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老師是怎樣的?能夠用恰當的方式告訴學生,什麼是對的,講解中能時不時的透露出個人閱歷,表達多少不重要,學生吸收多少才重要,否則任你滿腹經綸也是「茶壺裡煮餃子」,倒不出來。
一個好的設計師是怎樣的?能夠用合適的表達告訴客戶,什麼是好的,言談中能體現專業、審美與品味……作為「腦力、體力與嘴力」勞動者,表達能力對設計師來說,極其重要。
表達能力可以通過後天鍛鍊成長,拋開這點,設計師與客戶談方案時,談什麼,很重要。
有個例子。之前有個學員,是做主材生意的,由於在行業中多年,逐漸接觸到了室內設計的各個方面,後來開始在設計公司工作,負責軟裝部分。
由於工作經驗足,也能設計出讓客戶滿意的方案,所以不知道自己和科班出身的人差在哪,雖然硬裝部分有設計師完成,自己只要負責軟裝就可以了,可還是逐漸發了自己的瓶頸。這個瓶頸,就是談資。
在聊設計或講解方案時,有很多專業的詞彙不知道,表達起來就要用很多的描述與形容詞,其實在這時,會降低客戶對方案的信任度,儘管方案考慮的很全面,或許換個人來客戶的滿意度會大大提升。因為各位老師都是活躍於行業中的,所以他們在講課之餘分享的個人經驗,讓這位學員收穫很多,掌握了更專業的詞彙,竟然是此次學習最大的收穫。
當然,設計師的談資並不局限於此,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或者去過的城市都可以成為談資,因為這些都會影響設計師看問題的角度,也會影響其表達的方式。
對軟裝設計師來說,重要的東西有很多,人脈、資源、設計能力、審美等,而跨行到軟裝設計行業的設計師們,往往都有自己圈層的客源,也有設計的能力與足夠的審美,此時,表達能力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相比於其他行業,軟裝設計師的工作還要注重體驗感。很多設計師認為,我給你提供專業的設計就夠了,不想說太多的「廢話」。
然而軟裝設計中獨特的細節,都是從「廢話」中來的,認真的觀察與傾聽,才能讓你的設計有「定製」感,當客戶發現你為他考量了這麼多,你的設計無形中就「值錢」了。
有時候,設計師會碰到很懂行的客戶,有時候,也會遇到要引領客戶的情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溝通的方式也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緒密碼」,按照密碼去破解就好了。比如有的人喜歡被讚揚,有的人喜歡被肯定,有的人討厭被操控,有的人討厭廢話多……
見人下菜碟,往往也是設計師的本事,比如讚美一個中年人事業有成,詢問一個老年人過去的光輝,不在高層次的人面前露怯,也不在普通人面前炫耀,為了能夠面對不同的人,溝通的技巧固然重要,可技巧畢竟是框架,你的學識、經歷,談資才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