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國家過年吃什麼?在日本最具儀式感的過年方式是吃這種食物

2020-12-21 濟南美食覓味

#小年攻略#中國說過了小年就是開始正式進入過年了,中國人過年都是熱熱鬧鬧,團團圓圓的,而在我們的島國鄰居日本,他們也是過年的,還記得我們小學裡面的語文課本裡那篇《一碗陽春麵》嗎?據說日本人過年,最具有儀式感的事情就是要吃麵。

今天就來聊一聊日式拉麵文化,以及一家濟南的日式拉麵館。

說到我們的島國鄰居日本,作為吃貨的中意軒,自然是最關注日本的美食,如今濟南遍地開花的各種日本料理店以及網上各種火爆的壽司外賣,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日本的飲食文化,其實對於大多數普通日本百姓而言,那些精緻的有些奢華的刺身、各種天婦羅、包裹著新鮮食材的壽司並非是頓頓都可以吃到的(就像我們不可能頓頓吃到北京烤鴨一樣),而拉麵才是尋常日本百姓最中意的家常美食。

就像一篇美食文章裡寫的那樣:「日本人對於拉麵,就像中國人對於米飯、饅頭,有與生俱來的親厚。拉麵迎合了日本的快節奏生活,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拉麵館,這點就連沒有到過日本的人,透過電視鏡頭都無法忽視啊。心情不好的夜晚要點一碗拉麵,邊吸溜爽滑的麵條,邊將壞心情過濾掉。下班後的黃昏要吃一碗拉麵,洗滌一天的疲憊。聚會後的夜晚,宿醉後的清晨,孤獨寂寞時,快樂團聚時……太多太多的時刻,需要用一碗「帶著固態的親情與流質幸福」的拉麵來慰藉。」

【日本拉麵的歷史】

據考,日本的拉麵源自咱們中國。據說日本最早關於中國麵條的記載是咱們古代明朝的遺臣朱舜水流亡到日本後,用麵條來款待日本江戶時代的大名(相當於地方國王那種)。中意軒想,在那個日本人還在主要靠吃各種海裡打來的魚而活著的單調匱乏的落後時代,麵條這種高貴的食品,也就只有大名這樣級別的日本貴族才偶爾有幸吃到吧?

歷史老師敲黑板:到了日本的明治時代早期,由於明治五年時日本和當時的清政府籤訂了「日清友好條約」,使得大批華僑遷徙定居在日本三大港口——橫濱、神戶和長崎,因此中國人聚居的地方便有了「中華街」的形成,進而咱們中華的美食也隨著帶到了日本,而拉麵的技術也就是從這些地區流傳出去的。看看,拉麵還是咱們中國人發揚的。拉麵是橫濱中華街常見的食品。當然,當時還沒有拉麵這名詞,當時的日本人稱拉麵為「龍面」,也就是指龍吃的面(我們是龍的傳人啊,還有大清朝的龍旗)。而且當時的日本拉麵店,店主人和店員都是穿著中國式的服裝作為制服,起初,這些中餐館的顧客大部分是中國人,後來日本人也去那裡就餐,對中餐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中國人也走出中華街,到其他地方的餐館工作,從而使拉麵步入日本社會。

當時的日本,住在橫演中華街的華僑,大都來自中國廣東或福建這些南方地區,因為南方人習慣以鹽調味,所以最初的拉麵以鹽調味、而以雞骨或豬骨熬湯的湯麵為主流,但是為了迎合日本人的口味,有些拉麵後來改以醬油調味,並且逐漸加入日本人喜歡的幹松魚和海帶等材料,因此才有傳統的日本拉麵的誕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著美國佔領統治日本,來自美國的廉價麵粉和從中國戰場戰敗回來的日本鬼子(對,中意軒管侵略過中國的日本人都叫日本鬼子)使得中國風味的麵條大行其道。二戰後的一段時期裡,日本各地的中國人和從中國人那裡學過手藝的日本人製作出具有地方特色、風味不同的拉麵,進一步促進了日本拉麵文化的大發展。

