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相繼過世,孩子成孤兒,誰來當他的監護人?

2020-12-14 看看新聞Knews

高溫天裡孵著空調、吃吃冰西瓜是不是很爽?可不是每一個人啊,都有這份幸運。這不,上海嘉定區安禮香苑的業主們就在抱怨,說家裡的中央空調全都成了擺設。

安禮香苑是集中供能小區,可是收費高,居民們就不想用了。自己裝個空調吧?這物業也不同意。從前還是用多少扣多少,如今不管你用不用,得先交個起步費,每年幾百打的,動不動就得上千了!

能源公司也很委屈,這麼多年來都是巨額虧損,的確不容易,問題這鍋也不能讓居民們背啊!您要是覺得不算啥,不如把辦公室和家裡空調也關個24小時試試看?

皇甫老伯來自江蘇淮安,2018年,他和老伴一起來到上海照顧外孫。老兩口的女兒女婿都是優秀人才,研究生畢業後來上海工作生活。可惜厄運卻接二連三降臨到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

女兒女婿先後患癌症去世,幼子只得由外公外婆來撫養。然而,兩年多來,皇甫夫婦卻一直未能取得外孫的監護權,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皇甫夫婦的女兒女婿2000年前後來到上海工作生活,2002年相識並結為夫婦,過了10年的幸福生活。2012年喜訊和噩耗同時降臨在這個家庭。女兒懷孕了,可是女婿卻被查出罹患肺癌。在得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後,女婿為了不拖累妻子和孩子,選擇和妻子離婚。

離婚後,皇甫夫婦的女兒帶著年幼的兒子開始獨自生活。然而,生活總是那麼讓人唏噓,6年後噩運再次降臨這個家庭,女兒被查出患上乳腺癌。得到消息後,老兩口馬上從淮安趕到上海,照顧重病的女兒和年幼的外孫。然而,女兒最終還是被病魔奪走了生命。

皇甫夫婦的女兒生前在上海購買了兩套住房,應該說撫養孩子在經濟上有了保障。當務之急是,皇甫夫婦要先成為小外孫的合法監護人。

為此,皇甫夫婦找到女兒房產所在地的居委會,希望居委會能夠指定他們當孩子的監護人,但是卻被拒絕了。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孩子的父母去世後,孩子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都是第一順位的監護人。現在皇甫夫婦想要成為外孫的監護人,就必須證明外孫的爺爺奶奶無法履行監護權,或者說拿到他們放棄孫子監護權的聲明。但是皇甫夫婦只是在多年前聽女兒說過,女婿的父親在他們結婚前就已去世,而母親現如今是否仍健在則不是很清楚。另外,他們甚至都不知道女婿父母在老家山西永濟的具體地址。

皇甫夫婦在上海舉目無親,而且都已年逾古稀,他們不知道怎樣才能查找到外孫爺爺奶奶的相關信息。最終,他們來到靜安區法律援助中心尋求幫助。

法援中心為老兩口指派法援律師,原以為通過女婿吳先生上海單位的人事檔案,就可以快捷地查到孩子爺爺奶奶的地址,但不巧的是吳先生辭職後檔案不知去向了,所以律師只能拿著吳先生的身份證號這僅有的線索開始查找。

律師走訪了上海、安徽、西安三地的六個派出所,得知女婿吳先生先是在合肥讀的本科,在西安上的研究生,畢業後來到上海就業。

然而,所有地方的都沒有查到吳先生父母的信息。

線索再次中斷,法援中心只能另闢蹊徑。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經過不懈的努力,法援中心最終通過女婿吳先生在北京的表哥聯繫到了山西永濟的親戚,得知吳先生的父母都已經去世。最終通過法律援助中心發函,孩子爺爺奶奶所在的村委會很快出開具了老人的死亡證明寄了過來。

2020年春天,法援中心工作人員和特勤員再次走訪了皇甫夫婦家,再次見到特勤員時,孩子臉上露出了微笑。那個曾經沉默不語,一臉憂傷的孩子似乎已經漸漸遠去,開朗的孩子還和大家聊起了他玩的遊戲。

在這裡,我們祝福孩子能健康地成長,像他父母一樣優秀,也希望在今後成長的道路上,這個不幸的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幫助和關愛。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李翔 編輯:劉喻斯)

