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是什麼意思?你會選哪個呢?

2020-12-14 辰觀歷史

朋友,閱讀本文前,請您順手點擊"關注"哦,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精彩的文章分享,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流傳在民間的一些俗語,更是勝在通俗易懂,婉轉悠長,寥寥幾個字就可以讓人感悟頗深,把修身齊家、為人處世的道理全部都說得一清二楚。

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俗語「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其實就是描述的一種生活現象,也是古人對我們的一種警示,一直到現在依然可以知道我們的生活。

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古人又要傳達給我們什麼樣的寓意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寧娶從良女」這句話。

這裡面的「從良女」,其實就是指的在風月場裡從事一些不雅職業的女子,後來因為某種原因改過自新,重新做人,回復了正常的生活,就會被大家稱之為「從良女」。

這一點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就比如在電視劇當中所謂的青樓之中,其實大多都是一些可憐的女子。

她們有的其實並不是真的就願意出賣自己的身體,可是由於種種原因,可能是家道中落,也有可能是被別人坑蒙拐騙,最後走投無路,不得已淪落風塵,從事這種令人唾棄的職業。

然而雖然現實狠狠地打擊了她們,但是有一部分人依然保持了自己最後的尊嚴,並沒有甘心於沉淪在這個大泥潭裡。

當然,這也必須要自己有一定的才藝,如果是沒有一技傍身的話,她們最終還是會淪落為男人的玩物。

那麼為什麼大家覺得從良女是可以接受的呢?

這還要說到古代的思想還是比較封建,男人普遍地位比較尊崇,而女人一般都會處於比較弱勢的地位。

父母在教導女兒的時候,通常都要她們遵守三從四德,在家裡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勤儉持家。

簡而言之,當時的人們對於這些女子的要求也並不一樣,所以當「從良女」們回歸到了正常人的生活,多年的青樓經歷並不是不可原諒的。

只要她們出淤泥而不染,照樣有可能被古代的男子娶為妾室。

這就好比明末清初,在江南一帶名揚天下的「秦淮八豔」,其實個個都是腹有詩書的女子,所以被眾多文人墨客所追捧,而這八絕女子其實在後來都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那麼對比來看,「不娶過牆妻」就非常的容易理解了,因為她們與光明磊落的「從良女」們也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她們並沒有因為身世的不幸而墮入紅塵,卻反而是因為自己的欲望而紅杏出牆,這就讓大家都非常的唾棄了。

這一類女子往往家裡條件還挺不錯,也擁有讓人羨慕的外貌,卻經受不住外界的誘惑,比如說錢財或花言巧語,內心非常的不安分,導致在行為上也不檢點,對丈夫不忠。

她們對自己的子女也沒有任何的責任感,不重視家庭,最終耽誤了別人,也耽誤了自己。

可以說,有「過牆女」的家庭裡總是會雞犬不寧,沒有辦法過安生日子。

因為大家都知道夫妻間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如果一方對感情不忠,三心二意,那麼任何的男人都肯定接受不了,最典型的就是水滸傳當中的潘金蓮。

她不但控制不住自己,先是輕佻的去勾引武松,後來有經人介紹傍上了西門慶,最後還肆無忌憚的毒死了武大郎,無怪乎這樣的形象要被大家罵上幾百年了。

所以,儘管「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只是一句老話,可是放到現在的社會上也依然適用,因為這反映的是一個人的本性。

「從良女」只要改過自新,那麼她的過去依然可以被大家所接受,而「過牆妻」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都不是大家所能夠容忍的。