所以,所謂的日本拉麵就是日本採取中國麵食的精華,加以研究製作出來的日本式中國拉麵。傳統的拉麵經過日本人不斷地研究改良與創造,成為了現今所見,日本獨有風味的一種麵食,拉麵不但被日本人發揚光大,其影響力更擴展到全世界。許多日本以外國家的人,都認為拉麵是從日本發源的食物,甚至有許多中國人也有同樣的誤解。(說到這裡,中意軒真的是感覺很可惜,想想很多原來中國的東西,圍棋、插花、茶道……很多原本屬於中國的精華文化,因為國人的不珍惜和各種原因,被日本學去之後發揚光大,現在已經是全世界公認的日本文化精髓了。)

關於日本拉麵和中國拉麵的區別,這又是一個宏大的話題,簡單的說:中國拉麵和日本拉麵最大的區別就在面和湯上。在咱們中國,拉麵是大廚們和好面之後手工拉制而成;而日本的拉麵則是用刀切出來的,而且壓面機更常見。中國的高湯多是以豬肉、牛肉或者海鮮熬製而成,而他們日本拉麵的高湯則主要是在豬骨湯內加入其它調味料調製而成,如醬油、味增等等。日本拉麵的湯頭,可以說是日本拉麵的靈魂。(看看吧,日本主要還是靠湯)

中意軒覺得專注細膩的日本人比較喜歡在小地方做大功夫,比如面的配方,湯頭的熬製,都精益求精,由此而產生了聞名世界的日式拉麵。

日本拉麵構成

一碗正宗的日本拉麵,可以分解為:面料、配菜、湯底、著味、調味來看。

日本拉麵的分類從面料上來說,日本拉麵分為3種:素麵、烏龍麵、蕎麥麵。其中蕎麥麵呈淺棕色,麵條比較細。

從配菜上來說,又分為:叉燒面、餛飩麵、排骨麵等等。

從湯料上來說,日式拉麵有四大湯系:醬油拉麵、味噌拉麵、豬骨(豚骨)拉麵、鹽味拉麵。

日本有三大拉麵,分別是:札幌拉麵、喜多方拉麵和博多拉麵。

不得不承認的是,雖然中意軒對日本的拉麵文化很感興趣,但是在濟南的日式拉麵館裡,我去的真不是很多。

博多是日本九州首府福岡縣福岡市的一個中心地名,博多豚骨是日式拉麵的一個代表性流派。

博多拉麵(博多ラーメン、はかたラーメン)是以豚骨湯及細面為原料的日本拉麵。特徵是乳白色的豚骨白湯。博多拉麵是豚骨拉麵的始祖,製作所需的是「豚骨湯」和「細面」雖然用的是濃鬱的豚骨湯汁,但是製作過後吃起來卻是清談爽口,讓人久久回味。

好吃的拉麵必須包含湯、面、具(配料) 等三大重點:

據說,豚骨拉麵的最重要的特點是將強火燉出的豚骨溶出骨膠混於湯汁之中,豚骨加上秘制的配料一起大火催煮十幾個鐘頭,骨中膠原蛋白盡溶於湯中,形成濃稠白玉的原味湯汁,在此基調上調和出或香濃,或麻辣等多種口味。中意軒覺得,一碗好的湯汁應該如香水一般,能夠喝出前調、中調與後調。每一根麵條都沾滿骨湯,讓人久久回味。這樣,食客可以在拉麵裡根據自己口味隨意加入各種配料,將它升級為自己最愛的那一碗拉麵。

日式拉麵裡的湯比是他們的靈魂,但是成就一碗好面的面也絕不能差。標準的博多拉麵只有2毫米左右的粗細,面質可分軟、中、硬口感,不同的口感迎合不同人的需要。雖不是手工拉麵,但韌性與爽脆結合,吃起來像略微煮沸的方便麵。吃拉麵講究湯寬面緊,此道理放之「湯麵」而皆準,很簡單,不為別的,只為能最完美的保持面的勁道口感。

