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生試吃中餐,直言:中國人怎麼大言不慚是美食大國的?

2021-01-11 娟談食刻

這些年來,隨著全球一體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人員流動也越來越密切,目前就有很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留學或者是旅遊,不管是什麼樣的目的?在中國就得入鄉隨俗,感受一下中國的文化,不僅僅是歷史文化,更多的是美食文化。

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美食過渡,所以很多的中國人對於自己的食物是非常自信的,而且絕大多數國家由於美食比較少,所以說就讓我們有了一種特別驕傲自負的形象,當我們提起外國的黑暗料理的時候,總是侃侃而談,面對於自己國家的小眾美食,能夠坦然接受。

當有英國人來到中國留學的時候,就面臨著中餐的考驗,好吃是不用說的一個事實,但是有一些食物還是給不少的英國人帶來了強烈的衝擊,甚至於對於這些食物避之不及,那就是中國的內臟食物,眾所周知,在我們的餐桌上面,肥腸豬內臟,動物內臟都是一種美味。

但是在英國人的飲食文化裡面,對於雞爪內臟,這些食物都是比較少去觸碰的,首先他們覺得這種食物比較骯髒,不好處理,再加上沒有很好的烹飪方式,所以說做出來的食物都不夠美味,這也就導致了他們對於內臟這種食物的反感。

在中國任何一種食物都值得被研製成美食,內臟更不在話下,心肝脾肺腎樣樣都有著很好的營養,再加上不同的烹飪方式,美味都是不一樣的。中國人對於這些食物都是能夠接受的,而且能夠大快朵頤,好吃的東西,永遠不在乎它出處是什麼,只在於享受它的使用過程。

