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水果供佛時,這三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2020-12-17 蓮荷居士

對於很多信佛、學佛的人來說,「供養」一詞可能再常見不過。深究起來,供養屬於菩薩六度中的布施,將世間種種美好之物擺放在佛前,感念佛恩的同時,克服自己內心的慳吝,又能累積巍巍功德,這就是供養。

為了方便修行,在家的佛子常把佛像請回家中,並且用新鮮可口的水果供佛。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水果並非給佛「享用」的,諸佛菩薩是出世間的聖人,並不貪戀世人的供奉。佛前的一切供養之物,實際都起到表法的作用,真正受益的人,是我們自己。當我們看到水果時,能聯想到「因果不空」,想得善果,就要種善因結善緣,那麼供養就起到作用了。用水果供佛時,有三條「禁忌」,一定要牢記。

01誠心一片

佛門中常講,焚三炷戒定香,敬一片真誠心。正如前文所講,佛門中的供養,目的是表法,除了用花果表法「因果」,用焚香表法恭敬「三寶」,甚至一杯清水都象徵著清淨圓滿。換言之,以水果供佛,何種形式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片真誠向佛之心。

可能由於初入佛門,對佛理不夠精通,許多同參把精力放在了形式上。比如,執著於用哪種水果可以供佛,哪種水果不能供佛。實際從佛理來看,以真誠心供養,一切水果皆無不好。曾聽人說,花生不能供佛,因為它生在地下。其實,這只是我們心中的妄想,花生者,落花乃生,為何不能表法「花開見佛」呢?

02如說修行

經雲,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佛前的供品,並非價格越高,就表示對佛越恭敬,功德也越大。昔日,梁武帝傾舉國之力,修廟塑像,布施齋僧,但達摩祖師說他無功無德。而《賢愚經》中記載的貧困女子,靠乞討得到的一個銅錢換燈油供佛,希望以此照亮眾生的內心,被佛授記未來當得作佛。

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貧女能夠「如說修行」,這才是最為殊勝的法供養。所謂如說修行,即依照佛陀所宣說的種種法門而修行,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昂貴的供品,並不能令諸佛歡喜,一顆利樂眾生,如說修行的心,才是最令諸佛歡喜的。

03回向眾生

何為「回向」,字面意思即「迴轉歸向」,將自己所修種種功德,歸向於法界眾生,祈願眾生都可以超凡入聖,乃至了生脫死,成就佛果。如果你曾參加過寺院的法會,每當一場佛事圓滿,師父都會帶領大家齊誦「回向偈」。

回向與不回向,差別極大。懂得回向眾生,即便只修了一點福報,也會如一滴水匯入大海,變得廣闊無垠。因為,回向之時即在轉動法界眾生的因緣,眾生心力不可思議。相反,若每次供養諸佛,心中貪著功德相,生怕回向眾生,自己的功德就變少了,只會把自己的「貪嗔痴」修得更重。