叉燒、筍乾和青菜是拉麵不可缺少的配料。五花肉必須經過蒸、煮和熘的程序,筍絲和青菜也都是經過細心挑選,纖維細緻又新鮮者才有機會加入拉麵的行列 。

【環境】

整個店位於二樓,進門有個小吧檯。木質的樓梯有些狹窄,坡度有點大,踩上去發出聲音,很有feel,但是對於年紀大的人可能不太方便。好在來這邊吃飯的多是附近學校的年輕人。

二樓布置的很溫馨。上來樓梯,左手是操作吧檯,服務員很熱情的打招呼。樓梯口的一角還有一個微景觀。

中意軒喜歡坐在靠窗的位置,透過乾淨明亮的大落地窗,可以看到山師東路上的車水馬龍。

大概有十多張餐桌,也可以圍坐在吧檯的位置上吃飯。店員穿統一黑色工作服,都是年輕人。

【菜品】芥末章魚,芥末不是特別衝,章魚切塊比其他日料店大,很好夾,吃在嘴裡滿滿的厚實感,中意軒喜歡。

【白玉豚骨拉麵叉燒肉】骨湯湯頭很鮮香,可以嘗到濃濃的香甜骨湯味。裡面的叉燒肉很實在,量足,整齊的碼在麵湯上邊,讓人看了食慾大開。硬質的麵條更有嚼勁,口感不錯。還有中意軒喜歡的溏心蛋,做的很到位,蛋黃像融化的奶油。紫菜、芽菜、醃製的調味筍、青菜等,雖為配角,卻也缺一不可,助於口感疊加。