但是這些老外們就不能理解了,內臟這種食物能吃嗎?怎麼吃得下呢?甚至於不少的英國人說中國自己都有黑暗料理,那有什麼資格去吐槽英國是黑暗料理的家鄉。

相關焦點

  • 中國留學生和外國留學生對中國人的評價,感覺莫大的諷刺與寒心
    我們先看看我們中國留學生的表現:1、中國藥科大學留美學生許可馨辱罵「中國人怎麼那麼賤骨頭」,「作為留學生,反正我是不想回國去「坐牢」,「美國挺好」等不當言論。2、電子科技大學留美博士後發出令國人震驚的言論:聲稱自己作為一名中國人,非常遺憾,因為中方的拖延才導致了疫情的擴散,並稱讚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3、近日,一位居住生活在紐西蘭的中國留學女子,居然在網絡上大言不慚的說:她「代表」中國向全紐西蘭道歉!無端指責自己的祖國。
  • 中國小夥請英國朋友吃飯,被嫌棄怠慢,結果被這種中餐食物徵服了
    眾所周知,全世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在飲食上面存在著屬於自己的美食文化,每一個地方由於受到了歷史文化發展的影響,再加上地形地勢和口味追求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每個地方也就有著與眾不同的美食文化,每個地區的地方性美食也是當地的特色之一。
  • 實拍:留學生在日本試吃納豆,打開包裝那一刻,表情已經後悔了!
    實拍:留學生在日本試吃納豆,打開包裝那一刻,表情已經後悔了!在很多吃貨們看來,咱們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所以都培養了一大批自小就熱愛美食的吃貨們。這些人群會不斷地探尋那些美味的食物,甚至在世界各地都是可以輕易找到咱們中國的吃貨們,這其實都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 中餐界的麥當勞,幹翻漢堡王,每年賺美國人130億
    原因很簡單,以前開中餐館,老外一般不會去,只能賺中國人的錢。但中國人畢竟很少,要想賺大錢,還得搞定美國人。程正昌在死磕復購率這件事上,做得很極致。比如,有10個人來吃飯,程正昌會幫他們點菜,一個人5塊錢,就能弄得非常豐盛。有時菜吃完了,程正昌還會主動再送兩個菜。客人因為沒有座位走了,程正昌還會追到停車場道歉。
  • 英國高級中餐:仿若穿著西裝的華人小夥|中餐出海記·肆
    歡迎來到「中餐出海記」第四彈(戳全套)。 當中餐流浪到英國,會跟之前的美國有區別麼?英國本土貴族階級的飲食習慣,會怎樣影響到中餐在這片土地上的自我展示? 今天的文章,就讓我們駐紮在英國的作者來聊聊中餐在英國的正名與落地。 「要不要去吃皇朝會?點心超靚!」
  • 讓全世界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麼所有生物,都能被中國人做成美食
    中餐目前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已經逐漸能夠和法餐相抗衡了,雖然說大部分的西方人還是比較喜歡吃法餐,不過在一些中國人比較多的國家,中餐明顯是更加的受歡迎。甚至是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當地的中餐廳數量也是越來越多。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英國最新消息,中國留學生可免費治療,小留學生們會不會後悔了?
    前段時間,由於英國疫情日益嚴重,166戶小留學生家庭向中國外交部、駐英國大使館發送了一份《關於對滯留在英國的未成年中國小留學生開展領事保護的申請》,希望中國能夠組織包機,儘快送這些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回國。4月2日,第一駕商業包機已從上海起飛,目的地是英國倫敦,任務是接小留學生回家。
  • 英國高級中餐:仿若穿著西裝的華人小夥
    當中餐流浪到英國,會跟之前的美國有區別麼?英國本土貴族階級的飲食習慣,會怎樣影響到中餐在這片土地上的自我展示?今天的文章,就讓我們駐紮在英國的作者來聊聊中餐在英國的正名與落地。「要不要去吃皇朝會?點心超靚!」英國好友的一個邀約,成為擊潰我思鄉中國胃的最後一道防線。
  • 看我們和美國最火美食劇聊中餐這件事
    在講述中餐的那一集裡,我們和中餐傳奇大師江孫芸Cecilia Chang(PF Chang創始人的母親),著名喜劇演員Ali Wong, 還有米其林中餐Mister Jiu的主廚Brandon一起,作為最新一代在美國生活的華人,講述我們與吃的故事。
  • 日料很高級,中餐是外賣?外國人眼裡的中餐,像我們眼裡的肯德基
    中餐在外國也不算什麼小眾美食了,事實上每年都會有很多人被中餐吸引,願意為了吃到正宗的中國菜,千裡迢迢從自己的家鄉跑來中國。尤其是四川成都,外國人似乎特別偏愛又甜又辣的口味,這使得成都的外國人數量倍增。不過先別得意,你們發現了嗎,中餐在美劇中雖然出現頻次高,但總是以「外賣」的形式出現。實際上,中餐在西方國家的地位並不是很高,雖然中餐廳在外國的數量非常多。但是大多數餐廳提供的中餐並不正宗,而是經過本土化的中餐。就拿上面說的炸雞塊,那是將雞塊炸過以後,裹上一層用糖和辣椒熬出來的甜辣醬,吃起來又甜又辣,正符合美國人的口味。
