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證券撤下北京最後一塊行情大屏 國內券商成功「變屏」

2020-12-18 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閆晶瀅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資本市場發展三十年來,券商營業部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悉,銀河證券在今年撤下了北京地區最後一塊營業部行情大屏,預示著伴隨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發展的散戶大廳時代結束。在財富管理轉型的下半場,各券商如何打好這場全新的戰役,值得業內期待。

22年營業部告別大屏

一塊營業部行情大屏,經歷了資本市場的風風雨雨,也見證了無數股民的歡樂與哀愁。

銀河證券撤掉的最後一塊行情大屏,其實已有22年歷史,位於公司的學院南路營業部。該營業部客戶結構也比較特殊,60歲以上的客戶佔比20%。銀河證券學院南路營業部副總經理趙巖介紹,該營業部老齡客戶佔比較大,與營業部成立較早和擁有穩定的客戶群體有關。

「營業部地處首都高校區,客戶群體主要為周邊的教職員工和科研人員。經歷幾輪牛熊轉換和積累沉澱,客戶年齡普遍偏大。二十多年來我們營業部陪伴客戶成長,承載了股民朋友們許多熟悉的回憶。」趙巖稱。

據了解,以前銀河證券的每個營業部裡都有一塊大屏幕,顯示每日即時的股票行情。一位資深股民介紹,「當年不少營業部在戶外掛一個大顯示屏,尤其是在主幹道邊的營業部,行情好時,行人、騎自行車者都駐足觀看,還曾造成堵車。」

對當年營業部的許多常客而言,營業部更多的是一種氛圍,一種陪伴,一種生活習慣。熟悉的環境,熟悉的面孔,營業部成了他們寄託心靈的港灣。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到來,證券交易從線下轉向線上,展示股市行情的大屏幕已無存在的實際意義。不止銀河證券,其他券商營業部也紛紛縮減場所面積。

30年經紀業務匆匆變遷

時代的長河奔流不息。券商最基礎的經紀業務,也同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1990年12月,上交所掛牌交易;次年4月,深交所掛牌交易。滬深交易所的開門迎客,標誌著資本市場三十年的正式開啟。與此同時,證券公司也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和成長。

在資本市場初期,券商業務相對單一,經紀業務收入佔比頗高,「看天吃飯」的窘況持續了很長時間。2008年後,滬深兩市成交量突飛猛進,經紀業務收入反而出現下滑,這與當時「佣金戰」密不可分。伴隨著收入的下降,疊加時代的變遷,營業部摘下大屏、縮減展業面積、減少不必要的開銷,也在意料之中。

根據2012年發布的《證券公司證券營業部信息技術指引》,營業部分A型、B型和C型。其中,C型營業部既不提供現場交易服務也不需要配備相應機房設備,即輕型營業部。

上交所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營業部約3000家。至2017年,營業部數量突破萬家,但最近兩年增速明顯放緩,營業部數量尤其是輕型化營業部數量得以快速增長。

以營業部數量最多的銀河證券為例,其輕型化網點建設規劃始於2011年,2013年5月正式新設5家輕型營業部,至2014年底該公司新設的輕型營業部數量已超百家。

大屏變小屏陪伴不變

在學院南路營業部摘下最後一塊大屏之後,伴隨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發展的散戶大廳時代,也在銀河證券宣告終結。

根植中國資本市場二十餘年後,如今銀河證券已擁有528個分支機構,業務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7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是目前國內營業網點最多的券商。

而在財富管理轉型的浪潮中,銀河證券同樣任重道遠。2018年底,銀河證券經紀業務總部變更為財富管理總部。彼時,分管業務條線的副總裁羅黎明表示,更名是經紀業務轉型財富管理的實質性進展,在金融科技的驅動下,將依靠客戶、產品、交易、數據、服務五大中心的協同,全力打造銀河證券的財富管理之輪。

在不斷加碼金融科技之下,銀河證券APP已涵蓋智能交易、全景帳戶、銀河優選、銀河優顧和智能客服,線上功能基本覆蓋常見90%以上的業務需求。客戶無需親臨營業部,即可在線辦理。「智能銀河」已被寫入該公司發展戰略規劃。

此外,作為首批獲準開展基金投顧業務試點的券商之一, 銀河證券 「財富星-基金管家」 項目於2020年5月上線,在虛擬的線上空間為投資者提供專業的投資建議,重塑溫情與陪伴。在羅黎明看來,以客戶為中心就是重構與客戶的銳角關係。券商與投資者共進退,才能實現長遠合作。

資本市場三十年來,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投資者都走在趨於成熟的路上。從營業部大屏到手機APP小屏,從傳統經紀業務到財富管理,從散戶到機構化,時代的腳步一直未停。無論科技和財富管理轉型之路怎樣變化,不變的是券商與客戶之間的互動與陪伴、溫度與情感。在財富管理轉型的下半場,各券商如何打好這場全新的戰役,值得業內期待。

