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相陸秀夫故居揭秘系列2】鹽城「宋丞相陸公祠」在江蘇鹽城市亭湖區儒學街陸公祠巷4號。為紀念堅持抗元、負帝蹈海、與國共存亡的「海國孤忠」南宋左丞相陸秀夫,明嘉靖十年(1531年)在今儒學街西側建造了"陸公祠"
初建時為三進兩廂和一坊一亭,一進為門廳,二進為仰止堂,三進為正祠堂。二進與三進之間,兩側有對稱的東西廂房
抗戰期間陸公祠一度被毀,建國後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六七十年代期間被佔為職工宿舍,再遭嚴重破壞。1984年又再次復建。1990年7月7日,被認定為市文保單位。1995年4月,被認定為省文保單位
2009年,有關方面投資近3000萬元,再次修復陸公祠,並打造了陸公祠文化街,立碑撰文《陸公祠修建記》,記述了陸公祠最初由知縣程「火節」(左火右節此為一個字)建造
陸公祠得以重修擴建,恢復了「中流砥柱」坊,新建三進廳堂,「光前裕後」照壁及崖山殉國塑像等,增闢文化市場一條街。主體工程佔地8畝,修建建築1700平方米,新建建築2009平方米,投資近3000萬元
入口處為一座嶄新的四楹三間沖天式漢白玉牌坊,正額上為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書寫的「中流砥柱」,背額上為張愛萍題寫「海嶽忠貞」
祠堂正門面對一塊照壁,上書「光前裕後」,據說為陸秀夫原跡。本號可免費為名人故居、故裡、紀念館等人文景區發布旅遊資訊。歡迎約稿!
正祠堂內,供奉有陸秀夫塑像。塑像上方懸掛「光昭史冊」牌匾,落款為「鹹豐八年御製」
「義斥伯顏」場景再現——陸秀夫奉旨至元軍營中稱侄求和。元誘降,秀夫斥之。
在華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陸秀夫是唯一抱幼主壯烈蹈海、以死殉國的愛國丞相。其崇高的人格影響巨大,其浩然正氣長留天地之間,永為我中華民族之驕傲。文/大象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