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被SCI收錄的中國學者英文論文的科研經費成本和發表費相當於給...

2021-01-10 網易

2019-11-04 02:04:31 來源: 高分子科學前沿

舉報

  來源: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北京工業大學劉彩娥研究員在《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刊文《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國內科研論文外流現象分析》,作者利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的年度報告數據,以面上項目10年數據(2006年—2016年)為樣本,做了一個比較粗略的估算。10年時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面上項目經費總額為8,075,650萬元,根據基金委的年度報告,科研成果產出的主要形式為:國際會議邀請報告、國內會議邀請報告、國際期刊論文、國內期刊論文、專著、發明專利,而國際、國內邀請報告的技術內容往往被另外四種成果形式包含。10年間結題的面上項目中各項科研成果總和為:國際期刊論文380314篇國內期刊論文406102篇專著44867部發明專利43253項。假設每種科研成果的成本花費是均等的,那麼,這10年間經費總額度與科研產出之比約為9.23:1。也就是說,每篇論文的經費成本平均為9萬餘元。(科研項目從立項資助到結題一般3到5年, 年度報告中不是當年的經費用於當年的科研產出,文章計算僅僅是粗略的估算),以此計算, 2016年SCI收錄中國學者的英文論文321,266篇,科研經費成本大約為295.56億元人民幣(包含少量國內英文版刊物)。單中國學者在國外刊物發表文章的版面費, 有專家粗略估計每年達到數十億元人民幣。而中國改造遼寧號航母時,購買「瓦良格號」的花費為2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3億元。而中國改造遼寧號航母的花費約2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20億元。

  此外,我國的科研人員完成的論文發表在國際刊物上,國外的刊物擁有版權,國內同行想閱讀這些文獻,國內的科研單位又不得不花費巨額資金購買國外文獻資料庫的使用權或者訂購國外的刊物。粗略估計,全國211高校每年購買國外文獻資料庫的使用權花費大約十幾億元人民幣,這筆費用僅僅是一年時間的使用權,並沒有購買到永久性的文獻。

  全文如下:

  

  

  

  

  

  

  

  

  