  • 肯德基,專注中餐一百年
    每當推出新品,上流君的美食原教旨主義朋友小A都會仰天長嘆:K記為何又作妖,好好地返廠嫩牛五方不好嗎?但沒過半個月,上流君就窺測到,他為新出的川香燃辣擼串桶充了會員。肯德基中餐的魅力,可見一斑。雖然印象裡,肯德基的新品中餐是在最近幾年才引起爭議的,但實際上,K記的中餐之路早在2002年就已經開始了。
  • 西班牙人眼裡的中國人:他們是一個孤立的群體……
    圖片來源網絡不管旅行還是生活在海外,我常常喜歡認識新朋友,然後傾聽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和看法,尤其是遇到一些外國友人,我常常會問同樣的問題「你怎麼看中國人還是在西班牙的中國人?」我認識很多中國人,各個階層的都有,有的是中國的高管,企業的工程師,還有在西班牙很有錢的中國商人,也有開餐館的,開商店的中國人,還有留學生….我沒辦法用一個人來代表一個群體,但是我還是可以談談中國人和西班牙人的不同。當然,我能說的有很多,但是今天我想說說作為西班牙人,我們對中國人的一個普遍看法。
  • 中餐走出去的「Mr.Chow樣板」
    這位Mr.Chow,從小生活在國外,普通話操練得並不純熟,但他幾乎可以說是西方世界裡最廣為人知的中國人之一,因為他用自己的姓氏命名的中餐廳「MR CHOW」,讓無數歐美的名流政要趨之若鶩,他樂於用美食結交藝術家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這位紐約餐飲巨子、收藏家和社交名流,擁有太多的傳奇,他讓中國美食上升到高貴奢侈的檔次。名流政要想到他那兒用餐,得早早預訂,他們多以能光顧「MR CHOW」而深感榮幸。
  • 非洲留學生:來華學習生活優渥,但部分中國人對黑人並不友好
    對於來自非洲國家的留學生們,我國政府乃至各地高校都有著十分豐厚的優待,並且在中國並沒有大行其道的種族主義勢力,非洲留學生們的留學生活堪稱十分優渥。 但出人意料的,許多非洲留學生卻有著這樣的體會:雖然生活優渥,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中國人對黑人並不是十分友好。
  • 英國專家直言:中國人最奇怪的一點,就是放棄了自己的貴族身份
    從古至今,中國經歷了很多的朝代,古時候一直都處於封建制度的狀態,皇室能夠統治一切,皇室的身份也是很尊貴的,但現在卻完全不一樣,人們講究人人平等,不存在什麼貴族身份之類的東西,對於這種情況,英國專家還是比較疑惑的
  • 17種英國國民美食,卻被留學生當成」黑暗料理「?!
    最初兩個蘇格蘭的醫生製作出這種餅乾,只是想用它們來幫助消化,但現在卻成了一種美食。而且英國人自從發現把它泡在茶裡很好吃後,就再也回不去了。 Ginsters是典型的英國地方美食,在當地的每一個雜貨店,你都可以買到Ginsters的餡餅、三明治和豬肉派。
  • 中國要「包機」從英國接未成年留學生回國,海外留學生能回家了?
    北京時間4月1日上午,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更新了一則《責任承諾書》,間接證實了此前傳出的中國正在組織臨時商業航班從英國接未成年留學生回國的消息。疫情國際化以來,中國對滯留海外的留學生提供了大量幫助,但從數據上看,海外留學生想在短期內回國依然不容易。
  • 政大一女生到留學生單間浴室取遺落眼鏡,遭傲慢質問:有沒有資格
    這樣一口一個「我們的留學生」,這位學習法律的政法大學女生十分氣憤,她感受到了受歧視,受排擠的,也感受到了留學生高人一等特權。「老師都低人一等,還能教好學生」「自己人都看不起自己人,吐血」……當然,網友站在留學生的角度說,留學生說的沒錯:「學生專有的浴室給別人用了,確實不妥,被懟了也是正常的,換了是我,我也懟。」我為這位女生點讚,不愧為法律界的佼佼者,遇到不公平待遇時,敢於直言面對,而不是忍氣吞聲,她做法顯示出了一代法律學子的風範。
  • 左宗棠雞、李鴻章雜碎…這些風靡美國的中餐為什麼你從沒吃過?
    據中國烹飪協會2017年發布的《中國美食海外認知度調查》報告顯示,97.6%的美國民眾表示品嘗過中國美食。在美國人最熟知的中國美食榜單中,春卷出人意料地獲得了榜首,與此同時「左宗棠雞」、「李鴻章雜碎」這兩道以中國人物命名的菜,卻讓大多數中國人感到費解。
  • 澳節目醜化中國人,女演員扮武則天吃老鼠稱中國人吃老鼠蟑螂長大
    「民以食為天」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老話,長輩們更是苦苦教育下一代「能吃便是福」,享受天下美食是一大幸福和樂趣。正因為如此,中國人會竭盡所能挖掘、創造各種美食,連貝爺難以下咽的「皮蛋」都成為了幾乎全中國家家戶戶的必備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