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全國高速開始對貨車實行按軸收費方式,原有的計重收費模式基本取消。高速通行費是貨車司機日常運輸的主要成本之一。對於那些跑長途的重卡來說,一趟活跑下來,過路費至少要交好幾千。
而如今收費方式的調整,無論費用是增是減,都會對貨運行業產生不小的影響。
1、個別地區出現費用增長
之前交通部在《切實做好貨車通行費計費方式調整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規定:
要確保在相同交通流量條件下,不增加貨車通行費總體負擔,確保每一類收費車型在標準裝載狀態下的應交通行費額均不大於原計重收費的應交通行費額。
然而在1月1日當天,卻出現了一些「小插曲」。由於聯網收費系統剛剛切換,個別地方運行不太穩定,出現了一些異常的通行費費額,一些「天價通行費」也隨之在網絡上流傳。當司機看到十幾萬的通行費那一刻時,難免要懷疑人生。
此問題交通運輸部公路局路網管理處處長在1月3日也做出了回應:
已經督促地方查明情況,本著通行優先和不讓貨車司機吃虧的原則,及時妥善處理。對難以迅速處理的,先抬杆放行,讓車輛先走,核實清楚後,再予處理。對錯計多收的通行費,已要求各地全額退還,切實維護貨車的合法權益。
2、按軸收費一定比計重收費低嗎?
按軸收費第一天,不少司機就已經開始吐槽,現在費用增長了。相同車型,拉同樣重的貨,走相同裡程的路,但是費用卻比之前要多了。不是說好不會高於原有的計重收費嗎?為什麼現在會出現費用增加的情況?
交通部對此也有解釋:
改革後實載率高的貨車收費比以前明顯降低,但在空載或者半載狀態下可能會比之前略有增加。
這點不難理解,因為按軸收費模式是根據貨車車型分類進行收費,跟貨車載重並沒有關係。但是制定收費標準時卻會考慮到貨車載重問題。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假如從甲地到乙地,一輛9米6拉18噸貨,每公裡是5毛錢,拉10噸每公裡則是4毛錢。現在改按軸收費了,統一每公裡4毛5,表面上看確實比之前的5毛錢要低,但是他如果拉不到18噸貨,那麼過路費跟之前比起來實際上就是增加了。如果是空車走高速的話,那就更虧了。因為空車滿載,在按軸收費模式下,價格並沒有區別。
不過廣大貨車司機也不必太過焦慮,根據新的收費規則,貨車從計重收費改為按車(軸)型收費後,各地收費標準按裡程加權平均的車貨總質量為重要依據制定,要求實現「兩個確保」:一是確保貨車通行費總體負擔不增加;二是確保同一收費車型在標準狀態下的應交通行費不大於計重收費時的費額。
在近日交通部的回覆中,也明確表明:
為確保上述原則落到實處,交通運輸部組織力量對各地的費率調整方案進行深入研究分析,督促各地嚴格落實,並實現貨車收費標準比滿載至少下降10%。絕不允許各地藉機提高收費標準,增加貨車負擔。
總體費用負擔不會增加,當前因為剛剛試行新規則產生的一些小問題會逐漸改善,慢慢會進入正軌。
3、2020年貨車司機需要注意什麼?
因為計費模式調整,空車和滿載收費相同,這就直接說明空車走高速並不划算。會間接刺激回程車增加。之前不少車輛敢於放空,如今放空成本依然增加。在運費沒有增長的情況下,放空甚至會讓自己虧本。這種規則下,貨車司機上高速,必須是要載貨的,在不超載的情況下,載貨越多自己越不會虧本。
如果市場上的回程車增多,運價想上漲更是難上加難。對於那些不是滿載的貨車來說,通行費甚至比之前還要高,但這並不會刺激運價上漲。反之,貨車司機之家的競爭其實是會進一步加劇。當一個地區出現了車多或少的情況,運價能保持當前水平就已相當不錯了。
在2020年裡,要想在貨運市場生存下去,穩定的貨源對貨車司機來說至關重要。在平時裝卸貨找貨時,特別要注意建立自己的人脈關係。2020年是「貨源為王」的一年,當前運價已經相當透明,波動很小,要想掙得更多就得有更多的貨源支持。
新年開始,祝願廣大貨車司機財源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