  來源: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聲明:凡本平臺註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平臺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並不意味著本平臺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每年消耗一艘航母?英文學術體系讓中國每年多花300億!
    SCI是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英文縮寫,從功能上說是一種學術論文檢索工具和資料庫,從內容上說是以收錄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論文為主。SSCI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是指收錄社會科學的論文檢索工具和資料庫。
  • 重症醫學科SCI論文發表及臨床科研策略大數據分析
    我們在對重症醫學科發表的論文檢索過程中,發現中國發表的SCI論文,在10年內增長了29倍。這顯示了中國重症醫學科臨床及科研的急速發展。我們特別卯足了勁,幫朋友們找到了重症醫學科做臨床科研的四大策略。(發表論文的雜誌分布)其中發表重症醫學科論文最多的Crit Care Med,2019年的影響因子是7.42;每年發表的論文在700篇左右。中國學者在該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僅佔第5位。
  • 急診科SCI論文倍增;大數據挖出發表期刊列表及臨床科研策略
    根據急診科領域2020年發文2.2萬篇的總量,下面針急診科的數據大都是今年最近半年論文分析結果。國家分布可以看到,美國發表論文數最多,為4,122篇;中國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為1,865篇,佔18%,排在第二位。義大利、日本和加拿大分列第三到五位。
  • SCI論文屬於核心論文嗎?
    ,比如一個刊物既是國內核心期刊,同時又被SCI檢索,成為SCI期刊,這種情況下,作者發表了該期刊論文,這篇文章既是SCI論文又是核心期刊論文,一本SCI期刊是否能算作核心期刊,這要看期刊的具體情況。sci論文SCI從來源期刊數量劃分為SCI和SCI-E。
  • 護理學SCI論文高速增長,竟然有這麼多臨床科研策略
    原以為護理學方面的SCI論文不會太多,大數據分析結果出乎意料:1,護理方面的SCI論文高速增長,中國尤快;2,護理學有獨有的臨床科研和SCI論文發表策略;國家分布可以看到,美國發表論文數最多,為3,648篇;中國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為1,684篇,佔16.8%,排在第二位。澳大利亞、伊朗和西班牙分列第三到五位。(SCI論文的時間和國家分布)研究發表在哪些雜誌?
  • 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
    sci論文發表有失敗和成功之別,拒稿是失敗,那成功呢?發表sci論文過程中要經過多個步驟,什麼狀態下才算是sci論文發表成功了,我們要學會識別標誌。那麼,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卷號和頁碼。卷號和頁碼,是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
  • 2分左右易中婦產科SCI雜誌來了
    審稿周期有的長達6個月,命中率高達65%,該雜誌的審稿人比較熱心專業水平也還不錯,對英文寫作沒有特別嚴格的要求,這可以說是中國作者的福音~~更多介紹:https://sci.justscience.cn/details.html?
  • 中國科研工作者普遍感受:為什麼SCI論文這麼難寫?
    其實,有很多中國科研工作者,他們的論文很優秀,甚至質量遠遠高於國際上的英文論文,但是遺憾的是,這些優秀的科研成果止步在了中文期刊,而沒能在國際學術舞臺上發揮影響力。所以有很多人就覺得,SCI論文怎麼這麼難寫啊。
  • 論文大灌水,我只服南郵教授,三年半時間發表300篇IEEE論文
    說到論文灌水,可以說各位都是深惡痛絕,因為很多論文都是毫無價值,除了騙些經費,然後全是廢紙一張,中國科研非常落後,但是中國的論文灌水水平,說自己是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比如咱中國,一方面微電子非常落後,一方面搞微電子的都在大量灌水論文:什麼石墨烯,鈣鈦礦,納米啥都都能灌水幾篇論文,但是實際價值都是0。
  • 格樂留學|scopus最新檢索,33篇論文發成功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
    33篇學術論文發表在了國際學術期刊據scopus最新檢索,格樂大學在今年1月舉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共計有33篇論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上!什麼是scopus?一所高校,有好的科研環境和水準,大學裡每年的科研成果中,碩士和博士生的論文既保證了數量、也能夠發表在國際期刊上,質量之高,都是一所高校學術和科研水平實力的重要體現。格樂大學能夠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不僅因為政府在科研方面的支持和鼓勵,更離不開格樂大學在教育科研領域持續性投入,及學術領域優秀師資隊伍的建設。
  • sci發表經歷對找工作有用嗎