因為她們的道德底線太低,相比於感情,更加看重於錢財之類的身外之物,也經受不住外界的誘惑,早晚就會紅杏出牆,做出不忠的事情。

當然我們也相信,現在婚內出軌的人畢竟是少數,新時代裡大家都接受了更好的教育,三觀應該更正才對。

而新時代的女性也更加的獨立,不應該為了那些錢財而做出有損自己名譽,對不起自己家庭和孩子的事情。

歡迎關注我@辰觀歷史,歡迎轉發、留言、點讚,一起多交流吆,你的每一個互動我都當成了喜歡。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什麼意思,何謂「過牆妻」?
    農村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婚喪嫁娶」一直以來都是很受中國人所重視的,尤其是在農村裡,婚喪嫁娶更是「天大的事」。雖然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對於這些習俗不太了解,做事情也是「百無禁忌」,但婚喪嫁娶方面的事情,還是會認真聽從老輩人的意見及安排。如今農村裡最讓部分家長頭疼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男多女少,男性青年娶妻難。有好些家庭甚至幾個孩子都是光棍,這也讓父母是十分的著急,可是又沒有辦法。不過,農夫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另外一個話題,那就是老輩人時常說的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老祖宗的經驗「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啥意思?男人都應該看看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一些民間俗語,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一句話老話,「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說。
  • 老祖宗的經驗「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啥道理?男人都應該看看
    俗話說「娶妻娶賢」,但是你真的覺得自己的妻子賢惠嗎?感情固然重要,可是更重的是人品,否則激情下產生的感情很難維持一輩子。交朋友都說寧願跟窮得叮噹響的老實人交朋友,也不能跟有錢的小人當酒肉朋友。娶妻子是一個道理。那「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俗語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這是古人用來進行天氣預測的俗語,由於古代沒有如今這樣發達的科技可以預測天氣,所以他們只能總結生活中的經驗,並將這些經驗當作推測天氣的依據。時至今日,這些俗語,也有很大的實用性。不過,既然有比較有價值的俗語,那勢必也有沒有什麼價值的俗語。我們曾聽說過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何意?這句俗語到了二十一世紀還適用嗎?
  • 農村俗語: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究竟是啥意思?
    在聊天的過程中,老者說: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我感覺很好奇,於是,便請老者講解一下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老者說:一、寧娶大家奴在古代,很多官宦之家或大戶人家都有丫鬟侍女,這些丫鬟侍女在封建社會裡被貶稱為「奴才」。
  • 俗話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生妻
    不同於以往,這些年輕人會更注重個體的情感表達,這也讓社會主流的婚戀觀慢慢的發生了變化,比如不婚主義,晚婚主義,丁克主義等等。這樣的人群變多了,還有一批人把婚戀當兒戲,他們喜歡朝三暮四,花天酒地,這部分人如果生活的古代可能就是有名的浪子了。
  • 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什麼意思?什麼是「生妻」?
    其實,婚姻觀早在千百年前便已經出現,只不過當時,它是用俗語表達出來的。正如:「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就是古代婚姻觀的一種。何為寡婦?何為生妻?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古人為什麼會這樣說?一、寡婦和生妻「寡婦」一詞,我們相對容易理解一些,儘管是如今的社會,我們也經常聽到「寡婦」一詞。
  • 農村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什麼意思?現在還適用嗎?
    農村的俗語有很多,有的比較容易理解,有的就比較晦澀難懂,今天我們一起來解讀一下這句農村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寡婦」這個詞我們都知道,就是丈夫已經辭世的女人,那麼「生妻」是什麼意思呢?那麼,為什麼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呢?
  • 農村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啥意思?什麼是生妻?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先輩告誡後代該如何做人的至理名言,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生妻指的什麼呢?
  • 俗語所說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啥意思
    每一句俗語,都是千百年來人們通過自己的生活總結出來的方法或者道理,所有的俗語都有幾個相同的特徵:讀起來朗朗上口,言簡意賅,有的蘊含哲理,也有的充滿封建糟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句市井氣息十足的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的表達的其實就是它字面上的意思:寧願娶寡婦,也不要娶生妻。