【白玉豚骨拉麵豬軟骨】湯和面與叉燒肉的一樣,只是叉燒肉換成軟骨肉。裡面放的是好幾塊豬軟骨肉,每一塊肉上都有軟骨,無肉不歡的中意軒喜歡。

中意軒吃的時候喜歡先喝湯,然後吃掉上邊的配菜和肉肉,最後吃掉麵條,然後把剩下的湯汁喝的乾乾淨淨。

相關焦點

  • 越南過年吃粽子,日本吃麵,盤點各國春節美食
    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俗話又說"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可見從古至今中國人民對於飲食一事都是十分看重的,特別到了節日時期對飲食更是十分看重。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對於這一節日的要吃的東西人們更是十分看重。
  • 又過年了,老人說,過年祭拜祖先的食物小孩不能吃!
    過春節,是按照農曆計算,慶祝每年的最後一天,因此也叫過年。過年,也就是過春節,在中國有很多講究。古人說,麻雀也有三十夜,意思是說,麻雀在三十的天,也就是在過年的那一天,它們也會在自己的家慶祝過年。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過年的那一天,家家都要慶祝,家家都要吃年夜飯。
  • 過年為什麼吃餃子?吃餃子有什麼寓意?原來都跟餛飩有關
    過年期間,除了年俗以外,最能體現節日氣氛的就是食物了,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最初只是滿足人們生存的基本保障,不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食物逐漸擺脫果腹的基本功能,變得多樣起來,成為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傳統和特色。
  • 最走俏五種巧克力,生巧上榜,最後一種只有「過年」才吃得到
    巧克力,這種高熱量的零食正常來說是女生為之避恐不及的對象,但是偏偏又好吃的不行,純粹到極致的顏色,不慘雜任何別的色彩,只須一種就能鉤掉你的心,哪怕明明知道吃了肯定會長肉肉,也是無法去拒絕的,哪能怎麼辦呢?那就好好的吃吧,吃完再考慮別的好了。
  • 日本天皇過年會吃些什麼?皇家飲食生活又是怎樣的?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日料棧(ID:RyoriStack),作者:不想變圓的小圓,日本通經授權發布。在日本,皇室不僅象徵著國家,也代表著日本人信念中神的一族。對普通日本人來說,歷史悠久的日本皇室一向神秘莫測。
  • 日本過年吃什麼?這些正月料理也太好看了
    中國的元旦就是日本的正月,是日本的新年,每年正月,重視節日和慶典的日本人,喜歡用各種鮮豔濃鬱的色彩點綴新年。  雜煮是日本隨處可見的食物,新年的白味增雜煮用的食材很簡單,京都的白味增,地下流動的地下水,加上白蘿蔔和白色的芋頭。
  • 縣在說|舌尖上的春節:過年,安徽各地吃什麼?
    不管多遠,記得回家過年、吃年夜飯!那麼我們安徽各地過年都吃什麼呢? 帶你一起盤點那些安徽人過年必不可少的美食!
  • 中國過年吃的吉利食物 你知道都有什麼寓意嗎?
    過年當然少不了各種美食,你知道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和春卷嗎?為什麼過年吃白菜餡餃子比吃酸菜餡餃子吉利?今天我們就來揭示這些吉利食物的寓意。年夜飯上要選用什麼魚取決於發音是否吉利。魚的吃法也很重要,來看看過年吃魚都有什麼講究:The fish should be the last dish left with some left over, as this has auspicious homophonics for there being surpluses every year.
  • 南方過年必吃的菜有哪些?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也有許多的說法和寓意,春節的飯菜都會有一定的說法,並且每個地方春節所吃的飯菜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寓意也不同,那麼南方過年必吃的菜是什麼呢?下面跟小編來一起了解一下吧,希望會對您有所幫助。
  • 明星過年愛吃什麼:易烊千璽愛吃鴨,楊紫愛吃肉,王一博最愛麵食