佛說,供養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即便供奉再微小之物,也會如同一粒種子,假以時日,便能長成參天大樹。佛前供果時,希望大家能牢記文中的三條「禁忌」,如法供養,如說修行,普皆回向。如此供養,必能所願皆滿,六時吉祥。感恩閱讀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佛前上香,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我們都知道,佛門裡有幾種供養方式,包括佛前供花、供果、供香、供水、供燈等等。每一種供養都有其特殊的法義,起到一定的表法作用,利益大眾精進修行,也在供養的過程中培養了大眾的布施利他心。雖然供養只是形式,但是也要如理如法,才能積攢到功德。
  • 佛前供奉花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佛前所供任何物品,佛菩薩是不會食用的,供養表面上是利益佛菩薩,實則是在培養大眾的慈悲利他心。有善意的發心,自會有好的功德。佛前供養有多種形式,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樂、供香、供食等等。每一種供養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起到好的表法,利益大眾燻修。
  • 佛教:佛前供水,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真正與佛菩薩感應道交,是要用心。佛前供養,只是佛門裡一種渡人的善巧方便法,不可執著。供養全憑發心,不要為了供養而供養,帶著一顆恭敬之心,精進修行、覺悟人生,就是對佛菩薩最好的供養。佛門供養類別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本篇文章,咱們來談一談佛前供水的3條「禁忌」,希望大家注意。
  • 佛前供花,這4條「禁忌」,千萬要注意!
    佛前的香案上,經常花團錦簇,諸佛菩薩宛如在花叢中微笑,顯得極為清淨、莊嚴。那麼,是不是佛菩薩跟凡夫一樣,也貪戀嬌豔美麗的花朵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佛菩薩是出世間的聖人,以慈悲心平等加持世間一切眾生,並不會因為誰上供鮮花,就對誰格外偏愛。其實,這樣的想法,更多的是自己心中的妄想顛倒。佛前供花,下面四條「禁忌」,千萬要注意。
  • 佛教:佛前「上香」,這3條常識,一定要清楚!
    很多善信一到寺院就會燒香,其實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只是覺得大家都這樣做,自己不做怕「佛菩薩」怪罪,出於人云亦云的心理而去供香,這就違背佛教的初衷了。很多人不明佛法,認為燒香就是燒給佛菩薩看的,供養的香越大越粗越高,就越能得佛菩薩歡喜,自己的功德也會越大。這完全是顛倒妄想。
  • 佛前上供水果,這三點「禁忌」,不可不知!
    很多在家學佛的人,都有在佛前上供水果的習慣,可是佛前供果,有三點「禁忌」,佛子不可不知!其一,不執著於相。在我看來,學佛首先要明佛理,供佛則要知其義。學佛是為了作佛,覺悟空性、無我,對世間虛幻不生執著。水果供佛是表法「因果」,暗含明因識果,斷惡修善之意。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折損功德!
    如果我們要供養齋食,記住一定要素食,不可有葷食或者腥食,葷食主要指各種肉類和蔥姜蒜。為什麼蔥姜蒜也不可以?因為吃了蔥姜蒜,嘴裡會有股難聞的惡臭味,自己聞到或他人聞到,都是不清淨的。腥食主要指蛋奶類,像雞蛋牛奶這類東西也儘量不要供佛。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有4條不成文「規矩」,一定要知道!
    為了表達對佛祖的信奉,人們都會擺上供品,寺廟中是由僧人擺放的,自己就不必在意,可是當在自己家中擺佛堂時,一定要知道上供水果的這四條""禁忌"1, 破損的水果不可以擺"花開結果"照應了因果關係,而"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則照應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寺院法會後供佛的水果能吃嗎?請勿用這類水果供佛
    相信很多師兄們都有過佛前供果的經歷,特別是家中有佛像的師兄,日常的供燈、供花、供果等,都會有接觸過,那我們平時供養佛菩薩的水果還可以吃嗎?佛前供果一次參加完法會後,一個學佛初學者蓮友來問我:供佛的水果能吃嗎?供佛的水果,當然要吃掉啊(莫非還會拿去扔掉?)
  • 在家供佛有何講究?這些禁忌千萬要注意
    這是唐朝詩人張籍在雲遊寺廟時,描繪了唐朝佛教鼎盛時期,廟堂門庭若市的景象,當時各地的廟堂古剎香火不斷,朝拜人流熙熙攘攘,佛教受到朝廷推崇,民間膜拜。燒香拜佛不是迷信,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供養形式有其依據的。香火是檀香製作,能淨化身心,給人安寧的氛圍。拜佛是對佛的敬仰,放低自己,對信仰的敬畏。
  • 佛教:佛前「供水」,這些常識,一定要注意!
    隨著佛教信仰越來越深入人心,有很多善信在自己家也設置的有小念佛堂,在家供佛雖然沒有寺院那麼規矩嚴格,但是還有的恭敬心不可缺少。在家供佛也要常做供養,以增進功德。之前咱們已經說過其它供養,如供花果、供香等的注意事項,那麼本篇文章小編要和大家談及的是佛前供水的含義及需要注意的一些常識和細節問題。我們要明白的是,不論我們在佛前供養什麼,都要明白這樣做的意義,不能人云亦云、盲目無知,「知其然,必要知其所以然」,如此才能功不唐捐,增長福報。佛前供水,這些常識,一定要注意!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菩薩」不敬,切記