    sci發表經歷對找工作有用嗎?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崗位,招聘要求不一,即並非所有的崗位招聘都要求發sci。作者可以根據自己應聘崗位的要求,來判斷sci發表經歷是否有用。sci發表對於求職者來說有一定的用處,但這用處大不大,與求職崗位要求有關。有的崗位明確規定發表sci論文是一個門檻要求,沒有的話,嚴重的時候連應聘的資格都沒有。還有的崗位完全不關心是否發表sci,而是求職者是否與招聘要求相符。總之,不管求職者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勝任工作崗位才是目的。
  • 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
    發表sci論文有一定的用途時,比如評獎、評職稱等,要滿足相應的評審標準要求,否則會導致發表的sci論文達不到目的。在提出的評審標準要求中,不少人對分區和影響因子一頭霧水,鬧不懂它們怎麼來的。本文就回答下關於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的問題。
  • sci一區期刊投稿最難發表嗎
    發表sci論文,要選擇sci期刊,期刊所在分區不同,發表難度也有差異。那麼,sci一區期刊投稿最難發表嗎?通常來說是這樣的,但凡事總有例外,投稿發表難度還是要根據期刊的具體情況來判斷。首先,sci一區期刊投稿難發表,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原因:(1)sci期刊本身就屬於金字塔尖的期刊,而sci一區期刊,又是sci期刊中頂尖的期刊,足見,sci一區期刊的地位。一本期刊有這麼高的地位,本身就非常不容易,若發表的論文質量不夠高,沒有影響力,不被引用,是不可能取得這樣成績的。
  • CSSCI「始作俑者」怎麼看「破除SCI至上」
    「有些影響因子是用來評價期刊的,怎麼能用到論文上?還有些評價學者的指標本身設計就不夠全面,既要論文被引頻次高,還要求學者高產,屠呦呦等學術大家發表的論文並不多,但能因此否認他們的學術地位嗎?」蘇新寧說:「發表在普通期刊上的論文,水平就肯定不如發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論文?這顯然不對。
  • 國際英文期刊發論文容易嗎
    國際英文期刊發論文容易嗎?國際英語期刊發論文有一定的門檻要求,肯定不能輕易發表,至於容不容易,是要根據作者個人的能力以及國際英文期刊的要求來說的,因人而異,因期刊而異。首先,就作者個人能力而言。個人能力水平是有高低之分的,當一個人的能力達到足夠高的水平,在國際英文期刊發論文,就變得很簡單。當一個人的能力還不足以達到國際英文期刊發論文的要求,那很難很難。就好比一個領域的大牛,與一個領域的新人相比,在國際英文期刊發論文,面對的難度是不同的。另外,國際英文期刊,意味著發表論文的語言是英文。
  • 90後少女博導獲阿里百萬獎金,三年發表SCI論文20餘篇
    雖然僅有29歲,但她的學術成就已經極為硬核:2019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MIT Technology Review - 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榜單最年輕的入選者之一。她以製備簡單、成本低廉的新方法突破了鈣鈦礦LED效率的世界紀錄;還利用錫代替鉛的手段降低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毒性。
  • 看一看,通化經濟系列職稱論文發表靠譜的網站
    通化經濟系列職稱論文發表靠譜的網站  「職稱評審怎麼會取消論文呢?這簡直是斷章取義的無稽之談!」北京青年學者石偉達在接受採訪時指出,當前社會上議論紛紛的「職稱評審取消論文」之說,是對國家職改政策的誤讀。「維護學術道德,規範學術行為,建設良好的學術環境,構建多元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體系,才是建立科學而公正的職稱評審制度的根本,這應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石偉達說。
  • 讓科研之花開在祖國大地上(生物醫藥及重點SCI期刊即時IF)
    可以說最受打擊的就是青椒學者了,因為論文是青椒學者通向科研大牛之路的天梯,青椒們除了論文就一無所有了。國家一方面破五唯,一方面又對研究生培養質量提出高要求,所以青椒們也許多少有點迷茫。研究生畢業如果不要求SCI論文,然後還要符合高質量的要求,那麼如何評價呢?
  • SCI論文潤色具體該怎麼潤色?51runse無憂潤色公司幫您解答
    SCI論文潤色具體該怎麼潤色?51runse無憂潤色公司幫您解答SCI論文潤色是潤色人員對論文進行的一種語言修飾行為,通過潤色可以使文章更加完善,語意表達更加清晰明確,對文章有美化的作用。論文潤色人員在文章潤色前,都會將自己代入,去深層理解文章的意思,確認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和中心思想,發現文章的不足和劣處,從而想方設法的彌補修改。
  • CSSCI設計者怎麼看「破除SCI至上」:「不管用什麼器皿,還得看裡面...
    「有些影響因子是用來評價期刊的,怎麼能用到論文上?還有些評價學者的指標本身設計就不夠全面,既要論文被引頻次高,還要求學者高產,屠呦呦等學術大家發表的論文並不多,但能因此否認他們的學術地位嗎?」   蘇新寧說:「發表在普通期刊上的論文,水平就肯定不如發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論文?這顯然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