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由諾蘭執導的電影《敦刻爾克》在國內上映,單位工會組織大家一起觀影,戰爭場面之慘烈給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影響,而對於東方觀眾,第一是怎麼士兵長得都一樣,分不清楚誰是誰;第二是德國人去哪裡了?當然同時最大的疑問是撤退也值得去回憶和紀念,也值得去拍一部大片嗎?
「發電機」行動是一次試圖將英軍以及儘可能多的法軍從德軍包圍圈中救援出來的行動。參加此次救援行動的各型船隻達一千餘艘,大到皇家海軍的防空巡洋艦,小到各種小舢板。這些船隻由其船主駕駛,從南岸或泰晤士河入海處的上百個小泊位出發,穿越英吉利海峽,駛往對岸。行動中至少有250艘船隻被德軍擊沉,許多船主被擊斃或擊傷,但是,此次行動挽救了大量士兵的生命,正是這些士兵形成了新組建部隊主體。
在行動開始前,盟軍的最大願望是救出大約5萬人,但實際上,在這場為期9天的奇蹟般的行動中,共有338226人被撤到了英國海岸,其中,根據邱吉爾的說法,法軍超過10萬人。5月31日,邱吉爾再返巴黎並與法國達成協議,英軍將與法軍共同擔負斷後任務,在敦刻爾克的法軍將以與英軍相同的比例撤往英國。
被德軍的快速推進切斷之後,英國遠徵軍主力被迫撤退至敦刻爾克海岸。英國皇家海軍實施了「發電機行動」,將遠徵軍大部分官兵從法國海岸救回。在救援行動中,英國臨時徵用了大批的小艇,許多士兵都是被小艇部隊從海灘上救出的。
在救援行動實施時,法軍部隊正在敦刻爾克的南部與德軍進行激烈的戰鬥(這樣就阻止了德軍對敦刻爾克的猛烈攻擊),而這支部隊卻再也無法抵達海邊。在救援行動的最後,許多最終抵達岸邊的士兵卻放棄了逃生的機會,最後一批船隊幾乎是空船而返。
而相當一部分脫險的法軍很快做出決定,他們不願生活在英國,最終選擇返回法國(在法國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很快就落入了德軍的集中營),這樣,邱吉爾的一番好意在很大程度上付諸東流了。
然而,對英國人民來說,英國遠徵部隊的主力在敦刻爾克的逃生是一次奇蹟。這在很大程度上振奮了人們的精神,為此,邱吉爾向人民發出了很有必要的警示。「我們必須非常慎重,不要把這次援救說成是勝利,」他在一次國會報告中這樣說道,「戰爭不是靠撤退贏得的。」但是敦刻爾克奇蹟使英國得以繼續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