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軍內「糧草官」出任湖北省軍區政委

2020-12-14 政知見

撰文 | 薛離

疫情期間,湖北已經進行多例官員人事調整。近日消息顯示,湖北省軍區主官出現調整。

政知君注意到,曾擔任武漢聯勤保障基地政工部主任、聯勤保障部隊政工部主任的謝東輝少將,近期接班年逾六旬的馮曉林少將,出任湖北省軍區政委。

履新不久後前往抗疫一線

有關謝東輝的公開報導並不多。資料顯示,他長期在解放軍後勤保障系統工作,是一位資深的軍內「糧草官」。

政知君查閱發現,謝東輝曾擔任原濟南軍區某聯勤分部政委。2016年軍改後,謝東輝至遲在2017年擔任武漢聯勤保障基地政治工作部主任,而後擔任聯勤保障部隊政治工作部主任。

謝東輝履新武漢聯保基地政工部主任後,《中國青年報》2017年刊發題為《以「明天就要開戰」的憂患意識當好新型「糧草官」》報導援引他的介紹稱:「計劃在3年內,使95%以上機關幹部具有聯勤部隊基層任職或代職經歷,80%以上機關幹部參加或組織過聯合作戰、聯勤保障演訓活動,一年內成為分管領域獨立工作、獨當一面的骨幹力量。」

新一輪軍改後,2016年9月,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成立,形成了以武漢聯勤保障基地為建制領導,下屬無錫、桂林、西寧、瀋陽、鄭州五個聯勤保障中心的聯勤力量布局。資料顯示,聯勤保障部隊機關和聯保中心一樣,設在「九省通衢」武漢。這意味著,謝東輝在軍改之後,絕大部分時間在武漢工作。

謝東輝除了是一位資深的「糧草官」,同時也是一個「老政工」。

履新湖北省軍區主官之後,4月,《湖北日報》刊發文章《湖北省軍區:凝聚軍民同心戰「疫」的磅礴力量》稱,省軍區政委謝東輝上任不久就前往防控一線給官兵打氣:「政治工作是我黨我軍的看家本領,必須貫穿於疫情防控全過程和各環節。」

湖北省軍區抗疫期間的特殊角色

疫情期間,湖北各地紛紛「封城」,當地居民生活物資供應問題讓社會擔憂。為解決上述問題,軍隊的後勤保障力量出動。而這個過程凸顯出,湖北省軍區「調度員」的角色至關重要。

《中國國防報》3月份曾就湖北省軍區的抗疫工作進行報導,相關文章指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防動員體系重塑後遂行使命任務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對省軍區「面向三軍、協調軍地」職能發揮的實際檢驗。

△駐鄂部隊抗擊疫情運力支援隊前進指揮所

這裡政知君補充一個背景,我軍此輪軍改完成後,各省級軍區不再隸屬戰區(原軍區)管轄,而是劃歸至軍委國防動員部領導,國防動員體系得到重塑。

說回《中國國防報》的報導,上述文章透露,長期以來省軍區系統在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中,重視「第一公裡」的多,過問「最後一公裡」的少,有時局限於行動前的「一個公函、一個電話」,任務交出去了就畫上句號。

2月1日以來,為緩解因疫情帶來的地方運力保障壓力,保障武漢市民生活物資正常供應,湖北省軍區協調6支駐軍部隊,組成駐鄂部隊抗擊疫情運力支援隊,擔負物資運輸任務。擔負上述任務的一位我軍副旅長表示,國防動員系統體系重塑後省軍區展現出諸多「不一樣」。他坦言:「以前參加搶險救災任務,省軍區在軍地協調方面,多扮演『聯絡員』的角色,現在更像『調度員』。」

為什麼是他?