相關焦點

  • 「零佣金」如果真來了,券商的日子還好過嗎?各大券商業務骨幹:「不...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11月22日上午,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9中國金融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在上午的平行分論壇「2019券商行業高峰論壇」上,數十位國內券商行業網金業務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券商發展這麼多年了,我認為我們也從來不懼怕什麼,不管是外資券商的進入,還是『零佣金』,我都相信國內的券商有自己的競爭力。」「零佣金」的應對方案11月22日上午舉行的「2019券商行業高峰論壇」圓桌論壇環節中,國內各大券商網絡金融部、金融科技部、財富管理部的負責人進行了精彩的分享。
  • 大和證券(中國)年底前北京開業,背靠日本排名第二券商,攪動國內...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北京即將迎來第四家外資控股券商,這也是北京首家日資控股券商年內開業。大和證券(中國)的大股東實力雄厚。公開信息顯示,大和證券(中國)的大股東大和證券集團是全球領先、日本排名第二的綜合性證券公司,在全球大型金融機構中具有影響力,擁有包括眾多合作夥伴的廣泛全球網絡,主要業務範圍包括綜合性和國際性的證券及相關業務,提供歐洲、美洲、亞洲等區域內的跨境併購業務。大和證券最早進入中國的時間是1983年,公司在北京設立代表處開展業務。
  • 外資券商跑步入場!服貿會上大和證券落地北京,第九家星展證券緊隨...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導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大和證券9月9日正式落地北京,其是首家通過新設方式獲得外資控股權的合資券商,擁有保薦承銷牌照。天眼查APP顯示,大和證券註冊資金10億元。
  • 日本大和證券時隔5年重返中國市場,攜手北京國資新設合資控股券商
    記者 | 滿樂1又一家國際投行加入到在華設立合資控股券商的行列中來。近日,藉助國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風勢,日本第二大證券經紀商大和證券將重返中國市場。據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9月24日,株式會社大和證券集團總公司、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北京熙誠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等提交的《證券公司設立審批》材料已被證監會接收。自2018年,國內監管層放開合資券商51%的持股限制,並提出「允許合資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境外股東實現『一參一控』」的資本市場擴大開放舉措之後,外資機構申請控股合資券商的熱情日漸高漲。
  • 券商股異動拉升 國元證券領漲 華安證券、第一創業等多股大漲
    券商股異動拉升 國元證券領漲 華安證券、第一創業等多股大漲 關注中金在線:
  • 北京首家日資控股券商大和證券開業在即
    12月23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北京市金融監管局獲悉,大和證券(中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和證券)已於12月15日召開創立大會,12月18日拿到營業執照,擬於年前開業。這將是「兩區」政策發布後首家外資控股券商落地北京。
  • 券商股暴漲 喜大普奔還是暗藏殺機?
    來源:新浪財經文/劉啟雅 理邏近日,大金融板塊突然發力,券商股更是掀起漲停潮,中信證券一周上漲18.23%,華泰證券上漲13.62%,申萬非銀金融板塊整體大漲13.51%。「金融機構孤立的分業很難形成業務持續的閉環,未來證券公司會打破銀行或券商體系內的數據孤島,實現公司內業務的真正協同。無論是銀行和券商,還是券商行業內的併購整合進程必將加速」,中信建投看好行業整合加速。最後,大類資產風格切換也是促成券商股暴漲的重要原因。
  • 133家券商上半年25項指標排名出爐
    梳理發現,銀河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廣發證券等19家券商今年上半年代銷金融產品淨收入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額度。而2019年上半年,此項收入超過10億元的僅有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兩家。在投行業務的江湖中,也有不少中小券商異軍突起。例如,國金證券在一眾龍頭券商的包圍下,成功殺入投行排名前十,憑藉7.40億元的好成績排在第九位。上年同期,國金證券僅排在第22位,進步明顯。類似地,民生證券也從上年同期的19名上升到13名。
  • 券商玩嗨「618」!海通「巔峰之夜」銀河光大專場直播...
    隨著網紅直播越來越火熱,券商直播也成了「618」理財節活動的重要一項。中國銀河證券、光大證券等都邀請了明星基金經理,通過線上直播解讀行情、講解投資理念,用戶觀看直播後即可抽禮品。 此外,海通證券還在當日舉辦「618巔峰之夜」為最佳主播頒獎,長江證券則效仿淘寶直播間,推出在直播間享有專場優惠的「十元秒殺活動」。
  • 天風國際證券榮獲港美股券商APP君鼎獎
    11月27日,備受行業關注的證券時報·券商中國·券中社主辦的2020年中國證券業APP君鼎獎名單公布,天風國際證券APP一舉斬獲「港美股券商APP君鼎獎」,再次彰顯天風國際卓越的產品創設及客戶服務能力,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在此,誠摯感謝大家的支持及寶貴的一票!我們將懷揣感恩,繼續砥礪前行!