    每到逢年過節,初一十五,或是佛誕的時候,就會有很多人帶著供品去寺廟供佛,也有一些人會把佛菩薩請到家裡去供佛,由於我們在供佛時,一定要敬佛,所以有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會對菩薩不敬,切記。如果你用腐爛的水果、枯萎的鮮花、不乾淨的水去供佛,就無法起到表法的作用,因為這些東西代表了惡因,一個人如果經常種下惡因,就會感召惡果。我們用來供佛的物品,一定要如理如法,一定要符合佛教的戒律清規,不能違背因果,不能違背佛教的戒律。例如,佛教勸導眾生要多吃素,我們在供佛時,就不能用肉類去供佛,這樣會對菩薩不敬。
  • 佛教:佛前參拜,這3條「禁忌」一定要提前知道,犯錯了難收場
    其實我們到寺廟當中去燒香拜佛,有這三條規矩,一定要提前知道,否則犯錯了很難收場。1、 佛門弟子是不能夠沾染葷腥的。我們都知道出家人,他們是不會吃肉類食物的。其實我們作為一名佛教信仰者,雖然說有些規矩可以不用與佛者一樣嚴格,但是我們至少也不要去違反這個規矩。不食用葷腥的東西,是去拜佛的最基本的一個佛門規矩。因為葷腥之物,在佛教當中看來是非常髒的。因此我們去佛門聖地拜佛的時候,儘量不要食用葷腥之物。因為在佛教當中,佛門聖地是非常聖潔的,如果一個人踏實用了葷腥,那麼這就是讓佛門聖地受到玷汙的事情。所以這一點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卻非常重要。
  • 佛教供佛、禮佛的真正含義——改變多數人的三觀
    在此我向朋友們介紹一下佛教中供佛和禮佛在佛教教義中的真正含義,希望對有興趣了解這方面知識的朋友有所幫助,並誠請有識之士批評指正。佛教在供佛時往往有水果、花、清水,還要焚香,下面分別介紹各種供具的真正含義:水果,鮮花,焚香在佛教供佛中稱為香花供養,表面意思是被供養的佛菩薩能聞其香,食其果,增益供養人的福報,其實佛教教義中佛菩薩根本不會享用這些供養,而是增益信眾皈依的信心,實質供養的是自性。供具中的清水供養的更是供養人的心,就是希望供養人也就是信眾的心更加清淨,有一顆清淨心。
  • 佛教:佛前供水,注意這幾點,功德無量!
    佛教裡有多種供養方式,每一種供養行為都代表一定的法義,是幫助眾生精進修行的善巧方便法。比如佛前供花果,「花」代表善因,「果」代表善果,這意在告誡眾生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斷一切惡習、修一切善法。佛前供香,香為「戒定真香」,香支一燃,三界受益,佛法之利益傳遍虛空法界,令一切眾生燻修。佛前點燈,寓意照破世間無明黑暗,點亮智慧心燈。那麼,佛前供水又是何表法呢?如何供水才如理如法呢?本篇文章,小編為您解答。佛前供水,注意這幾點,功德無量!首先,佛前供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象徵著平和、清淨、無我利他的無私奉獻精神。
  • 佛教:擺放供果時,牢記這三點,功德無量!
    嚴格來講,水果屬於「十供養」之一,佛前供果也是六度布施法門的一部分。許多善男信女在去寺院禮佛時,都習慣帶上水果供品,也有善信在家中設佛堂供養。兩種方式都能助人克服慳吝,開啟智慧,又有無量福德。然而,若供養不如法,修福不成,反而造業折福。在佛前擺放供果時,牢記下面這三點,功德無量。第一點,用什麼水果供佛。
  • 佛教:家裡有佛堂,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
    很多人未進佛門,對佛法的了解知之甚少,有很多細節不太了解,小編就覺得很有必要為大家普及一下這點常識,希望大家能從中修到功德。我們在佛前供養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以下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會對佛不敬!首先,不要在佛前供養肉類、葷類、腥類食物。每逢初一、十五或者寺院裡舉行佛菩薩紀念日法會,上午都會在佛前供齋。
  • 佛前供花果,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二來是作為佛教渡人的善巧方便法,以此來培養大眾的布施利他心,以廣種善因、修福修慧。就像佛前供水,代表修持清淨平等心;佛前供香 代表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佛像供燈,代表照破世間無明黑暗,點亮智慧一樣,佛前供花果也有更深的法義指引眾生修行。那麼,佛前供花果有什麼特殊含義,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佛前供花果,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 佛教:家裡設「佛堂」,這幾點注意事項,需要牢記!
    現在很多人家裡幾乎都供奉的有佛菩薩像,這表明人心在向善,越來越有敬畏心。供佛像供奉的不是神靈,而是供奉一份慈悲心,是內心的一種安慰與祈願。供養佛寶,消業增福,增進善根慧命,無比殊勝。但是有很多人處入佛門,對佛教裡的很多規矩常識並不太了解,尤其對於設佛堂,不知所措。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自家設佛堂需要注意的幾點事項。
  • 佛教:家裡設佛堂,注意這幾點,功德圓滿!
    然而,在家信眾如果天天要做功課,這樣頻繁來往寺院,會顯得比較麻煩,有時也會因為距離遠而耽擱許多事。如此,在自家設置佛堂就顯得尤為必要。既方便燻修,別人來家中看到莊嚴的佛菩薩寶像也可以從中得到法益。那麼,家裡設置佛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注意這幾點,福德圓滿!首先,設置佛堂要證得家裡其他人的同意,不能因此鬧得家庭不和睦,那就有違設佛堂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