相關焦點

  • 「父母過世後我成了孤兒」32歲男人跪地的一句話,讓人淚流滿面
    「父母過世後我成了孤兒」,32歲男人跪地的一席話,讓人淚流滿面。下面以第一人稱講述他人生裡的酸甜苦辣。「親情是一串掛在頸間的鑰匙,翻開的是一扇扇憂傷的門窗;親情就在眉眼顧盼間,在淺淺的微笑裡,在那一首首抒情的小曲中。」曾經我以為這輩子再也享受不到父母的關愛了,可是結婚後妻子還有嶽母對我的關心,讓我冰冷的心慢慢融化。
  • 小男孩身份不明成「事實孤兒」 誰幫他辦好了戶口
    「一般來說,孤兒可以落戶在福利院,但小小情況特殊,他有生母,但是生母因精神異常,既無法說明自己的準確身份也無法實際撫養孩子,屬於身份不明的『事實孤兒』。這種情況我們第一次碰到,監護問題和落戶問題都非常棘手。」義烏市民政局工作人員無奈地表示。 雖然問題棘手,但孩子的成長耽誤不得,當務之急是要確定阿春和小小的關係並及時變更小小的監護權。
  • 10歲孤女繼承巨額遺產,沒有血緣關係的男人成了監護人!至親不服
    江蘇泰興的女孩小紅才10歲兩個月前突然成了孤兒小女孩少不更事,沒有依靠卻有著父母遺留下來的百萬存款和即將拆遷的房!一下子,七大姑八大姨全都湧了出來……兩個月前,小紅(化名)失去了母親——母親車禍死亡。
  • 失去父母的孩子叫孤兒,失去孩子的父母叫什麼?
    「失去丈夫的妻子叫寡婦,失去妻子的丈夫叫鰥夫,失去父母的孩子叫孤兒,只有失去孩子的父母沒有稱呼,因為那種傷痛是無以言表的。」最近小菌成功地被安麗一部新劇——《你好再見,媽媽!》,當在最新劇集中聽到這段話之後,小菌終於忍不住要寫下這篇文章。
  • 石家莊女嬰墜樓背後:如何監督監護人?
    隨後,女嬰出生六七天時也曾墜樓、哥哥半歲溺亡且生前多次被丟到門外等消息相繼曝出,引發公眾憤怒。 女嬰墜樓具體原因有待調查,父母監護不力是不爭事實。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未有效履行監護職責,誰來監督?如何及時發現並救助困境中的未成年人,特別是嬰幼兒? 女嬰父母應擔何責? 女嬰為何會從五樓墜落?
  • 「事實孤兒」是誰?兒童福利制度變革背後的故事
    民政局的同志急忙跟我們解釋說:根據現有的法律法規,對未成年人的社會福利保障,除了重症兒童,主要的是孤兒,而所謂孤兒,前提是父母雙亡,潘志軍的父母都還在,他沒辦法獲得相應的救助,如果我們幫了他,這叫挪用孤兒專項救濟金。走出民政局的時候,我甚至沒有勇氣再回到那所破敗的房子,去面對潘志軍,覺得好像自己虧欠了他。
  • 許國利的兒子是小女孩的監護人嗎?律師:是,還有權繼承繼母遺產
    遇害女子來女士前夫餘先生稱,目前在考慮來女士和其丈夫許國利再婚所生小女兒的監護事宜;許國利的弟弟也表示願意撫養這個小女兒。那麼,按照法律規定,究竟誰是法定監護人呢?四川韜世律師事務所的蒲毅律師給出了權威解釋:法律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
  • 父母過世了,有些兄弟姐妹為什麼不來往了?3個過來人說了心裡話
    董先生:70歲我家兄弟姐妹6個,我是老二,上面一個大哥,下面4個妹妹,母親在我28歲那年過世的,剩下老父親一個人。大哥是村裡的會計,生活條件比我們好,他承擔下了養老義務,不用我們拿一分錢,更不需要我們照顧,我和妹妹們覺得有大哥真好。
  • 為什麼孩子活著像個孤兒,是因為父母嗎?
    心裡似乎有一些話想對別人說,但是我找不到一個人來傾訴。網上有多熱鬧,線下的你就有多麼的寂寞,這讓我們覺得自己跟整個世界的連結都斷了。就像患有自閉症一樣,覺得自己像個孤兒,沒有人可以依靠。事實上,我們顯然不是孤兒,我們有父母、伴侶和朋友,但是為什麼我們仍然感到孤獨,即使有時我們身邊躺著最親近的人。為什麼你仍然感到孤獨和無助。
  • 一個孤兒的心願
    在硯山縣第六中學有這樣一個孩子,父親病逝、母親在他三個月大時改嫁遠方,至今杳無音信,而唯一疼他的爺爺奶奶也在兩年前相繼離世,留下孤苦伶仃的他,生活在這個世上。對於寒冬中的禮物,孩子想要的不是新衣服、新鞋子、新玩具,而是一個能保護自己的爸爸。
  • 三對孤兒的十五年