「協調軍地」的職能,對於湖北省軍區顯得更為緊要。這和我軍聯勤保障體系建設的思路轉變有關,上述職能也已逐漸成為我軍聯勤保障工作之所需。

事實上,進入21世紀以來,我軍便已經開始探索後勤保障社會化改革。而這,也是很多發達國家軍內後勤保障的通行思路。

2018年初,軍報刊發題為《加快後勤保障社會化腳步》一文指出,後勤保障軍地通用性強、互補性大。應主動把後勤保障的力量之源紮根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土壤之中,加快後勤保障社會化腳步。破除「自成體系」的封閉格局,把資源從不該管的事、不該保的攤子上撤出來。按照軍隊「提報需求、監管質效」和地方「對接服務、專業保障」兩條線釐清雙方權責清單,逐步走出「地方管供、軍隊管用」的合作保障路子。

拿我軍戰時餐飲保障舉例,去年初,軍委聯合參謀部、軍委後勤保障部等5部門聯合部署的全軍野戰飲食快餐化保障試點陸續展開。軍報曾刊文報導該試點工作指出,「構建『軍委制定標準、部隊提報需求、地方加工配送、軍地聯合前送』的軍地保障鏈條,充分運用國家和地方優質保障資源,形成軍為骨幹、民為主體的野戰飲食快餐化保障格局。」

聚焦到湖北省,前文已經提到,軍改後新成立的聯勤保障部隊機關、聯勤保障基地均設在武漢。不難看出,謝東輝調任負責「協調軍地」的湖北省軍區後,多年後勤系統的工作經歷對他而言將助力不少。

