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的人,描述境界,為何像是說神話?

2020-12-05 子曰大官人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開悟,從生死輪轉之中解脫,但關於開悟的境界,描述起來,總有點像是說神話,類似於神仙得道,從此食氣不死的傳說。

可按理來說,開悟,本該是心靈的醒覺,不是什麼神通奇異,為何會給人這樣的感覺?

開悟為何像是說神話?

在佛教說法中,開悟前,所見所執,無不是虛妄,而開悟之後,頓見自性本真,從此常住不空,再不隨生死而輪轉。

但其實,關於開悟,由於本身就是難以言說的境界,就不得不借用比喻,而佛教緣起於印度,有了解的人可能知道,在印度的神話中,誇張是常有的事情,因此聽上去難免顯得像是神話,實則不過是比喻。

舉個例子,佛說「非想非非想天」住人,壽命長達四萬八千劫,本意是說這樣長久的生命,還是不能免於「但報終仍當墮落」,以此說明生死輪轉於眾生而言,是無可解脫之苦,唯有涅槃,才能消弭對生死的恐怖。

但心有蒙昧的人,只看見天人壽數之久,而著眼在神話之上,忽略了佛的本意。

開悟本身不是神話,但描述所用的比喻,令人以為是神話。釋迦牟尼是作為人醒覺,也作為人入滅,不是神話中的仙神,只是從宇宙固有的自然規則中,感悟到了關於生死的道理。

老子西出函谷,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經》,也是這樣,心有所悟,於是託之以神話,來把自己所要言說的事情道明。

在現代,我們都清楚神仙不存在,但古人蒙昧,不用這樣的例子,很難把自己要將的道理給說清楚。

因此,開悟聽起來像是神話,但究其本質,是心靈的境界。

什麼才是開悟?

開悟前後,可能所觀所行可能別無二致,但心念則大有不同。

濟公吃肉喝酒,無損修行,為什麼?因為他已經開悟,心裏面無有生滅的念頭,也沒有殺生的理念,在他看來,吃肉喝酒,只不過是諸行輪轉的過程,是自然的循環,所以即便他吃肉喝酒,還是可以佛祖心中留。

但眾生吃肉喝酒,是以牲畜為食,存了生滅的觀點,在其看來,吃肉乃是烹宰動物以為食,所以世人要是學了濟公,就是入了障見。眾生只看見濟公吃肉的名相,而未曾看透他內在的思想。

很多人都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有所誤解,不是說惡人不再作惡就能免於懲罰,而是當他將心裏面為惡的念頭、執著放下,就能領悟到佛的境界。

