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那些創作了不朽篇章的文學家,有些曾經春風得意,有些則漂泊半生。不過無論是富貴或是貧賤,他們都同樣經歷過生活的憂喜、與人生的悲歡,並有豐富的生命體驗。
比如盛唐的杜甫、晚唐的李商隱,還有北宋的蘇軾、南宋的辛棄疾等等,無一不是經歷坎坷,又百折不撓,所以才會在詩行中凝聚起強烈的情感。南宋就有一位詞人,他的詞風很接近稼軒,也被後人評價很高。下面介紹的是劉克莊勸勉好友,這首玉樓春格調高昂,其中7字尤顯豪情壯志。
玉樓春·戲林推
宋代;劉克莊
年年躍馬長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錢換酒日無何,紅燭呼盧宵不寐。
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劉克莊,字潛夫,號後村居土,淳祐六年賜同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學士。他是南宋江湖派詩人,詩詞多為感慨時事之作,風格接近辛棄疾。劉克莊仕途坎坷,四次出仕時間都很短暫,關懷國家命運和揭露封建統治內部矛盾,是其詞的主要內容。
林推,就是姓林的推官,推官在宋朝是州府行政長官助理。此詞是劉克莊為規勸一位林姓友人而寫的一篇佳作,詞的開篇就極力描寫林推官的浪漫與豪邁,表面上是讚賞,實際上卻隱含著對其放蕩行為的惋惜。
詩酒風流是古代文人樂此不疲之事,但當時正值國運衰頹,詞人對他予以規勸,呼喚他從偎紅倚翠的庸俗趣味中解脫出來,立志為收復中原建立一番功業。這首詞情感格調非常高,表現出詞人高瞻遠矚的氣概、和愛國憂時的精神。
那麼這位林先生到底是這樣一位人物?作者這樣形象地描寫:他年年馳馬於繁華的長安街頭,視秦樓楚館如自家院子,而家門反像一個寄居之所。
詞人只用寥寥數語,就勾勒出一位瀟灑不羈的風流人物,更以點帶面地反映出南宋末年,很多士大夫的整體狀況。
接下來進一步具體地描寫朋友的荒誕生活,他無所事事、蹉跎歲月,每天都拿著大把銅錢買醉狂歡。晚上還點起紅燭、擲骰賭博,徹夜不眠更是常事。這樣醉生夢死的日子,劉克莊當然無法想像,更是為之感到心痛。
作者雖然沒有露出絲毫貶義,似乎還在誇獎其性格豪邁,但這種行為與蘇軾、辛棄疾等人失意後的醉酒完全不同。所以下片換頭,詞人就開始規勸朋友。劉克莊含蓄地說,你應該知道,妻子的真情容易得到,歌女的心思卻難以猜透。
作者化用前秦時竇滔妻蘇惠織錦的故事,很委婉地告訴對方,不要因一時的衝動,而悔恨終生;更不該因為一段偶遇,而拋棄糟糠之妻。有些人看似閉月羞花,卻不無法天長地久;有些人苦口婆心,卻感情真摯、值得信賴。
最後詞人語重心長地說,「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前一句也是運用唐朝名將薛仁貴的典故。
薛仁貴自幼貧困,參軍後出生人死,屢建奇功,唐太宗稱讚他是一位忠臣。有一次天山一帶形勢緊急,薛仁貴要求請戰,他態度堅決地說,「有道是男兒西北有神州,國家有難,臣子理應萬死不辭!」劉克莊引用這個故事,表達自己的宏偉志向。
縱覽劉克莊的這首玉樓春,人物刻畫細膩逼真,而且非常具有典型意義。這位林推官只是一個象徵,他代表了南宋末年很多看似風流倜儻、其實是不求上進的士大夫。作者對其行為不僅感到不齒,而且很是不屑。
細味「男兒西北有神州」這7個字,雖然是沿用前人語句,卻彰顯出劉克莊強烈渴望建功立業的決心。他還曾說,「快投筆,莫題柱」,以此鼓勵有志兒郎投筆從戎,而不是只用優美卻空洞的文辭來謀取前程。全詞豪情滿懷、慷慨激昂,堪為一篇傳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