  • 「寧繞百裡路,不渡七尺河;願娶糊塗妻,不要麻纏婆」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寧繞百裡路,不渡七尺河;願娶糊塗妻,不要麻纏婆」。其實,這就是「寧繞百裡路,不渡七尺河」這句俗語的來歷。二、願娶糊塗妻,不要麻纏婆所謂的「糊塗」一詞,出自《宋史·呂端傳》中,在《宋史·呂端傳》中有這麼一段話:「太宗欲相端 ,或曰:『端為人糊塗。』太宗曰:『』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決意相之。」
  • 俗話說得好:「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其中「生妻」是什麼意思?
    這6道禮儀,先從納彩開始,也就是向女方家族表達想要結親的意願,如果女方願意則會接受;接著就是問名,包括了生辰八字,祖上3代等等;再接著就來是納吉,通過問卦的方式來詢問神明來知道這段婚姻是否合適等,有些考究的人家還會行奠雁禮;接著就是納徵,也就男方向女方送上聘禮,向女方表達男方求取的意願;再接著就是請期,選一個合適日子上門迎娶;最後就是親迎了,在黃道吉日,男方會親自來求娶他的新娘
  • 農村俗語「男對凸,女對凹;寧過窮,不娶生妻」,到底啥意思?
    文/豬友巴巴農村俗語「男對凸,女對凹;寧過窮,不娶生妻」,到底啥意思?俗語在農村,被廣為流傳,上到七旬老漢,下到孩提,都能說上幾句!對於這些流傳在農村的俗語來說,大多數與農事有關,講述的是「不違農時」,比如說「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比如說,「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滿大集」。當然,對於俗語來說,反映著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也比較拗口,沒有老人的點撥還不了解其中的道理,比如說,今天我們談論的這句俗語「男對凸,女對凹;寧過窮,不娶生妻」,到底是啥意思呢?
  • 俗語:寧窮死,也別娶生妻,生妻是啥意思?
    古人有這麼句話:「寧窮死,也別娶生妻」。」這句話大致意思就是說,1個人再怎麼窮,就算找不到媳婦兒,也別娶生妻。那麼這個「生妻」是指的什麼人呢?生妻有2個用法。最早出自李陵的《答蘇武書》一文中。古時,女人的社會地位不高,也很難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丈夫就是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可他們的老公卻有的為了謀求生計被迫出外賺錢,然後長期離家,這些人就沒了經濟來源,加上有婚姻關係束縛導致她們又不能再結婚。所以這些人就只能過著「活寡」的日子。成書於康乾時代的《紅樓夢》可謂家喻戶曉,而其中的薛寶釵就可說是個可憐的「生妻」。
  • 民間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
    在古代,很多人都信奉"寧窮死,別娶生妻",這句俗語理解起來其實並不難。從字面意思我們就能夠判斷出這則俗語講的是一個人就算再怎麼落魄,也絕對不能娶"生妻"。那麼「生妻」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在古代就有相關的典故對於「生妻」做過介紹,所謂「生妻」指的是丈夫在世,但是改嫁的女子。那麼為什麼「生妻」不能娶呢?
  • 農村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生妻」究竟指的是什麼
    「常言一日夫妻百日恩,相隨百步也有徘徊之意,一個熱突突人兒,指頭兒似的少了一個,如何不想不疼不思念的!」——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一日夫妻百日恩,彰顯出夫妻間的深厚感情。當然,在我們身邊有很多與夫妻相關的俗語,例如有一句俗語叫「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生妻」指的是什麼?又為何不能娶?古代社會雖然比較落後,但這些俗語卻是古人生活中智慧的結晶,所以能夠流傳至今,其中自有道理。這些俗語的總結,充滿了智慧,對現今仍有較大的意義,這一句「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就暗含了很深的道理。
  • 「寧窮死,別娶生妻」是啥意思?生妻指什麼,為什麼不能娶?
    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對於婚姻都有著極大的恐懼,對於相愛的人來說,他們害怕在結婚之後,彼此之間的愛情會被消磨殆盡,因為生活的諸多矛盾而使愛情破碎;對於那些本來就是搭夥過日子的人來說,她們也擔心結婚之後會因為物質產生更多的衝突…而關於婚姻,古人就總結了一些經驗,比如說「寧窮死,別娶生妻」,這是啥意思呢?生妻指什麼,為什麼不能娶呢?
  • 民間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啥意思?
    那為什麼民間的俗語說「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明明可以娶妻,為何不娶? 一個品德敗壞的女人,會影響家庭的和睦,會導致家庭的衰敗。因此,對於道德敗壞的女子,即便男子不離婚,父母也會讓他休掉。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類被休掉的女子有了一個稱呼,那就是「生妻」。
  • 俗語「寧勸賭,別勸嫖;寧窮死,別娶生妻」,其中生妻是何意思?
    民間大部分俗語諺語基本都受到我國傳統文化《易經》的影響,《易經》卦辭中說「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在《尚書》中演化出了「天道酬勤」的說法。這表明不管人之一生,還是一個家族的興旺,缺不了勤奮。蘇秦早年間學業不精,到處碰壁,這才奮發圖強讀書,犯困時候就用錐子刺大腿,不知道有沒有朋友上學犯困的時候拿筆尖扎過自己呢?
  • 古代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為何窮死都不能娶?
    眾所周知,俗語是古代人們對生活經歷的反映,再總結為朗朗上口、簡練精練、廣為流傳。大部分的俗語,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些俗語,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是完全不通用的,比如一句話「寧死不嫁」。俗語中的「生妻」不是指年輕的妻子,而是指「生妻去簾」,意思是年輕的妻子離開,說明白點是指「改嫁的女人」。遠古時期,改嫁的女子一般分為被休掉或丈夫去世的女子(也稱寡婦),為了生存必須再找夫家以求生存,這裡的被休掉或丈夫去世的女子特指被休掉或丈夫主動離開夫家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