所謂開悟,就是心裏面一念間的覺,醒悟到人世間的種種外相,不過是令人執著,生出煩惱的妄念,眾生因此妄念,不能醒轉佛性,到底沉淪苦海之中,為障見所迷。

生死輪轉,乃是世間的常理,即便是世尊,其身也是五蘊所合,自當隨因緣入滅,但關於生死的恐怖,可以通過心靈的明悟來消解。

世人畏死戀生,緣由無非是心中有執,若是執著放下,無掛礙故,無有恐怖,因執著而生就的煩惱自然也不存在。當然,這不是說不再戀生,而是不曾畏死,把生死看成人的過程。

開悟的人,在生活上可能不會有多少變化,只是做人做事,少了執著之念,更傾向於羚羊掛角,順勢而為。

開悟是你對人生的感悟,即便不曾有閱覽佛經,也不影響你對生命有所認識,只有心中有所覺,遇到契機,自然就會醒覺。

你認為開悟是神話傳說,還是人心靈的一種境界?歡迎分享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開悟的境界,為什麼說出來,更像是神話?
    但對於我們這些未曾開悟的人來說,西方極樂淨土這個地方,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更像是神話,這是什麼原因呢?也就是說,為什麼高僧大德們對於開悟後其境界的描述,更像神話呢?按照佛教的說法,開悟之後,就好比睡後醒來,發現夢中的一切都是假象一樣,因此,限於夢境之中假象的元素不足以描述夢境外的狀態,而這些描述往往都是借用比喻來完成,因此,對於我們這些沒有開悟的人來說,並不是真相,反而更像是神話。
  • 何路家書:開悟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
    作者:何 路My dear Tiger:開悟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開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開悟的人心地清淨,只生智慧,不生煩惱。一個人如果煩惱不斷,永遠也談不上開悟。如果聽到人說開悟,說話者煩惱不斷,說明他並沒有開悟。一個人如果自己沒有開悟,說開悟便如流水,流過之後就過去了,自己不明白,自然也不會給別人說明白。如果一個人向這樣的人學習,那永遠是學與不學一個樣兒,甚至學了還會誤入歧途。
  •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淨慧長老開示修行開悟是一種怎樣的境界?
    我們看他是怎麼來描述開悟的過程、開悟的境界和開悟以後又怎麼辦的。這是非常有名的幾句話:「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這是兩句,講開悟是怎麼回事。第二個兩句:「體露真常,不拘文字。」第三個兩句:「心性無染,本自圓成。」第四個兩句:「但離妄緣,即如如佛。」這八句話講四個內容。「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這兩句,就是講開悟當下的境界是什麼。
  • 開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開悟者現身說法是硬道理
    開悟到了至高的境界是什麼?這個必須是過來人才有資格說的,否則就是誤人子弟一個人開悟以後,他就會領悟出一套理論,並且他做到了以下三點:人生沒有疑惑生命主動進化指導別人開悟>第三條,有能力指導別人開悟,這說明一個人達到了悟道的至高境界象徵開悟的圖片開悟的人生沒有疑惑
  • 什麼才算是「開悟」?真正開悟的人,往往都有這3個特徵
    開悟是什麼樣子?現在有很多描述,但是絕大部分都是錯的,因為大多數描寫開悟的人都沒有開悟,只是用大腦理解,哪怕描述的都一樣,也是錯的。同樣的,本篇文章也是錯的。開悟是什麼樣子,要聽那些開悟的人說,哪怕他們說的都不一樣,也是對的。區別就在於,兩個人都在給你講如何學會遊泳,不會遊泳的人就算背誦了一本遊泳教材,他講的也是錯的;會遊泳的人,即使從來沒有上過學,他說的也是對的。許多人通過各種方式苦苦追求開悟的境界。
  • 為什麼很多人學佛很精進,卻很難開悟?
    現在很多人學佛,看似非常的精進、非常的虔誠,但是卻很難達到開悟的境界,甚至連開悟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都不明了。那麼,這其中的緣由究竟是什麼呢?為什麼非常的精進修行卻很難開悟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 開悟?很難?做到這4點,就是開悟
    引言:說起開悟,這是一個大家都比較關注的話題,到底什麼是開悟呢?每個人都各抒己見,對其看法不一致,有人說,開悟之後,腦海裡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淡然」二字,也有人說,開悟就是一個「空」字,還有人說,開悟就是「天人合一」四個字。
  • 佛教:如何誦經才能開悟,達到一種超然的境界
    誦經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不如法隨意誦讀,就是完成誦經的一種形式,很難開悟。如果,懂得十二法,誦經就能開悟,達到一種超然的境界。一、專誦一經:很多人今天誦《金剛經》,明天誦《地藏經》,後天誦《佛說阿彌陀經》,沒有固定的經文,想起來什麼經就誦什麼經,比較混亂,這樣很難開悟。如果,誦一部經就比較容易開悟,「一經通,則竅竅通。」
  • 開悟、明德你知道多少?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你能做到幾條?
    意思是說:世間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具備佛性,都可以通過修行成佛,只是眾人被貪婪心、怨恨心、不明理之心所蒙蔽,所以才不能夠成佛。可又想,那是佛祖,有幾個人能修到佛祖的境界和能力呢?當我們原本的心性被遮住那麼,說了半天,開悟到底是個什麼東東呢?