資料 | 財新 澎湃 中國軍網 湖北日報 中國國防報等

相關焦點

  • 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濟南軍區政委的都是誰?什麼軍銜?
    此次裁軍,除了對各部、各軍兵種、各機構進行精簡裁員,原有的十一大軍區也被裁撤整編為七大軍區。其中,濟南軍區的番號得以保留。那麼,百萬大裁軍過後,歷任濟南軍區政委都是誰?什麼軍銜?遲浩田、上將軍銜遲浩田出生於1929年,山東招遠人。
  • 解放軍陸軍六大集團軍主官換人,空軍空降兵15軍調整政委
    本輪調整中,濟南軍區下轄第26集團軍軍長譚民,調任瀋陽軍區第16集團軍軍長。16軍原軍長高光輝調任成都軍區副參謀長。瀋陽軍區副參謀長張巖接任26軍軍長,與譚民形成了跨大軍區對調。徐才厚曾任16軍政委,現任軍委副主席範長龍曾任16軍軍長。       新任16軍軍長譚民生於1961年,長期在濟南軍區服役,曾任軍區司令部軍訓和兵種部部長,2008年晉升第54集團軍軍副軍長,2013年初晉升26軍軍長。去年11月,譚民在《解放軍報》上撰文稱,「制度喪失權威性和嚴肅性,黨就會淪為各取所需的私人俱樂部」,堅決摒棄「權大於法」的特權意識。
  • 軍改以來東海艦隊首換政委,來自空軍
    曾任過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空軍政治部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武漢某指揮所政委等職。本輪軍改啟動後,劉青松少將曾多次以北部戰區空軍部隊領導的身份亮相。2017年4月15日,從空軍政治工作部出版的《空軍報》獲悉,劉青松已經出任空軍政治工作部副主任。這也是近期以來第二位空軍將領轉隸海軍的人事調整。
  • 袁姓開國中將,他是「唯一」江西人,兩次任北京軍區政委!
    這在開國將帥中,確實是少有的一位,他是政委專業戶,擔任過八路軍教導二旅政委、7縱政委、12縱政委、49軍政委、40軍政委、北京軍區政委、濟南軍區副政委等。在袁姓開國中將中,他是唯一的江西人,其實袁姓總共有11位開國將軍,其中有兩位中將,那麼江西籍的袁姓開國中將來自哪兒呢?他是誰?帶著疑問,小編和你一一道來,他就是袁昇平中將,這個名字似乎大家很熟悉。
  • 這個軍的軍長和政委,21年後政委授予大將軍銜,而軍長卻沒有軍銜
    前面說過,程子華在長徵時期曾擔任紅二十五軍軍長,在勝利到達陝北之後,程子華又被任命為紅十五軍團政委,都是紅軍的高級職務,從而可以看出程子華的資歷和功勳。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之後,程子華最初從事兵運工作,不斷發展壯大了抗日武裝,後來還擔任過冀中軍區政委、晉察冀軍區代理司令員兼政委,鞏固和擴大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 七大軍區變成五大戰區 濟南軍區何去何從
    五大戰區司令競爭激烈此次軍改最關鍵的是人事安排,特別是新的軍委總部各部門、五大戰區主將這些要職,更是競爭激烈。目前全軍僅現役上將就有45人、中將120多人、少將500多人,而這些將領大部分都是陸軍,陸軍獨立成軍後,以陸軍為主的七大軍區撤消,陸軍將領人數嚴重超編,不少人將列入裁軍30萬名單。而新成立的五大戰區聯合司令部,編制將是陸海空混編,陸軍不可能再佔大優勢,故安置陸軍將領的位置也有限;因此數以百計陸軍將領要轉崗、或退役。
  • 解放軍有個二級軍區,出了3位開國中將
    陝南軍區暨解放軍第19軍沿革1947年8月下旬,晉冀魯豫軍區第4縱隊與第38軍,在陳(賡)謝(富治)兵團內編成,由晉南渡過黃河,挺進豫西,轉入外線作戰。1948年6月7日,第4縱隊第12旅和第38軍第17師,奉命組成陝南軍區,屬中原軍區所轄二級軍區建制,下轄第12旅、第17師和兩鄖(湖北省鄖西、鄖縣)、商洛軍分區;7月,陝南軍區第12旅等部參加襄樊戰役;11-12月,歸中原野戰軍第6縱隊指揮,參加淮海戰役。
  • 他是湖南唯一龍姓將軍,曾任新疆軍區司令員,官至大軍區正職!
    湖南開國將軍如若星辰,是開國大將和上將最多的省份,不過擔任過大軍區正職的將軍屈指可數,而湖南有一位龍姓將軍,他是湖南唯一龍姓將軍,曾任新疆軍區司令員,官至大軍區正職!他是誰呢?1955年授銜,湧現了龍振彪、龍飛虎、龍福才、龍潛和龍書金等五位龍姓開國將軍,其中龍書金是當之無愧的武將,是東北野戰軍的急先鋒,在抗日戰爭時期,龍書金長六縱(山東軍區),六縱第一任師長是洪學智,1939年,龍書金在戰鬥中受傷,左臂骨頭被子彈擊碎,左臂需要鋼板固定。1948年,縱隊全部改成軍,時任6縱17師師長的龍書金編入43軍任128師師長,隸屬中南軍區。
  • 1985年至2016年,歷任解放軍第一集團軍政委都是誰,什麼軍銜?
    他曾先後擔任陸軍團政委、陸軍師政治部副主任、陸軍師副政委等職。1983年,史玉孝被任命為陸軍第1軍政委。1985年全軍整編後,史玉孝出任了第一集團軍政委。之後,史玉孝又先後出任了南京軍區政委、廣州軍區政委等職。1994年,史玉孝晉升上將軍銜。吳銓敘、上將軍銜吳銓敘出生於1939年,江蘇常熟人。
  • 參加海南島戰役的40軍、43軍軍長是韓先楚、李作鵬,政委分別是誰
    參加海南島戰役的部隊主要是第四野戰軍第40軍和第43軍。第40軍的軍長是大名鼎鼎的「旋風司令」韓先楚。第43軍的軍長是開國中將李作鵬。那麼,第40軍、第43軍的政委分別是誰?我們往下看: 第40軍的政委是袁昇平。袁昇平是江西吉安人。全面抗日戰爭時期,袁昇平擔任過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副營長,晉察冀軍區團政治委員、支隊政治委員,八路軍教導第二旅副政治委員。
  • 王成男少將已出任「空中集團軍」空降兵軍政委
    王成男少將已出任「空中集團軍」空降兵軍政委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7-08-01 18:39 來源:澎湃新聞
