潔含氧的水又回到養魚池,供魚兒生長。其次,藉助魚池中的有機水種植各種無土栽培蔬菜。
  • 對我國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偏見有哪些?
    從中說明了漁業是我國最古老的產業之一,與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國古代(內陸)漁業的發展,也孕育了燦爛的魚文化。在我國第一部詩歌《詩經》中有著對魚類和食魚文化的各種描寫。對於古詩詞中描寫的各種魚類,我們曾在《那些遊弋在古詩詞裡的魚,你都認識嗎?》一文中作過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查看。
  • 千鈞破壁的DeFi趨勢下 Compound與Balancer如何 「魚菜共生」
    這篇文章在標題中使用的是「開放式金融」(open finance),而不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這僅僅是表明了生態當時處於的一個發展階段。當補貼逐漸減少到可持續發展的狀態時,精明的流動性提供者是否會溜走,然後留下一些可憐的傢伙?這種現象是否有更近期的發展趨勢,並且還可能產生足夠的無補貼資本效率,以長期留住這些協議中的資產?我認為某些現代農民可能特別適合回答這個問題。「魚菜共生」的概念在我20多歲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迷上了「城市農業」的概念。
  • 超微米氣泡水產生態養殖基地在蓬江掛牌 幫助農民養「好」魚 讓...
    「高氧生態魚」可助力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圖/王亮近日,超微米氣泡水產生態養殖基地在蓬江區棠下鎮掛牌。據了解,該基地主要用於養殖具有國家專利技術的「高氧生態魚」,從而幫助農民養「好」魚,讓市民吃到健康魚。兩大國家專利技術支持據悉,超微米氣泡水產生態養殖基地的運營公司——廣東漁優一族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漁優一族農業」)是在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廣州市華南莧草科技應用研究所的支持下成立的一家新型農業科技企業。
  • 貴州省遵義市:務川大力發展生態漁業助力產業興旺
    :務川縣人民政府        瀏覽量: 801 次 我要評論 為充分利用山地水產資源,培植生態漁業新業態,今年以來,務川自治縣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因地制宜度規模發展生態漁業
  • 漁業綠色發展讓我省由養殖大省向水產強省轉變
    漁業綠色發展讓我省由養殖大省向水產強省轉變.mp32:28昨天(14日),為期兩天的湖北省漁業綠色發展培訓班在武漢順利開班,標誌著我省由養殖大省走向水產強省,邁出了重要一步。但是面對著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越來越高,環保責任追究力度越來越大,綠色發展觀的要求越來越強的新形勢,漁業綠色發展勢在必行。其中對於龍蝦養殖來說,也要從大養蝦轉變為養大蝦。
  • 西秀區東屯壩區:生態漁業「稻+N」模式助農增收
    「稻+N」生態農業基地據東屯鄉農業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蔡志春介紹,2018年,東屯鄉引進了安順市屯稻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龍頭企業,連片流轉東屯核心壩區1760餘畝水田,採取「稻+N」生態種養殖模式,引進種植優質稻米品種進行試種植。
  • 射陽:培強漁業漁港經濟發展新動能
    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該縣境內建成黃沙港國家級中心漁港、新洋港國家二級漁港,以及4個群眾漁港。依託漁港便利的運輸條件,射陽發展水產養殖面積40萬多畝,並初步形成水產苗種、海洋捕撈、水產品加工、繩網機械加工等8大產業鏈條,「4大主導品種、4個億元養殖產業、6大特色養殖基地」的水產養殖發展格局。
  • 湖北能源常務副總經理李昌彩到鄂州發電公司調研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5月21日,湖北能源常務副總經理李昌彩一行到鄂州發電公司調研。協調推進鄂州發電公司生產經營、環境保護整治、廠區建設工作,並與鄂州發電公司班子成員、部分中層幹部座談。
  • 湖北鄂州500千伏輸變電項目加快建設 擁抱臨空經濟
    湖北鄂州500千伏輸變電項目加快建設 擁抱臨空經濟湖北鄂州交通建設密度或居全球城市前列 發展臨空經濟湖北鄂州是湖北最小的地級市,國土面積1596平方公裡,人口不過100多萬,GDP1000多億。就人均GDP、單位面積GDP來說,只有一個中等縣的鄂州,在湖北算經濟較發達城市和地區。
  • 英文外刊,養耕共生,魚與沙拉共存
    因此,農民將不得不求助於更有效的新耕作方法來解決問題。在魚池中,像羅非魚這種適應性很強的魚被餵養大量魚食,這也導致了大量浪費。流動的水將固體廢物過濾掉,但魚的糞便中會產生大量氨, 富含氨的水中還有特殊的塑料碎片。
  • 萬科為什麼選擇在鄂州杜山建智慧物流港
    鄂州地產網訊(編輯黃鵬) 近日,鄂州地產網得到消息,萬科將在鄂州投資建設鄂州杜山萬科智慧物流港項目。據知情人士透露,杜山萬科智慧物流港預計佔地1000畝投資36億元,一期開發300畝投資10億元,更多信息請以官方公布為準。關於萬科投資建設鄂州智慧物流港這件事,我將從物流地產、智慧倉儲、選擇鄂州這三個方面給予解讀。
  • 湖北為什麼簡稱「鄂」?|湖北|楚國|鄂國|鄂州|楚鄂王
    隋朝時,鄂縣得到了進一步升級,公元589年,隋皇楊堅設立鄂州,下轄江夏(今武昌區)、武昌(今鄂州市)、永新(今陽新縣)、蒲圻(今赤壁市)四縣,治所設在江夏,因而江夏也被人們稱作是鄂州。這是「鄂「字第一次被作為高級別行政區的名字出現,湖北簡稱」鄂「也正是源於此。
  • 湖北格局或迎巨變,僅並鄂州還是合併1+8?
    並且隨著經濟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武漢現有的土地面積已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以武漢擴張已是當務之急!實際上!武漢市地處我國中部地區,是長江流域的一個省份,經濟實力處於上遊水平,湖北省內經濟強市不多,但省會武漢很強。位於湖北前面的是四川省,比湖北省高出1000多億,差距並不大,所以湖北的目標就是超過河南省。實際上!
  • 稻魚共生—水稻和魚兒共同做出的大事業!
    2005年6月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將「全球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稻魚共生」牌子授予青田縣方山鄉龍現村,這也是亞洲唯一的全球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什麼是稻魚共生 簡單地說,稻魚共生就是在稻田裡養魚,建立起稻魚共生生態循環系統。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福建東山:「生態+」煉成脫貧「調色盤」
    當年東山縣縣委書記谷文昌的生態願景已在這片土地上長成了千叢萬株巍立海邊的防風林。而在這片樹林的保護下,東山以「生態+」理念讓海島上百姓們的「小康夢」有了更鮮亮的色彩。「生態+漁業」藍色灣區魚自來日前,年逾古稀的福建東山島水產公司退休職工朱受,向記者展示了他收藏的魚票。
  • 「中部崛起勢正勁·湖北篇」湖北鄂州加快臨空經濟區建設 鄂州機場...
    日前,「中部崛起勢正勁」網絡主題活動湖北站採訪團在鄂州機場建設工地看到一片繁忙景象,各施工單位正加緊施工,確保機場2021年建成運營。鄂州機場位於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燕磯鎮杜灣村附近,機場基礎部分於2018年開工建設。「飛行區場道工程方面土石方、褥墊層填築、綜合管廊樁基作業等均已開工;航站區工程方面已完成樁基建設903根,佔設計量的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