    曾光澤、曾光輝兄弟倆的父母相繼病逝,和他們相依為命的只有年老的爺爺。爺爺上了年紀,哥哥光澤就懂事的承擔起家裡的重擔。一家人平時就靠養豬維持著一點收入,雖然哥哥光澤很想讀書,但也只是讀完了小學。光澤說,一邊生活、一邊苦,慢慢來,生活會好的。相信爺爺看到兩兄弟現在的樣子,一定會感到非常欣慰的。光澤和光輝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畢竟還有疼愛他們的爺爺一直陪伴著他們長大。而金家三兄妹就只能完完全全的靠自己了。父親吸毒過世後,母親丟下他們遠走他鄉。
  • 讓「事實孤兒」都「幼有所養」,讓「不靠譜」父母都擔責!
    由於他的手臂骨折尚未痊癒,還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員接送他上下學,照顧他生活起居。同時,鎮政府還為楊明申請了低保。孩子從安置地「離家出走」今年3月,楊萍刑滿釋放。本以為,她會把楊明接回身邊照顧,但結果卻出人意料。
  • 3000上海孤兒,奔波千裡來草原找媽:孩子來就要養活、養壯!
    那時,很多鄉下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活下去,不得不把孩子帶到城裡,祈求可以有好心人收養孩子。 可當時城裡鄉下是一樣的困難,誰也沒有吃的。 所以,很多小孩子都被送進了孤兒院。
  • 家有自閉症兒童:父母們最大的心願,是比孩子活得更長
    臨睡前一一檢查家裡的水壺,水杯,礦泉水瓶,以確保沒有任何可以夠得著的液體還沒被清空,成了他父母一項必修的日課,「否則,一家人都無法成眠」。這些看似古怪的習慣,對他們而言,是一套不容篡改的日常「儀式」。鴻媽本身也是一個自閉症孩子的母親,3歲多確診了兒子鴻鴻的自閉症後,她不得不辭去律師的工作,全職陪伴孩子。
  • 父母意外雙亡,濟源6歲男孩成孤兒,如今過得咋樣?
    2017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走了6歲小龍飛父母的生命。現如今小龍飛的生活過得怎麼樣?父母出車禍後6歲小男孩變成孤兒6歲的李龍飛清楚得記得,去年國慶節的前一天晚上,爸爸和媽媽一起出去,臨走前說好等他們回來一起睡覺。
  • 敘利亞戰爭造成父母雙亡,孤兒睡在墳頭陪伴
    任何一個時代的戰爭都是殘酷的,無辜的生靈塗炭,許多百姓平民無緣無故死亡,多少個家破人亡,多少無辜的孩子變成了孤兒。每當想起這些的時候,我們應該深刻體會和珍惜,和平來之不易。上面這張圖片是敘利亞戰爭中一個家庭的悲劇。
  • 「事實孤兒」是怎樣一個群體,他們就在我們身邊
    民政局的同志急忙跟我們解釋說:根據現有的法律法規,對未成年人的社會福利保障,除了重症兒童,主要的是孤兒,而所謂孤兒,前提是父母雙亡,潘志軍的父母都還在,他沒辦法獲得相應的救助,如果我們幫了他,這叫挪用孤兒專項救濟金。
  • 湖南湘西州集中養育農村貧困家庭孤兒 給孩子們一個家
    核心閱讀在湖南湘西州,有這樣一群來自農村貧困家庭的孤兒。他們失去了父母,但還有其他親屬。有限的家庭條件無法提供更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對此,當地建成8家慈愛園,對725名孤兒集中養育,給了孩子們另外一個家。
  • 璧山讓「事實孤兒」能夠「幼有所養」
    榮莉得此反映,當日即向區人民醫院核實,由於監護人在服刑,其兒子楊明(化名)由區救助站送往戶籍地福祿鎮。楊明成了一名「事實孤兒」。楊明的經歷讓榮莉意識到,對陷入監護缺失困境的未成年人開展救助,是一項需要多部門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基於此,榮莉通過前期與同事的調查取證,建議由當地政府擔任楊某甲的臨時監護人,承擔監護責任。為保證檢察建議依據充分、建議合理並得到落實,他們再次到璧山區人民醫院調取了楊明的住院病歷,到公安機關調取偵查卷宗材料和戶籍信息,全面收集完善檢察建議依據的相關證據材料。
  • [人民日報]檢察院等各方幫助下,「事實孤兒」能落戶、有學上、得到...
    各方幫助下,「事實孤兒」能落戶、有學上、得到救助——小暖走進陽光裡一跑,兩個小辮子來回忽閃;一笑,兩個酒窩窩立馬出現。任誰見了小暖(化名),都要誇句「可愛」。然而,4歲的小暖很不幸。一出生,就直面命運的冷酷。小暖自出生就沒見過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