  • 十位大將中,哪兩個當過兵團政委?他們搭檔的兵團司令員是誰?
    抗日戰爭期間,羅瑞卿曾任晉察冀野戰軍政委,曾參加過清風店、石家莊等戰役的指揮。隨後,在華北軍區成立後,羅瑞卿出任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兼第二兵團司令員,參與指揮平津戰役。一九四九年二月華北軍區野戰部隊統一改編,原第二兵團改為第十九兵團,羅瑞卿任第十九兵團政委,參加太原戰役。一九四九年六月,羅瑞卿離開十九兵團,擔任公安部籌備處處長。
  • 曾任三大軍區司令,晚年官至副國級
    在紅軍時期,他歷任過紅三軍團4師10團政委、陝甘支隊第二縱隊10大隊政委、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1師政委等職。參加過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鬥爭,金沙江、大渡河、婁山關、四渡赤水等著名戰鬥,在土城戰役中,楊勇身先士卒,衝到陣前,結果子彈擊中了他的右腮,從此失去了6顆牙。全面抗戰爆發後,楊勇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6團政委長,並率部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役。
  • 淮海戰役中起義的張克俠部,後改編為第33軍,師長、政委都是誰?
    1948年11月28日,時任國民黨軍第3綏靖區副司令官、我地下黨員張克俠、何基灃等人,在賈汪和臺兒莊率國民黨軍第59軍兩個師、第77軍一個師和111團共計2.3萬餘人臨陣起義,正式揭開了淮海戰役(徐蚌會戰)的帷幕。
  • 直屬二野司令部有兩個軍,軍長政委都是誰?後結局如何?
    直屬野戰軍司令部的這兩個軍,一個是由桐柏軍區部隊組成的第58軍,另一個是陝南軍區地方部隊和原38軍第17師合編而成的第19軍。第58軍的軍長是孔慶德。此後,在紅軍的隊伍裡從排長一直升任到紅4軍獨立師師長。抗戰時期任八路軍第129師385旅769團營長,冀豫支隊第2團團長,冀南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後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0縱隊副司令員兼任桐柏軍區副司令員,第58軍軍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2010年9月29日在武漢逝世,享年99歲。政委是方正平。
  • 全面內戰爆發前後,堅持戰鬥在華北核心地區的晉冀魯豫軍區部隊
    晉冀魯豫軍區作為根據地的最高軍事領導機構,其領導人選格外重要。晉冀魯豫根據地主要是由八路軍129師創立的,所以,其軍區領導多由129師領導出任。晉冀魯豫軍區及其下屬各二級軍區、軍分區以及野戰軍下屬各縱隊、各旅的領導人選,中共軍委及八路軍總部在1945年、1946年都作了一定的調整和加強。
  • 1985年,七大軍區成立後,瀋陽軍區政委都有誰?誰任職時間最長?
    1985年,七大軍區成立後,瀋陽軍區政委都有誰?誰任職時間最長?1955年,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決定將東北軍區進行擴編,改名為瀋陽軍區。1985年,全國十一個大軍區合併為七大軍區。瀋陽大軍區未作調整,依然管轄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一部分,主要負責東北地區的安全。那麼,從1985年七大軍區成立,到2016年大軍區時代結束,調整為五大戰區。瀋陽軍區的歷任政委都有誰?其中,誰的任職時間最長?
  • 1955年全國十二大軍區政治委員都是誰?他們都什麼軍銜?誰最高
    土地革命時期,朱良才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連黨代表、軍部秘書,第3縱隊第7支隊政治委員、紅3軍第9師政治委員,紅5軍團第15軍政治委員等職務。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朱良才任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秘書長等職務。解放戰爭時期,朱良才協助聶榮臻組建晉察冀軍政幹部學校任副校長兼副政治委員,1948年5月朱良才任華北軍政大學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等職務。
  • 固輝上將:原南京軍區司令員,曾任42軍軍長,參加過對越反擊戰
    固輝上將:原南京軍區司令員,曾任42軍軍長,參加過對越反擊戰42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英模部隊,帶有第四野戰軍的血統,並在長津湖附近中單獨面對美陸1師。到了對越反擊戰中,42軍更是單獨攻打越南北部軍事重鎮諒山。
  • 國共黑土地較量時,有新1軍、新6軍,怎還有新3軍、新5軍、新7軍
    "國軍五大主力"是指抗戰結束後,國軍把作戰力最為堅強,裝備最為精良的五支部隊,分別為:國民革命軍新編新1軍、新6軍、第5軍、第74軍,第18軍。當時在華東戰場的第5軍、18軍、74軍分別整編為整編第五師、整編第十一師、整編第七十四師。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內戰,戰爭期間,國民黨軍隊第二期整編計劃未能實施,所以,在東北戰場的新1軍、新6軍仍保留原番號。可是,在東北戰場,為什麼又有個新5軍、新7軍、新3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