  • 菩薩的境界是解悟人生,幫助化解,讓你開悟
    菩薩的境界很高,他的眼睛很清楚,很明亮,什麼都看得清清楚楚,不論你們說什麼,他的心裡很明亮,都很清楚。在聽聞正法,聞在這裡是聲聞緣覺的聞,聞和聽是兩個概念,聞是把你所有的智慧都打開了,眼見,耳聞等等,就是把你的七竅全部打開了,你的智慧全部可以放出來,聞是有智慧的,已經能夠明白你講的道理了,才叫聞。師父今天給你們講法,如果你們聽不懂,就叫聽。
  • 萬行書院:什麼是開悟?哪些人容易開悟
    讓農民像教授一樣去做學問、搞什麼講座,他也不會。其實兩個人都在自己的領域裡面達到非常高的高度了,一個是理論達到很高,一個是實踐達到很高。就學佛來講,他們兩個必須合二為一,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方為道。最終理論就是功夫,功夫就是理論。
  • 開悟的境界!有幸來此一生,生命難得,莫讓自己空在人間走一回!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點度,高人點度、不如自己頓悟!聲聞讀萬卷書,得高人點度。但真正明白生命的真理,唯有親身頓悟。禪講求頓悟,修行者觀心靜慮,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覺悟出無我境界之妙,體悟出生命的真如實相。頓悟即是猛然悟通豁然開朗,完全明白生命的真實意義。
  • 開悟還是誤入歧途
    ,有的將意識造作的境界當作了開悟;有的將理論了知當作了開悟;有的將覺受當作了開悟……在佛教的「四法依」中有「依智不依識」的教誨,而在修持大圓滿的竅訣中也有辨別心識與智慧的實修引導,還有《楞嚴經》中開示了五十種陰魔境界,目的都是為了讓修行人不要誤入歧途,順利趣入菩提康莊大道。
  • 6個認知層級要點,喚醒你的人生,覺知開悟,提升境界!
    4,覺知開悟很多人認為有了意識就等於覺知開悟了,其實這是認知的一大錯誤。很多情況下,意識都是迷濛的,混沌的,也就是說,能夠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很多概念和知識在我們的頭腦中並不清晰。有了意識,還得進一步提高覺知。
  • 以「陰陽調和」「快速達到開悟境界」為由強姦他人!一男子獲刑7年
    據北京市昌平區法院判決認定,2019年3月,被告人宋利軍以交費加入其建立的「普渡之神真女人真男人弟子班」等微信群,成為其終極合伙人,跟其學習練功、聽課治病為由,騙取被害人周某(女,36歲)人民幣10萬元,並將周某誘騙至其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東沙各莊村的暫住地內,以練功學習、陰陽調和、快速達到開悟境界等為由,多次與被害人周某發生性關係。
  • 禪宗為何要弟子先開悟後打坐
    六祖慧能的開悟是禪宗祖師裡最獨特、最稀有的,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六祖慧能家境貧窮,沒讀過書,是個文盲。當他聽到別人讀誦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立刻就開悟了,立刻就明白了佛陀的意旨。
  • 什麼是開悟?與內在自我合一,開悟的種子就在你的體內
    因為你的體內早就擁有所有的真理,當你一看到真理,你感覺似曾相識,似乎說出了你的心聲,你拍拍腦袋,大聲說,對對對,說得對,就是這樣。信任你自己,信任你身體的智慧,所有的智慧都蘊藏在你的體內。信任你內在的聲音,它就是你的神,它會指引你,保護你,幫助你走向你想去的地方。每個人都想要開悟。
  • 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大安法師開示
    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大安法師開示開悟是每個學禪人夢寐以求,就是為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得什麼性,就是自己本有的佛性。禪宗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慧能祖師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悟道的過程,不是向外求索,而是認識內心,去尋找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
  • 佛法禪修上的每一個開悟 都是真實具體的
    禪師對他的弟子說:你們來打坐禪修,來接近佛教佛法,也許經常都會聽到一個說詞:開悟。那什麼是開悟呢?開悟是不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的?對於學習佛法的人,其實每一個人都想開悟,都想了解、都想明白開悟是什麼。開悟,對於我們不真正了解它的人,常常都會蒙上一層很神秘、很神奇的面紗。好像開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現在大多數的人認為,一個人只要開悟了,就會是一個不得了的人,會是一個與常人有很大區別的人。甚至會是一個擁有超能力,無所不能的人。真實的狀況會是怎樣的呢?
  • 開悟後有什麼變化?
    由於開悟時上述氣脈變化證量的決定性存在,所以,不同的佛法修行流派對此皆有大致統一的描述,譬如,「入流」、「入心』、「入中」、「登地」(即登入心地),「桶底脫落」、「花開見佛」,等等。與此相仿,在佛教密宗與淨土宗中,對於開悟也各有「得見明體」與「心地開明」之說。因此,在真正的開悟者法眼中,一切事物仿佛全部是透明的。他們一般都能夠無礙地觀察到心身內外存在的煩惱現象,以及一般眾生的修行狀態,並能有效地幫助有緣眾生改變心身狀態。所以,密宗又把開悟叫做證得「轉法輪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