    過年時,大家都有自己家一定會吃的年菜,明星也不例外,明星過年都愛吃什麼菜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TFBOYS先來看看TFBOYS三小隻最喜歡吃的年菜是什麼。易烊千璽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每年參加完春晚演出後,和父母一起回湖南懷化老家,而每年過年他最期待的就是奶奶做的血餈粑和土匪鴨。
  • 有哪些過年習俗,日本還在堅守?
    我前些天,剛剛在日本過完新年——日本新年過的是洋曆元旦,但是習俗與套路跟明治時期以前過的中國式春節,幾乎一樣,沒有出現「中西混搭」。日本人說,他們過春節的習俗與方式,都是從中國傳來的。有些內容,日本做了些創新。我們來看看,日本人過年,都有哪些習俗?
  • 老北京傳統並非年三十吃餃子 過年離不開兩樣小菜
    中新網北京2月8日電(記者 張中江)中國人一向注重飲食文化,婚喪嫁娶、逢年過節,重要的就是一個「吃」。春節來臨,全家人自然少不了團坐在一起大快朵頤。老北京人過年吃什麼?該怎麼吃?據文化學者崔岱遠介紹,老北京的傳統不是大年三十吃餃子。而且過年時離不開兩樣小菜——芥末墩兒和豆兒醬。  老北京過年吃什麼?
  • 過年吃什麼魚寓意最好,記住這幾種
    為了迎接新年,雞、魚、牛、羊肉這些最常見,那麼過年吃哪種魚比較好呢,不同的魚都有哪些寓意呢?為了給來年開個好頭,一起來看看吧。1.鯉魚過年吃鯉魚的寓意是大吉大利,鯉魚本來一直都是人們最喜歡在過年吃的魚,鯉魚,有魚躍龍門之意,所以人們一直以吃鯉魚來寄託新一年美好的期許。而且鯉魚本身就是非常美味高營養的,所以過年吃鯉魚也是很有必要的。鯉魚魚肉非常細嫩可口,而且含有大量蛋白質和各類營養物質,可以給人體補給大量的營養物質,是非常滋養身體的魚肉。
  • 旅居日本的中國人,都是如何「過年」?
    一年一度,對於那些旅居在日本的華人來說,真的是「每逢佳節倍思親」。那麼,這些旅居日本的中國人,都是如何「過年」的呢?比起餐桌上清一色的日式料理,或許,這個時候,來上一份餃子,熱氣騰騰的水煮做法,帶著湯汁,沾著醬料,更能夠溫暖人心。
  • 過年買糖不發愁,公認世界上「最好吃」的糖果,你吃過幾種呢?
    過年買糖不發愁,公認世界上「最好吃」的糖果,你吃過幾種呢?再有10來天的時間就要過新年了,那麼在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年貨,在準備年貨的時候,我們也是少不了要準備一些好吃的糖果,接下來就跟大家盤點一下公認世界上最好吃的糖果,尤其是在過年的時候少不了,不知道你們吃過幾種呢?
  • 過年親友聚會時,都喜歡拿食物逗寶寶,但這7種食物別餵給寶寶!
    3、堅果過年時,堅果是必不可少的,什麼瓜子、花生、開心果之類的食品擺上一桌,一邊吃一邊看電視,是不少人的過節方式。所以當看到小孩子時,很多人會隨手抓一把堅果該孩子吃,雖然是好意,但卻很危險。和果凍一樣,堅果這種堅硬的食物,也是很容易整顆卡到氣管裡,上不來又下不去,時間久了寶寶就會窒息。而寶寶一旦窒息,搶救時間是很短的,所以寶媽一定要看住不要讓寶寶吃堅果一類的食物。
  • 老青島的最愛,地下商業街,不逛沒有過年的儀式感
    老青島的最愛,地下商業街,不逛沒有過年的儀式感現在年輕人過年買年貨、買新衣服分分鐘選擇網購,省錢又省力,可春節片片就是一個充滿濃濃懷舊氣息的節日,如果你要問在上世紀90年代時髦的老青島們都去哪裡買流行、買爆款,那當然是龍山加中山兩大地下商城。
  • 日本人是如何過年的?(最全的介紹)
    為了迎接喜歡乾淨整潔、帶來整年幸福的「年神様(としがみさま)」,日本普通家庭會動員一次徹底的大掃除;學校方面也會在組織學生打掃衛生後正式放假。日本寺院和神社則會舉行隆重的大掃除儀式,用羽毛或稻草做成的長帚輕撣佛像和屋簷,擦洗地板和榻榻米,以迎接新年朝拜和觀撞鐘禮的信徒。
  • 江戶時代,日本平民的年夜飯,必不可少的3種食物是什麼?
    摘要:江戶時代,日本平民的年夜飯,必不可少的3種食物是什麼?日本新年的料理是裝在重箱(層疊木製餐盒)的年菜。在江戶時代,準備年菜已是平民的例行活動,但原本是源自平安時期的宮廷儀式日語的年菜叫做御節(osechi),語源是(節會)。在古代的日本宮廷,遇到舊曆中訂定的節日就會舉行祭神儀式,天皇會設酒宴宴請大臣。這也稱為節句,像是三月三日的上巳節句是桃花節(又名女兒節)、五月五日是端午節、七月七日是七夕,雖然名稱與意義有所不同,但這些舉行儀式的節日仍延續至今。
  • 過年吃餃子的特殊寓意
    中國有句古話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也正是體現了人們已經將吃餃子的習俗列為了一種傳統民俗和年節食品。吃餃子取之為「更歲交子」的寓意,「子」即為「午夜子時」,「交」和「餃」為諧音,有「喜慶吉祥」和「幸福團圓」的含義。過年吃餃子,預示著吉祥如意、辭舊迎新。餃子好吃,深受大多數人的喜愛,從準備食材、包餃子、煮餃子、吃餃子的整個過程中也處處蘊含著美好的寓意。