  • 券商描繪A股春耕圖 2021年股市春耕行情解讀
    何時布局?如何布局?記者梳理各大券商最新策略發現,券商普遍對A股後市持樂觀態度,認為結構性牛市將延續。券商預計當前大熱的順周期板塊行情未完,將持續到明年一季度,隨後科技和消費板塊有望成為主線。  觀點集萃  招商證券:回顧近幾年「春耕行情」,北上資金往往在行情啟動前、A股調整階段明顯淨流入。
  •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現身!券商自營盤進駐這些股票
    按10月27日收盤價計算,券商持倉市值最大的為火炬電子,被興業證券持倉3.39億元;其次是中國神華,被海通證券持倉3.29億元;第三是七一二,被興業證券持倉2.78億元;第四是威孚高科,被海通證券持倉2.01億元;第五是東方時尚,被中信證券持倉1.93億元。
  • 券商板塊再加行情籌碼,券商ETF(512000)獲持續性資金流入
    11月19日,券商板塊再次放量,盤中兩度異動拉升,早盤證券公司指數低開後快速下探,跌幅一度擴大至2%,10:30左右開始底部拉升,快速拉升跌幅收窄,午後,券商板塊再次快速拉升,一度翻紅漲0.65%,截至收盤收漲0.21%。
  • 「狼來了」國內券商該怎麼辦?
    上述兩項業務如果假以時日,外資券商牌照問題得以解決,「對我們傳統的證券行業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和衝擊」,陳福說。不過他也認為,「我們一直在講要打造現代化投行體系,要有航母級的券商參與國際化的競爭,因此外資進來反倒會加速我們國內更多的政策落地來扶持龍頭券商做大做強。」
  • 銀河證券總裁陳亮:文化建設是公司治理領航燈、助推器和壓艙石
    □希望成為一家富有責任感和良好品牌形象的券商,不僅要做「經濟人」,還要做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公民」。  ⊙記者 劉藝文 ○編輯 馬婧妤  作為國有大型券商,銀河證券在文化建設方面一直走在行業前列。去年,銀河證券推出《企業文化建設發展戰略規劃(2019―2022)》,將文化建設嵌入各個業務條線和公司經營的全流程。
  • 國海證券喜獲2020中國金鼎獎「券商APP優秀運營團隊獎「
    在此形勢下,2020中國金融每經峰會如期舉行。「中國金鼎獎」是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年度大型金融行業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十屆,「中國金鼎獎」已經成為金融行業領域具有權威性、廣受認可的獎項之一。此次,每日經濟新聞在綜合考察了數十家券商運營團隊2020年以來在APP升級迭代優化上做的具體改進,以及是否有有利於用戶體驗的創新,並重點考察APP運行穩定性、流暢性等方面後,綜合評選出國海證券為「2020中國金鼎獎券商APP優秀運營團隊」。
  • 又見券商更名:華菁證券更名華興證券 華興資本布局有何新戰略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又見券商更名!這家新銳投行改頭換面,華興資本布局有何新戰略?券業更名浪潮再度來襲在證券行業的江湖中既有新人報導,也有舊人撤場,更名改姓者也同樣有之。對此,華興證券的解釋是「進一步提升公司在新經濟企業中的品牌知名度,最大化發揮股東方華興資本集團在新經濟領域的品牌價值,賦能公司業務發展」。此時,距離華興資本拿下國內券商牌照已經過去了4年,更名意義不言而喻。在券業動蕩的年份,業內吸收合併、股權變更屢見不鮮,不少券商的名字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即便是在最近兩年,也有中投證券、民族證券等多家券商宣布更名。
  • 國資券商出清零售業務進行時?國開證券打包轉讓9家營業部
    一家國資背景券商正在出清營業部資產。在全國範圍共有10家營業部的國開證券,一口氣就「打包」轉讓了其中9家。16日晚間,一則掛牌項目出現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官網上——國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九家證券營業部資產及相關權益。其中顯示,國開證券擬轉讓位於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的九家營業部,資產總計17.19億元,轉讓價格約為7295萬元。
  • 希望在券商股?上市券商6月集體翻身仗!3家淨利環比翻10倍,半年業績...
    考慮到去年下半年的低基數及後市相對穩健的中性假設下,下半年行業盈利仍有望保持50%以上高增速。另值得一提的是,西部證券8日晚成為首家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的券商,計提資產減值之後,西部證券上半年業績同比增長7成至9成,上半年國內證券市場回暖,自營業務、證券經紀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均實現增長,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是其業績增幅明顯的原因,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券業縮影。
  • 以利引誘「打工人」 券商理財成贏家?
    本報記者 王力凝 北京報導「衝啊,尾款人!」當直播帶貨網紅在今年雙11拉出這個橫幅之後,「尾款人」迅速成為今年的流行熱詞。全民爭當「尾款人」,購物狂歡買買買,今年雙11在國內電商平臺銷售額再創歷史新高的同時,國內證券公司也在藉助雙11加大營銷,不約而同地打出了「拯救尾款人」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